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職方外紀》與17世紀中國人心目中的拉美印象

2020-12-11 20:03胡祥琴
北方民族大學學報 2020年5期
關(guān)鍵詞:九州

胡祥琴

(北方民族大學 民族學學院,寧夏 銀川750021)

在漫長的世界文明史上,處于亞歐大陸上的中國與處于美洲大陸上的諸國之間隔著茫茫大海,長期以來這道天然的屏障將兩處的人們隔離開來。盡管有學者曾經(jīng)推測,拉丁美洲最早的移民很可能是25 000年前由亞洲越過白令海峽而來的;也有學者說,殷商時期的中國文化與印第安文化之間存在諸多相似,兩種文化很可能存在同源關(guān)系。不過對于這些觀點,畢竟沒有可靠的文字記載作為有力的證據(jù)。

根據(jù)清代外交大臣張蔭桓的記載,中國與拉美之間的交往始自明朝萬歷年間,亦即拉美處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統(tǒng)治的初期。張蔭桓《三洲日記》說:“明萬歷三年即西歷一千五百七十五年,(墨西哥)曾通中國。歲有飄船數(shù)艘,販運中國絲綢、瓷、漆等物至太平洋之亞冀巴路商埠,分運西班牙各島。其時墨隸西班牙,中國概名之為大西洋。”[1](305)中國與拉美之間貿(mào)易關(guān)系的開啟,大體與當時知識階層對拉美世界認識的深化同步。明朝萬歷年間,意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后,第一次在中國人面前展示了西方人所了解的世界面貌,其中就有關(guān)于拉丁美洲的介紹。1623年,另一名意大利傳教士艾儒略編譯完成了《職方外紀》,這是中國最早的中文版世界地理專著?!堵毞酵饧o》一書繼利瑪竇《萬國圖志》之后向中國人系統(tǒng)介紹了世界地理的概貌,極大地開闊了中國人的視野,也對當時知識分子階層的世界觀造成重大沖擊。

一、歷史的遺產(chǎn):宇宙觀與世界觀

(一)宇宙觀:蓋天說與渾天說

自1500年以來,西方人從實踐中確認了“地圓說”,從而獲得了關(guān)于地球本身形態(tài)的突破性認識,中國人則很早就篤信以“天圓地方”為基本內(nèi)容的“蓋天說”?!吧w天說”的基本主張是天為圓形,地為方形,前者覆蓋在后者之上,形成了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漢代成書的《周髀算經(jīng)》載“天象蓋笠,地法覆槃”[2](54)就是形象的說明。不過“天圓地方”之說有一個明顯的理論漏洞,那就是方圓之間不可能完全吻合,古人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比如有人就曾托名春秋時期孔門弟子曾子的話說:“天圓而地方,則是四角之不搏也?”(《大戴禮記·曾子天圓篇》)為解決這樣一個顯而易見的矛盾,古人對初期的“蓋天說”作了修正,認為天和地都是拱圓形:“天像蓋笠,地法覆盤”,即認為天像一個拱形的斗笠,大地則像一個倒扣著的圓盤子。

到西漢時期,中國古人提出一種新的宇宙學說——“渾天說”。《張衡渾儀注》中說:“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于天內(nèi),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天轉(zhuǎn)如車轂之運也,周旋無端,其形渾渾,故曰渾天也?!盵3](113~114)天體是一個渾圓的球,一半在地面上,另一半在地面以下,是永遠不可見的,大地是包在天殼內(nèi)的一個圓形平面。

無論“蓋天說”還是“渾天說”,都是中國古人通過對日影、星辰運行規(guī)律的長期觀察而得出的一種直觀認識。這種認識在今人看來無疑是荒誕不經(jīng)的,但在古人眼中卻是真實的知識。這樣一種理解,最終隨著哥白尼“日心說”的傳入,尤其是1500年前后世界航海大發(fā)現(xiàn)知識的東傳,才被替代。

