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刺桐”還是“拆桐”?

2020-12-28 02:41沈書枝
古典文學知識 2020年6期
關鍵詞:桐花寒食

沈書枝

辛棄疾《滿江紅·暮春》詞曰:

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花徑里一番風雨,一番狼藉。紅粉暗隨流水去,園林漸覺清陰密。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庭院靜,空相憶。無說處,閑愁極。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處也?彩云依舊無蹤跡。謾教人羞去上層樓,平蕪碧。

多年前初讀時即很喜歡,尤其上片江南暮春場景,使人倍感親近。但終覺有些不愜的,是那句“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像是走在柔軟細膩沙灘上,忽然觸上一塊小小礫石。蓋因刺桐是熱帶亞熱帶植物,我從小到大從未在江南見過,不知辛棄疾為何在這首詞里將之作為江南暮春風物之一代表。當時草草檢索,所見版本皆為“刺桐”,想是自己孤陋寡聞,只好隨便放過去了,只是對這首詞,便始終無法產生像對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那樣十分切心貼意的深厚感情。

前幾天又讀到這首辛詞,不同的是在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刺桐”條注釋下看到:“廣信書院本誤作‘拆桐,茲從四卷本等?!保╗宋]辛棄疾著,鄧廣銘箋注《稼軒詞編年箋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心中一動,明白問題必出于此。檢索“拆桐”,則首次出現(xiàn)、同時又最為著名的,是柳永的《木蘭花慢》: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出郊坰。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盈盈,斗草踏青。人艷冶、遞逢迎。向路傍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傾。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酲。

詞寫清明時節(jié)都城士女出游情景,故開頭寫清明風景:桐花綻放,疏雨快晴?!安稹笔情_放之意,“拆桐花爛漫”,即春日的氣息催放了滿樹的桐花。揆之汴京物產及花期,這里的“桐花”當指泡桐或油桐花。泡桐為玄參科泡桐屬喬木,江南江北皆極常見,一般為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或白花泡桐(Paulownia fortunei),清明前后開淡紫或白色漏斗狀鐘形花。人家屋前屋后,或是參差發(fā)綠的春山間,常常忽然冒出這樣一樹兩樹至成群淡紫白花,樹又往往高大,比映鮮明,使人印象深刻。油桐(Vernicia fordii)樹較泡桐略小,為大戟科油桐屬植物,花期也在清明前后。油桐花花形也宛若漏斗,但較寬闊而短小,“漏斗”底部白色花瓣上布著磚紅色花絲,花開時葉子往往還沒怎么發(fā)出,望去十分美麗醒目?;鋾r整朵墜落在地,明潔動人。油桐果可以用來榨桐油,如今城市中油桐已很少見,不像生命力強旺的泡桐,自發(fā)在舊日樓房的一角,也易長成高大的一樹。但在漫長的農業(yè)時代,油桐子榨出的桐油可用作油漆及照明,是很有經濟價值的作物,因此曾被廣泛種植。在我小時候的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皖南農村油桐還很常見,鄉(xiāng)人用桐子榨油,油漆桌椅及木制農具,以達到防水防腐目的。如今江南鄉(xiāng)村里,還時??梢钥吹接屯┑纳碛?,江南地區(qū)的深山中,春日桐花滿地的情景,也還能不時得見。

桐花初放時尚是清明,待到整個群落參差開盡,則已是四月中下旬,谷雨前后,無可置疑的暮春時節(jié)了。因之在古典詩詞中常作為清明寒食或暮春風物之代表,如白居易《寒食江畔》:“忽見紫桐花悵望,下邽明日是清明。”權德輿《清明日次弋陽》:“自嘆清明在遠鄉(xiāng),桐花覆水葛溪長。家人定是持新火,點作孤燈照洞房。”歐陽修《清明賜新火》:“桐華應候催佳節(jié),榆火推恩忝侍臣?!绷直砻瘛缎虏乐小罚骸翱屠锊恢喝ケM,滿山風雨落桐花。”楊萬里《過霸東石橋桐花盡落》:“紅千紫百何曾夢,壓尾桐花也作塵?!壁w崇嶓《醉起》:“醉起西窗日欲斜,新煙初試雨前茶。川原春意無聊賴,開盡桐花到柿花?!绷赖摹安鹜┗€漫,乍疏雨、洗清明”,也正是以桐花寫清明的傳統(tǒng)之一例,而其特出之處,則在于以一“拆”字置詞開篇第一句之首,寫花開新奇生動,因而格外醒人眼目。

