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瓊
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是每個教師所探討的重要課題之一,我作為一名藏語言文學的教師,更應該把提高藏文教學質量作為教學工作的重點來抓好,那么如何提高藏文教學質量呢?
1.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若能夠激發(fā)并調動學生參與藏文學習的興趣,則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藏語教學的質量與水平。以作文為例,寫作作為培養(yǎng)學生藏語應用能力,衡量學生藏文素養(yǎng)的關鍵手段,是體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的最佳途徑。因此,促進學生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值得每位老師引起關注。
首先,要多多肯定學生。教師在對學生藏文作文進行批改的過程中,應當放大學生的有點。例如,有些學生的習作并非佳品,但文中不乏經典的用詞以及用語。教師可以放大學生的優(yōu)勢,在課堂上為全班學生誦讀這些典型片段,使學生樹立藏文寫作的信心,鞏固其寫作的興趣。
其次,要實現(xiàn)說與寫的練習。在藏語教學的過程當中,時常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問題:有的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非常的強,但在寫作時卻有著非常大的難度。這主要是由于:藏語作為口語的一項分支,說是最基本的表達能力,說得多,寫得少,是普遍性的問題。因此,在藏語作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先以說的方式,闡述自己的觀點,把想寫下來的內容說出來?;蛘呤?,在學生提交作文的過程當中,要求學生以演講的方式,對作文的主要內容與立意進行參數,培養(yǎng)說與寫相互統(tǒng)一的能力,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使學生的藏語學習質量有所提升。
2.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
改革藏文教學方法,必須以繼承傳統(tǒng)有價值的教學方法為基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并非都是陳腐的"過時貨"、它既有積極的合理的成分。又有消極落后的因素,對此我們應該楊棄,改革其消極落后的一面,發(fā)展并完善合理積極的一面。例如,老一輩藏文教師常強調要避免"愚婦喂子式的"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就是"填鴨式"教學。又如,工珠、元旦嘉措說:"通過質穎的方法講經,......可能使學生在掌握詞名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這種教學思想就充分體現(xiàn)了啟發(fā)式精神。他說:"老師在教學中要具備'三耐',即耐勞、耐問(指學生的提問)、耐辯(批學生對老師的辯論)"。這種觀點與現(xiàn)代教學主體觀是無抵觸的。他還說:"了解學生天資和情趣差異,并根據這些差異分別進行教學則效果甚佳"。這里強調了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因材施教,與現(xiàn)代科學思想是相吻合的。又如,波多瓦強調的"學生識記的五個誤區(qū)"是一種學潮指導,現(xiàn)在看來仍有其積極的意義。
可見,藏文教學中教學方法的改革首先必須從繼承入手,應多方面地挖掘和利用藏族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一切有價值的成分,批判地繼承。只有科學地承前,才能有效地啟后。
3.與小學各學科教師進行合作,強化學生的藏文意識
綜觀農牧區(qū)小學的各門教材,均是藏文教材。小學生學習其他各門課程時,都在與藏文接觸,藏文教師在與其他學科教師交流經驗時要充分發(fā)揮藏文的優(yōu)勢,其他各門學科在教學時,實際也是無意當中替藏文教師傳授了學生藏文知識。
藏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西藏也是從黑暗、殘酷的政教合一的農奴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經過民主改革,現(xiàn)在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我們的藏族文化經過繼承和改良成為今天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的一部分,西藏的旅游資源得到了開發(fā),世界人民到西藏旅游逐漸增多,旅游點呈現(xiàn)出的文化也體現(xiàn)了地方性,因此我們要不斷強化學生的藏文意識,讓他們熱愛藏民族文化。
4.增加藏文閱讀量,積累豐富知識
小學生雖經幼兒教育進入,但他們的知識儲存量還是有很大差距,閱讀多滿足于一知半解、粗知大略、不夠準確、流于表面、抓不住本質。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過程中求全,或用啟發(fā)性的語言進行誘導,讓學生積極思維,讓學生理解,靈活運用,達到求新。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這種讀書方法已不為現(xiàn)代人所取,但蘊含的讀書道理仍然讓學生趨之若鶩。小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較差,藏文教師就要給學生布置任務,背誦一些經典名句、名篇、詩詞,熟讀一些課文,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因為小學藏文教材中有不少經典名篇,文質兼美,內容涉及廣泛,古今中外兼而有之,在寫作運用中可以引用課文中的故事情節(jié)、典故,有時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總之,藏文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教師常年不斷地努力和多元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細心的諄諄教誨和豐富的學習活動中提高學習藏文的興趣,同時更需要教師們從細致入手,逐步提升,不僅能夠讓學生“想學習”藏文,更應該提升到“要學習”的高度,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水平,更應該提升到應用自如,正確無誤的高度。我們只要本著民族語言文字的發(fā)展為己任,就能夠為藏語言文字做出微小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