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義童,孫曉格,王雅晶,李勝利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北京 100193)
如今我國奶牛養(yǎng)殖成本居高不下、蛋白飼料資源緊張,而我國棉籽資源豐富,全棉籽以其高性價比的優(yōu)勢得到奶牛場的關注和青睞。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2018年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我國棉花種植面積為335萬hm2,棉花總產(chǎn)量為610萬t,折合全棉籽的產(chǎn)量約為879萬t。雖然棉酚是全棉籽作為動物飼料原料利用的一項限制因素,但相比單胃動物,奶牛以其獨特的消化系統(tǒng)而具有很強的解毒能力,因而全棉籽作為奶牛精料資源仍具有很高的探索與利用價值。目前,美國南部與西南地區(qū)40%~50%的全棉籽用于飼喂奶牛,將近70%的牧場將全棉籽作為奶牛常規(guī)的精飼料原料[1],而我國則主要以棉籽餅(粕)的形式利用棉籽[2]。
為優(yōu)化全棉籽的飼用效果,針對全棉籽天然結構性質與抗營養(yǎng)因子等不利因素,利用不同技術手段對奶牛飼用全棉籽進行加工以提高全棉籽的飼喂效率是當前人們關注與探討的方向。本文對全棉籽的營養(yǎng)特性與飼喂價值、全棉籽利用方面的制約因素、現(xiàn)有的加工方法及全棉籽加工的挑戰(zhàn)與機遇做一綜述,以期對綜合優(yōu)化全棉籽的飼用性能提供參考。
全棉籽以其高蛋白、高必需氨基酸、高能量、高不飽和脂肪酸和高有效纖維的特性和天然的過瘤胃保護作用,被視為極具潛力的奶牛飼料來源[2-5]。同時,全棉籽也富含具有高附加值的棉籽糖、維生素E與木糖醇等[6]值得繼續(xù)挖掘與利用的有益物質。
棉仁脂肪和蛋白可通過影響瘤胃微生物的活動實現(xiàn)甲烷減排[7-9]、調控瘤胃內揮發(fā)性脂肪酸(VFA)的比例[9-11]與蛋白的消化與利用[9,11-12]。飼用適量的全棉籽對優(yōu)化奶牛泌乳性能(如提高產(chǎn)奶量、改善乳脂標)、優(yōu)化奶制品脂肪酸結構、提高奶制品營養(yǎng)價值均具有積極作用[13-17]。有報道稱,泌乳高峰期的奶牛采食適量棉籽時,其發(fā)情率和受胎率均有所提高,產(chǎn)犢間隔縮短,優(yōu)化奶牛繁殖性能,有利于提高牧場的經(jīng)濟效益[18]。在保持精料比例大體不變時,添加全棉籽有助于提高日糧的能量密度,有利于奶牛短時間內恢復體況,協(xié)助克服奶牛能量負平衡[19]。同時,全棉籽因其高脂肪、高蛋白且體增熱低的優(yōu)勢,常被用于夏季奶牛日糧配方,以緩解奶牛熱應激并維持高溫高濕條件時奶牛高水平的生產(chǎn)性能[20]。
雖然全棉籽作為優(yōu)質的奶牛飼料資源具有廣闊的利用前景,但由于其本身含有抗營養(yǎng)因子(如棉酚、單寧、硫代葡萄糖苷和低聚糖等)、必需氨基酸組成不平衡、消化利用率低,儲存貯藏時易被霉菌毒素污染,從而損害奶牛健康、引起奶制品安全問題[5,21-29]等,使得目前全棉籽的利用仍存在不少限制,考慮到奶牛棉酚中毒與牛奶棉酚殘留的風險管控,通常奶牛配方中的全棉籽添加量為1.0~2.0 kg/(頭·d),最高不能高于2.5 kg/(頭·d),犢牛則由于其瘤胃機能尚不健全,不能有效地降解棉酚,因而一般建議犢牛料中禁用棉籽[3]。