實際上,以“拆”字形容花開,柳詞前已多有?!吨芤住そ狻ゅ鑲鳌罚骸袄子曜鞫俟菽窘约综濉!币浴佰濉毙稳葜参锓N殼的開裂,“坼”即裂開之意。南朝陳沈炯《六甲詩》:“甲拆開眾果,萬物具敷榮。”乃承《周易》而來,以“拆”同“坼”,仍是形容種殼的萌裂,但與“萬物具敷榮”并列,或可微啟“拆”與“花開”之聯(lián)想。從中唐時起,以“拆”喻花開的寫法便很多見了,沈千運《感懷弟妹》(一作《汝墳示弟妹》):“今日春(一作天)氣暖,東風杏花拆?!膘`一《春日山齋》:“晴光拆紅萼,流水長青苔?!崩罴潯侗睒菣烟一ā罚骸伴_花占得春光早,雪綴云裝萬萼輕。凝艷拆時初照日,落英頻處乍聞鶯?!卑拙右住堵牡来壕印罚骸暗惋L洗池面,斜日拆花心。”杜牧《題白洲》:“山鳥飛紅帶,亭薇拆紫花?!敝镣硖浦了?,并沿用不絕。羅隱《寒食日早出城東》:“禁柳疏風細,墻花拆露鮮?!睆埫凇洞和碇{》:“雨微微,煙霏霏,小庭半拆紅薔薇。”歐陽修《綠竹堂獨飲》:“榴花最晚今又拆,紅綠點綴如裙腰?!蓖跤韨牎赌档な崱罚骸鞍鹕钋媛?,枝拖翠出藍?!钡珜ⅰ安稹弊种糜诰涫啄酥疗椎?,今則首見于柳永。詞人匠心的獨運于此顯露無遺,因其醒豁的新奇,加及柳詞的流行與桐花在現(xiàn)實與文學作品中雙重的常見,在其后南宋一代詩詞里,有許多直接將“拆”字與桐花相聯(lián)系的詞語。如劉克莊《寒食清明二首》(其二):“過眼年光疾彈丸,桐華半拆燕初還。”施樞《晚望》:“芳草迢迢客路長,柳邊吹絮燕泥香。桐花拆盡春歸去,猶倚危闌問夕陽?!比绻f這種用法還顧及了“拆”字的動詞詞性的話,另一種更為流行的用法則是在對柳氏此詞誤讀的基礎上形成的,因為不能正確理解“拆桐花爛漫”一句中“拆”字的意思(或許正因其生新,不易為人一望而知),便逐漸衍生出一個固定的詞語:拆桐,成為江南清明或暮春風物代表的意象之一。

“拆桐”一詞,今可見者,除開頭提及的辛棄疾《滿江紅》“算年年落盡拆桐花”外,尚有葉適《送葉路分》:“軟荷刺少離棹短,拆桐花多班露長?!笔拸┴埂肚迕鞒鎏介T》(一題《清明日早出太平門》):“江頭楊柳暗藏鴉,江上鵝兒浴淺沙。早起一風如此惡,路傍落盡拆桐花?!备唪恪缎怯曛小罚骸八范涕芮缇昂?,拆桐花下共扶疏?!薄洞喝毡鄙蕉住菲湟唬骸叭司壈资萸嘞謩兩n苔認舊題。春色滿山歸不去,拆桐花里畫眉啼?!庇秩缢尾省毒胍鳌罚骸案偛⊥魄糜麌I心,何如危坐拆桐陰。新蟬咽咽知人意,學我年來抱膝吟?!?/p>

上述詩例,可以說是對柳詞的一種因襲的誤讀與誤用,乃是將“拆桐”當作一種桐樹的名稱,“拆桐花”成其所綻之花,而不是“(自然之力)使桐花開放”的動詞性詞語了。對此,南宋理宗時沈義父《樂府指迷》已有指摘:

近時詞人,多不詳看古曲下句命意處,但隨俗念過便了。如柳詞《木蘭花慢》云“拆桐花爛熳”,此正是第一句,不用空頭字在上,故用“拆”字,言開了桐花爛熳也。有人不曉此意,乃云此花名為“拆桐”,于詞中云“開到拆桐花”,開了又拆,此何意也?(張璋等編纂《歷代詞話》上冊,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但將“拆桐”誤解為花名的時人與相習的后人仍是多數(shù),同時成書于理宗時期的趙希鵠的《洞天清錄》中,將“拆桐”附會為一種新桐:“有花桐,春來開花如玉簪而微紅,號拆桐花?!保ㄞD引自程杰、范曉婧、張石川編《宋遼金元歌謠諺語集》,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逗I较绅^叢書》道光己酉刻本《洞天清錄》中“拆桐”誤作“折桐”)明張大命《太古正音琴經》因襲之。但實際上,“春來開花如玉簪而微紅”的形態(tài)描述仍接近于泡桐和油桐,因玉簪花色潔白,花形也是漏斗狀,“如玉簪而微紅”恰接近于泡桐和油桐花筒白里帶紅的模樣。這些記載也從側面反映了“拆桐”一詞在當時文學作品中的流行。我們可以再看一些例子,有名的如周密《鷓鴣天·清明》:

燕子時時度翠簾。柳寒猶未褪香綿。落花門巷家家雨,新火樓臺處處煙。情默默,恨懨懨。東風吹動畫秋千。拆桐開盡鶯聲老,無奈春何只醉眠。

與周密為友的陳允平,有《有感》詩云:“燕子不歸春漸老,東風開盡拆桐花?!标愒势竭€有一首《醉桃源》,用的是“坼桐”而非“拆桐”:“東風開到坼桐花。游蜂初報衙。獸環(huán)微掩是誰家?,嵈敖鹄C紗。”江湖詩派詩人武衍有《春日湖上》(其二):“拆桐花上雨初干,寒食游人盡出關。”亦是將“拆桐”與寒食(清明前后)節(jié)氣相連?!度紓渥妗泛蠹硎恕巴弊謼l記南宋謝益齋七言詩:“開盡群花欲拆桐,春歸何事太匆匆。枝頭嫩綠偏宜雨,葉底殘紅不耐風?!鄙鲜鲋T例,足可證明在南宋后期,“拆桐”作為江南清明或暮春風物代表之一,在詩詞中已是習見表達。這股風氣在南宋末期時為最盛,到元初尚偶有一見。元淮《寒食》詩云:

城西爛熳拆桐花,珠翠郊原散綺霞。試問溧陽新燕子,今年寒食又無家。

前兩句純從柳詞中化來,以“拆桐花”寫寒食之春景。此外有張野《滿江紅·和吳此民送春韻》:

九十韶光,驚又見拆桐花落。春去也、愁人情緒,不禁離索。

以“拆桐花”寫春盡之愁情,亦十分清晰。至明朝,“拆桐”的說法如今便已很難找到,其意義也漸漸難為人們所明了。這或許是因為一時風氣過后,人們已漸漸不再理解和使用這一典故,也可能是流傳至今的文本,發(fā)生了一些變化。

辛詞“算年年落盡刺桐花”中的“刺桐”,據(jù)鄧廣銘《稼軒詞編年箋注》,廣信書院本作“拆桐”,“四卷本等”作“刺桐”。鄧廣銘在該書《例言》中說:

辛詞刊本,系統(tǒng)凡二:曰四卷本,其總名為《稼軒詞》,而分甲乙丙丁四集。今可得見者有汲古閣影宋鈔本,吳訥《唐宋名賢百家詞》本。曰十二卷本,名曰《稼軒長短句》,今可得見者有元大德己亥廣信書院刊本,明代王詔校刊、李濂批點本,汲古閣刊《宋六十名家詞》本,清末王氏四印齋刻本。