(二)世界觀:“九州說”與天下觀

到了戰(zhàn)國末年,齊國方士鄒衍在《禹貢》“九州說”的基礎(chǔ)上進行推演,對世界圖式做了新的闡釋,他的學說被稱為“大九州說”。鄒衍的基本設(shè)想見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騶衍……必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于無垠?!攘兄袊酱蟠?,通谷禽獸,水土所殖,物類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以為儒者所謂中國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國名曰赤縣神州。赤縣神州內(nèi)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為州數(shù)。中國外如赤縣神州者九,乃所謂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環(huán)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qū)中者,乃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環(huán)其外,天地之際焉。[4](2343)

鄒衍善于從空間上提出宏大的理論,從身旁的事物出發(fā),由近及遠,由小至大,即所謂“先驗小物,推而大之,至于無垠”。從空間方面而言,鄒衍雖未必了解中國之外的情形,但這并不妨礙他從中國的地理、鳥獸、風貌、物產(chǎn)、人情等展開演繹,“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按照鄒衍的推論,《尚書·禹貢》有九州之說,其中有各種細節(jié)的介紹,故而九州之外復(fù)有“大九州”,《禹貢》九州組成的中國為赤縣神州,不過是大九州之一。鄒衍的用意似乎在于批判儒家以為神奇的“九州”只不過是天下一隅,不足為奇。另外,可能也有迎合當時社會風潮,夸大其詞,虛張聲勢以引起統(tǒng)治者重視的目的。

漢代也有相似的記載?!尔}鐵論·論鄒》:“鄒子疾晚世之儒墨,不知天地之弘,昭曠之道,將一曲而欲道九折……無規(guī)矩而欲知方圓也,于是推大圣終始之運,以喻王公,先列中國名山通谷,以至海外。所謂中國者,天下八十分之一,名曰赤縣神州,而分為九州。絕陵陸不通,乃為一州,有八瀛海圜其外。此所謂八極,而天下際焉?!盵5](109)如果說《禹貢》“九州說”只反映了狹義上中國王權(quán)所及范圍之內(nèi)的地理概念的話,那么“大九州觀”顯然是中國人將想象第一次大膽地推及整個天下,試圖形成一種更大規(guī)模的模式化世界觀念。關(guān)于這一世界觀念中的風土人情、地理方物,由于鄒衍的著作已經(jīng)失傳,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有學者曾懷疑,戰(zhàn)國時期形成的《山海經(jīng)》一書記載了所謂“海內(nèi)外”各個地方神奇的人物和特產(chǎn),其中絕大多數(shù)與中國決然不同,應(yīng)該就是按照鄒衍的“大九州”學說附會而來的結(jié)果[6]。秦漢之后,很多人將《山海經(jīng)》當作古代的地理書去讀,試圖從中發(fā)現(xiàn)中國古人探尋外部世界的跡象,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符合鄒衍的初旨的。

鄒衍的“大九州”思想對于中國古代地理學的意義,并不在于它為我們提供了多少可信的知識,而在于通過一種大膽的想象,對人們并未見過的世界賦予一層神秘的想象,這種想象甚至到17世紀關(guān)于美洲的知識第一次傳入中國時還發(fā)揮著強有力的影響。

從中國上古時期形成,一直延續(xù)到17世紀及之后的還有一種重要的地理乃至政治觀念,那就是以中國為世界之中的天下觀。據(jù)新出金文所見,“中國”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西周初年,最初的意思是指“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亦即王國都城及京畿地區(qū)。此后,“中國”一詞才泛指整個中央王權(quán)所控制的范圍,與不屬于王權(quán)統(tǒng)治范圍的“四方”相對。古代的“中國”一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文化概念,而不是一個政治概念。在正統(tǒng)的儒家學者看來,凡是按照儒家統(tǒng)治思想建立的政權(quán),或受到儒家思想教化而在中原建立王權(quán)者都可稱為“中國”;與此相反,凡是與儒家思想相悖者都被納入“夷狄”(大體可以理解為“野蠻民族”)的范疇之中。這種觀念根深蒂固,故而19世紀西方國家侵略中國時,統(tǒng)治階層中的某些有識之士提出的口號叫作“師夷長技以制夷”,也就是說學習“野蠻民族”的先進技術(shù),以便抗擊“野蠻民族”。“野蠻民族”的“技術(shù)”竟然需要“中國”去學習,這在邏輯上看來是荒唐的,但在中國近代的知識階層看來并無不妥。實際上,無論是工業(yè)革命之后技術(shù)發(fā)達的西方國家,還是當時處于較為原始狀態(tài)的澳洲原住民,在17世紀的中國人(尤其是以文化先進自相標榜的儒家士大夫)心目中都是一樣的“野蠻民族”,有待中國的儒家文明加以“啟蒙”。對于拉美來說,自然也不例外。

