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江市紫帽鎮(zhèn)中心幼兒園 黃 娟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對于處于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受制于年齡所處的認知水平,幼兒還不能夠系統(tǒng)接受理論知識學習,因此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自愿選擇活動材料成為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方式。而在這些材料中,低結構材料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低結構材料是指形式眾多且玩法規(guī)則不確定的材料。在低結構材料游戲中,幼兒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法自由使用這些材料開展游戲活動。但是在實際幼兒園教學中,對于如何實施幼兒園低結構材料投放,很多幼兒教師把握不好,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幼兒園教學質量的提升。面對這樣的問題,幼兒園、幼兒教師必須提高對幼兒教學的重視程度,通過多種方式和手段提高幼兒自主游戲活動的效果。
低結構材料少、種類單一是很多幼兒園面臨的問題。在低結構材料類型方面,很多幼兒園儲備了沙包、金字塔、泡沫墊、紙盒等材料,但是對PVC 管、大型木質積木、百變材料、海綿棒等儲備較少。材料種類的缺少造成相關的幼兒自主游戲活動內(nèi)容受到極大限制,導致幼兒自主游戲活動類型較為單一。另外,即便是儲備的低結構材料,其質量也難以得到保證,很多幼兒園對損耗嚴重的沙包、泡沫墊、紙盒、紙箱等未及時更換。這使得幼兒自主游戲活動的質量和幼兒興趣難以保證,最終降低了幼兒自主游戲活動帶來的教學效果。
在低結構材料投放上,很多幼兒園出于環(huán)境考慮,過于強調(diào)材料的歸類投放,而忽視了不同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使得材料本身的游戲價值降低,降低了這些材料給幼兒帶來的活動快樂。歸類投放的方式也使得幼兒在進行自主游戲時取材料不方便,或者只能進行單一類型和重復的游戲,使得幼兒容易產(chǎn)生厭煩情緒,最終減少幼兒在自主游戲活動中的收獲。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要在材料投放上給予幼兒更多自主權,讓他們自主進行選擇。
在幼兒自主游戲活動中低結構材料的選用上,很多材料都是由幼兒園教師進行分發(fā),供幼兒自主進行選擇的材料很少。另外在接觸到材料后,幼兒自主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大部分活動都是由教師進行引導,真正的幼兒自主游戲活動的時間則很少。這反映了當前幼兒自主游戲活動尚未實現(xiàn)真正的自主,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依然過多。因此,教師需要進行一定的調(diào)整,適度減輕自身角色參與程度,將游戲真正交給幼兒。
幼兒是幼兒園教育的主體,因此教師在投放低結構材料時,要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性,投放趣味性材料。在選擇材料時,不要僅僅依靠教師進行選擇,應該由教師和幼兒共同進行選擇,讓幼兒能夠選擇更多自己喜歡的材料。只有靠近幼兒的生活認知,同時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內(nèi)容,才能夠吸引幼兒參與自主游戲活動,親身參與才能促進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的發(fā)展和提升。
例如,教師可以讓幼兒進行拼圖游戲,將幼兒比較熟悉的兔子、大象、大樹、鮮花等拼圖材料打散,交給幼兒,讓幼兒自行拼圖。拼圖相比于普通的材料,需要一定的理解和思考才能夠完成,而且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幼兒依靠平時對熟悉動植物的形象記憶,通過拼圖進行還原。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想象思維得到了鍛煉,同時幼兒的動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這對于提高幼兒保教質量是非常有益的。