為充分發(fā)揮全棉籽的飼喂價值,一方面如何根據(jù)粗飼料的用量來合理科學地配比全棉籽以幫助奶牛形成更好的瘤胃草團層,刺激奶牛的反芻與咀嚼,促進全棉籽的破碎與消化利用,減少由于逃逸了消化道的降解作用直接排出體外而造成的飼料浪費;另一方面如何防止棉仁蛋白和脂肪在瘤胃內過早過多的消化,降低奶牛氨中毒或不飽和脂肪酸積累毒害瘤胃菌群的風險,又要保證其過瘤胃蛋白和脂肪在腸道內的高效降解和利用,減少營養(yǎng)物質的浪費是全棉籽加工利用時需要聚焦的關鍵點。
為降低游離棉酚含量,提高全棉籽的消化率,加強棉籽蛋白和脂肪的過瘤胃保護效果,抑制霉菌毒素的積累和降低其毒性,目前普遍采用破碎、包被、膨化、堿化、熱處理、氨化、粉碎制粒與脫絨處理等方法加工棉籽,按照加工性質劃分,則主要為物理、化學與微生物加工及其優(yōu)化組合。
3.1 物理加工
3.1.1 脫絨 全棉籽的脫絨方式主要包括機械脫絨與酸化脫絨。酸化脫絨能將棉絨全部除去,通常用于植物種子的制備;機械脫絨一般會殘留約3%的棉絨,簡單的機械脫絨對于奶牛飼用棉籽更加經(jīng)濟實惠。相比帶絨棉籽,脫絨棉籽的加工更加簡單方便,且同等條件下脫絨棉籽的養(yǎng)分濃度更高,脫絨棉籽的能量與蛋白的含量較(有絨)全棉籽要高出約10%[21],然而由于脫絨棉籽不能形成良好的草團層,不能在奶牛反芻時隨粗飼料逆嘔回口腔繼續(xù)咀嚼,因而脫絨棉籽的消化道停留時間短,逃逸率高,利用率低,容易造成飼料原料的浪費且很有可能達不到理想的日糧配方效果。
研究表明,酸化脫絨會導致全棉籽的利用率大幅下降,帶絨全棉籽的糞便排出量只占棉籽總采食量的0.4%,而酸化脫絨棉籽的糞便排出量則占其總采食量的11.3%,且酸化脫絨棉籽粗脂肪(EE)與粗蛋白質(CP)的消化率(85.3%,58.9%)顯著低于帶絨全棉籽(90.9%,60.2%);而輥壓加工能顯著提高酸化脫絨棉籽的CP和EE的降解率,但考慮到炎熱氣候條件下輥壓棉籽容易酸敗變質,因而輥壓棉籽的應用要因地制宜[24]。
與Coppock等[24]的結論相似,Sullivan等[25]也指出天然無棉絨的Pima全棉籽的利用率顯著低于短棉絨全棉籽與破碎的Pima棉籽,且當不同棉籽的日糧添加量均為15%時,飼用Pima全棉籽的奶牛其標準奶量低,但乳脂率高于短棉絨全棉籽組,另外,Pima棉籽的預加工能顯著提高其飼料轉化率、乳中硬脂酸與共軛亞油酸(CLA)含量以及EE的全消化道降解率,但酸性洗滌纖維(ADF)的降解率有所下降。
鄒阿玲等[28]報道,相比不添加棉籽的對照組,在泌乳中后期的荷斯坦奶牛日糧中添加1 kg與1.5 kg脫絨棉籽能顯著提高試驗牛的泌乳量(9.52%,9.73%),但乳成分間無顯著差異。
3.1.2 粉碎 全棉籽的粉碎毋庸置疑能夠增加微生物與棉籽的接觸面積從而提高全棉籽養(yǎng)分的消化利用率,同時,全棉籽的棉絨在機械加工時易相互粘連,不利于飼料的混勻。雖然粉碎全棉籽能一定程度上解決其機械加工不便的問題,但一方面,棉仁脂肪失去了棉籽殼天然的過瘤胃保護功能,棉籽油脂的快速釋放將會抑制奶牛瘤胃纖維素分解菌的活性,降低日糧纖維素類養(yǎng)分的降解率,造成奶牛低乳脂癥等健康隱患;而另一方面,粉碎棉籽也會增加奶牛棉酚中毒的風險[21,30]。