二、艾儒略與《職方外紀》中的美洲記載

中華文明自古以農(nóng)立國,這種文明的特點在于安土重遷,鄉(xiāng)土意識濃厚。但從秦漢以下至17世紀,中國歷史上從事域外探索者不乏其人,比如漢代的使者張騫,東晉時期的高僧法顯,唐代的玄奘、鑒真,元代的道士丘處機、旅行家汪大淵和明代的大航海家鄭和等。隨著這些人足跡的不斷延伸,中國人心目中“天下”和“四夷”的范圍乃至界限不斷變動。傳統(tǒng)的宇宙觀、天下觀不斷遭遇檢驗和刷新,并納入新的內(nèi)涵,但直到明清時期仍未從根本上發(fā)生動搖。

這種納米機器人還能在外源磁場引導(dǎo)下到達指定位點。研究顯示,它的速度比通常藥物依靠擴散到達眼底的方式快十倍以上,且靶向性更強?!拔磥淼募{米機器人有望搭載藥物,運動到病灶部位并釋放藥物,實現(xiàn)對眼睛疾病的微創(chuàng)精準治療?!保▉碓矗盒氯A網(wǎng))

這種情況隨著西方地理觀念的不斷傳入發(fā)生了微妙變化。從16世紀80年代到18世紀中葉,天主教耶穌會派遣了一批傳教士來到中國,他們在傳播基督教義的同時,也把包括地理學、天文學在內(nèi)的西方文化帶入了中國。其中,意大利人艾儒略(Giulios Aleni)撰寫的《職方外紀》在中國的流傳,就反映了不同文化相遇后產(chǎn)生的矛盾、碰撞和融合的典型情況。

艾儒略生于1582年,1609年受耶穌會派遣到遠東傳教,1610年到達澳門,1613年(明萬歷四十一年)抵北京,后歷經(jīng)上海、揚州、陜西、山西等地,開展傳教活動。天啟三年(1623年)夏,艾儒略在他人協(xié)助下完成并出版了《職方外紀》一書。明朝滅亡之后,艾儒略避亂至延平山中,清順治六年(1649)卒于延平。艾儒略在福建的24年中,除傳教工作外,廣泛與閩中文士交往,有“西來孔子”之稱[7](1)。

關(guān)于《職方外紀》的基本內(nèi)容和特色,《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中有簡要介紹:“《職方外紀》五卷:明西洋艾儒略撰。皆絕域土風,為自古輿圖所不載,故曰‘外紀’。凡分天下為五大洲,而冠以萬國全圖,附以四海總說。大抵《山海經(jīng)》《十洲記》之流,存之亦足廣異聞?!盵8](294)為了以直觀的形式向讀者呈現(xiàn)世界的基本面貌,作者首先列入了七幅地圖,分別為萬國全圖(世界地圖)、北輿地圖(北極圖)、南輿地圖(南極圖)、亞細亞圖(亞洲地圖)、歐羅巴圖(歐洲地圖)、利未亞圖(非洲地圖)和南北亞墨利加圖(美洲地圖)。地圖之后列入文稿五卷,前四卷分別介紹亞細亞(亞洲)、歐羅巴(歐洲)、利未亞(非洲)、南北亞墨利加(美洲)和墨瓦蠟?zāi)峒樱傧氪箨懀?,第五卷為“四??傉f”。其中提到屬于今天意義上拉丁美洲的國家包括:墨是可(墨西哥)、孛露(秘魯)、伯西爾(巴西)、智加(智利)等。在談到美洲的發(fā)現(xiàn)時,作者生動地記載道:

