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恩格斯城市思想視閾下新時代城市治理體系的建構
——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2020-12-13 02:09付高生
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2020年11期
關鍵詞:恩格斯主體建設

付高生

(中共江西省委黨校 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江西 南昌 330108)

一、引言

在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即將取得全面勝利、解放全中國之際,中國共產黨召開了被毛澤東稱為“城市工作會議”的七屆二中全會。在這次大會上,毛澤東同志精辟論述了黨的工作重心要由鄉(xiāng)村工作轉移到城市工作,指出黨“必須用極大的努力去學會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更好管理城市和建設城市,中國共產黨先后以中央的名義召開了四次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為各個階段的城市發(fā)展注入了強大精神動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繼承總結中外城市建設理論與經驗的基礎上,把治理理念融入黨的城市工作部署,提出了城市治理、城市治理體系的新思想新理念,從而推動黨的城市工作邁入新的發(fā)展階段。城市治理體系主要是由城市治理中的治理主體、治理客體、治理方法、治理目標等要素共同構成的有機統(tǒng)一的制度運行系統(tǒng),是推動城市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體現(xiàn)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當前,學界對城市治理體系已展開了相應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但主要是從治理主體視角以及案例實證分析這兩個維度予以闡釋的,相對而言在融合馬克思主義城市思想的維度上尚有待深入。

城市問題是馬克思恩格斯關注的一個重要微觀主題。尤其是對于恩格斯而言,可以說,城市問題很早就進入了他的理論視野,城市研究之路始終貫穿于他的理論生涯之中。從青年時期實地考察特定城市問題而形成的《烏培河谷來信》《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到唯物史觀形成以后與馬克思合著完成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共產黨宣言》,再到晚年時期寫就的《反杜林論》《自然辯證法》《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論住宅問題》等諸多文本之中,恩格斯圍繞城市建設過程中的住宅、生態(tài)、倫理、城鄉(xiāng)關系等多種主題展開了富有理論穿透力的唯物史觀分析,極大地深化了人們對城市起源、城市本質、資本主義城市發(fā)展困境及其解決方案的認識。恩格斯的城市思想由于分析的深刻性,在當代仍有理論說服力與思想影響力;然而專題性、系統(tǒng)化論述的缺乏,使得恩格斯的城市思想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在《馬克思主義與城市》一書中,美國城市思想研究者艾拉·卡茨納爾遜對此指出:“恩格斯在對曼徹斯特和其他早期工業(yè)革命城市中心的高度壓縮的討論中,照亮了一條令人遺憾的既沒有為馬克思主義也沒有為城市研究者所發(fā)現(xiàn)的路?!盵2]20世紀60年代,社會空間理論研究的興起激活了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沉睡已久的社會空間思想,深入挖掘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城市思想并揭示其時代價值已成為當今學者拓展馬克思主義研究的重要致思路徑。有鑒于此,本文嘗試在闡釋恩格斯城市思想的基礎上,揭示其對新時代我國城市治理體系建構的理論啟示,并以此作為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的理論獻禮。

二、恩格斯城市思想的意蘊

恩格斯城市思想主題多樣、內涵豐富、闡釋多維,既從宏觀維度上論及城市的起源與城市建設的目標,又從微觀維度上揭示了資本主義城市發(fā)展困境及其解決方式,可謂從唯物史觀出發(fā)研究城市相關問題的重要理論典范。

(一)城市起源論

就城市起源問題而言,不同的視角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答案。從經濟學視角看,或可歸因于常態(tài)化的商品交換;從人類學視角看,或可歸因于祭祀、朝禮等宗教性的精神需要;從政治學視角看,或可歸因于防衛(wèi)、進攻等事關領土與權力斗爭的據(jù)點需要。與此不同,恩格斯認為,誠然商品交換、宗教朝拜或權力斗爭的需要是城市形成過程中的重要因素,但這些因素本身都是生產力發(fā)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因此從這些因素出發(fā)分析城市的起源仍然不夠徹底。

