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煉,黃青丹,王 勇,劉 靜,張亞茹
(廣州供電局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600)
SF6因其優(yōu)良的絕緣和滅弧性能被廣泛用于各種中壓(MV)和高壓(HV)電氣設(shè)備中,如氣體絕緣開關(guān)設(shè)備(gas insulated switchgears,GIS)、氣體絕緣金屬封閉輸電線路(gas insulated line,GIL)和氣體絕緣變壓器(gas insulated transformer,GIT)[1]。然而,SF6是一種強溫室氣體,其溫室效應(yīng)潛能值(GWP)高達23 500,在大氣中的壽命長達3200年[2]。
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締約方在1997年簽訂的《京都議定書》中,將SF6列為6種限制性使用的溫室氣體之一,并要求限制SF6的使用[3]。據(jù)統(tǒng)計,到目前為止,SF6氣體占溫室氣體總排量已經(jīng)超過15%,全球約有80%的SF6用于電力工業(yè),由SF6引起的氣候升溫約為0.004℃[4]。2015年簽署的《巴黎協(xié)議》旨在將本世紀(jì)的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nèi)[5]。為實現(xiàn)電力工業(yè)的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迫切需要尋找一種環(huán)保型氣體絕緣介質(zhì)[2]。
七氟異丁腈(C3F7CN)被認(rèn)為是最新一代絕緣氣體之一。表1是C3F7CN和SF6的基本性質(zhì)對比[4,6-8]。從表1可以看出,C3F7CN的絕緣性能達到了SF6的兩倍以上,GWP值僅為2 090,無色、不易燃,熱穩(wěn)定性良好。但C3F7CN的液化溫度較高,因此需要與CO2、N2或干燥空氣混合使用。研究表明,含18%~20%C3F7CN的氣體混合物電氣強度能夠達到純 SF6的水平[7]。
表1 C3F7CN與SF6的基本性質(zhì)Tab.1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F6and C3F7CN
目前針對C3F7CN/CO2混合氣體絕緣性能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9-15],但鮮有針對混合氣體局部放電(PD)特性的報道。氣體絕緣設(shè)備在長期運行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各類絕緣缺陷會引發(fā)不同程度的局部放電。當(dāng)氣體絕緣設(shè)備內(nèi)部產(chǎn)生較強的PD時,會伴隨電磁輻射、噪聲及化學(xué)效應(yīng)等物理現(xiàn)象。局部放電產(chǎn)生的強電磁陡脈沖一方面會損傷絕緣材料,使其絕緣性能下降,形成惡性循環(huán)并可能導(dǎo)致?lián)舸?;另一方面,局部放電將引發(fā)氣體絕緣介質(zhì)發(fā)生分解生成諸多分解產(chǎn)物,如目前廣泛應(yīng)用的SF6氣體在局部放電條件下會分解產(chǎn)生SOF2、SO2F2等諸多有毒產(chǎn)物[16]。局部放電既是加速絕緣劣化的最主要原因,也是表征絕緣狀態(tài)最有效的特征量。因此,對C3F7CN混合氣體局部放電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采用氣體絕緣性能測試平臺,探究氣壓、C3F7CN體積分?jǐn)?shù)對C3F7CN/CO2混合氣體局部放電特性的影響,獲取C3F7CN/CO2混合氣體的局部放電波形、局部放電起始電壓,并與SF6氣體進行對比,在此基礎(chǔ)上分析混合氣體的協(xié)同效應(yīng)。
