葉洪
(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qū)少陽鄉(xiāng)中學,江西 上饒 334606)
當前孩子們對父母普遍缺乏感恩教育,孩子們并不知悉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我們可配合學校組織的學雷鋒活動,比如每年3 月的學雷鋒紀念月,積極培養(yǎng)中學生的感恩精神,將感恩教育從身邊做起。我們鼓勵中學生每周或每月為父母做一件感動人心的小事,比如親自給爸爸洗腳、幫媽媽掃地拖地、在家?guī)蛬寢屜床讼赐雽W習簡單的西紅柿炒雞蛋或包水餃、親自動手給爸爸媽媽做一件手工小禮物等等,這個活動的過程可以用手機用短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通過這個活動,可以讓中學生身體力行,感受濃濃的家庭教育,進一步增強我愛我家的歸屬感和參與感,對孩子未來一生的成長都將很有意義。這樣《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真正融入生活,體現(xiàn)良好的德育立德樹人效果。這一活動如果扎實開展下去,將有助于防范和減少現(xiàn)代社會中由于父母和孩子缺乏交流溝通而導致的少兒抑郁乃至未成年犯罪悲劇。
在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走向未來的少年》其中的第五課《走向世界大舞臺》的探究分享部分,出現(xiàn)了小芳邀請外國訪學同學到家中做客、小賓隨父母到國外旅游等場景。對于這類場景可能不是每個學生都能經歷和體驗過,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設計外國友人到中國孩子家庭做客,由于文化背景差異鬧出笑話和誤會的情景劇或小品,讓學生們分別扮演中國中學生、外國朋友、學生家長等不同角色,以生動的表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中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來講課不太實現(xiàn),但可以進行某一話題的演講比賽,針對教材中某一話題開展演講,考驗學生的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在演講中學習到別人的長處。比如同樣在學習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走向未來的少年》其中的《少年當自強》這一課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少年自強勵志的主題演講,引導學生們學習當今先進模范和英雄人物的事跡,激發(fā)孩子們的自我學習和教育意識,逐步培養(yǎng)少年責任感,也動《道德與法治》課程學習別開生面,學活學透。同樣八年級下學期的第一單元《堅持憲法至上》學習中也可舉辦類似的演講比賽,加強普法教育,增加法治理念,同時可引導學生從不闖紅燈勤撿垃圾做義工等做起,將法治教育落到實處。
探究是指學生在學習情境中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思考,探索問題的根源所在,并通過多種方式分析和解決問題。隨著年級的提升,《道德與法治》越來越注重探究與分享這一能力和素質的培養(yǎng)。比如同樣是《走向世界大舞臺》這一課,有一個關于宅男宅女的話題,可就此開展小組討論甚至是辯論賽,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語言表達能力。在小組討論或辯論后,教師要給出正確的引導,鼓勵學生要敢于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中學習豐富自己,鍛煉成長自己。
在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做情緒情感的主人》學習時,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制作相關的教學課件,尤其是要充分利用音樂、視頻、動畫、故事片、網絡直播等吸引學生關注和提高學習興趣的手段。其中關鍵的一點是,課件內容要結合當今社會熱點事件,收集正面和反面的實例,給學生們以啟迪和震蕩,培養(yǎng)學生們的情商和情緒控制能力。
提高中學道德與法治學習興趣,當然要著眼于中學生能力素質培養(yǎng),其中競爭與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課程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走進法治天地》和八年級下冊憲法法律依法治國等不同單元內容學習中,可嘗試進行小組間知識競賽,讓每個學生做足功課,通過競答比賽這種方式檢驗所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通過這種方式,培養(yǎng)不同小組的競爭精神和同一小組之間齊心協(xié)力的合作精神。
整個中學七八九年級的道德與法治課程,和小學階段的課程相比,更注重理論和思想政治法治等知識學習,內容上對學生來說稍顯枯燥。教學中要嘗試積極和歷史結合,以歷史故事的故事引人入勝,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是一項偉大的系統(tǒng)工程,直接關系到我國素質教育成敗和中學生一生的成長。當前有諸多創(chuàng)新思路提高中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但中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沒有終點,更應密切聯(lián)系我們的生活和社會實踐,創(chuàng)新思維,注重實效,為培養(yǎng)未來優(yōu)質公民和國民,提升民族素養(yǎng)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