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濤,周海峰,鄭曉霞,周 丹,張 興
(1.漢中市南鄭區(qū)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測檢驗中心,陜西 南鄭 723100;2.漢中市南鄭區(qū)新集鎮(zhèn)農業(yè)技術綜合服務站,陜西 南鄭 723112)
實施油菜機械化種植,宜選用土層深厚肥沃,通氣性、透水性良好的沙壤土、壤土、輕黏性等土質的田塊,土壤ph在5~8之間,ph在6~7最為適合,田塊的排水性、光照度也要好,每田塊面積在500 m2以上,連片田塊最為適宜。土壤試驗表明,沙壤土、壤土、輕黏土的土質有利于油菜根系吸收養(yǎng)分和地上部生長;泥腳太深或是冷、爛、銹及排水不良的土壤不利于機械耕耙,同時種植油菜后田間漬水影響幼苗生長,往往會形成僵苗,也不利于油菜中后期生長。
稻油輪作區(qū)應在前茬水稻穗子變黃散籽的時候開溝排水,達到水稻收割時土壤表面硬而不干、濕而不爛的要求。使用帶粉碎裝置的收割機收獲水稻時,就一次把水稻秸稈粉碎成5 cm左右,均勻地拋撒在田面上,在翻犁或旋耕時把秸稈翻入土壤,這也是秸稈有效利用的一種方式。使用輪式拖拉機翻耕,翻耕深度20~25 cm左右,土壤晾曬3~4 d后進行施肥,施肥后使用聯合整地機進行淺耕、耙、耱、平整地面和整畦,畦整成一般寬為1.5 m左右(可根據機械寬度確定),畦溝寬度20~40 cm、畦溝深度10~15 cm,畦溝與圍溝相通;或者整成寬、窄行,主要以機械耕耙裝置調整而確定。
油菜機械種植對基肥需求量較大,生產上要重施基肥,施基肥在耙、耱前完成,一般每667 m2施有機肥1 000 kg、三元復合肥50 kg,硼肥1 kg,如果有秸稈綜合利用的田塊667 m2施有機肥可減少至800 kg。如果有條件,采用油菜測土配方施肥就更為科學。施足基肥后機械整畦(整行),畦面做到細碎平整,碎土率要大于50%,為苗期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和肥力條件。
機械化種植油菜,品種應選擇具有抗倒伏、抗裂角、成熟度一致性好、株型緊湊、一次分枝短、與主莖夾角小、主軸較短、抗病性強的品種。如中雙11號、油科1號、陜油28、漢油1618、邡油777、漢油7號等品種都是適宜機械化種植的品種。
種子消毒是預防油菜病蟲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播種前將種子爆曬1~2 d,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起到消毒殺菌作用。油菜的霜霉病、白繡病等可以通過種子消毒處理把病菌消滅在播種之前,一般采用烯效唑拌種即可,這種方法省工省時也便于操作。機械種播前將消毒滅菌好的種子與細土、煤灰或草木灰等拌勻,還要求有一定的濕度,以播撒種子時即疏散又不揚灰,還能使種子播撒均勻。
南鄭區(qū)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種為宜。機械播種分為條播(行播)、窩播(又稱點播)、撒播(畦播)等,南鄭區(qū)采取條播或撒播為主,播種深度一般在2 cm左右,條播又有寬行條播和寬窄行條播之分,寬行以40 cm為宜,窄行以20 cm為宜,寬窄行就是1行寬行+1行窄行,行距的配置與品種特性有相當關系。畦內撒播則管理粗放,播種效率高,為低產粗放式機械播種。
播種前進行土壤封閉除草,常用每667 m2乙草胺120~150 mL或金都爾80 mL對水30 kg,使用帶有液壓噴藥裝置的拖拉機進行地面噴霧,噴霧后及時耙地,耙地不宜過深,控制在5~8 cm為宜,形成一定厚度的藥層,使雜草種子在幼芽、幼苗及其根系吸收而起到殺草作用。播種一般使用精量汽播機或條播機進行,行距調整到寬行或窄行要求,調整株距為3~5 cm,覆土厚度控制在2 cm左右,播種要做到合墑、播勻、淺蓋、不漏籽的要求。667 m2播種量一般控制在250~300 g,土壤肥沃的地塊播種量可適當減少,土壤相對瘠薄的地塊播種量可適當增加,播種的稀密程度掌控在每平米120~140株為宜。
苗期4葉時每667 m2用20%多效唑50g對水50kg于葉面噴霧,以促進苗期矮壯,防止高腳苗形成。根據苗情及土壤肥力情況,追施肥料,每667 m2用尿素5~7 kg對水澆施。在油菜蕾苔期、初花期每667 m2用硼肥250~300 g加磷酸二氫鉀250~300 g對水50 kg進行葉面噴霧2次,進行微量肥補充,補充花期養(yǎng)分,促進花期生長。油菜既怕干旱又怕澇漬,干旱時在達不到噴灌或人工澆灌的條件下可以引水溝灌,但溝灌水面應略低于廂面,待水浸至廂中部后立即停止灌水并排出余水;還要經常疏通田間三溝,即圍溝、腰溝、畦溝,達到雨后田間無積水的要求。
前茬作物不同,油菜田間雜草種類也有很大的區(qū)別。防治單子葉雜草,每667 m2用12%烯草酮乳油30~40 mL或10.8%高效蓋草能乳油30~50 mL或35%精穩(wěn)殺得乳油70~80 mL對水25~30 kg噴霧;防治雙子葉雜草,每667 m2用50%高特克濃乳劑30~40 mL對水25~30 kg噴霧;防治苦苣菜、苣荬菜、大小薊等雜草,每667 m2用75%龍拳水溶性粒劑5~15 g或30%二氯吡啶酸水劑30~50 mL對水25~30 kg噴霧。噴霧要掌握霧化程度越高,效果越好,并且從油菜中下部噴霧,直接噴于雜草上面,選擇在晴天無風或微風的天氣下噴霧。
油菜苗期易染霜霉病,每667 m2用25%甲霜靈5g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 g對水50 kg噴霧防治。油菜菌核病是主要病害,密度大、長勢好的田塊易感染,防治此病應在油菜初花期每667 m2用36%粉霉靈100 g或40%菌核凈75g 或50%速克靈50g或25%百克乳油30~40 mL對水75 kg噴施油菜中下部,可根據病情輕重程度防治1~3次。防治蚜蟲每667 m2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20 g或3%啶蟲脒乳油25~35 mL對水25~30 kg進行噴霧防治。防治油菜莖象甲每667 m2用12%高氯·馬乳油80 g對水25~30 kg進行噴霧防治。防治菜青蟲每667 m2用2.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劑對水40 kg進行噴霧防治。
機械收獲分為在田一次收獲和分段收獲。在田一次收獲要求油菜成熟度達到90%以上,采用攜帶粉碎裝置的大型聯合收割機收割,留茬高度10~30 cm,秸稈可粉碎還田,一次性就可以把油菜籽脫粒干凈,此收獲方式效率高,總損失率在5%左右,適合油菜種植連片、面積大、地勢平坦的收獲。分段收獲要求油菜成熟度在70%~80%,角果外觀顏色呈黃綠或淡黃,油菜籽顏色也由綠色轉為紅褐色,這時用割曬機將油菜割倒在地,晾曬5~7 d,待成熟度到達90%以上后,用撿拾收獲機進行撿拾、脫粒及清選作業(yè),秸稈粉碎還田,此收獲方式效率較一次性收獲低,晾曬受天氣影響大,適合種植面積不大、不連片、田塊之間不平坦的油菜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