其地從來無馬,土人莫識其狀,適舟人乘馬登岸,彼中人見之大驚,以為人馬合為一體,疑獸非獸,疑人非人,急奔告本處官長,以達國王。國王遣人來視,亦錯愕不辨為人,但齎兩種物來,一是雞豚食物等,云“爾若人類,則享此”;一是香花鳥羽等,云“爾若天神,則享此”。既而嘗其食物,方明是人,從此往來不絕。[7](120~121)

盡管這不是中國古人首次聽到發(fā)現(xiàn)美洲的故事(萬歷年間,利瑪竇已將美洲的地理知識帶到中國),但它引發(fā)的震動仍然十分強烈。有學者指出,17世紀的中國是一個文化多元的時代,在政治生活、學術(shù)思潮和藝術(shù)審美趣味等方面都呈現(xiàn)出紛繁復(fù)雜的色彩,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就是晚明士人對于“奇”的追求。傳統(tǒng)中國古代的習俗和事物由于年代久遠,其“奇”的色彩在晚明已不足以廣泛引發(fā)學界的興趣。因此,這種對“奇”的追求更多的是面向海外,異域的地理、人文、習俗、器物等信息都能夠強烈地激發(fā)起明末清初士人的好奇心。可以說,在晚明的知識和思想世界中,尚“奇”、獵“奇”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趣味。正因為如此,在《職方外紀》的編譯過程中,生活在中國士人文化圈中的艾儒略找到了一條表現(xiàn)復(fù)雜的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闡釋方式,即采用傳述“異聞”的編輯策略突出西方的“奇”,以迎合中國士人獵奇的文化趣味。《職方外紀》特別強調(diào)介紹一些“奇事”“奇人”“奇獸”“奇物”和“奇觀”,著力使用“奇”字來刻畫者多達21處[9]。

實際上,尚“奇”、獵“奇”之風在晚明時代的確甚囂塵上,但是卻不足以說明中國士人對異域風物的心理狀態(tài)。更為準確的解釋恐怕是以傳統(tǒng)“蓋天說”“渾天說”為主的宇宙觀和以“九州說”為主的世界觀系統(tǒng)下,中國人一方面對異域的風土人情報以一種怪異的想象(如《山海經(jīng)》中那樣),另一方面又持有一種介乎相信與懷疑之間的好奇。在很大程度上,人們是把這些知識作為一種逸聞趣事(而不是科學知識)來看待的。有學者曾經(jīng)慨嘆說,盡管有了《職方外紀》提供的地圓說、地圖學知識,然而其后的二百年間,除了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中國教徒樊守義曾陪同歐洲修士艾遜爵游歷過歐洲意大利外,竟沒有一個中國人走出國門,根據(jù)《職方外紀》提供的“海道”和世界各地情況,做一次世界性的航行和游歷。直到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時,才有廣東人謝清高搭乘外國商船,游歷了包括美洲在內(nèi)的世界各地,這是第一位出游世界的中國人[7](4~5)。其實,考慮到中國數(shù)千年來的地理學知識和“安土重遷”的文化傳統(tǒng),這一點并不難理解。

作為歐洲傳教士的艾儒略對西方文化和地理學知識爛熟于心,同時他又是一個地道的“中國通”,非常了解中國民眾的心理,極具宣傳能力。他在撰寫《職方外紀》時,一定是考慮到中國民眾的接受能力和興趣所在,切中晚明時期中國民眾“求奇”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奇聞異說引起讀者的興趣。艾儒略在《自序》中說:“茲賴后先同志,出游寰宇,合聞合見,以成此書,不出戶庭可以周遐遠在創(chuàng)聞?wù)?,固未免或駭為奇,然而非奇實常;或疑為虛,然而非虛皆實?!盵7](2)作者的目的就在于為素來對外部世界知之不多的中國讀者揭示這些“荒誕”背后的真實。

