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玉杰
(內蒙古通遼市醫(yī)院,內蒙古 通遼)
喉氣管狹窄是耳鼻喉科中常見的難治癥之一,一般采用腔內支架技術進行治療,但是在治療過程中,由于需要采用相關醫(yī)療器械,導致患者出現機械性損傷等,為避免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在治療過程中需配合相關護理方法[1]。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喉氣管狹窄采用腔內支架技術治療后,分析相關護理措施及其護理效果,研究報告如下。
在本院2018年1月到2019年7月,隨機對40例患有喉氣管狹窄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均對其進行腔內支架技術治療,并將患者分為對比組(n=20)和觀察組(n=20),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法和臨床綜合護理。其中,對比組患者性別比例為13:7(男:女),患者平均年齡為(47.56±6.78)歲;觀察組患者性別比例為15:5(男:女),患者平均年齡為(46.67±1.8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排除標準:(1)排除精神異常、不配合患者;(2)排除器官衰竭患者。
1.2.1 治療方法
對上述喉氣管狹窄患者采用腔內支架技術治療。首先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采用喉纖維鏡觀察患者支氣管情況,將腔內支架置入患者咽喉氣管中,并對其進行固定,觀察患者治療情況。
1.2.2 護理方法
(1)對比組:對比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術前對患者的相關指標進行檢查,并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術后對患者支架放置情況進行復查,并告知患者相關自護措施。
(2)觀察組:觀察組患者進行臨床綜合護理:①術前護理: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和相關知識宣教。由于患者患病后,容易產生各種不良情緒,針對患者內心真實反應,給予患者相關心理護理,同時對患者進行知識宣教,告知患者相關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提高患者對自身患病情況了解程度和治療配合度;②術中護理:對患者各項生命指標進行嚴密監(jiān)測,給予患者積極心理暗示,調整手術室溫度和濕度,協助患者保持舒適體位,并采取相關麻醉護理、防寒護理,防止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意外事件;③術后護理:對患者進行藥物護理,對患者進行相關用藥指導,告知患者藥物使用的注意事項和禁忌,對患者術后各項指標進行嚴密監(jiān)測。同時對患者進行呼吸道護理,定期清理患者呼吸道中分泌物,以防堵塞氣管,并指導患者進行正確呼吸,對患者進行咳痰護理等,定期采用漱口水漱口,防止出現真菌感染等。另外,對患者進行相關環(huán)境護理,保持環(huán)境干凈整潔,定期對患者病房進行消毒,防止空氣中出現大量灰塵[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效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等。(1)護理效率。顯效:患者治療后無異常情況發(fā)生,癥狀得到明顯控制;有效:患者治療后基本無異常情況發(fā)生,癥狀基本得到控制;無效:上述無改善。(2)并發(fā)癥包括呼吸困難、支架移位等。
將數據納入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比較,以(s)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比較,以(%)表示,若P<0.05則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護理效率為95.00%(19/20),其中,顯效10例、有效9例、無效1例;對比組患者護理效率為70.00%(14/20),其中,顯效6例、有效8例、無效6例(χ2=10.673,P=0.005)。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0 0%(1/2 0)。其中,呼吸困難1例、支架移位0例。對比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5.00%(5/20)。其中,呼吸困難3例、支架移位2例(χ2=9.839,P=0.004)。
喉氣管狹窄屬于慢性喉氣管阻塞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咽喉部位或者氣管腔部位出現瘢痕增生現象,導致氣道變窄,嚴重時會影響患者發(fā)聲或者造成患者呼吸系統(tǒng)功能障礙。目前,在臨床上一般采用腔內支架治療法[3]。
腔內支架是一種利用內窺鏡將不同類型支架放置到患者咽喉部位,起到撐開狹窄管腔作用,但是由于該治療方法需要置入相關醫(yī)學器材,容易導致患者出現醫(yī)源性損傷等,為提高患者治療效率,需對患者進行相關護理。臨床綜合護理是一種針對患者病情,結合圍術期護理而制定的護理方法,該護理方法通過術前、術中、術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知識宣教、麻醉護理、藥物護理、環(huán)境護理、呼吸道護理等,改善患者治療情況,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概率。
綜上所述,針對喉氣管狹窄采用腔內支架技術治療后采用相關臨床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護理質量。因此,該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醫(yī)學中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