氣體絕緣性能測試平臺主要由工頻試驗變壓器、保護電阻、分壓電容、耦合電容及氣室組成[17],實驗電路如圖1所示。工頻試驗變壓器輸入電壓為380 V,輸出最大電壓為100 kV,額定容量為50 kVA;保護電阻阻值為5 kΩ,用于防止擊穿瞬間試驗變壓器過流;分壓電容(100 kV/500 pF)用于測量氣室中放電缺陷兩端所施加的實際電壓;耦合電容用于給局部放電產(chǎn)生的脈沖電流提供高頻低阻通道;經(jīng)無感檢測阻抗(阻值為50 Ω)轉(zhuǎn)換為電壓信號,由示波器顯示與存儲。試驗氣室為容積為60 L的法蘭連接做成的密閉容器,其中金屬材料為不銹鋼,絕緣材料為耐腐蝕特性優(yōu)異的聚四氟乙烯。
圖1 實驗電路圖Fig.1 Experimental circuit diagram
試驗采用針-板電極模擬極不均勻電場,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2所示。其中針電極針尖部分長度為5 mm,曲率半徑為0.3 mm,板電極半徑為50 mm,針-板電極間隙為5 mm;電極材料為黃銅。采用電場利用系數(shù)f表征電場均勻度,相關(guān)關(guān)系如式(1)~(2)所示。
式(1)~(2)中:Emax是最大電場強度;Eav是平均電場強度;U和d表示電極之間的電壓和電極間隙的距離。對電極模型的電場分布情況進行計算,發(fā)現(xiàn)針-板電極的電場利用系數(shù)為0.21,滿足極不均勻電場條件[18]。
實驗前利用無水酒精對氣室內(nèi)壁進行清理,待風(fēng)干后對裝置氣密性進行檢測。隨后抽真空并充入CO2氣體(純度為99.999%)對氣室進行3次洗氣處理以去除雜質(zhì)氣體,避免對測試結(jié)果帶來影響。最后充入固定體積分?jǐn)?shù)C3F7CN的C3F7CN/CO2混合氣體進行實驗。文獻[19]指出在-15℃時,10%C3F7CN/90%CO2混合氣體的最高使用壓力約為0.58 MPa。為滿足實際工程中的要求,以及對C3F7CN不同體積分?jǐn)?shù)條件下混合氣體的局部放電特性進行充分分析,試驗過程中C3F7CN的體積分?jǐn)?shù)分別選定為0、2%、4%、6%、8%、10%、12%。
圖2 針-板電極的結(jié)構(gòu)Fig.2 Needle-plate electrode structure
針-板電極下的局部放電屬于典型電暈放電。當(dāng)電場極不均勻時,隨著間隙上施加電壓的升高,針電極附近范圍內(nèi)的電場將會使得氣體分子發(fā)生電離;當(dāng)外加電壓上升到氣體臨界擊穿場強時,在針電極附近將發(fā)生穩(wěn)定的電暈放電(局部放電)[18]。定義氣體絕緣介質(zhì)發(fā)生穩(wěn)定局部放電時施加的電壓為局部放電起始電壓(partial discharge inception voltage,PDIV)。
本試驗中局部放電信號利用IEC 60270-2000推薦的脈沖電流法進行檢測[20],檢測儀器為Tektronix公司生產(chǎn)的DPO7104型數(shù)字熒光示波器,其帶寬為1 GHz,最大采樣率為20 G/s。采用逐步升壓法,從0 kV開始勻速緩慢施加工頻高電壓,當(dāng)電極間隙開始產(chǎn)生局部放電時,記錄分壓電容所顯示的電壓值作為該條件下的PDIV。每組實驗重復(fù)測量5次,結(jié)果取平均值,兩次測試的間隔時間為3 min。
實驗過程中,隨著施加電壓的提高,電極之間發(fā)生放電現(xiàn)象,當(dāng)出現(xiàn)重復(fù)、明顯的放電信號時,記錄此時的電壓作為局部放電的起始電壓,此時的波形作為局部放電起始時的波形。圖3給出了相同電壓下測得的SF6、CO2及C3F7CN/CO2混合氣體的局部放電起始條件下的信號波形,其中C3F7CN的體積分?jǐn)?shù)為8%。
圖3 SF6、CO2和C3F7CN/CO2混合氣體的PD信號波形Fig.3 PD signal waveform of SF6,CO2,and C3F7CN/CO2mixture
根據(jù)局放信號的波形來對3種電負(fù)性氣體進行比較分析。從圖3可以看出,3種氣體局部放電產(chǎn)生的PD信號波形表現(xiàn)出類似的特性。在相同外施電壓條件下,C3F7CN/CO2混合氣體、純SF6氣體、純CO2氣體的放電波形相似,放電幅值也基本相同。
對于C3F7CN/CO2混合氣體,氣壓和混合比是影響其絕緣性能的兩個主要因素[17]。下面對混合比與氣壓對C3F7CN/CO2混合氣體在極不均勻電場下PDIV的影響情況進行分析。
2.2.1 氣壓對混合氣體PDIV的影響情況
圖4給出了SF6和C3F7CN/CO2混合氣體的PDIV隨氣壓的變化情況。