鄧箋本即依據(jù)上述各本,更參以別本,匯合比勘而成。而廣信書院之十二卷本,“為辛氏身后所刊布,其中所收詞視四卷本為多,字句既多所改定,而題語亦較詳明,茲編各卷各詞字句,依從斯本之處為獨多”(《稼軒詞編年箋注·例言》)。廣信書院本“必出自曾任京西南路提刑的稼軒嗣子所編定、由稼軒之孫辛肅請求劉克莊寫了序文、嗣即在上饒予以刊行的那部只收詞而不收詩的《辛稼軒集》”,在清代又經過黃丕烈、顧廣圻等人的??保ā都谲幵~編年箋注·增訂三版題記》)。四卷本分甲乙丙丁四集,“甲集為先生門人范開手編”,乙丙丁編成年月則無考(《滿江紅·暮春》篇在四卷本乙集)(《稼軒詞編年箋注·例言》)。屬于四卷本系統(tǒng)的另一《唐宋名賢百家詞》,則由明吳訥編成于正統(tǒng)辛酉(正統(tǒng)六年,1441)年間(鮑廷博《金奩集跋》,見朱祖謀?!蹲鹎凹浇饖Y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故廣信書院本在版本流傳和文句上都有優(yōu)于四卷本之處,也就更為可靠、更可征信。

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為豆科刺桐屬高大喬木,分枝有圓錐形黑色皮刺,因此得名。刺桐二三月開鮮紅色花,旗瓣如小辣椒飛起,綴生成總狀花序,實際一年中陸續(xù)總有開放,只不如三月繁盛(去年五月初,偶去貴州興義游玩,在路邊與山中仍看到盛開的刺桐及原產于巴西的雞冠刺桐)。刺桐宜生于熱帶亞熱帶的溫暖氣候,原產印度至大洋洲海岸林中,我國臺灣、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多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柬埔寨、老撾、越南等國亦有分布。至于我國江南地區(qū),則時至今日亦幾絕不可見,因為氣候原因,無法良好露天生存,因之也就不可能成為古代詩詞中江南清明風物的代表。因其生長地域的限制和嶺南地區(qū)在我國古代長期的邊緣化,刺桐在文獻記載中的首次出場,大約是在晉嵇含的《南方草木狀》里:

刺桐,其木為材,三月三時,布葉繁密,后有花,赤色,間生葉間,旁照他物皆朱殷。然三五房凋則三五復發(fā),如是者竟歲。九真有之。(楊偉群校點《南越五主傳及其它七種》,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不過,嵇含的記載仍使得刺桐這一物種在后世為人們所注意,并逐漸成為嶺南風物的代表之一。在其后的古典詩詞中,有關刺桐花的描寫雖然不多,也稱不上十分稀少。而寫到刺桐花的作品,作者多為嶺南人,或有與嶺南相關的本事。如唐代曹唐《奉送嚴大夫再領容州》:“蘄竹水翻臺榭濕,刺桐花落管弦閑?!笔菫閷殮v元年(825)在長安送嚴公素領容州(治所在今廣西容縣)刺史、容管經略使所作(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中華書局1995年版)。陳陶《泉州刺桐花詠呈趙使君》:“海曲春深滿郡霞,越人多種刺桐花?!碧諡閯ζ郑ń窀=掀剑┤耍嗽姙樘莆淖诖蠛腿辏?29)前后入泉州刺史趙棨幕時所作(同上)。李郢《送人之嶺南》:“回望長安五千里,刺桐花下莫淹留?!睘樗腿酥翈X南之作。又如五代詞人李珣,其《南鄉(xiāng)子》詞云:“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下越臺前。暗里回眸深屬意,遺雙翠。騎象背人先過水?!痹脚_即越王臺,漢時趙佗所筑,在今廣州北越秀山上。李珣《南鄉(xiāng)子》諸詞中多粵地風物,如“騎象背人先過水”“夾岸荔枝紅蘸水”“出向桄榔樹下立”“椰子酒傾鸚鵡盞”,使人一望即知其地域。又如宋代錢若水《宋太宗皇帝實錄》記劉昌言為閩人,嘗下第作詩,落句云“唯有夜來蝴蝶夢,翩翩飛入刺桐花。”后為商丘主簿,王禹偁贈詩云:“年來復有事堪嗟,載筆商丘鬢欲華。酒好未陪紅杏宴,詩狂多憶刺桐花。”錢若水曰:“刺桐花,深紅,每一枝數(shù)十蓓蕾,而葉頗大,類桐,故謂之刺桐,唯閩中有之。”([宋]錢若水修,范學輝校注《宋太宗皇帝實錄校注》卷七八,中華書局2012年版)因其如此,在辛棄疾明確寫出“家住江南”的暮春詞中,出現(xiàn)“算年年落盡刺桐花”這樣的字眼,也就更加顯得突兀與不合情理。辛詞亦應是在南宋將“拆桐花”視為“拆桐”所開之花的風氣影響下的產物,是對柳詞“拆桐花爛漫”的一種誤用,但在南宋及其后一段時期,亦已成為當時對春日風物的一種獨特表達。