三、文化的誤讀和融合

《職方外紀》是中國歷史上繼萬歷時代利瑪竇編寫《萬國圖志》之后,再一次將世界地理介紹給中國人的書籍。該書完成后,不僅在信教民眾中流傳,同時也影響到了一般的知識分子?!睹魇贰に囄闹尽さ乩眍悺废率珍洝鞍迓浴堵毞酵饧o》五卷”[10](2419);《明史·外國列傳》記載:“時著聲中土者,更有龍華民、畢方濟、艾如略、鄧玉函諸人。華民、方濟、如略及熊三拔,皆意大里亞國人……其所言風俗、物產(chǎn)多夸,且有職方外紀諸書在,不具述?!盵10](8459)《明史》對艾儒略該書的評價是:“其說荒渺莫考,然其國人充斥中土,則其地固有之,不可誣也?!薄睹魇贰ね鈬袀鳌酚终f,意大里亞人,“其國人東來者,大都聰明特達之士,專意行教,不求祿利。其所著書多華人所未道,故一時好異者咸尚之,而士大夫如徐光啟、李之藻輩,首好其說,且為潤色其文詞,故其教驟興。時著中土者更有龍華民、畢方濟、艾如略、鄧玉函諸人”[10](8461)。只言片語,已可見該書在當時知識分子階層中的影響。大體而言,艾儒略的《職方外紀》為17世紀的中國人,尤其是官僚和知識分子打開了一扇窗戶,使人們有可能了解聞所未聞的地理知識,在這些熟稔天圓地方、鄒衍“大九州”、《山海經(jīng)》的士人身上,新的知識產(chǎn)生了兩方面的影響。

一方面,他們不得不盡力借助舊的知識框架對新的知識賦予內(nèi)涵?!堵毞酵饧o》完成后,艾儒略和明末的許多知識分子,如楊廷筠、李之藻、瞿式榖、許胥臣、葉向高、熊士旂等人均先后以序跋等形式予以介紹推薦。這些人多為對西方文化(尤其是天主教)贊賞有加或持同情態(tài)度者,盡管如此,他們也難免用齊諧志怪式的語言和思維去理解《職方外紀》的價值。比如,楊廷筠就給出“悅耳娛目之玩以觸人之心靈”的評價[7](4~5);瞿式榖則認為其是“《山經(jīng)》《穆傳》之余魂,下極黃墟,亦志怪、齊諧之媵馥”[7](10);葉向高則認為《職方外紀》是中國曠古未聞之傳說,人間“世之至吊詭”[7](13),對于言之鑿鑿的艾儒略之說持將信將疑的態(tài)度。

作為一名傳教士,艾儒略在《職方外紀》中將夸飾吊詭之說發(fā)揮到了極致,比如在介紹孛露(秘魯)的情況時說:“有樹,生脂膏極香烈,名拔二撒摩,傅諸傷損,一晝一夜肌肉復(fù)合如故,涂痘不瘢,以涂尸,千萬年不朽壞”[7](123)。此處所說的“拔二撒摩”,實際上是秘魯所產(chǎn)的一種名為“秘魯膠樹”的高大豆科植物,該樹以出產(chǎn)香脂知名,但效果當不像艾儒略所描寫的那樣神奇。又如,“有泉如脂膏,常出不竭,人取燃燈,或涂舟砌墻,當油漆用。又有一種泉水,出于石罅,才離數(shù)十步,即變?yōu)槭?。有土能燃火,可當炭用,平底山岡皆有之”[7](123)?!坝腥缰唷睉?yīng)當是關(guān)于石油的描寫,“有土能燃火”應(yīng)當是關(guān)于煤的描寫,由于當時中國人還沒有掌握石油和煤炭的使用方法,因此,這在知識分子階層看來無疑是天方夜譚。