圖4 SF6和C3F7CN/CO2混合氣體在不同混合比下的PDIV與氣壓的關(guān)系Fig.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DIV of SF6and C3F7CN/CO2mixture and gas pressure at different mixing ratio
從圖4(a)可以看出,相同混合比條件下C3F7CN/CO2混合氣體的PDIV隨氣壓的增大而增大。C3F7CN體積分?jǐn)?shù)為2%~12%的混合氣體在各個氣壓下的PDIV均低于SF6氣體。而文獻[21]指出,純SF6和C3F7CN體積分?jǐn)?shù)為15%的C3F7CN/CO2混合氣體的PDIV幾乎處于同一水平。從圖4(b)可以看出,隨著氣壓的增大,C3F7CN/CO2混合氣體相對SF6的PDIV有所下降,并趨于穩(wěn)定。例如0.2、0.4、0.6MPa下C3F7CN體積分?jǐn)?shù)為4%的混合氣體PDIV分別達到相同氣壓條件下純SF6的74%、64%、62%。C3F7CN體積分?jǐn)?shù)為8%的混合氣體PDIV在0.2、0.4、0.6 MPa分別達到相同氣壓條件下純SF6的86%、68%、64%。
2.2.2 混合比對混合氣體PDIV的影響情況
圖5為純SF6和C3F7CN/CO2混合氣體在不同氣壓條件下的PDIV隨混合比的變化情況。
圖5 SF6和C3F7CN/CO2混合氣體在不同氣壓下的PDIV與混合比的關(guān)系Fig.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DIV of SF6and C3F7CN/CO2mixture and mixing ratio at different gas pressure
從圖5可以看出,少量C3F7CN的加入能夠顯著提高純CO2氣體的PDIV,這一結(jié)果與文獻[22]中的結(jié)論相一致,例如0.3 MPa下含6%C3F7CN的C3F7CN/CO2混合氣體的PDIV是純CO2氣體的1.61倍。
當(dāng)C3F7CN體積分?jǐn)?shù)為2%~12%時,隨著C3F7CN體積分?jǐn)?shù)的增加,混合氣體的PDIV先快速增長,到一定程度后,增長趨勢放緩,趨向于飽和狀態(tài)。當(dāng)C3F7CN體積分?jǐn)?shù)超過4%時,局部放電起始電壓的增加幅度比較微小。比如,0.4 MPa下C3F7CN體積分?jǐn)?shù)為2%、4%、6%、8%、10%、12%的混合氣體PDIV分別達到相同氣壓條件下純SF6的49%、64%、66%、68%、69%、71%,在0.6 MPa時分別為50%、62%、63%、64%、66%、67%。
此外,混合氣體相對于純SF6氣體的PDIV值隨C3F7CN含量的增加同樣呈飽和增長趨勢,當(dāng)C3F7CN的體積分?jǐn)?shù)大于6%時,混合氣體相對于純SF6氣體的PDIV增長率很小。
電負(fù)性氣體與普通氣體混合后,混合氣體的絕緣性能通常不隨電負(fù)性氣體含量線性變化,稱這種非線性變化為電負(fù)性氣體與緩沖氣體的協(xié)同效應(yīng)。文獻[23]定義了電負(fù)性氣體與緩沖氣體的協(xié)同效應(yīng)表達式,如式(3)所示。
式(3)中:V1、V2分別定義為C3F7CN/CO2混合氣體中C3F7CN體積分?jǐn)?shù)為12%、0時的PDIV值,V1>V2;Vm為C3F7CN/CO2混合氣體中C3F7CN體積分?jǐn)?shù)為2%、4%、6%、8%、10%的PDIV值;k為C3F7CN/CO2混合氣體中C3F7CN的體積分?jǐn)?shù);C為協(xié)同效應(yīng)系數(shù);K為本次實驗區(qū)間內(nèi)的等效體積分?jǐn)?shù),等于PDIV值為Vm時的k值除以PDIV值為V1時的k值。當(dāng)C=1時,Vm隨著k的增長由V2線性增長到V1;否則,Vm非線性地增長到V1。因此,可以用C的值來表示兩者非線性度即協(xié)同效應(yīng)的大小,即C越小表示非線性度越大,協(xié)同效應(yīng)越明顯。
根據(jù)實驗測得的混合氣體局部放電起始電壓數(shù)據(jù),計算得到不同氣壓下的協(xié)同效應(yīng)系數(shù)C的數(shù)值,如表2所示。
