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梅
(行唐縣種子管理站 河北 行唐 050600)
白蒿,又名大籽蒿,也稱茵陳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蒿既是一種野菜,也是一味中藥,更是一種可供畜禽食用且有藥用價值的雜草,其嫩葉可以食用,老莖可用做“中藥飼料”,“半老”的莖葉還是一味中藥材,具有去滯散疸之作用。
1.1 種子繁殖。在繁殖前,應篩掉癟粒和瘦弱粒,留下健壯粒。種子繁殖一般在2 ~3 月份進行。在播種前,應先將種子放入30 ℃的溫水中浸泡24 h,然后撈出用濕布包裹,置于溫度為20 ℃的溫室環(huán)境中。待種子已有芽眼萌動時即可進行播種。白蒿的種子非常細小,頂土能力非常差,一定要采用撒播的方式進行播種??蓪⒎N子與細沙拌勻后一塊進行撒播。
1.2 分根繁殖。在早春時,可選擇一年生植株進行采挖,然后將根莖切成3 ~5 cm 長的小段作插穗,最后將小段插穗埋植于苗床上。埋植深度為0.5 cm,株行距分別為2 cm×3 cm。
應選擇地邊上栽植有喬木的沙壤土或黃壤土作為種植地塊。在整地前,應先清理掉地塊周圍的雜草,撿凈地里的石塊、雜物等。當?shù)貕K清理干凈后進行施肥,然后再進行耕作。白蒿喜肥,應多施底肥,每畝應施廄肥4000 kg、“草糞”1000 kg、復合肥30 kg。施肥后深耕耙平并作畦,以便天氣干旱時澆水使用。畦寬為1 ~1.2 m。
當白蒿苗長出2 片真葉后可進行移栽。在移栽前,應先按株行距8 ~10 cm 的距離進行挖穴,應將穴深控制在2 cm 左右。當穴挖好后,可將苗床上的白蒿苗帶土挖出,然后將白蒿苗栽植于穴內(nèi)并澆水覆土。為了確保白蒿苗移栽后的成活率,原則上每穴應移栽2 棵。
4.1 間苗。當白蒿苗高3 cm 時進行間苗。每穴留1棵壯苗,將另一棵苗子剔除即可。
4.2 追肥。第一次追肥可在間苗后進行。此次追肥可以追施非常稀薄的人糞尿水,也可追施濃度為0.2%的尿素水。在追肥時一定不要追施在白蒿苗的根部,應在距離根部3 cm 處挖穴,穴深1 cm,然后澆入肥料并覆土即可。第二次追肥應在5 月初進行,此次追肥應追施復合肥,每畝追施40 kg。第三次追肥應在6月下旬進行,此次追肥應追施尿素,每畝追施25 kg。第四次追肥在10 月下旬進行,此次追肥追施廄肥,每畝追施3000 kg。
4.3 松土、除草。第一次松土在5 月中旬時進行。此次松土宜淺不宜深,松土的深度不應超過1 cm;第二次松土應在6 月中旬時進行,此次松土也不能太深,原則上以3 cm 的深度為宜;第三次松土可在8 月上旬進行,此次松土可以適當深一些,但也不應超過5 cm。4.4 澆水、排灌。白蒿在田間持水量為65%~70%時生長最好。因此,在春秋季時,可每隔半個月澆水1次;在夏季時,可每隔10 d 澆水1 次;在冬季時,可1 個月澆水1 次。當雨季來臨時,一定要修好排水溝,以防澇漬。
4.5 摘蕾。白蒿一般在6 月份即可開花。為了保證植株生長良好,除留種需要之外,當白蒿有花蕾出現(xiàn)時,一定要悉數(shù)摘除。在摘蕾時,一定要選擇晴天的8:00 ~11:00 時進行,以防因陰雨侵染花蕾上的傷口或太陽灼傷花蕾上的傷口。
白蒿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和菌核??;主要蟲害有蚜蟲和地老虎。
5.1 根腐病防治方法??刹捎?5%根腐靈可濕性粉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惡霉靈水劑、15%咪酰胺乳油等按推薦濃度噴霧或澆灌病株。
5.2 菌核病防治方法。可選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 倍液、50%多菌靈或40%紋枯利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0.2%~0.3%波爾多液或13 波美度石硫合劑噴灑白蒿植株莖基部。5.3 蚜蟲防治方法??蓢姙?0%辛硫磷或50%殺螟松各1000 倍液,20%殺滅菊酯2000 ~2500 倍液,或50%抗蚜威3000 倍液進行防治,一般需要防治多次。5.4 地老虎防治方法。用90%晶體敵百蟲1000 ~1500 倍液拌成毒餌進行誘殺或人工捕殺。
當年種植的白蒿是不可以采收的,從第二年開始即可進行采收。如果當蔬菜食用,一定要在3 月15日~3 月25 日之間采收的白蒿最為鮮嫩。因白蒿中的揮發(fā)油、蒿屬香豆素含量最高,藥材形狀好,如果是當藥材出售,應在6 月15 日~6 月20 日之間進行采收;如果當飼料采收,則可根據(jù)需要進行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