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海門市包場小學 趙 平
所謂“言意兼得”,一方面要理解文本的表層含義,即文本的語言信息,包含字、詞、句等,是一種工具性的解讀,另一方面,則要追求文本中形而上的部分,即文章中蘊藏的精神內涵。這二者缺一不可,只有注重言意共生,才能讓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不斷提升。
當小學生面對一篇文章時,常常不自覺地關注情節(jié)的發(fā)展,很少將目光定格在作者使用的寫作手法、文字風格、思想內涵等內容上,所以文本解讀較為膚淺、流于表面,沒有真正個性化的東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前為其制定閱讀任務,讓學生更加有針對性地展開閱讀,自然就能幫助學生由點及面、掌握文本要義,最終實現“言意”的統(tǒng)一。例如,教學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桂花雨》的過程中,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文本中的插圖進行展示,同時對學生進行閱讀方面的提示: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臺灣詩人余光中先生的《鄉(xiāng)愁》將那份思鄉(xiāng)的情懷描摹得既深刻、又悵惋。而今天我們即將學習的是臺灣一位女作家琦君所寫的《桂花雨》,作者在文章中七次提到屬于故鄉(xiāng)的“桂花香”是那樣沁人心脾、令人難忘,你能從中品出其他東西嗎?請重點賞析相關的段落,體會作者的情感脈絡。閱讀任務在無形中為學生指明了閱讀方向,有利于學生啟動閱讀活動。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為學生布置明確的閱讀任務。在任務的驅使下,學生更容易走出淺層次閱讀困境,從而幫助學生從“言”的關注過渡到“意”的領悟。
語言鑒賞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更是檢驗學生閱讀成果的核心途徑。在實際生活中,盡管小學生對語言有一定的感知力,卻無法準確鑒賞出語言的妙處。由此可見,教師需要專門訓練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需要營造一個開放、自由、允許個性表達的鑒賞氛圍,促進學生個性感悟的生成。
《落花生》是一篇非常典型的敘事性散文,盡管作者的語言并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卻具有一種獨特的哲思,非常值得深入品鑒。例如,文章中“父親”曾經對花生的品格做出過一番精確的點評,他認為“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木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此時,教師應將重心放在此處,讓學生圍繞這句話進行深入的品讀以及鑒賞。作者運用怎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作者想要借助花生來表達哪些深刻的內涵?他想突出什么樣的道理呢?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關注的焦點凝聚于文本的核心句,有利于學生快速進入討論狀態(tài)。有的學生認為,作者的父親對孩子寄予厚望,他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低調、樸素、愿意為社會做貢獻的人;還有的學生補充說,作者借助了對比的方法,用深入淺出的例子闡述深刻的道理,讓人回味無窮……此時,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這一段話沒有華麗的詞藻,卻蘊藏著作者獨特的人生價值觀——做人應當像花生一樣,雖貌不驚人,但有用。
在早期小學語文閱讀課中,教師常常忽略了學生語言賞鑒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實現言意共舞,教師必須擴展學生的閱讀視野,讓學生從“言”的部分進行深挖,從多個角度感知文本,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表達。
閱讀是一項極具個性化色彩的思維活動。不同的人閱讀同樣一部作品會有不同的認知,這是基于個體獨特的生活背景、閱歷、認知思維發(fā)展、生活經驗等因素所呈現出來的必然差異。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常常局限學生的思維,用單一刻板的模式進行引導,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讓學生對文本形成單一化解讀,這些并不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認為,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創(chuàng)意性探究,從“言”到“意”、從“意”到“言”,巧妙實現言意融合,進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例如,在教學《珍珠鳥》這篇課文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思考文本,而不只是讓學生全盤接受自己的觀點。教師結合文本提出一個問題:眾所周知,珍珠鳥是一種異常膽小的鳥類。但是在作者的筆下,珍珠鳥不僅敢于啄作者的手指,甚至還會伏上他的肩頭。珍珠鳥為什么敢于親近作者呢?你認為這件事的真實度如何?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同時產生出多元化的解答。有的學生認為作者在文章中明確描繪出珍珠鳥對人類的警惕性,但是作者的善良讓珍珠鳥放松了警惕性,所以才逐漸由試探到接近。因此,這個事件是真實的。還有的學生認為,小鳥容易受驚,不可能停在作者肩頭睡著,應該是一種美好的想象。在討論過程中,盡管學生觀點不同,但是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觀點,打造充滿生機、言意和諧的語文課堂。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探知文本內容,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把浴焙汀耙狻北揪鸵惑w兩面,只有雙管齊下、個性品讀,才能實現融合。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部分文章借鑒了“留白”技法,所以顯得格外精彩,給了讀者更多思考的空間。正因為文章對一些細節(jié)未交代清楚,才產生了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奇妙感。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目標是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可以試著從這些“空白點”切入,引導學生結合文章給出的信息和插圖猜測留白部分的內容,試著填補課文空白,幫助學生在言意共生中形成獨特的語言認知。
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時,教師先引導學生關注課文中的插圖,看看從插圖中能得出什么信息。有學生指出這幅插圖和其他課文中完全不一樣,幾乎占據了整個版面。此時,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提示:這幅插圖細致入微地展示了五位壯士的表情、神態(tài)以及動作,從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為什么他們面對懸崖卻依然面不改色呢?是什么支撐著他們、給他們勇氣?此時,有學生已經重新回歸課文,在圖片信息的提示下,對文本內容產生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有的學生發(fā)現文章雖然寫了五個材料,卻只重點描繪了第2、4、5段,因為這些段落更能展示戰(zhàn)士的英勇無畏。還有的學生說,圖片描繪的是第6自然段,五位壯士決定以身殉國,從文章內容可以感受到壯士們的堅強不屈、視死如歸。還有的學生說,這五位壯士不畏懼敵人的槍火,那輕蔑的眼神已經說明一切。盡管前面是萬丈高的懸崖,但是他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種民族氣節(jié)令人敬佩。此時,學生意識到狼牙山五壯士象征著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正因為有著千千萬萬如狼牙山五壯士一般堅定的革命斗士,中國才會如此強大。
插圖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資源,有利于學生對文本的解讀。為了實現言意兼得,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從自己的角度探知文本,打造真正有活力的課堂。
言意兼得,代表著完美、和諧,是教學的最佳平衡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既不能只關注對文本語言的解讀,也不能一味追求形而上的部分,而是需要巧妙融合二者,從“言”“意”兩個部分引導學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