Pires等[14]報道,與添加整粒全棉籽的試驗組相比,添加粗粉至4.97 mm的全棉籽日糧試驗組奶牛全消化道的有機物(OM)和氮的表觀消化率有所提高,但也增加了全棉籽瘤胃不可降解蛋白含量;而用粉碎Pima全棉籽替代部分(2/3)整粒高地全棉籽時,試驗牛只有乳脂組成略有不同[31]。
3.1.3 熱加工 熱加工可通過阻斷蛋白酶的活性反應基團、降低蛋白質的溶解性從而降低全棉籽CP的瘤胃降解率,增強全棉籽CP的過瘤胃保護作用,增加小腸可利用氮源,促進棉仁蛋白在小腸內的降解利用,優(yōu)化乳成分的合成,同時,高溫高壓也有一定的脫毒作用[32]。而針對全棉籽熱加工的最佳方法與熱加工全棉籽的消化代謝與飼用效果的評估一直以來都是學術界探討的熱門話題。
研究表明,149℃ 30 min的烘烤處理顯著增加了棉籽瘤胃不可降解蛋白的含量,提高了飼料發(fā)酵的乙酸/丙酸的比例、奶牛瘤胃pH以及乳蛋白率,但降低了OM與中性洗滌纖維(NDF)的瘤胃降解率,抑制了瘤胃菌群對脂肪酸的生物氫化作用,而若將烘烤棉籽粗粉碎成粒徑約4.97 mm的顆粒,則相比未經(jīng)加工的棉籽、只粗粉碎的棉籽和只烘烤的棉籽,烘烤粉碎的棉籽其全消化道的OM、氮以及NDF的消化率均有所提高[14]。同樣,相比未經(jīng)加工的無棉絨全棉籽,149℃ 30 min烘烤處理的無棉絨全棉籽瘤胃可降解蛋白、OM與EE的含量分別下降了14%、11% 與10%,但其日糧的干物質(DM)與OM的降解率分別提高了6% 和5%;烘烤全棉籽試驗組的奶牛其血漿尿素氮與瘤胃氨態(tài)氮的含量低于未經(jīng)加工的全棉籽試驗組,且烘烤棉籽能顯著提高奶牛的產(chǎn)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量[33]。
將全棉籽在初始溫度137℃的滾轉爐內高溫加熱,(5±1)min內將爐內溫度降低到75℃,(20±3)min內再將溫度回升至137℃,此法熱加工的全棉籽其瘤胃CP的降解率相比未加工的全棉籽降低了22%,OM的瘤胃降解率下降了5%,而當全棉籽CP占飼料總蛋白的30% 時,奶牛日糧的DM與OM的全消化道表觀消化率、飼料發(fā)酵的乙酸/丙酸的比例均有所提高[34]。
140℃高溫處理2.5 h的熱加工全棉籽添加到奶牛日糧時有降低乳脂率的趨勢,除亮氨酸(Leu)與異亮氨酸(Ile)外,奶牛血漿其余氨基酸的濃度均與添加未加工全棉籽的日糧相似[35]。
全棉籽不同時間、不同溫度的高壓蒸汽或干熱處理的試驗結果表明,120℃,1 kg/cm2,60 min的高壓蒸汽處理能顯著降低全棉籽體外發(fā)酵時產(chǎn)生的氨態(tài)氮;隨著干熱加工時溫度的升高和加熱時間的延長,全棉籽體外發(fā)酵時的氨生成量呈線性下降趨勢[36]。
雖然不同熱加工的具體方式有所不同,但其主要作用的靶點均為棉仁蛋白,同時也通過影響奶牛蛋白的代謝調控牛奶品質與日糧發(fā)酵。值得關注的是,雖然熱加工具有良好的棉籽蛋白過瘤胃保護效果,但過度的熱處理也有可能增加小腸不可降解蛋白的量,從而導致棉籽蛋白全消化道降解率的下降,造成棉籽養(yǎng)分的浪費。已有試驗證實,全棉籽的酸性洗滌不溶氮(ADIN)含量隨熱處理程度的增強而增加,因而目前相對公認的衡量全棉籽熱加工優(yōu)劣的指標為ADIN,以避免過分熱處理對必需氨基酸的破壞,尤其是賴氨酸(Lys)[37-40]。
3.1.4 制粒 顆?;拮训膬?yōu)勢在于能一定程度上增強棉籽蛋白的過瘤胃保護作用,同時顆粒態(tài)的棉籽也便于取用和加工。