在恩格斯看來,以生產工具革新為標志的生產力的發(fā)展,在推動社會大分工、擴大產品交換、促進人口集中、滿足人的各種需要等因素的基礎上共同形塑了人們所居住、生活的城市。這就意味著,城市的形成不存在單一的動因而是人類活動綜合作用的產物,但在眾多的動因中又存在著一個起主導性作用的因素,這個主導性因素就是生產力的發(fā)展。如果說,在前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在城市起源中的主導性作用體現(xiàn)得尚不明朗,那么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到來,這種主導性作用就變得很明朗了。對此,恩格斯深刻論及資本主義社會中機器的出現(xiàn)及其運用導致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fā)展,由此進一步催生了規(guī)?;墓I(yè)塑城運動,指出:“大工業(yè)企業(yè)需要許多工人在一個建筑物里面共同勞動;他們必須住得集中,甚至一個中等規(guī)模的工廠附近也會形成一個村鎮(zhèn)。他們有種種需求,為了滿足這些需求,還需要其他人,于是手工業(yè)者、裁縫、鞋匠、面包師、泥瓦匠、木匠都搬到這里來了……于是村鎮(zhèn)就變成小城市,小城市變成大城市。”[3]406可以說,工業(yè)“建立了現(xiàn)代的大工業(yè)城市——它們的出現(xiàn)如雨后春筍——來代替自然形成的城市”[3]566。這種從生產力發(fā)展的視角探究城市的形成,正是恩格斯城市思想的深刻之處,也是其運用唯物史觀分析城市起源的創(chuàng)新所在。

(二)城市建設目標論

就城市建設的目標問題而言,恩格斯從城市建設與人類生活的內在關系出發(fā)揭示城市建設的目標,明確指出“城市的建造是一大進步”[4]197。對此,美國城市理論研究者科特金深為贊同,他指出“在長達5000多年的時間里,人們所眷戀的城市是政治和物質進步的主要場所”[5]282。城市建設的進步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城市建設有利于提高人們對生活層次的追求。物質生活資料的滿足是人類生存發(fā)展的首要前提,如果缺乏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那么人們必將“重新開始爭取必需品的斗爭,全部陳腐污濁的東西又要死灰復燃”[4]166。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將陷于追求“活著”的斗爭,很難追求更高層次上“活得好”的美好生活。而要生產足夠多的物質生活資料,必然離不開空間要素的參與。城市作為一種特定的空間場域,通過提供“人口、生產工具、資本、享受和需要的集中”[4]184為社會生產大量的物質生活資料,從而使人們免于爭取生活必需品的“活著”斗爭,轉向對“活得好”的更高追求。

另一方面,城市建設有利于提升現(xiàn)代工人的階級意識,進而推動工人階級的社會運動與社會改造。在馬克思主義視閾下,工人被賦予了一種偉大的歷史使命,即發(fā)展成代表人類整體利益的無產階級,繼而通過發(fā)動共產主義運動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建立社會主義社會,最終為人類社會追尋美好生活提供新的歷史起點。而在工人發(fā)展成無產階級的過程中,近代工業(yè)塑造的城市起到了重要的歷史杠桿作用。恩格斯曾明確指出:“大城市是工人運動的發(fā)源地,在這里,工人首先開始考慮自己的狀況并為改變這種狀況而斗爭……在這里,產生了工會團體、憲章運動和社會主義……如果沒有大城市,沒有大城市推動社會智慧的發(fā)展,工人決不會進步到現(xiàn)在的水平。”[3]436城市生活在客觀上有利于促進工人的團結互助及其組織化進程,在主觀上推動工人擺脫“只是為了自己小小的私利……而活著”[3]360的死氣沉沉的精神生活以及對統(tǒng)治階級人身依附、思想依附、情感依附的宗法式生活,最終深刻意識到他們所承擔的解放全人類的歷史使命。就此而言,通過科學分析城市建設對人類生活層次以及工人階級意識的改善,恩格斯賦予城市建設以人為本的價值追求與倫理品格。

(三)私有制下的城市問題及其根本解決之法

當人們宣稱“人類最偉大的成就始終是她所締造成的城市”時[5]2-3,不可忽視的是城市在發(fā)展過程中也裹挾著社會問題、政治問題、倫理問題、生態(tài)問題等。可以說,“城市文化從一開始就顯現(xiàn)開放與奴役、自由與強制兩種取向”[6];就奴役與強制而言,城市某種程度上已淪為統(tǒng)治階級“權力運作的基礎”[7],以幫助統(tǒng)治階級“規(guī)訓和馴服大眾,使之成為國家權力統(tǒng)治下的溫順公民”[8]。這種辯證看待城市發(fā)展的思路也是為恩格斯所堅持的。在他看來,囿于私有制,城市在為人民創(chuàng)造、追求、享受美好生活提供重要場域的同時,一定程度上也異化為統(tǒng)治階級奴役人、壓迫人、剝削人的空間工具,從而衍生各種城市問題。對此,恩格斯在其相關文本中就闡釋了私有制下特別是資本主義制度下城市發(fā)展的4種典型問題。

