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宏
灌西投資公司,江蘇 灌云 222227
企業(yè)和職工既是合作關系,又是魚水情義。職工是企業(yè)發(fā)展的基礎,服務于企業(yè)是日前大眾人才體現價值的主要平臺。而企業(yè)對職工的關懷,尤其是對困難職工的幫扶,既是企業(yè)人文情懷的具體表現,也是促進職工更好地服務企業(yè)的重要保障。
在市場經濟的強烈競爭下,每個企業(yè)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許多困擾困難職工的問題。工會作為基層職工的自治性組織,是基層職工的權益代表,在對困難職工的幫扶工作上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如何化解這些問題,精準幫扶,讓困難職工走出困境,感受到企業(yè)的溫暖,對于維護企業(yè)的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同時,通過精準幫扶,提高困難職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還能有效地促進企業(yè)與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
據統(tǒng)計,我公司現有低保戶167戶,市特困職工17戶,導致這些職工家庭貧困的原因有多種,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因病致貧。1.職工本人患大病致貧。公司的很多職工,特別是中青年男職工,都是家里的頂梁柱,是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一旦患上大病就會嚴重影響家庭的生活質量,甚至是“傾家蕩產”。2.職工供養(yǎng)的直系親屬患大病致貧。職工所供養(yǎng)的直系親屬,一旦患病,則完全依靠職工本人收入來救治,這也是導致其家庭生活貧困的主要原因。3.患大病以外的其他慢性疾病致貧。很多慢性病都需要長期治療或服用特效藥,而很多費用又無法通過正常的醫(yī)療保險給予報銷,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長期的家庭困難。
(二)因意外災害致貧。在對企業(yè)職工的調查走訪中我們發(fā)現,有些職工因車禍、火災、失竊等原因造成家庭財產損失或身體損傷,也是導致貧困的一個主要外因。
(三)因其他原因致貧。單親家庭、職工或家人身體殘疾等也是致貧的一個重要原因。
幫助困難職工盡快地脫貧致富,不僅僅是工會的職責所在,也是公司全體員工的共同目標。隨著政府惠民政策的不斷完善,精準扶貧工作已走上快車道,在公司黨委、行政的關心幫助下,在兩級工會的共同努力下,我公司針對貧困職工的幫扶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其中,我們?yōu)?名精神殘疾職工申請免費藥品;為20多名殘疾職工申領輪椅、拐杖、助聽器等輔助器材;為5名白內障患者申請免費治療;為2名殘疾人免費安裝假肢;為230名60周歲以上無收入職工辦理基礎養(yǎng)老金;為特別困難職工、居民辦理低保167戶,市特困職工17戶;爭取連云港市工投集團工會救助金12.8萬元;發(fā)放“陽光救助金”10.28萬元;看望各類生病住院職工59人次計4.95萬元;2019年發(fā)放各類救助金、慰問金近150萬元。
目前我公司貧困職工脫貧率已達到24.5%,但由于種種原因,幫扶工作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許多困難。
一是困難程度界定標準涵蓋不全面。調查發(fā)現,部分職工患有現行規(guī)定的幾種大病以外的其他疾病,由于不符合公司困難職工的界定標準,因此不能被確定為困難職工,也就不能享受相應的困難補助等待遇。
二是補助資金標準較低,無法切實解決家庭困難。按照相關規(guī)定的困難補助發(fā)放標準,困難職工每年最多可領取的補助也就一萬元左右,對于每年需要支付巨額醫(yī)藥費等支出的困難職工來說,這些錢根本無法解決困難職工的實際困難。
三是部分困難職工自救意識較差。調查發(fā)現,部分困難職工因患病或遭遇不幸致貧后,一下子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把企業(yè)幫扶當作救命稻草,而不是積極主動地尋找脫貧解困的辦法,久而久之,便對幫扶形成了依賴。
為更好地履行工會的基本職責,切實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困難,把精準幫扶政策落到實處,讓職工真正感受到“娘家人”的溫暖,在接下來的精準幫扶工作中,我們將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根本,建立完善的幫扶保障體系。聯合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綜合力量,建立醫(yī)療救助機制,完善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為困難職工提供醫(yī)療救助,并聯系醫(yī)療機構定期上門為困難職工實施醫(yī)療幫扶,切實解決因病致貧的困難職工的看病難問題。
(二)制定措施,建立救助資金籌集機制。結合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起工會自籌、社會捐獻、職工互助、公司行政撥款的救助資金籌集機制,積極爭取多方面的資金支持,為精準幫扶工作的順利開展解決資金上的難題。
(三)抓住關鍵,提高困難職工的自救能力。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努力為困難職工、家屬、子女提供就業(yè)機會,或提供職業(yè)介紹等服務,讓他們通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減輕家中的負擔。
(四)注重預防,降低企業(yè)職工的致困幾率。定期組織職工進行健康體檢,增強自我健康意識,更新生活觀念,不斷提高職工的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