Bernard等[41]研究發(fā)現(xiàn),相比添加未加工全棉籽的對照組,日糧中添加2.72 kg/(頭·d)(干物質基礎)顆?;拮训脑囼灲M奶牛的4%標準校正乳奶量、乳固體和乳糖含量顯著提高;試驗組與對照組奶牛的日糧總能、DM、CP的攝入量及相應的表觀消化率并無顯著差異;飼料發(fā)酵方面,采食顆粒化全棉籽的奶牛其瘤胃氨濃度低于對照組,流入真胃的氮增加,但日糧纖維的降解未受到全棉籽顆?;庸さ挠绊憽?/p>
Reveneau等[42]評估了增加棉籽顆粒粒徑、用脫絨棉籽搭配小粒徑(44 mm)棉籽顆粒的全棉籽飼用效果,試驗顯示,盡管以脫絨棉籽稀釋小顆粒棉籽的飼用方式存在降低棉籽脂肪酸消化率的風險,但相比大顆粒(52 mm)棉籽與不經(jīng)加工的全棉籽,脫絨棉籽與小顆粒棉籽搭配飼用時,奶牛的DM采食量和產(chǎn)奶量更高,說明脫絨棉籽的添加能削弱小顆粒棉籽油脂釋放速率過快的負面影響。
顆?;拮延捎诩庸こ杀靖?,僅顆?;庸γ拮扬曃剐Ч母纳谱饔貌⒉皇置黠@,因而目前顆粒化棉籽的實用性仍不強,或許棉籽的顆粒化與其他加工方式的優(yōu)化組合將成為探討的新熱點。
3.1.5 包被 包被可將全棉籽的棉絨均勻地貼附在棉籽上,改善全棉籽的流動性與加工性能;包被有助于抑制全棉籽的酸敗腐壞,延長全棉籽的保質期,便于貯存,且包被材料在奶牛瘤胃內可快速溶解,對全棉籽本身養(yǎng)分的降解幾乎沒有影響;有的包被材料本身也能提供養(yǎng)分,提高“全棉籽”營養(yǎng)價值的同時,也具有調控飼料發(fā)酵的作用。而針對全棉籽包被所用的原料與不同原料間的配比組合,目前已經(jīng)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與嘗試。
Bernard等[43]采用5%玉米淀粉單一包被和5%玉米淀粉+10%麥芽糖糊精復合包被的全棉籽飼喂奶牛,試驗結果顯示,添加麥芽糖糊精試驗組的奶牛乳脂合成受到抑制,牛奶中乳脂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包被全棉籽使得日糧NDF與ADF的表觀消化率降低,且單一包被的全棉籽其試驗牛體內的棉酚含量較其他各組更高;體外發(fā)酵時,相比未加工的全棉籽,復合包被的全棉籽其發(fā)酵的pH較低,但發(fā)酵產(chǎn)生的總脂肪酸、丙酸與L型乳酸相對較高。另外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利用2.5%的玉米淀粉包被全棉籽時,雖然試驗牛的產(chǎn)奶量和乳成分未受到影響,但DM采食量有下降的趨勢,且采食包被全棉籽的奶牛其飼料轉化率(能量校正奶/DM采食量)和增重性能均優(yōu)于對照組,但其血中非酯化脂肪酸的濃度偏低[44]。
梯度濃度的玉米淀粉與飼料級尿素包被全棉籽的體外發(fā)酵試驗揭示了隨著玉米淀粉添加量的增加,H2、CH4、總VFA和丙酸的比例呈線性增加,但pH、乙酸和乙酸/丙酸的比例線性降低,當玉米淀粉的添加量為2.5% 時,L型乳酸的生成量最高;而pH與CH4則隨著尿素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添加1%的尿素時,氨氣的濃度達到最高[45]。
