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都師范大學(xué)附屬麗澤中學(xué)高二(6)班
是在一個九月的午后吧。那是早上微冷,中午卻又會燥熱起來的北方氣候。那一天的心情,也如天氣。剛開學(xué)的不適應(yīng),加上努力無果的壓力,讓我感覺煩躁異常。疲憊都被填充進(jìn)書包,壓在我尚顯稚嫩的肩頭。
北京的街道永遠(yuǎn)如此喧囂。于是,習(xí)慣性地從外套兜里掏出耳機(jī),與眼前的世界保持距離。
突然瞥見了他。
是個老者——第一觀感就是那種愛拾荒的老者。
再瞥一眼不過是驗證了我的猜測吧。有朋友說,每座城市都有這樣的拾荒者——不,每個小區(qū)都有這樣的拾荒者。那是一個不忍看又無法忽視的群體。不用想,他的動作肯定熟練極了。塑料瓶、廢舊報紙、廢舊鐵罐,這所有的物品都能給他帶來一點點的快樂——不,是一點點的亮光。
他走得很慢,我本來不快的腳步竟趕上了他。
幾乎如想象和常見的拾荒者無二致——他頂著白色遮陽帽,幾縷被汗水浸濕的短發(fā)緊貼在額頭上,穿著一件已經(jīng)洗得發(fā)白看不出顏色的襯衫,襯衫上還有些許骯臟的斑點,松垮的深灰色褲腿里露出瘦得骨骼明顯的小腿。
快步走過他身旁,但至今記得:他的身影被狠狠地壓在了這片高樓大廈中,被周圍浮夸的空氣深深禁錮著。
那年去海邊,偶然看到了一種叫寄居蟹的動物。
是的,就是這種永遠(yuǎn)只會在淺水里爬行,遇到危險即鎖入自己的螺殼里的物種;這種甚至或寄居在海綿動物或腸腔動物體內(nèi)的物種……
媽媽說,寄居在別的動物的身體里,寄居蟹不僅可以安然長大,還不必常常調(diào)換新居??墒牵鞘嵌嗝纯蓱z又可悲的生活!而且,寄居蟹的身形,真的不大好看。
“你要不好好學(xué)習(xí)就去撿垃圾!”父親總是狠狠地告誡。
“寄居蟹總是選擇逃避和依附,從不獨立?!眿寢尞?dāng)時不無感慨地嘆息。
可是,拾荒者僅僅只是不好好學(xué)習(xí)導(dǎo)致的嗎?寄居蟹的生活又何嘗是自己選擇的?
沒人能給別人的人生定義。也許,我該佩服拾荒者:不管在怎樣的境遇里,他都選擇依靠自己。至于寄居蟹,那是動物世界里的奇觀,怎么總要聯(lián)系我們?nèi)祟?,再附贈一些生活哲理?/p>
說到底,我們都只有自己人生的全部體驗呵!但無論如何,我們總在努力找尋世界的亮光?。?/p>
向著太陽,不畏艱難,我想,總會聚光的。
心蕓心語
不去打擾別人的生活,不簡單粗暴地評判別人,也是一種修養(yǎng)。人生總會有很多無奈,萬事也總不會圓滿,但并不是所有無奈和遺憾都是由不努力造成的。我們看到衣衫襤褸,就直接推斷他是不努力的,可曾有誰循著他生活的軌跡,設(shè)身處地地體察他的步步艱難?無論是拾荒者,還是寄居蟹,他們都在能力范圍內(nèi)用心經(jīng)營著自己的生活,這其實就是一種微小的光,雖不亮,但足以通照自己的人生。
我很贊同作者的觀點,同時也為他能在如此年紀(jì)就這么有同理心而深表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