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婧,馬 宏,韓軒茂
(1.內蒙古醫(yī)科大學研究生學院第四附屬醫(y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00;2.內蒙古醫(y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00;3.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肥胖的代謝并發(fā)癥包括2 型糖尿?。╠iabetes mellitus,type 2 T2DM)、心血管疾?。╟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睡眠呼吸暫停、癌癥、脂肪肝和其他疾病的發(fā)生相關。脂肪組織分泌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質與慢性炎癥、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有關。脂肪因子在代謝、免疫和炎癥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中,抵抗素最初被稱為與肥胖和嚙齒類動物的胰島素抵抗有關的脂肪細胞分泌激素(脂肪因子),抵抗素(Risistin)主要由嚙齒動物的脂肪細胞分泌,最初它被認為是聯(lián)系肥胖與胰島素抵抗之間的重要因子,然而,研究發(fā)現(xiàn),人體抵抗素主要由巨噬細胞分泌[1],這也說明了抵抗素與炎癥相關。最近,肥胖、T2DM和CVD已被認為是慢性炎癥性疾病,且流行病學和遺傳學研究表明,抵抗素水平的升高與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發(fā)展相關。
臨床實驗表明,抵抗素水平與冠心病相關,且這種相關性和冠心病相伴隨的驗證過程有關。炎癥因子可促進抵抗素的表達,抵抗素也可以促進炎癥因子的表達,形成正反饋,在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炎癥機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抵抗素水平升高可獨立于無癥狀個體的CRP水平預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抵抗素是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和CAD患者發(fā)生嚴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后再狹窄的預測因子[1]。最近,研究表明,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住院后患者抵抗素水平與復發(fā)性冠脈事件相關[2],并且在一些研究中已確定抵抗素與缺血性卒中之間的關聯(lián)。較高的抵抗素水平還與CAD或動脈粥樣硬化性中風患者的預后較差有關[1]。綜上所述,上述臨床證據表明抵抗素在人的動脈粥樣硬化疾病中的作用。
心力衰竭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健康問題,患病率不斷提高。盡管治療得到了改善,心力衰竭仍然是一種高度致死性的疾病。查明發(fā)生心力衰竭的危險因素可以幫助制定預防策略。最近的臨床研究表明,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與心力衰竭的發(fā)展和嚴重程度有關??赏ㄟ^胰島素抵抗、炎性反應、心肌損傷、心肌肥厚或尚未發(fā)現(xiàn)的途徑參與心力衰竭發(fā)生的病理生理過程。[2]同樣,大型隊列研究表明,高抵抗素與新發(fā)性心力衰竭獨立相關,抵抗素可預測心力衰竭患者的不良心臟結局。這些研究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學機制提供一定的證據,但在診斷和治療用途方面的實際意義需要進一步研究。
一項基于人群的大型研究發(fā)現(xiàn)循環(huán)抵抗素水平與空腹血清甘油三酸酯濃度之間存在強正相關[3]。在印度男性中,血清抵抗素水平與極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VLDL)膽固醇和甘油三酸酯水平呈正相關,而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呈負相關。相反,其他研究表明,抵抗素與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膽固醇水平呈負相關。
高血壓病是我國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易合并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近年的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高血壓血清抵抗素水平明顯高于正常組,且與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呈正相關,提示抵抗素可能參與高血壓病病理生理的過程,說明抵抗素在高血壓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一定的相關作用。與正常血壓的年輕健康后代相比,患有原發(fā)性高血壓的年輕健康后代的血漿抵抗素水平增加。此外,已經證明血漿中抵抗素水平升高與沒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的婦女發(fā)生高血壓的風險增加有關,這表明抵抗素對血壓的影響。然而,迄今為止,抵抗素影響血壓的確切機制仍不清楚。探明其對高血壓病及其左室肥厚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病機制可以為其診斷和治療提供更好的新思路。
來自流行病學,遺傳和臨床研究的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類抵抗素與炎癥、胰島素抵抗、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血脂異常的病原體有關。人類臨床研究和實驗研究中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抵抗素在發(fā)育和發(fā)展中具有致病作用。最近,大量的人類研究支持循環(huán)抵抗素水平升高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之間的聯(lián)系。但仍存在許多障礙,包括人類抵抗素的特異性受體尚未完全鑒定,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鑒定人抵抗素的特異性受體,這將導致特異性信號通路的描述,并有助于闡明抵抗素在病原體和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和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