艾儒略在介紹阿根廷時這樣寫道:“(秘魯)近有一大國,名亞老歌,人強毅果敢,善用弓矢及鐵杵,不立文字,一切政教號令皆口傳說。辯論極精,聞?wù)咦钜赘袆?。凡出兵時,大將戒諭兵士不過數(shù)言,無不感激流涕,愿效死者?!盵7](124)這顯然是將阿根廷視為中國周邊某些小國的翻版了。

艾儒略在介紹智加(智利)時,描寫當?shù)厝说纳砀哳H為有趣,他說:“南亞墨利加之南為智加,即長人國也”,該地人長一丈多,渾身是毛,從他們死去的人的牙齒判斷,以前的人更長更大,其牙齒竟然要“闊三指,長四指余”,身高就可想而知了[7](129)。關(guān)于長人(中國古人謂之“大人”)的描述,是中國志怪著作中永恒的興趣。比如《山海經(jīng)·海外東經(jīng)》載:“大人國在其北,為人大,坐而削船。一曰在丘北?!蓖瑫洞蠡臇|經(jīng)》載:“東海之外……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踆其上,張其兩臂?!睍x張華《博物志·外國》亦云:“大人國,其人孕三十六年,生白頭,其兒則長大,能乘云雨而不能走,蓋龍類。”又《博物志·異人》復(fù)引《河圖玉版》云:“龍伯國人,長三十丈,生萬八千歲而死;大秦國人,長十丈;中秦國人,長一丈;臨洮人,長三丈五尺?!卑迓运鑼懙闹抢伴L人國”,無疑是參照了中國古代志怪小說家的說法。

艾儒略在描寫墨是可(墨西哥)說:“其中有一大山,山谷野人最勇猛,一可當百,善走如飛,馬不能及。又善射,人發(fā)一矢,彼發(fā)三矢矣,百發(fā)百中。亦喜啖人肉,鑿人腦骨以為飾。今亦見習于善。最喜得衣,如商客與衣一襲,則一歲盡力為之防守。”[7](132)

又如在介紹伯西爾(巴西)時,作者說當?shù)貧夂驕匾恕⑷硕嚅L壽且少有疾病,不無夸張地說“他方有病不能療者,至此即療”,并說當?shù)赜薪印盀樘煜伦畲?,最有名”[7](128)。經(jīng)考察,文中的江河應(yīng)是亞馬孫河,的確為世界上流量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至于得病之人“至此即療”的說法則未免過于夸大。

再如介紹亞墨利加諸島(當指今天加勒比海地區(qū)的島國,如海地、多米尼加、古巴和牙買加等)的風土人情時,作者生動地描寫了當?shù)亍芭松粕?,又身勇猛,生?shù)歲即割其右乳,以便弓矢……去如飛”;描述當?shù)亍巴寥恕鄙朴诒甲?,快如奔馬,如果足力不夠,則“以針刺股,出黑血少許,則疾走如初”。作者還介紹該島有種鳥,夜晚時“張其翼,則發(fā)大光,可自照”[7](139)。這種鳥究竟為何物,目前并無確切說法。實際上,這些描寫的背后有著部落社會某些真實的信息,但離奇的色彩仍然源自中國文化的特點。

另一方面,《職方外紀》極大地沖擊和動搖了中國自古以來的宇宙觀、世界觀。從以上引文可見,17世紀的中國人首先是帶著懷疑的眼光審視和理解艾儒略介紹給他們的世界知識的。盡管如此,地圓學說、五洲觀念也深刻地觸動了一些人的思想,可以說這是一種亙古以來未曾有過的變化。楊廷筠就為“天下無中”“地為球形”之說所震駭,他說:“西方之人,獨出千古,開創(chuàng)一家,謂天地俱有窮也而實無窮,以其形皆大圜,故無起止,無中邊?!榈刂茉饨匀怂樱坏靡训叵轮伺c我腳底相對,疑其有傾倒也??紙D證說,歷歷可據(jù),斯亦奇矣!”[7](4)瞿式榖則認為:“愚謂茲刻之大有功于世道也,不但使規(guī)毫末者破蝸國之偏衷,抑且令恣荒唐者實恒沙之虛見?!盵7](126)

