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光 張曉丹 胡海波
摘 要:武漢青山長江大橋為主跨938米鋼箱梁斜拉橋,其中20號墩北主塔基礎為整體式啞鈴形群樁結構。為滿足施工需要,該基礎采用啞鈴形雙壁鋼套箱圍堰平臺一體化施工方法,本文結合項目實際的成功應用,重點介紹超大型鋼套箱圍堰錨碇系統(tǒng)施工關鍵技術。
關鍵詞:超大型鋼套箱圍堰;錨碇系統(tǒng);橋梁施工
中圖分類號:U44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6—7973(2020)10-0143-03
1工程概況
武漢青山長江大橋全長7.548km,主跨為938m的雙塔雙索面鋼箱及鋼箱結合梁斜拉橋,設計無下橫梁A型主塔,其中20墩北主塔塔高279.5m,基礎位于長江深水中,設計塔座與基礎承臺為一體式結構形式,單個塔柱下分別布置一個群樁基礎,兩個群樁基礎采用系梁連接成整體式啞鈴形結構[1]。該基礎采用啞鈴形雙壁鋼套箱圍堰平臺一體化施工方法。鋼套箱平面尺寸為103.8m×43.4m,壁厚2.0m,總高度37m,其中底節(jié)鋼套箱圍堰高度為18.2m。圍堰整體在武漢青山船廠加工制造,利用船廠既有的斜船架滑道法下水自浮后由拖輪拖帶出運河,順水而下浮運至墩位,過纜后浮運船隊退出,圍堰由設置預拉力的錨碇定位系統(tǒng)實現(xiàn)精確定位,插打圍堰定位鋼護筒并掛樁形成鉆孔平臺,進行后續(xù)鉆孔樁施工[2]。
2圍堰錨碇系統(tǒng)總體設計
鋼圍堰浮底節(jié)運到現(xiàn)場墩位后,按設計采用前、后定位船加重錨體系進行錨固定位。該體系主要由主錨、前后定位船及其錨碇、圍堰邊錨、尾錨、拉纜等幾個部分組成。前定位船采用1艘800t鐵駁改制,后定位船采用1艘400t鐵駁改制。主錨采用10t霍爾鐵錨6個,尾錨采用6t霍耳鐵錨4個。前定位船邊錨各拋設3t霍爾鐵錨2個,后定位船邊錨各拋設3t霍爾鐵錨2個。圍堰和前、后定位船間采用拉纜連接,前拉纜為6根φ60mm鋼絲繩,后拉纜為4根φ60mm鋼絲繩。主塔墩圍堰邊錨采用8個6t霍爾鐵錨[3]。錨碇系統(tǒng)總體設計見圖1。
3錨碇系統(tǒng)施工主要步驟
步驟一:拋1#~6#主錨,前定位船臨時系泊。
(1)前定位船艙面布置完畢,錨位處水深測量;
(2)拋錨船船首掛載霍爾式錨,將相應的錨鏈、鋼絲繩按蛇形排列好,并根據(jù)錨位處水深情況進行分別打梢;打開脫鉤器拋設1#主錨,拋錨船臨時停泊于前定位船設計位置;
(3)拖輪將拋臨時錨穩(wěn)定前定位船。將1#錨繩過至前定位船;
(4)重復步驟(2),拋設2#~6#主錨。
步驟二:拋D1#、D2#定位船邊錨,15#、16#尾錨;后定位船臨時定位。
(1)重復步驟一中第2步,拋設D1#、D2#定位船邊錨,過錨繩并系結,對稱收緊;
(2)拖輪拖帶后定位船至前定位船尾部,臨時系結,將L1#、L2#前下拉纜過至后定位船,臨時與L7#、L8#后下拉纜相應的固定位置系結;
(3)將1t臨時錨過至后定位船上系結。解開前、后定位船之間臨時系結,利用拉纜,并用拖輪輔助溜放后定位船至20#墩墩位設計位置處;
(4)重復步驟一中第2步拋設15#、16#尾錨,過錨繩至后定位船上與相應滑車組系結并收緊。
步驟三:拋D3#、D4#前定位船邊錨,拋7#、8#、13#、14#鋼圍堰邊錨。
(1)重復步驟一中第2步,D3#、D4#前定位船邊錨,過錨繩至相應滑車組系結,收緊;
(2)重復步驟一中第2步,拋7#、8#、13#、14#鋼沉井邊錨,并將接長段錨繩臨時過至后定位船,臨時系結于拉纜及尾錨滑車組,收緊;然后收1t臨時錨。
步驟四:底節(jié)鋼圍堰下水、就位,與后定位船靠幫、過纜。
(1)底節(jié)鋼圍堰組拼完成后,安裝底節(jié)鋼圍堰拉纜固定座以及邊錨導纜器,并穿好鋼絲繩,盤好后放于底節(jié)鋼圍堰上指定位置;
(2)底節(jié)鋼圍堰浮運至墩位設計位置處,臨時幫靠于后定位船處;
(3)按順序先將前下拉纜L1#、L2#錨繩接頭與鋼圍堰上相應拉纜錨繩接頭相連;再將7#、8#邊錨過至鋼圍堰上,將錨繩接頭相連;最后將13#、14#邊錨過至鋼圍堰上,將錨繩接頭相連。
步驟五:連接L7#、L8#后下拉纜,溜放后定位船;拋D5#~D8#后定位船邊錨;連接L3#、L4#前下拉纜。
(1)將L7#、L8#后下拉纜錨繩接頭連接至后定位船相應滑車組;
(2)利用拖輪溜放后定位船至設計位置;
(3)重復步驟一中第2步,拋設D5#~D8#后定位船邊錨,過錨繩并系結,對稱收緊;
(4)將前下拉纜L3#、L4#錨繩接頭與鋼圍堰上相應拉纜錨繩接頭相連。