類似的,學者對不同玉米淀粉與尿素配比的包被全棉籽對奶牛瘤胃發(fā)酵、纖維素消化以及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響開展了相關研究。Bernard等[46]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尿素添加量的增加,乙酸比例降低,丁酸比例提高,且NDF降解率提高;尿素添加量相同時,奶牛養(yǎng)分的采食量隨玉米淀粉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當用2.5%和5%的玉米淀粉、0.25%和0.5%的尿素自由搭配制成全棉籽的包被材料時,加工全棉籽可在不影響纖維素降解和十二指腸可利用氮源的條件下,對奶牛的代謝起到微小的調控作用。
Cooke等[47]對玉米淀粉、尿素與酵母培養(yǎng)物的混合包被方式進行了探索與嘗試,結果顯示,用2.5%玉米淀粉+0.5%尿素或2.5%玉米淀粉+2.0%酵母培養(yǎng)物包被的全棉籽對奶牛飼料消化降解無顯著影響,但能提高奶牛的飼料轉化率。
3.1.6 膨化擠壓 膨化擠壓對全棉籽的作用與熱加工相似。Stutts等[48]研究結果顯示,在不同膨化溫度與擠壓速率(131℃,314 kg/h;135℃,182 kg/h;146℃,195 kg/h;156℃,286 kg/h)的試驗條件下,相比未加工的棉籽,膨化擠壓棉籽蛋白的溶解性均有所下降,且高溫膨化全棉籽的DM與CP的降解率低于低溫膨化棉籽。
Noftsger等[49]探索了不同膨化擠壓全棉籽添加量對奶牛體內棉酚殘留與泌乳性能的影響,結果顯示,采食全棉籽的荷斯坦經(jīng)產(chǎn)奶牛其CP、ADF與EE的采食量均高于膨化棉籽組,且14% 不經(jīng)加工的全棉籽組的奶牛產(chǎn)奶量、乳脂校正乳、乳脂、乳蛋白以及非脂固形物均比14%、21% 和28% 的膨化棉籽組高;同時,隨著膨化棉籽的添加,奶牛體內棉酚的殘留量也不斷增加。
也有報道稱,膨化棉籽雖然不會影響飼料發(fā)酵時總VFA含量,但能降低丙酸、異丁酸與異戊酸的比例,且膨化棉籽的添加有助于提高ADF與OM在奶牛后消化道的降解率,增加小腸可利用的非氨態(tài)氮與氨基酸含量,同時,由于飼用膨化棉籽時奶牛的能量利用率更高,因而膨化棉籽有利于奶牛的增重[37,48]。
用膨化棉籽替代部分豆粕時,奶牛精料的成本更低且奶牛飼料轉化率更高[50],且相比只飼用全棉籽,膨化棉籽與豆粕搭配使用有助于提高奶牛日糧OM、NDF與ADF的全消化道表觀消化率[51]。
3.2 化學加工
3.2.1 氨化 氨化具有棉籽脫毒和增加棉籽CP含量的優(yōu)勢。有報道稱,全棉籽的棉酚脫毒率隨氨化時間的延長而顯著增加,且氨化不會降低全棉籽的養(yǎng)分含量與飼用價值[52]。
3.2.2 堿化 堿化對棉籽種皮木質纖維素的破壞有助于棉仁蛋白和脂肪等養(yǎng)分的釋放,有利于增加全棉籽的利用率;堿化也能降低棉酚和霉菌毒素的毒性[53-54],提高飼用棉籽的安全性,延長全棉籽的保存時間;同時,堿的添加有利于增強飼料原料的緩沖能力,協(xié)助調控高精料日糧下的奶牛瘤胃酸堿環(huán)境;此外,堿化所用的化學藥品成本低廉,操作簡便,因而堿化棉籽曾得到國內外學者的共同關注。