第一個典型問題是城鄉(xiāng)關系異化。恩格斯認為,城鄉(xiāng)關系從不分走向分離再到對立,是私有制的必然結果。表面上看,城市總體上比鄉(xiāng)村更為文明,被視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標志;但在私有制下,城市與鄉(xiāng)村都不利于人的發(fā)展:前者使人“變?yōu)槭芫窒薜某鞘袆游铩?,后者使人“變?yōu)槭芫窒薜泥l(xiāng)村動物”[4]185。因此,相較于鄉(xiāng)村直接、粗俗的野蠻,城市實則存在披上文明外衣的野蠻。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城鄉(xiāng)對立愈益明顯,鄉(xiāng)村日益屈服于城市。

第二個典型問題是城市生態(tài)惡化。恩格斯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統(tǒng)一體,人類要生存要生活要發(fā)展,就必須“通過他所作出的改變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但這種對自然界的支配依賴于人們“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guī)律”[9]997。然而,在私有制特別是資本主義制度下,人與自然的有機統(tǒng)一關系異化為人與自然的對抗關系,有規(guī)律有節(jié)制的支配自然變成了無節(jié)制、肆意的控制自然、剝奪自然。在城市中,這種自然生態(tài)的惡化突出表現(xiàn)為工業(yè)規(guī)?;鶎е碌膶ΦV物與木材等自然資源的大量開采、城市土地無節(jié)制擴張所導致的生態(tài)面積急劇減少,以及工業(yè)污水、廢氣等排放造成公共衛(wèi)生低劣的狀況等。

第三個典型問題是城市居住極化。恩格斯認為,居住是人類生活的基本需要,住宅建造應當把居住屬性作為首要價值。但在私有制下,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倫理關懷早已湮沒于“赤裸裸的利害關系”“冷酷無情的‘現(xiàn)金交易’”[4]403,包括住宅在內的諸多物品都普遍被商品化、市場化。列斐伏爾也指出“空間作為一個整體,進入了現(xiàn)代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它被利用來生產剩余價值”[10]。在這種境況下,住宅建筑優(yōu)先追求的首要價值已不是居住屬性而是商品屬性,由此必然導致的后果是住宅極化。資本主義城市中的居住狀況就普遍呈現(xiàn)這種極化現(xiàn)象:一方面是資產階級“有花園圍繞著的別墅似的房子”,另一方面是工人階級雜亂、骯臟、不宜居住的“地下室”“洞穴”[11]。

第四個典型問題是城市倫理畸變。恩格斯認為,在應然的意義上,城市倫理體現(xiàn)為促進人的發(fā)展完善與價值實現(xiàn),但在私有制下,城市倫理發(fā)生了畸變,表現(xiàn)為限制人的發(fā)展完善與價值實現(xiàn)。比如,資本主義工廠的工人,由于工作待遇極低導致勞動樂趣的喪失以及居住環(huán)境極差導致家庭樂趣的喪失,他們“除了縱欲和酗酒……一切享樂都被剝奪了……經常毫無節(jié)制地沉湎于他們唯一能得到的這兩種享樂”,其結果就是“除了過高的死亡率,除了不斷發(fā)生的流行病,除了工人的體質注定越來越弱,還能指望些什么呢?”[3]411在這種境況下,城市生活不僅很難促進工人的自我發(fā)展,反而將消磨、弱化工人尋求自我完善的意志。