步驟六:連接上拉纜;拋9#~12#邊錨;拋17#、18#尾錨。
(1)將L5#、L6#、L9#、L10#前后上拉纜錨繩接頭分別連接至前、后定位船相應滑車組;
(2)重復步驟一中第2步,拋9#~12#邊錨,連接錨繩接頭,與定位船上相應滑車組系結,對稱收緊;
(3)重復步驟一中第2步,拋17#、18#尾錨,過錨繩并系結,對稱收緊。
步驟七:鋼圍堰注水下沉,初步定位;調(diào)整各錨、拉纜,精確定位。
(1)鋼圍堰注水下沉至頂面高程+24.0處,初步定位鋼圍堰,全面調(diào)整各錨繩、拉纜;
(2)對主錨、尾錨、鋼沉井邊錨逐級施加預拉力,精確定位鋼圍堰。
4圍堰定位及調(diào)整
4.1圍堰邊錨拋設
圍堰交接后,用拋錨船拋設圍堰邊錨。將圍堰的邊錨與錨鏈、錨繩連接好,在35t浮吊的配合下將邊錨掛在拋錨船邊緣,錨鏈、錨繩存放在拋錨船上,用拖輪把拋錨船由下游依次拖曳至各邊錨的設計位置偏上游5m左右,利用拋錨船上的卷揚機依次拋下各邊錨7#、8#、9#、10#、11#、12#、13#、14#。收緊錨繩,對稱預絞邊錨。邊錨布置見圖2。
4.2圍堰灌水下沉
邊錨拋設完畢后,即可注水調(diào)整圍堰標高。按設計要求,圍堰在掛樁形成鉆孔平臺后圍堰頂面標高為+24.0米,為使鋼護筒的插打及圍堰掛樁施工定位更加準確,應盡量將圍堰頂面標高調(diào)到接近+24.0米。邊錨拋設后,圍堰頂標高為浮運到位后微調(diào)過的標高,需要進行灌水下放,再進行定位調(diào)整。下放標高至接近+24.0的設計標高,在施工前根據(jù)實際的水位計算好灌水深度作為控制標準。圍堰下沉前應詳細計算灌水數(shù)量及灌水順序,灌水應對稱、均勻、緩慢進行,在灌水過程中雙壁艙內(nèi)外水頭差不超過6.0m,注意觀測圍堰的頂面標高、平面位置并及時調(diào)整。
4.3圍堰定位調(diào)整
圍堰初定位精度要求平面偏差小于80mm,扭轉小于100mm,垂直度不大于1/1000。圍堰通過注水下沉或排水上浮來調(diào)整圍堰標高。圍堰的扭轉調(diào)整時,放松邊錨,通過圍堰的拉纜來調(diào)整圍堰的扭轉。圍堰橫、縱橋向位置通過拉緊放松圍堰主錨及尾錨來調(diào)整。圍堰平面位置調(diào)整到位后,上層拉纜不變,靠調(diào)整下層拉纜及輔助灌水來調(diào)整垂直度。
圍堰精定位施工過程中,平面位置如果扭轉偏差較大時,則先進行扭轉偏差的調(diào)整。首先將圍堰的邊錨繩放松,暫不帶緊;如果圍堰整體偏下游時,先將圍堰D角處的拉纜慢慢放松,同時B角的拉纜慢慢收緊,將圍堰的扭轉偏差控制在要求范圍內(nèi);如果圍堰整體偏上游,則放A角的拉纜,收緊C角的拉纜;再預收緊邊錨繩(見圖3)。
在圍堰經(jīng)過扭轉調(diào)整后,圍堰的縱、橫橋向軸線已平行于墩軸線(見圖4),當圍堰偏下游時,先同時慢慢放松后定位船的尾錨索,同時收緊前定位船主錨索,將圍堰向上游拉,調(diào)整至圍堰軸線與墩軸線上下游偏差在要求范圍以內(nèi)。在調(diào)整時要注意保持各錨索的受力均勻。圍堰順橋向位置的調(diào)整主要通過圍堰的邊錨來調(diào)整(見圖5),如果圍堰偏向南岸側,則放松南岸側的邊錨,收緊北岸側的邊錨將圍堰向北岸調(diào)整。
經(jīng)過上述調(diào)整,將圍堰的頂面位置偏差調(diào)整在要求范圍以內(nèi),在作垂直度調(diào)整時圍堰的上層拉纜盡量保持不動,調(diào)整下層拉纜及下層邊纜,并輔助在圍堰隔倉內(nèi)灌水來調(diào)整垂直度(見圖6)。調(diào)整完成后再進行檢查、復核,由于互相影響,如個別指標達不到要求再次重新調(diào)整一次,直至圍堰定位的各個指標均達到要求即可。
5結語
在青山長江大橋主塔鋼圍堰定位、下沉施工中,該錨碇系統(tǒng)方案得到了成功的應用,并安全渡過了當年長江汛期,為后續(xù)主塔基礎施工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這也為長江上類似超大型鋼圍堰定位提供了有益的借鑒經(jīng)驗。
參考文獻:
[1]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湖北省交通規(guī)劃設計院.青山長江公路大橋南汊主航道橋施工圖設計[Z].武漢:2015.
[2]金紅巖.武漢青山長江公路大橋鋼套箱圍堰下沉施工技術[J].橋梁建設,2018(02):7-9.
[3]中鐵大橋局青山長江大橋項目部. 20#墩北主塔鋼圍堰浮運方案[Z].武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