由于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存在差異,每位幼兒的認知水平不同,因此要投放多層次的低結構材料,滿足不同認知層次幼兒的需要。具體來講,首先要注重材料橫向的多面性,既要種類眾多,能夠滿足不同幼兒的需求,讓幼兒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活動。此外,還要注意材料縱向的層次性,呈現(xiàn)不同認知難度和水平的材料,讓幼兒能夠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對材料進行識別判斷,再通過思考完成材料的使用。這就完成了從認識到了解整個過程的提升,從而促進幼兒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師讓幼兒在數(shù)學區(qū)進行活動前,要充分準備和更新數(shù)學區(qū)的材料,既要準備自制點數(shù)配對蘿卜等數(shù)字類游戲材料,又要準備圖形折紙等圖形類材料。另外,教師還要布置一些有難度的材料,如數(shù)學棋類游戲等,將低結構材料和高結構材料相整合,能夠使不同認知水平的幼兒都能在主題區(qū)域活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材料進行活動。從而提升整體的幼兒活動效果,讓幼兒在活動中不斷成長進步。
幼兒游戲活動需要的材料實際上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不斷更新的,加入新的材料內(nèi)容,對經(jīng)典的、已經(jīng)損壞的舊材料要及時更換。同時還要不斷向先進的、有代表性的幼兒園學習,引入新式的活動材料,讓教師更好地掌握材料組織形式,保證幼兒進行活動的效果。另外,在幼兒進行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對低結構材料進行動態(tài)調(diào)整,當新的游戲情節(jié)出現(xiàn)時,幼兒會對某些材料的需求迅速增加,也會對一些材料的需求迅速減少,這就需要教師做好觀察,對材料進行及時調(diào)整。
例如,幼兒在自主進行搭房子游戲時。在游戲前期,幼兒會對紙殼、膠水等材料的需求很大,后期則會對彩筆需求很大。在這樣的變化中,教師需要注意觀察,保證每種材料足夠,同時要及時撤出其他材料,避免對幼兒的活動進行干擾,也有利于減少材料的不必要損耗。另外,幼兒園的材料要不斷更新,如科學區(qū)需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不斷加入新的材料,當人們一次次地向太空發(fā)射衛(wèi)星、火箭、月球探測器、火星探測器等內(nèi)容,人們對世界和宇宙的認識在不斷深化,這樣的認識也要反映到幼兒科學區(qū)的展示上。
教師要想讓幼兒通過自主游戲活動完成思維能力的提升,需要幼兒通過自身的主動搜集,完成知識的內(nèi)化和能力的提升。在幼兒進行區(qū)域活動時,教師只需要適當布置任務或演示即可,不能隨意干涉幼兒自行的操作。此外,幼兒園也可以邀請家長來園,和幼兒一起進行活動,但是不能讓家長做旁觀者,要重在參與,發(fā)揮父母這一重要教育資源的作用。這能夠讓幼兒在幼兒園的活動更加放松自在,幼兒也能夠有更多的發(fā)揮空間。
例如,教師在讓幼兒在進行“磁鐵游戲”時,為了讓幼兒更加深刻地感受磁鐵的特征,可以展示鐵片、不銹鋼、銅片、塑料、吸鐵石等材料,讓幼兒將磁鐵放在不同物體上,感受磁鐵對鐵制品具有吸引力。只有幼兒用磁鐵進行親身體驗,他們的感受才會更加明顯。由于本游戲活動涉及金屬材料,對幼兒具有一定危險性,因此教師要注意觀察,保障幼兒的安全。
為了提升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專注度,教師可以采取游戲競賽的方式。通過呈現(xiàn)同一主題、相同材料的方式,讓幼兒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任務,并將成果進行比較。通過這樣的方式提升幼兒自主活動的效率,促進思維進步。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開展“制作旋轉木馬”的游戲競賽。具體來講,先讓幼兒通過視頻對公園中的木馬進行觀察,教師初步介紹木馬的結構;隨后呈現(xiàn)一次性紙杯、彩色紙、廣告紙還有前端可彎曲的吸管等材料,隨即限定時間讓幼兒開始游戲比賽。“制作旋轉木馬”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幼兒游戲競賽活動,在活動中幼兒通過自身或小組完成旋轉木馬從觀察、設計到制作,幼兒在競賽活動中通過真實的情境使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這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思維,通過高階的科學思維方式帶動幼兒對低階信息的搜集能力的提升,促進幼兒的全面進步。
總之,必須重視幼兒自主游戲活動低結構材料投放的正確性,通過投放探索性和多層次材料,讓幼兒有更多和更加有效的活動空間。通過幼兒在活動中不斷親身參與材料的更新,培養(yǎng)幼兒愛活動、愛思考的行為習慣,提升幼兒園教學水平,努力讓幼兒茁壯成長,讓祖國的花朵在陽光下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