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觀眾朋友們:
大家好!本期《中華地名》,由我?guī)呓业睦霞?,一個名叫“講理”的村子。大家可能會疑惑:這個村子的人們是不是都很會“講理”,或者這是一個“講理”的地方?年長的人似乎也說不清楚,于是就有了普天下都說的那句:問我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清朝雍正年間的縣志中,對這個村子并沒有具體的記載??磥?,“講理村”的得名距今不會超過三百年。
此刻,我們位于1989年因地震毀壞的殘破舊村子中。此時的情景,就像當(dāng)年傳說的一樣。父親曾聽他爺爺說,大概他的爺爺也是聽別的老人說——這個地方原來雜草叢生,亂石零落,因地得名,人們就開始叫它“亂圐圙”。最早來的兩戶人家,一戶是兄弟兩家,另一戶是一家。后來也就有了村里的兩大姓氏。村里人和和睦睦,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途經(jīng)此地的商人,因?yàn)榻?jīng)濟(jì)糾紛鬧得不可開交,當(dāng)?shù)厝四阋谎晕乙徽Z,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這場糾紛和平化解,從此傳揚(yáng)開“講理村”的美名。
現(xiàn)在讓我們再看這里的地標(biāo)——村子里的水庫。這是父親年輕時參與建設(shè)的水利工程。這個水庫面積不算很大,從東到西,從南到北,一眼就看到頭,繞水庫一圈也就是個把小時。但就是這樣的小水庫,在兒時的記憶中,卻是汪洋大海。這小小的水庫,是那個興修水利的年代縮影,更是留下村民建設(shè)的家鄉(xiāng)記憶。
我就出生在這個村子。我媽坐月子時,姥姥還經(jīng)常到水庫邊給我洗衣服。聽姥姥說過,每回在水庫邊,她都害怕有水鬼伸出手來。當(dāng)年這個水庫剛淹死了一個知青。在水庫西北方向的岸邊,有幾口汩汩涌動的泉眼,泉水很是清冽。想必村子里的人們飲用的地下水一定和這些水是同源的吧!加上村子是火山巖層的緣故,村民飲用泉水,都長著白刷刷的牙。而十幾里外別的村子,很多都是因?yàn)樗|(zhì)含氟量高,人們滿口黃牙。如今村村都飲用上了自來水,這種差異也就不復(fù)存在了。
站在高處,讓我們再看看,遠(yuǎn)處影影綽綽有一條大河。那就是桑干河,村子距離桑干河也就二里地。小時候回爺爺奶奶家,還常常跟隨幾個大大(當(dāng)?shù)厝藢κ迨宓姆Q謂)到河里撈蝦抓魚,還碰到過水草邊的長蟲。1989年地震后,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到當(dāng)?shù)匚繂?,很快村子整體就近搬遷。
舊村子的房屋院落早已風(fēng)化剝蝕,現(xiàn)今已平整為田地。新村子距離舊村很近,翻過舊村的北坡就到了。新村是十里八村最早蓋起大瓦房的,如今帶有年代感的布局依舊整齊,村村通也到了村里的主街,家家戶戶都是補(bǔ)貼用電取暖……一切都變了,唯一不變的,還是講理村人的熱心腸和能說會道。
走近一個地名,分享一段故事。感謝您收看本期節(jié)目,再會!
▲優(yōu)點(diǎn)賞析
本文語言質(zhì)樸通俗,又飽含有濃濃的人情味,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作者從村子的歷史講起,讓文章具備濃郁的人文氣息;隨后融入父輩建設(shè)家鄉(xiāng)的辛勞,新村建設(shè)的非凡成就,讓文章又有撲面而來的時代感,可讀性強(qi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