恩格斯的城市論述實際上區(qū)分了兩種城市建設:一種是應然意義上正義的城市化,即為絕大多數(shù)人服務的城市建設;另一種是實然層面下異化的城市化,即私有制下為少數(shù)人利益服務的城市建設。在資本主義制度這一私有制的最后發(fā)展階段,城市建設主要是服務于資產階級的利益,其后果是導致城市建設者與城市成果占有者的身份分離。從政治維度看,資本主義社會下以城市建設為代表的“空間生產已經成為統(tǒng)治、壓迫人的工具”[12]。借用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說法:城市建設者在城市建設的財富越多,他們所建設的影響和規(guī)模越大,他們就越赤貧,越變成廉價的商品??梢哉f,資本主義城市發(fā)展的各種問題是資本主義制度主導城市化的必然結果。比如,恩格斯就指出資本主義城市住房問題是“資產階級社會形式的必然產物;這樣一種社會沒有住房短缺就不可能存在”[9]216。不惟如此,其他許多異化的城市問題都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呈現(xiàn)。既然資本主義制度是資本主義城市問題的總根源,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城市問題就不能依賴它的自我改良,而是必須摧毀資本主義制度,把城市從資本主義制度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才能完全敞開城市發(fā)展人、完善人的價值,實現(xiàn)城市建設者與城市成果享有者的統(tǒng)一。

三、恩格斯城市思想對構建新時代城市治理體系的啟示

由上所述,恩格斯的城市思想為我們認識城市起源、城市建設目標、私有制下城市問題及其解決方法提供了馬克思主義視角的分析,這對于我們理解和建構新時代中國城市治理體系也具有跨越時空的啟示。

(一)啟示一:理解構建新時代中國城市治理體系的必然性

恩格斯認為,城市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即城市在形成過程中涉及到生產力發(fā)展、文化精神需要、商品交換、軍事斗爭、人口聚集等多個因素的共同作用。恩格斯的這種分析啟示我們要注重從多維視角展開對城市問題的討論。新時代城市治理體系建構問題,作為新時代黨中央城市工作的一個重要主題,首先我們要理解為何要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建構,這就需要我們效仿恩格斯,從多維視角出發(fā)理解構建城市治理體系的必然性。

2015年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各級黨委要“促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要求。我們黨之所以提出要促進城市治理體系現(xiàn)代化,有著歷史、現(xiàn)實以及未來這3個維度的考量。從歷史維度的繼承與發(fā)展看,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我們國家管理城市的方式已從城市總體性支配、城市管理進入到城市治理的新階段,城市治理體系的提出則是對城市治理的進一步發(fā)展。應當說,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所開展的城市工作,我國已經初步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城市建設實情的城市治理體系:在治理主體層面形成了包含政府主體、市場主體、社會主體等在內的多元主體格局;在治理客體層面當前關注城市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態(tài)、社會等全方位建設,關注生產、生活、生態(tài)布局的優(yōu)化,治理的對象更為全面、更為精細;在治理方法層面正在實現(xiàn)原則、理念、體制機制、規(guī)章制度等層面的轉變,如從管理向治理的轉變以及從粗放式向精細化的轉變等;在治理目標層面正在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城市化轉向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zhèn)化。毋庸諱言的是,我們國家城市建設離構建一個有機統(tǒng)一、融合互促的治理體系尚有一定的差距,在治理主體、治理客體、治理方法、治理目標等方面均存在不足,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從現(xiàn)實維度的針對性看,當前城市發(fā)展中各種問題相互交織、紛繁復雜,那種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運動式治理、碎片化治理已難以應對,亟須城市政府提供一個系統(tǒng)完備、運行有效的城市治理制度系統(tǒng),黨中央提出構建城市治理體系這樣一種制度系統(tǒng)可謂正當其時。從未來維度的前瞻性視野看,當前無論是國家治理、區(qū)域治理、鄉(xiāng)村治理還是全球治理等各種空間治理都納入到體系治理的視野之中,從而更為充分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城市美好生活的系統(tǒng)性與全面性需要。城市治理作為一種特定的空間治理,構建城市治理體系某種程度上就是順應體系治理這一時代趨勢的鮮明體現(xiàn)。

總之,當前我們國家構建城市治理體系是多維因素交織作用下的產物,既是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水平時對城市治理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中國共產黨城市工作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還是滿足人們群眾城市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路徑。為此,我們要堅定推進城市治理體系的思想認同與實踐自覺。