從表2可以看出,C3F7CN氣體與CO2氣體的局部放電協(xié)同效應(yīng)系數(shù)C為0.004~0.311。不同混合比、不同氣壓條件下的C3F7CN/CO2混合氣體的協(xié)同效應(yīng)系數(shù)C值都接近于0,說明C3F7CN/CO2混合氣體具有較強的協(xié)同效應(yīng),兩種氣體混合后適合應(yīng)用于電氣設(shè)備中。
根據(jù)前述結(jié)果,增加氣壓和混合比均可以提升C3F7CN/CO2混合氣體的PDIV。
隨著氣壓的增大,氣體中自由電子的平均自由行程會被壓縮,碰撞電離過程減弱,從而需要施加更大的電壓才能產(chǎn)生穩(wěn)定的電暈放電,即電暈起始電壓增加。隨著氣壓的進一步升高,氣體對電場的不均勻程度更加敏感,因此產(chǎn)生穩(wěn)定電暈放電時所需的外施電壓增長量沒有低氣壓時的大,即在典型針板缺陷模型下,SF6及C3F7CN/CO2混合氣體的PDIV值隨氣壓的增加呈飽和增長趨勢。
同樣,隨著C3F7CN/CO2混合氣體中C3F7CN體積分?jǐn)?shù)的增加,電負(fù)性C3F7CN氣體分子吸收自由電子生成的負(fù)離子將阻礙放電過程的發(fā)展[18]。另外,C3F7CN分子本身的體積較大,由它解離形成的粒子遷移率較小,導(dǎo)致針電極附近的空間電荷較為密集,不容易形成能改善電極附近電場分布的均勻空間電荷層,因此隨著混合比的進一步增加,混合氣體的局部放電起始電壓將呈現(xiàn)飽和趨勢。
因此,通過增加氣壓或混合比能夠使混合氣體的PDIV值最終達到甚至超越部分條件下的純SF6氣體。圖6為0.5 MPa和0.6 MPa下混合氣體PDIV與0.1~0.3 MPa下純SF6氣體的PDIV對比。
圖6 高氣壓C3F7CN/CO2混合氣體與純SF6的PDIV對比Fig.6 PDIV comporison between high pressure C3F7CN/CO2mixture and pure SF6
從圖6可以看出,增加混合氣體的氣壓可以明顯使混合氣體的PDIV值高于低氣壓條件時的純SF6氣體,比如各混合比條件下0.5 MPa和0.6 MPa混合氣體的PDIV值遠高于0.1 MPa下的純SF6。此外,C3F7CN體積分?jǐn)?shù)為2%的C3F7CN/CO2混合氣體在0.6 MPa下的PDIV相當(dāng)于純SF6在0.2MPa下的PDIV,C3F7CN體積分?jǐn)?shù)為12%的C3F7CN/CO2混合氣體在0.6 MPa下的PDIV相當(dāng)于純SF6在0.3 MPa下的PDIV。
相同氣壓條件下,C3F7CN/CO2混合氣體中C3F7CN體積分?jǐn)?shù)從2%上升至4%時,其PDIV明顯上升,而C3F7CN體積分?jǐn)?shù)從4%增加到12%時,混合氣體的PDIV值變化不大。考慮到氣體絕緣介質(zhì)應(yīng)用時的液化溫度限制,C3F7CN含量不宜過高。綜合上述實驗結(jié)果,C3F7CN體積分?jǐn)?shù)為4%~6%的C3F7CN/CO2混合氣體更適用于各類電氣設(shè)備。
本文對C3F7CN/CO2混合氣體與SF6氣體在極不均勻電場條件下的局部放電特性進行實驗對比研究,分析了不同混合比、氣壓條件對該環(huán)保型絕緣氣體局部放電特性的影響,得到如下主要結(jié)論:
(1)極不均勻電場下C3F7CN體積分?jǐn)?shù)為2%~12%的C3F7CN/CO2混合氣體PDIV值隨C3F7CN體積分?jǐn)?shù)和氣壓的增大呈飽和增長趨勢。
(2)C3F7CN體積分?jǐn)?shù)為2%的混合氣體在0.6 MPa下的PDIV與0.2 MPa下純SF6的PDIV基本相同;C3F7CN含量為12%的混合氣體在0.6 MPa下的PDIV與0.3 MPa下純SF6的PDIV基本相同;
(3)C3F7CN和CO2氣體具有較強的協(xié)同效應(yīng),綜合考慮混合氣體的液化溫度及應(yīng)用氣壓條件,C3F7CN體積分?jǐn)?shù)為4%~6%的C3F7CN/CO2混合氣體適宜于替代純SF6應(yīng)用于各類氣體絕緣設(shè)備。
(4)C3F7CN/CO2混合氣體對電場不均勻度的敏感度比較差,因此使用該混合氣體的電氣設(shè)備需進一步優(yōu)化設(shè)計,避免出現(xiàn)稍不均勻場、極不均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