另外,一些新物種被介紹給中國人,描寫的語言雖不免夸張,然而根據(jù)現(xiàn)代知識判斷卻是事實,如在關(guān)于伯西爾(巴西)的介紹中,指出一種名叫懶面的兇猛之獸,有鬃像馬,腹部著地,走路特慢,一個月“不逾百步”,實際上“懶面”即“樹懶”;還有一種獸,前半部分與貍類似,后半部分與狐相似,神奇的是其“腹下有房,可張可合,恒納其子于中,欲乳方出之”[7](126),此種動物則是負鼠。

《職方外紀》在關(guān)于秘魯?shù)拿鑼懼刑岬揭环N異羊,可以當騾馬,性格倔強,假如臥倒用鞭子抽死都不會起來,但如果好言相告,則“即起而走,惟所使矣”,此羊吃的食物很少,可以連續(xù)三四天絕食,其肝部生有一物“如卵”,可以治療各種病,所以“海國甚貴之”[7](123)。此處所謂的“異羊”,當為南美羊駝。此外,還描寫到一種名叫厄馬的鳥,其生曠野中,長頸高足,翼翎極美麗,通身無毛,不能飛,足若牛蹄,善奔走,馬不能及,“卵可作杯器,今番舶所市龍卵,即此物也”[7](123)。厄馬,即美洲鴕鳥。

樹懶、負鼠、羊駝、鴕鳥之類,均為中國人當時所未及見到的新物種,因此它們的種種奇特屬性極易激發(fā)人們的興致。從這些“好事者言”中,中國人的地理學、生物學知識無形中得到了豐富。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茲不贅舉。

總的看來,中國人對世界的認識經(jīng)歷了一個由想象到目驗、由虛幻到真實的過程。中國古人最早堅信的是一套“天圓地方”的宇宙觀,與這種宇宙觀相配套的是一種“九州說”天下觀。此后的一千多年當中,中國人不斷地用這套理論去理解世界,同時不斷地對其作出修正。盡管17世紀以前已經(jīng)有不少旅行家和宗教家不辭辛苦,遠赴海外,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中國人對世界的了解,但真正意義上的觀念轉(zhuǎn)變則是在17世紀及其后陸續(xù)發(fā)生的。自17世紀以后,人們不僅了解了美洲以及南美諸國的名稱,更重要的是利用傳統(tǒng)的地理知識分析和了解了這些新的領(lǐng)域。盡管在古老的宇宙觀和世界觀的作用下,中國人對美洲的許多人文、地理知識在很長時間內(nèi)持有疑信參半的態(tài)度,但也正是從那時開始中國人才對美洲的認識經(jīng)歷了從混沌到清晰、從抵制到接受、從虛假到真實的過程,這一過程生動地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間沖突、碰撞與融合的復(fù)雜關(guān)系。

猜你喜歡
九州
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們改變了什么?
老姨
雙手合成千萬月 一心甜透九州人
——走進“中華老字號”太原著名食品企業(yè)雙合成
從“九州”說到“省”
學寫詩詞有感
新春
神 目
The Brief Analysis of Moonlight
宮保雞丁 香辣九州
太行的松柏九州的櫻
大同市| 华亭县| 聊城市| 武夷山市| 江阴市| 凤翔县| 泰和县| 图木舒克市| 永登县| 乌兰浩特市| 和田市| 东阳市| 沾益县| 临城县| 沧州市| 卓资县| 阳原县| 呼玛县| 遂溪县| 东至县| 枣强县| 贵州省| 浠水县| 遵化市| 正宁县| 慈利县| 汤原县| 武山县| 怀远县| 徐水县| 中西区| 禹城市| 曲沃县| 衡山县| 喀喇沁旗| 泽库县| 东山县| 察雅县| 壤塘县| 太保市| 万山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