無獨有偶,蕭彥毓《清明出太平門》之“路傍落盡拆桐花”,在后世刻本中也有的被改成了“路傍落盡刺桐花”。中華書局2007年版《詩人玉屑》中本詩校記云:“‘拆朝鮮本、寬永本《詩人玉屑》作‘刺。”按“寬永本”為日本寬永十六年(1640)刻本,“朝鮮本”為朝鮮正統(tǒng)年間刻本(張健《魏慶之及〈詩人玉屑〉考》,見香港浸會大學《人文中國學報》編輯委員會編《人文中國學報》第十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與前所說屬于四卷本系統(tǒng)的吳訥《唐宋名賢百家詞》之編成恰在同一年代。則后人之以“刺桐”代“拆桐”,至遲在明正統(tǒng)年間就已開始。這與“拆桐”典故在明清詩文中的幾不可見也暗暗相合:源頭上的引用在刊刻過程中被修改以后,影響也便不再繼續(xù)發(fā)生。

“拆桐”一詞,倘若不知其由來,意義實難明了,后世逐漸感到迷惑,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刺”與“拆”音近,刺桐這一物種,隨著明代對南部中國的大開發(fā),又漸漸為世人所熟知,因此被用來代替意義不明的“拆桐”,也就是很順理成章的了。而從南宋時期就已逐漸流行的閩刻,此時進一步繁盛,或者與此也不無關系。值得注意的是,明人詩中,相較于唐宋,寫及刺桐花的數(shù)量大增;這其中有許多是從詩題或內容上稍加辨別便能看出有與嶺南相關的本事的,如王景《新春偶成》:“南來憔悴滇陽客,每向年光感去留。萬里歸心背殘臘,五更清夢落神州。刺桐花發(fā)東風早,垂柳條長宿雨收。便欲題詩散伊郁,瀘江風浪拍天流?!笔琴H官云南時所作(陳田輯撰《明詩紀事》乙簽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饒與齡《送張晉宇北上》(其一):“嶺南仙尉朝天去,兩袖清風匹馬催。菊酒長亭須惜別,刺桐花畔待君回?!笔巧頌榇笃胰说酿埮c齡送別友人北上,以地方的“刺桐花畔待君回”表達不舍與期待重逢之情。也有不少純是描寫風物情境,難以考索其背景,而使人疑惑其準確與否的,其中又以元末明初時為多。如楊基《春日雜詠二首》(其二):“偶自循籬出徑苔,刺桐花落野棠開。一年春已無多在,幾個人曾有暇來?!备呙鳌断睬纭罚骸按掏┗ㄩ_山雨晴,綠樹上有黃鸝鳴。杖藜出門看山色,恰見小池新水生?!?/p>

高翥《春日北山二首》其一的“拆桐花里畫眉啼”,《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江湖小集》卷七三作“拆桐”,今人著作中提到則多作“刺桐”。清李調元《南越筆記》至謂:“高翥詩云:‘春色滿山歸不得,刺桐花里畫眉啼。廣中多刺桐,每行諸峽中,禽音倍勝他處?!保ɡ钫{元《南越筆記》,見張智主編《中國風土志叢刊》第57冊,廣陵書社2003年版)而實際上這首寫“西湖北山葛嶺一帶景致”(仲向平《西湖名人故居》,杭州出版社2000年版)的詩,自然不會與嶺南的刺桐發(fā)生關系。張野《滿江紅·和吳此民送春韻》中的“又見拆桐花落”,在《彊村叢書》本《古山樂府》中亦作“又見刺桐花落”。而后世誤改“拆桐”為“刺桐”者,當又遠不止此處幾例。試以宋末元初的方回所作《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其七)為例,以理推之:

