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紅 朱素芹 陳 娟
(1.江蘇省東臺市三倉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綜合服務中心,江蘇 東臺224200;2.江蘇省東臺市安豐鎮(zhèn)農業(yè)技術推廣綜合服務中心,江蘇 東臺224200)
草地貪夜蛾,又稱秋黏蟲,屬鱗翅目夜蛾科,是一種原產于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的雜食性害蟲,廣泛分布于美洲大陸,主要危害玉米、水稻、甘蔗、煙草等作物,具有適生區(qū)域廣、遷飛速度快、繁殖能力強、暴食危害重、防控難度大等特點,2018 年在非洲造成高達30 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是被聯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FAO)全球預警的重要農業(yè)害蟲之一。草地貪夜蛾于2019年1月13日傳入我國云南省,蔓延迅速,5月24日在江蘇省宜興市和溧陽市被查見,6月17日在江蘇省東臺市三倉鎮(zhèn)春玉米上被查見,對我國糧食生產造成極大威脅?,F將草地貪夜蛾的形態(tài)特征、生物習性、危害特點和防控措施介紹如下。
成蟲翅展32~40 mm,雌蛾前翅呈灰褐色或灰棕雜色,有環(huán)形紋和腎形紋,輪廓線黃褐色;雄蛾前翅灰棕色,翅頂角向內各具一大白斑,環(huán)狀紋后側自翅外緣至中室各具一淺色帶,腎形紋內側各具一白色楔形紋。雄蛾和雌蛾后翅形態(tài)基本相同,均為白色,翅邊緣有窄褐色帶。
雌蛾于夜間產卵,每頭雌蛾一生平均產卵1 500 塊,每塊卵通常100~200 粒。卵塊呈圓頂型,直徑0.4 mm,高0.3 mm,有白色鱗毛覆蓋,初產時為淺綠或白色,孵化前漸變?yōu)樽厣?。卵塊多被產于玉米葉片正面,玉米喇叭口期多被產于近喇叭口處。
在適宜溫度下,經2~3 d 卵即孵化出幼蟲。幼蟲一般為6 齡,少數為5 齡,體長1~45 mm,體色有淺黃、淺綠、褐色等。幼蟲最為典型的識別特征是其腹部末端有4個呈正方形排列的黑斑點,3齡后頭部可見倒Y型紋。
老熟幼蟲一般在2~8 cm 深的土壤中做蛹室化蛹,有時也在玉米果穗或葉腋處化蛹。蛹長15~17 mm、寬4.5 mm,呈橢圓形,化蛹初期蛹體淡綠色,以后逐漸變?yōu)榧t棕及黑褐色。夏季蛹期一般為9 d,如遇低溫,蛹期則需20~30 d。
草地貪夜蛾是一種雜食性害蟲,危害植物多達76 科353 種。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特別喜食玉米、水稻、大麥、小麥、高粱、粟、甘蔗等作物,也危害十字花科、葫蘆科、豆科、茄科、菊科等作物,大豆、菜豆、馬鈴薯、番茄、辣椒等常見作物也是其危害對象。
草地貪夜蛾危害玉米最為嚴重,尤其是高齡幼蟲,暴食性強,常造成大片玉米葉片破爛、植株折伏,幼蟲在最后2~3 齡期的取食量占整個幼蟲期的80%。報道顯示,巴西玉米因草地貪夜蛾危害產量損失達19%~100%。中國農業(yè)農村部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8月中旬,我國34個省份中有24個省份發(fā)現草地貪夜蛾,有95萬hm2農作物受到影響,可能導致全國玉米減產50%。
草地貪夜蛾有兩種單倍型,即玉米品系和水稻品系。玉米品系主要危害玉米、棉花等作物,水稻品系主要危害水稻和各種牧草。
草地貪夜蛾適生區(qū)域極其廣泛,歐洲、大洋洲、亞洲和非洲的大部地區(qū)均為其適生區(qū),我國華南、華中、華東、西南地區(qū)東部等地均為其適生區(qū)。隨著草地貪夜蛾的不斷擴散,其分布區(qū)域還將繼續(xù)迅速擴大。
草地貪夜蛾遷飛能力強,遷移擴散速度快,可通過遠距離飛行進行快速、大范圍擴散蔓延。草地貪夜蛾一般在夜間遷飛,每晚可飛行100 km,成蟲在產卵前可遷飛500 km。
草地貪夜蛾成蟲具有趨光性,一般在夜間交配和產卵,卵塊通常被產于葉片背面。幼蟲有6 個齡期,高齡幼蟲具有自相殘殺性。
草地貪夜蛾主要以幼蟲危害。1~2 齡的幼蟲會吐絲,借助風擴散轉移到周邊的植株;1~3 齡的幼蟲通常隱藏在玉米的心葉、葉鞘等部位,葉片被取食后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4~6 齡的幼蟲對玉米的危害更為嚴重,葉片被取食后出現不規(guī)則的長形孔洞,幼蟲吃光整株玉米的葉片,嚴重時可造成玉米生長點死亡,影響葉片和果穗的正常發(fā)育,高齡幼蟲還取食玉米雄穗和果穗,嚴重危害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合理種植,區(qū)域內種植生長期相同的作物,避免不同茬口混栽,減少“橋梁”田;人工摘除卵塊、捕殺幼蟲。
卵孵化初期,可選用短穩(wěn)桿菌、蘇云金桿菌、草地貪夜蛾核多角體病毒和甲維鹽等生物農藥防治。
成蟲發(fā)生期,可集中連片使用殺蟲燈誘殺,搭配性誘劑和食誘劑誘殺防治效果更佳。
4.4.1 防治指標
玉米田塊蟲口密度達到每百株有10 頭草地貪夜蛾,玉米苗期被害株率大于10%,玉米大喇叭口期被害株率大于30%,穗期被害株率大于10%。
4.4.2 藥劑推薦
有機磷類農藥、有機氯類農藥和擬除蟲菊酯類等農藥不宜用于草地貪夜蛾的防治。研究表明,酰胺類農藥、Bt 毒素和Bt 作物可有效防治草地貪夜蛾。中國農業(yè)農村部《關于做好草地貪夜蛾應急防治用藥工作的通知》[農辦農(2019)13號]中推薦使用的單劑有茚蟲威、蟲螨腈、四氯蟲酰胺、氯蟲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溴氰菊酯、乙酰甲胺磷、虱螨脲,復配劑有甲維鹽·茚蟲威、甲維鹽·氟鈴脲、甲維鹽·高效氯氟氰菊酯、甲維鹽·蟲螨腈、甲維鹽·虱螨脲、甲維鹽·蟲酰肼、氯蟲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除蟲脲·高效氯氟氰菊酯。
4.4.3 注意事項
在低齡幼蟲期及時噴施藥劑防治,若幼蟲長到1.9 cm 時,其取食量急劇增加,危害加重;低齡幼蟲通常在夜間取食,最佳施藥時間為清晨或傍晚;藥液應噴灑在玉米心葉及周邊嫩葉上,以點噴為主,直接對準玉米心葉精準噴施,避免噴施位置不對影響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