目前堿化的方式主要是用配置好的堿溶液直接浸泡全棉籽再自然風干,此法雖然具有一定的脫堿作用,不至于劇烈影響奶牛瘤胃的酸堿環(huán)境,但由于全棉籽真正帶堿的量難以評估,以及堿化剩余廢液的排放存在污染環(huán)境的風險,因而目前堿化棉籽的實用性不強。
有報道稱,相比未處理的棉籽,15%NaOH溶液浸泡15 min后自然風干的Pima棉籽,其DM和OM的瘤胃消失率分別提高了10%和7%,且全消化道的DM消失率增加13%,且堿可作為瘤胃緩沖物質,在奶牛采食高精料日糧時提高瘤胃內乙酸/ 丙酸的比例;同時對Pima棉籽進行堿處理和熱處理,其CP的瘤胃消失率下降幅度將增加,但全消化道的CP消失率增加了11%[55];Solomon等[56]的試驗結果顯示,4%NaOH堿化有助于提高Pima全棉籽的體外DM與NDF的降解率,堿化Pima棉籽相比Akala全棉籽和脫絨Pima棉籽,能提高奶牛DM和OM的采食量與飼料DM、OM、CP的消化率以及奶牛4%乳脂校正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
3.2.3 FeSO4法 FeSO4中的Fe2+能與游離棉酚的毒性基團形成棉酚——Fe的絡合物,此絡合物會隨糞尿排出動物體外,不會對動物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且與Fe2+結合的棉酚不能再與賴氨酸結合,因而FeSO4在脫酚的同時還能完好地保持全棉籽的營養(yǎng)價值,是目前公認的最佳的棉籽脫酚的加工方法。類似的以脫酚為主要目的的全棉籽化學鈍化法還包括堿化、石灰石法、尿素處理法、氧化脫酚法、乙醇蒸汽失活法和極性有機溶劑浸出法等[57]。
王倩等[52]報道,以棉酚5倍的量制備FeSO4溶液,將全棉籽浸泡3 h后撈出瀝干,再置于40℃烘箱4 h,脫酚的效果最佳,且5倍FeSO4脫酚法也能很好地保持全棉籽的DM、CP、EE和粗纖維的含量和營養(yǎng)價值。
3.3 生物發(fā)酵 全棉籽作為植物性蛋白與能量資源,其蛋白結構不利于動物的降解和利用,微生物的發(fā)酵一方面可將全棉籽大分子蛋白降解為易被動物消化吸收的小分子蛋白或肽類,提高全棉籽養(yǎng)分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通過對低質發(fā)酵基質的分解利用,合成優(yōu)質的菌體蛋白、酶類與維生素等,改善全棉籽的營養(yǎng)價值;此外,微生物發(fā)酵也有助于棉籽的脫毒脫酚、抑制霉菌毒素的滋生,提高全棉籽飼用的安全性。
目前生物發(fā)酵的主要途徑有坑埋法(利用棉籽或土壤本身存在的微生物進行自然發(fā)酵)、瘤胃液微生物發(fā)酵法(利用瘤胃內容物凍干粉進行輔助發(fā)酵)以及微生物固態(tài)發(fā)酵法[58]。近年來,對棉籽餅粕或整粒全棉籽復合微生物發(fā)酵方法,包括接種的菌種與劑量、發(fā)酵溫度與時間和發(fā)酵基質性質等的探索取得了不少矚目的成果。
有報道稱,全棉籽含水量30%,發(fā)酵溫度30 ℃時,以0.8% 的米曲霉和0.2% 的酵母菌混合接種、固態(tài)有氧發(fā)酵整粒全棉籽的最佳時間為7 d,與發(fā)酵前相比,發(fā)酵后的全棉籽CP與EE分別提高了12.27% 和11.39%,但NDF與ADF含量有所下降,同時,發(fā)酵后全棉籽的必需氨基酸和總氨基酸含量分別提高了22.9%和27.2%,其中蛋氨酸含量提高了59%[6]。