刺桐花發(fā)草如藍,欲卸綿袍剪纻衫。一夜春霜忽如雪,江南天氣不宜蠶。

青溪位于今安徽省歙縣,是方回遠祖儲墓之所在地。這一組十二首詩寫其春日舟行青溪道中,組詩中清楚點出其時節(jié),是“故教客子知寒食,時有梨花一樹明”和“蕨拳欲動茗抽芽,節(jié)近清明路近家”的清明寒食之前。在這乍暖還寒時節(jié),詩人描寫沿途所見所感,刺桐花開了,綠草如藍,天氣漸暖,想要卸下厚厚的棉袍,換上輕薄的纻衫了。忽然一夜春霜如雪,又冷了起來,江南的天氣原來還不到宜蠶的時節(jié)呢。這里首先需要提起的,仍然是生于熱帶亞熱帶、在江南幾乎絕不可見的刺桐花出現(xiàn)在皖南山村風景中的格格不入之感;其次有趣的是,清郭麐《靈芬館詩話》卷三中引此詩第一句為“刺桐花白草挼藍”(見張寅彭選輯,吳忱、楊焄點校《清詩話三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這或可供我們約略猜想這首詩被改變的過程。刺桐花顏色鮮紅,而此詩言“刺桐花白”,顯是矛盾,故改“花白”為“花發(fā)”?!皰邓{”即“揉藍”,藍為蓼藍、大藍、槐藍等植物,古代揉搓其葉以取汁染色,其中蓼藍染綠,大藍染碧,槐藍染青,故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說。唐宋詩詞中,常以“挼藍”形容美麗之水色或山色,如“千里瀟湘挼藍浦”“山色挼藍”“一溪晴綠看揉藍”,此處則以“挼藍”形容青青草色。人或不知其意,而改“挼藍”為“如藍”?!鞍住迸c“挼藍”相對,“刺桐花發(fā)草如藍”原或是“拆桐花白草挼藍”,所寫正是江南清明寒食時節(jié)開放的白色桐花。

與之類似,年代在辛棄疾與高翥之間的曹彥約,有《祁門道中即事》十首,其十曰:“古來遺逸野人家,石磴崎嶇閣道斜。犬吠人行都不問,杉籬空掩刺桐花?!边@十首組詩寫安徽祁門道中風景,其余如“餅餌商量全孕麥,衣裳消息半芽?!保盀閻塾泥l(xiāng)度遠村,支頤佇立愛山礬”,“山木陰陰系晚牛,水田漠漠任春鷗”,均為顯明的暮春初夏場景,這里的“杉籬空掩刺桐花”,大約也應該作“杉籬空掩拆桐花”才是。

因為“拆桐”的“拆”字一點易磨損、脫落,后世刻本中,“拆桐”有時也漸漸訛為“折桐”。葉適《送葉路分》一詩在《四部叢刊》本《水心集》卷七中作“拆桐”,《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石倉歷代詩選》卷二九中便脫落為“折桐”。范成大《破陣子·祓禊》有句:“淚竹斑中宿雨,折桐雪里蠻煙?!膘痨陉帤v三月三日,時節(jié)與清明、寒食連近,此處“折桐”亦應為“拆桐”無疑(此處可參看俞香順《楊桐·海桐·拆桐文獻考論》,《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后人詞話,引柳詞亦多有作“折桐花爛漫”者。類似訛誤,自明清至民國皆多有。南宋江湖詩派的陳起,其《蕓隱提管詩來依韻奉答》其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江湖后集》卷二四句作云:“我詩如折桐,經霜為一空。尚可親時髦,托根日華宮。莫謂背于時,會在春風中。小雨灑清明,又是一番紅?!庇凶詈髢删渥C明,則“折桐”亦應為“拆桐”無疑了。

猜你喜歡
桐花寒食
漫談唐詩中寒食節(jié)的習俗
禁火寒食節(jié)
桐花滿地
漸行漸遠寒食節(jié)
桐花開了
桐花滿地
寒食、清明與詩
清明節(jié)的由來
桐花滿地
桐花滿地
保山市| 东平县| 丹东市| 长沙市| 崇明县| 南郑县| 资兴市| 客服| 紫阳县| 长沙市| 白水县| 宁河县| 武汉市| 塔城市| 五大连池市| 开化县| 松溪县| 冷水江市| 台东县| 丹凤县| 安多县| 墨玉县| 澎湖县| 阿克苏市| 教育| 武胜县| 东山县| 普兰店市| 酉阳| 云梦县| 庄河市| 泸溪县| 奉新县| 额尔古纳市| 房产| 绥棱县| 宣汉县| 乌恰县| 凤凰县| 普格县| 福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