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艷,馬 雪,于亞萍,鄧婷婷
(1.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特色醫(yī)學中心神經內科監(jiān)護室,重慶 400042;2.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特色醫(yī)學中心神經內科三病區(qū),重慶 400042)
急性缺血性腦卒(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最常見的腦卒中類型,約占87%,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及高復發(fā)率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1]。對于AIS現(xiàn)行指南[2]推薦發(fā)病3~4.5小時行靜脈溶栓治療,距發(fā)病6~16 h經嚴格臨床和影像學評估后可行血管內機械取栓治療。術后患者可出現(xiàn)腦水腫、出血,使顱內壓(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升高,若顱內高壓持續(xù)升高將引起腦疝,最終出現(xiàn)昏迷、甚至死亡。研究[3-4]表明,早期去骨瓣減壓聯(lián)合ICP監(jiān)測,能迅速緩解顱內高壓癥狀,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可有效改善預后。2019年12月10日我科收治了一例AIS患者,給予全腦血管造影+右側大腦中動脈支架取栓術,術后腦水腫明顯,行右額顳開顱去骨瓣減壓術+顳肌下減壓術,持續(xù)ICP監(jiān)測。經過精心護理,患者恢復良好出院,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患者女性,66歲,因“突發(fā)左側肢體無力、失語6+小時”于2019年12月10日經我科卒中綠色通道收入院。查體:體溫36.7,脈搏1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63/78 mmHg,脈搏短絀,心率不齊,雙肺呼吸音粗,聞及散在濕羅音,NIHSS評分20分(提問2+指令2+凝視1+面癱2+左上4+左下4+語言3+構音2)?;颊呒韧小帮L濕性心臟病、心房顫動”。院前在當?shù)丶本戎行?,給予“阿替普酶”靜脈溶栓后癥狀無好轉,轉入我科。我院頭頸部CTA提示:右側大腦半球大片低密度影、右側大腦中動脈M1段閉塞,急診行腦血管造影+右側大腦中動脈支架取栓術?;颊呷朐旱将@得檢查結果(Door To Imaging,DTI):25min,入院到穿刺成功(Door To puncture,DTP):102 min,入院到血管再通(Door To Recanalization,DTR):168min。術后TICI 2a-2b級,側枝循環(huán)1級。給予抗凝、脫水、改善腦代謝、抗感染等對癥處理。術后第二天腦水腫加重,在全麻下行右額顳開顱去骨瓣減壓術+顳肌下減壓術,持續(xù)有創(chuàng)性ICP監(jiān)測,持續(xù)呼吸機輔助呼吸,持續(xù)鎮(zhèn)靜鎮(zhèn)痛,繼續(xù)給予抗凝、脫水減輕腦水腫、改善腦代謝、促進側枝循環(huán)建立、抗感染、加強營養(yǎng)支持、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康復等對癥治療。2020年1月16日,患者神志清楚,偶能吐單字,可簡單執(zhí)行口令,雙側瞳孔等大,直徑約3 mm,對光反射靈敏,右肌力V級,左側肢體疼痛刺激無反應。左側病理征(+),NIHSS評分15分(提問2+面癱1+左上4+左下4+感覺1+語言2+構音1)患者好轉出院,出院后繼續(xù)行康復治療,定期復診。
2.1.1 生命體征監(jiān)測
研究[5]表明,腦梗死后血壓穩(wěn)定的維持在一定范圍內有助于保證腦血流供應,血壓過高過低都會影響患者預后。根據患者情況,醫(yī)生制定目標血壓在120~140/65~80 mmHg。給予干預維持在目標范圍,并注意NIHSS評分變化,及時上報醫(yī)生處理。期間患者雙側足背動脈搏動良好,口腔、尿道、皮膚黏膜、穿刺點未見出血。
2.1.2 體位護理
床頭抬高15~30°[6],避免過高或者過低影響顱內靜脈血液回流,從而降低ICP,也可有效保證腦灌注壓,是腦室引流術后病人的最佳體位。妥善保護骨窗,在為患者翻身后,頭部予健側臥位或者正中臥位以避免骨窗受壓導致ICP升高。
2.1.3 氣道護理
定時翻身拍背2 h/次,霧化吸入6 h/次,氣道分泌物增多,吸痰前給予適當?shù)逆?zhèn)靜鎮(zhèn)痛后再吸痰,每日晨和病情變化時行動脈血氣分析,維持二氧化碳分壓在30~35 mmHg,避免其潴留導致ICP升高。
2.1.4 腦室引流管護理及ICP監(jiān)測護理
保持頭部局部清潔干燥,頭下墊治療巾,有污漬及時更換;。固定好引流管,保持其最高點在外耳道上緣10~15 cm處,根據ICP值調節(jié)引流管高度,保持通暢,并注意觀察引流液顏色和量。
2.2.1 脫水藥物
當ICP持續(xù)大于15 mmHg時,遵醫(yī)囑予甘露醇125 ml,10 min內快速靜滴完,能在30 min內將顱壓將至最低[7]。間隔6小時使用一次,期間有顱內壓再次升高,交替給予人血白蛋白+速尿、3%的高滲鹽脫水,并持續(xù)觀察用藥后ICP值波動情況及持續(xù)時間,并做好記錄。
2.2.2 抗凝藥
使用普通肝素鈉1.25wu+NS48ml以初使量以300u/h持續(xù)微泵泵入,能夠有效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提高治療效率和預后率[8]。用藥期間每日晨復查凝血象,晚復查血栓彈力圖和ACT,并根據結果及時調整用量至過渡到低分子肝素鈉。
超早期的康復治療在改善AIS的長期預后更明顯。術后即刻請康復理療科會診,制定康復計劃:給予患者抗痙攣體位擺放,避免牽拉患肢;協(xié)助康復理療師給予患者左側肢體電火針、皮內針、舌針、小關節(jié)松動等康復治療1/日。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鼓勵并教會患者主動運動,以健側肢體帶動患側肢體運動3/日,10~20分鐘/次,以利于患肢恢復。并鼓勵患者發(fā)音,從一個單音開始,循序漸進。
患者因失語、偏癱、生活不能自理、容貌變化的多重打擊,容易產生抑郁和自卑心理。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鼓勵家屬多給于情感上、行動上的支持,鼓勵患者用肢體語言、書寫、卡片表達自己的訴求,通過談心了解患者的情緒變化,給患者講解AIS的發(fā)生、發(fā)展、預后、康復鍛煉的重要性,鼓勵患者堅持主動鍛煉、積極配合被動康復訓練;樹立戰(zhàn)勝偏癱、失語的信心,消除抑郁心理。推薦患者戴帽子或者假發(fā)增強自信,幫助建立新的人生觀,價值觀。
AIS患者在早期行支架取栓其溶栓效果、安全性及遠期預后較好,但術后血壓的嚴格把控、及時控制腦水腫、干預ICP,使其處于目標范圍,是提高患者預后的關鍵;而早期去骨瓣減壓聯(lián)合持續(xù)有創(chuàng)性ICP監(jiān)測能更及時直觀監(jiān)測患者ICP,及時反映患者病情變化,有助于提高患者臨床療效,提高準確使用脫水藥物時間,保護患者健康腦組織,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預后。目前我科這類病例開展較少,以期未來會有更多的病歷和數(shù)據來經一步探索和研究,我們會不斷總結經驗,使患者獲益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