(二)啟示二:把提升城市主體治理協(xié)同度作為構建城市治理體系的關鍵

恩格斯的城市思想涉及到辯證看待資本在城市建設中的雙重功能:肯定資本在現(xiàn)代城市與工人階級建構中的積極功能,也不忽視資本對城市發(fā)展與工人生存生產生活的破壞功能。這對于我們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論啟示。一方面,改革開放后我國已經從計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資本主體已成為城市治理的積極力量,因此與恩格斯所指明的消除私有制、消滅資本不同,我們是在規(guī)避資本主體破壞功能的同時積極利用和發(fā)展資本主體的積極功能。另一方面,我國目前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未達到恩格斯所設想的發(fā)達社會主義階段,政府主體、社會主體尚未完全成熟到應然意義上完全有為、完全自治的程度,光靠政府主體、社會主體難以有效治理城市。因此,我國城市治理體系建構要考慮的關鍵問題是如何提升城市治理中政府主體、資本主體、社會主體的治理協(xié)同度,以此實現(xiàn)城市治理的最佳效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城市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有效提升了政府主體、資本主體、社會主體之間的協(xié)同度,但仍有不足。其一,政府主體在城市治理中存在越位、缺位的問題。其中,治理越位主要表現(xiàn)為政府在城市治理中做了不該做的事,比如城市街道、社區(qū)機構承擔的廣受詬病的招商引資功能就是這種表現(xiàn);治理缺位主要表現(xiàn)為政府沒有做好該做的事,其二,資本主體在城市治理中存在社會責任不足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資本主體日益壯大,成為城市治理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為城市經濟社會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囿于利潤優(yōu)先的價值追求,一些資本主體缺失社會責任、社會倫理意識。黨的十八大以來,資本主體的社會責任、社會倫理意識總體上有所提升,但仍有不足。比如就水資源保護而言,仍有一些企業(yè)沒有充分重視綠色生產、清潔生產的重要性,導致“飲用水污染事件時有發(fā)生”,“水污染從單一污染向復合型污染轉變的態(tài)勢進一步加劇,污染形勢復雜化,防控難度加大”[13]。其三,社會主體在城市治理中存在參與不強的問題。我國政社關系經歷了從改革開放前政社不分向改革開放后政社分離的轉變,隨之而來的是市民、社會組織等社會主體的勃興,但由于歷史上政社大一統(tǒng)的影響,市民、社會組織那種依賴政府的舊傳統(tǒng)并未完全斷絕,由此導致他們缺乏參與城市治理的內生動力。比如社會組織就普遍存在參與城市公共治理的數(shù)量少、力量弱、資源不足等問題,導致它們參與城市治理的深度、廣度、效度都是非常有限的[14]。

新時代構建城市治理體系需要針對以上問題,通過運用制度、法律等措施規(guī)范政府主體、資本主體與社會主體的行動邊界:使政府主體在政策管理、社會公平、服務事業(yè)等需要公權力作后盾,以及雖成本高但強調社會利益的公共產品領域發(fā)揮主導性作用;使資本主體在具有多元化有償服務、投資性質的競爭性領域發(fā)揮決定性作用;使社會主體在志愿服務、社會救助、社區(qū)建設、政策制定等產生微利潤或無利潤的公益性領域發(fā)揮主體性作用,積極推動市民主體主動參與城市公共治理、政策制定等事關城市發(fā)展的公共領域。通過這些規(guī)范,一方面使城市各治理主體在自己的領域發(fā)揮積極功能,另一方面使他們能互相彌補各自領域的治理失靈狀態(tài),從而達到治理互補、融合互促的狀態(tài),最終提升城市主體彼此的治理協(xié)同度,實現(xiàn)城市治理的最大成效。

(三)啟示三:把建設人民城市作為構建城市治理體系的價值遵循

空間生產是人類社會的一項基本生產活動,關涉一定的階級利益。具體到城市化這種特定的空間生產而言,前資本主義時期的城市建設服務享有等級特權的貴族利益,資本主義社會下的城市建設則主要服務作為統(tǒng)治積極的資產階級利益,兩者都沒有服務大多數(shù)城市建設者的利益。本質上,私有制下的人類城市發(fā)展史就是一部城市建設者與城市成果享有者的分裂史,并由此衍生各種異化的城市問題。恩格斯深刻批判了這些異化問題,這種批判勾勒出兩種異質性的城市化:一種是服務人類整體利益的城市化即正義的城市化,代表了未來城市建設的趨勢;另一種是服務少數(shù)人利益的城市化即異化的城市化,揭示了私有制下城市發(fā)展的本質。進而言之,是否認為城市建設要服務于人類整體利益,是辨別馬克思主義城市觀與非馬克思主義城市觀的根本標志;堅持城市建設服務人類整體利益這一倫理原則是馬克思主義城市觀的本質特征。這種本質特征為我們思考構建城市治理體系的價值目標提供了重要啟示。

