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羚
無論是赤裸裸展示壕生活,還是智力碾壓式秀才華,抑或隨手記錄日常點滴,人們都是希望用各種方式得到他人的贊美與支持,獲得內心的平衡與充實。
因為炫耀,一位微博博主火了。
一句“在不在”的微信,讓男友步行15分鐘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男友來酒吧“英雄救美”,先干半瓶白蘭地;工作人員讓把地址補全到幾零幾,但住別墅只有幾區(qū)幾棟……相比用圖片曬車曬房的簡單粗暴,這位博主的云淡風輕似乎秀出一股清流。即便帖文內容被人質疑為純屬杜撰,但近日,網(wǎng)友心目中的這個“凡爾賽人”帶動多個相關話題沖上熱搜,成為網(wǎng)絡焦點。
“凡爾賽文學”與文學流派并不搭界,而是出自一部講述路易十六妻子生活的古早味日漫《凡爾賽玫瑰》,網(wǎng)友因此借“凡爾賽”來形容“互聯(lián)網(wǎng)貴族”。所謂的“凡爾賽文學”是指“用最低調的話炫最高調的耀”“以樸實無華表現(xiàn)高人一等”。從開設凡爾賽公開課,到建立數(shù)萬人參與的小組社區(qū),“凡學”成為一個備受關注的亞文化現(xiàn)象。
此次博主走紅,讓“凡學”再次出圈。網(wǎng)友們自發(fā)造梗、挖梗,一場“凡爾賽文學模仿大賽”如火如荼展開。
從最初的描述,到博主的分享,再到網(wǎng)友的狂歡,“凡學”開啟奇幻漂流。有人辛辣諷刺,有人默默吃瓜,有人表達前途無望的憤懣,有人則懷著氣人有笑人無的心態(tài)?!胺矊W”最終被泛化為秀優(yōu)越的代名詞,成為炫富討論的新出口,與低調炫耀的本意相去甚遠。
從形式上看,人們早已總結出先抑后揚、自問自答、第三人稱的“凡學”三要素,用以判別炫耀的含蓄度。但客觀存在和主觀故意介乎一心之間,外人未必能夠明察秋毫。有人認為曬車鑰匙比曬車含蓄,也有人認為只要提車就不含蓄,含蓄與否也只是一個程度判斷。一萬個人心目中存在著一萬種“凡學”,這或許是“凡學”被玩壞的原因所在。
馬斯洛需求理論說,人人都有期盼社會尊重的天性。每個處在“凡學”狂歡中的人都是如此,尤其身處網(wǎng)絡空間,人們將社交平臺打造為個人秀場。無論是本色出鏡,還是粉墨出演,都是獲得認同的方式。只是相比張牙舞爪,低調謙卑的姿態(tài)隱藏了攻擊性,別具一格的表達更具吸睛力,在技巧上稍勝一籌。
無論是赤裸裸展示壕生活,還是智力碾壓式秀才華,抑或隨手記錄日常點滴,人們希望用各種方式得到他人的贊美與支持,獲得內心的平衡與充實。當我們剝去“炫耀”一詞的貶義并用“展示”替代,就能發(fā)現(xiàn):其實人人都是潛在的“凡學家”。正如有學者認為:自我展示、恰當自夸有助于幫助人們提升性格魅力、驅使自己實現(xiàn)目標。這正是“凡學”的積極一面。
在暗流涌動的比較中,一切美好事物都有被當作“凡學”的可能。身處半匿名的社交網(wǎng)絡空間,我們回不到完全隱秘、互不來往的格子房間,也不能期待網(wǎng)絡平臺成為知根知底的熟人交往。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每個人的展示勢必無法讓所有人滿意。問題的關鍵在于是盛氣凌人地讓人仰視,還是誠摯地與人共享;是借表演偽造高級感,還是誠實地呈現(xiàn)生活氣。相比張揚還是含蓄,這更應當成為“凡學”的核心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