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科相比較,高中時期的物理具備較強的理論性和思維性,很多學生在學習期間都會存在力不從心的困擾。究其原因是高中生在思考物理問題時,采取的思維方式不夠科學與高效。因此高中生應該強化自身對公式、定理等基礎知識的掌握,找到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突破學習中的障礙。
一、高中物理解題思維方法
1.解題思維的分類。很多同學在從初中升入高中之后感覺學習存在較大的難度,特別是在學習物理知識時,總是會出現(xiàn)錯誤,或者在解決問題時缺少解題思路。這就需要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結合自己對物理學科的體會,認真研究解題思維方法,如類比推理、假設法、整體隔離法和代換推理法等。
2.物理學科解題思維方式使用的價值。因為高中物理學科具備較強的綜合性,且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備受關注,而解題思維方式可以幫助高中生更清晰地了解題目含義,增加自身物理知識儲備量,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高中物理解題思維方法與應用
在解決高中物理問題時,如果僅僅圍繞教材中的物理知識原理和定義加以應用,那么一定會出現(xiàn)毫無頭緒與思路的情況,岡此我們需要了解解題的思維方法,進而將問題簡單化與形象化,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有效解決。求解高中物理問題常用的思維方法有以下五種:
1.整體隔離法。整體隔離法是思維方法中的基本方法,整體的本質(zhì)是不過于細致地挖掘題目,僅僅需要將多個物體看成一個整體,進而結合整體的思想解決物理問題;隔離思想則要求對物理題目進行細致的劃分與研究,將整個系統(tǒng)劃分成一個個獨立的研究對象,將整個過程細分為一個個子過程等。很多物理題目需要在運用整體法之后再使用隔離法,把整體和外界之間的物理關系視作核心,找到題目中隱藏的條件,明確條件中存有的等量關系,在此基礎上對物理題目中的各物體進行隔離分析,最后得到正確答案。
2.代換推理法。在解決高中物理問題的過程中,最終答案需要建立在標準理念和基礎知識之上,由此不僅出現(xiàn)煩瑣的解題過程,浪費時間和精力,還容易出現(xiàn)計算錯誤的問題。要想準確地將代換推理思維方法應用在物理解題中,需要準確找出題目中不變的物理量,利用等效思想建立物理模型,保證物理題目的解答環(huán)節(jié)足夠便捷,并快速得出問題的答案。
3.類比法。進行類比時,需要先把題目要求分析的目標與自己熟悉的物理模型進行對比,找出二者存有的共同點,然后把一個目標的特征及規(guī)律運用在另一個目標中,由此解決相應的物理問題。比如求解與電場相關的物理題目時,我們可以將電場和重力場進行對比,分析在相同的引力勢能作用下電荷的運動規(guī)律。
4.假設法。很多物理題目在發(fā)生與發(fā)展過程中具有較多的關聯(lián)性與可能性,因此在解決物理問題時,可以借助假設的思維方法加以研究。首先,在求解物理問題之前,對其可能性加以思考,依據(jù)定性的思維模式找到物理題目中涉及的具體條件,將這些條件轉變?yōu)榭赡苄?其次,對可能性加以假設和分析;最后,對假設的問題進行正確性的核查。
5.發(fā)散思維法。高中物理課程的學習目標并不是得出物理問題的答案,而是在解答題目的訓練中不斷強化自身的物理知識和技能,鍛煉思維能力。所以同學們在解決物理問題時,應善于使用發(fā)散的思維方法,將物理問題進行發(fā)散性思考,采用多種方式研究物體的運動過程,進而找到最有效的解決途徑。
作者單位:河北正中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