城市是國家現(xiàn)代化的“重要載體”,是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更是實現(xiàn)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場域”。正因如此,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城市工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就把城市工作列為黨的工作重心,建國后則開始探索如何建設和管理城市,其中自然包括目標維度的探索即探索建設一個什么樣的城市。就這種目標建構而言,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城市工作是在以工業(yè)為核心的工業(yè)建設下開展的,目的是探索建設一個更好促進工業(yè)建設的城市,但由于各種原因,這一時期的城市化增長率并未出現(xiàn)預期的趨勢,反倒是出現(xiàn)了波動乃至停滯、倒退的現(xiàn)象,沒有凸顯城市化助推經濟社會發(fā)展乃至民生幸福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至黨的十八大之前,我國城市工作是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經濟建設下恢復運行的,目的是探索建設一個更好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城市,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發(fā)展,這一時期的城市化取得了迅速發(fā)展的奇跡,較好凸顯了城市化助推經濟社會發(fā)展與民生改善的作用,并總體上推動傳統(tǒng)的鄉(xiāng)土中國進入到現(xiàn)代化的城市中國,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鎮(zhèn)化道路。在黨的十八大之前,我國城市化建設先后是在以工業(yè)建設為中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政策主導下進行的,其邏輯預設是通過城市建設促進工業(yè)建設、經濟建設再促進人的發(fā)展,構成了“城市建設—工業(yè)建設、經濟建設—人的發(fā)展”的邏輯遞進關系。應該說,這種邏輯預設是好的,但在具體實踐中也出現(xiàn)不少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把作為手段的工業(yè)建設、經濟建設作為目的,遮蔽了“人是經濟社會現(xiàn)代化的主體”[15]這一終極價值目標。因此,我們看到,改革開放以來的城市建設雖然推進了工業(yè)發(fā)展、經濟發(fā)展,但由于在目標定位上并未突出人的中心地位的問題,甚而出現(xiàn)對人的輕視的問題,即“輕視人文城市精神,輕視城市益于人的‘規(guī)劃’,輕視人民群眾在其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6],導致城市中的人越來越原子化、越來越孤獨,沒有很好體現(xiàn)城市建設助推人民實現(xiàn)美好生活的積極功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通過科學研判城市發(fā)展現(xiàn)狀,提出了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論斷。2015年12月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提出 “要順應城市工作新形勢、改革發(fā)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17]。2019年8月在甘肅考察以及2019年11月在上??疾鞎r,習近平總書記均強調要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城市建設理念,要在城市發(fā)展中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梢哉f,人民城市價值理念的提出是從理論上對恩格斯城市思想的創(chuàng)造性繼承,是馬克思主義城市思想發(fā)展史歷程中的一個重要范疇創(chuàng)新;也是從實踐價值上對中國共產黨近百年城市工作經驗的高度提煉與深刻總結,扭轉了以物的生產為中心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城市化導向,彰顯了社會主義城市建設相較于資本主義城市建設的價值比較優(yōu)勢,理應成為新時代構建城市治理體系的價值遵循。

猜你喜歡
恩格斯主體建設
強化述職評議 落實主體責任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chuàng)作再評價
論碳審計主體
德國多種活動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何謂“主體間性”
“吃不下早飯”的恩格斯
自貿區(qū)建設再出發(fā)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的觀察與預見
略論意象間的主體構架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营口市| 南溪县| 垫江县| 台北县| 平南县| 新野县| 积石山| 获嘉县| 黄大仙区| 丹棱县| 新源县| 任丘市| 莱阳市| 高台县| 都匀市| 天津市| 东丽区| 天气| 湟中县| 台东市| 邮箱| 辽阳市| 北川| 嘉禾县| 呼和浩特市| 青浦区| 类乌齐县| 大田县| 元氏县| 吴川市| 运城市| 韶关市| 大兴区| 宁波市| 岑巩县| 顺平县| 嘉荫县| 海宁市| 乌兰浩特市| 台州市|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