而熱帶假絲酵母、擬內孢霉菌和植物乳桿菌3株菌協(xié)同固態(tài)發(fā)酵棉籽粕、黑曲霉與釀酒酵母混合固態(tài)發(fā)酵棉籽餅粕與熱帶假絲酵母與黑曲霉復合固體發(fā)酵棉籽餅等均能顯著提高棉籽餅粕的CP含量,且有助于改善原料的氨基酸組成和平衡[59-61]。
目前針對全棉籽養(yǎng)分不平衡、利用率低下、易發(fā)霉變質和動物體與奶制品的棉酚殘留問題,已有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加工方法可通過改變全棉籽的物理形態(tài)與化學性質,輔以其他有益成分改善全棉籽的飼用價值,促進全棉籽作為奶牛精料原料的推廣應用。
雖然如今國內外已有不少關于全棉籽加工利用方法的有益探索,但由于棉籽品種與性質、試驗條件和試驗牛個體的不同,同類加工方法的實際檢驗結果仍不盡相同;同時,全棉籽經(jīng)不同的加工處理后其本身的性質(如形態(tài)、機械加工性能、氣味、適口性、可利用率以及發(fā)酵速率等)均有所不同,因而因地制宜地探索與選用最佳的加工方式,根據(jù)實際的飼料配方與奶牛的健康狀態(tài)科學搭配不同種類的加工棉籽、合理設計全棉籽的添加量,將有助于提高全棉籽的利用效率,減少浪費,實現(xiàn)牧場的節(jié)本增效。
另外,已有的加工工藝難以做到全棉籽各項指標的同步全面優(yōu)化,因而如何調整現(xiàn)有的工藝參數(shù)、將不同的加工方式恰到好處地協(xié)同與整合,同時盡可能地降低加工的成本,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全方位提高全棉籽的飼用價值,是將來值得繼續(xù)探索與嘗試的方向,尤其是近年來逐漸興起的微生物發(fā)酵,或許將成為全棉籽低成本、高收益、環(huán)保、安全的理想加工方式,而菌種的選擇與發(fā)酵條件的控制仍有待深入研究與實踐檢驗。
食品安全仍將是全棉籽加工領域關注的焦點,棉酚在奶牛體內與奶制品中的殘留問題仍不可忽視,因而除了把控好奶牛飼用全棉籽時的健康關,針對不同生理階段的奶牛設計科學合理的全棉籽飼喂標準與評估方法,搭建與完善全棉籽消化代謝指標的數(shù)據(jù)庫,以保障奶牛健康,延長使用年限方面的工作也值得繼續(xù)開展。同時,消費終端的奶制品安全指標的追蹤檢測也必不可少。
全棉籽兼具了奶牛飼料來源中精飼料(高能、高蛋白)和粗飼料(高纖維)的雙重特性,在奶牛生產(chǎn)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優(yōu)勢。目前我國面臨蛋白飼料資源供應短缺的局面,除加快本土優(yōu)質豆科牧草種植技術的發(fā)展,實行增產(chǎn)增收、減少豆類飼料對進口的依賴以及科學合理地利用秸稈等低質粗飼料外,加大對我國全棉籽資源的開發(fā)力度,深入挖掘全棉籽可利用的有益物質、因地制宜地探索與改良全棉籽的加工方法、科學合理地設計與搭配全棉籽日糧,以最大程度發(fā)揮全棉籽的營養(yǎng)價值與飼喂優(yōu)勢。全棉籽的開發(fā)利用不但可以高效利用我國蛋白質飼料資源、緩解蛋白質飼料原料的緊張局面,還能夠幫助我國奶牛養(yǎng)殖企業(yè)創(chuàng)造出更高的生產(chǎn)效益,推動我國畜牧業(yè)的良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