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財金剛
在俄羅斯餐廳吃頓飯,不懂俄語沒關系,只看菜單上的圖案也能點上兩大盤餃子。
但第一次來到這里的游客往往還沒來得及感慨祖國的文化輸出越做越好,就會被服務員端上來的那兩盤食物震撼,它們很可能是藍莓餡的。
在俄羅斯,餃子也是個傳統(tǒng)食物,很多俄羅斯朋友從小吃到大,但對于中國人來說,俄羅斯人民做的餃子是能吃出眼淚的。
不管多么包容的年輕人,大概率都會在與國際接軌的進程中被俄羅斯餃子擊退,如果你是第一次嘗試,在吃之前永遠想不到餃子餡的范圍到底還能有多廣泛。
至少在我的想象中,它里面包的不應該是培根土豆泥。
而當你有機會去俄羅斯朋友家里做客,看著大家其樂融融地親手為你包一頓土豆泥餡的餃子,再端上來一碗酸奶油讓你蘸著吃,這時就會明白俄羅斯人的熱情確實不是誰都能承受的。
對此在俄羅斯留學的朋友們最有發(fā)言權,他們比誰都知道,從在異鄉(xiāng)發(fā)現家的味道,到心理防線的崩潰,只需要一袋俄羅斯餃子。
“在明斯克買過土豆餡的,那種土豆加小茴香的味道直沖天靈蓋,一言難盡。我室友還買過櫻桃餡的,煮完吃了一個,把一鍋都倒了?!?/p>
當地人民顯然為這種食物賦予了新的定義,不再受制于拌餡的技術門檻,也許在他們心中餃子就該是包容的。
要知道,有的餡就算親眼看見了也不認識。
但作為一個不缺肉食的地區(qū),上面也就能算個開胃菜。
俄羅斯朋友應該是準備把耿直的性格特點放在肉餡餃子上體現,不同于國內餡料肉加蔬菜的組合,他們在飲食上總是保持一貫的水準,肉餡就是純肉的。
如果你身邊有去過俄羅斯的朋友,總會有人提醒你不要對那里的餃子存在任何幻想,很有可能買了一袋肉餃子,吃出的是小籠包蘸牛油的口感。
而另一批人則會告誡去俄羅斯求學的晚輩,只要懂得自力更生,在哪都能吃上餃子。
“我以前在家的時候不會包,到了俄羅斯馬上被逼得學會了,不過用叉子封口這招是跟俄羅斯人學的?!?/p>
甚至一些其他歐洲國家的留學生反而因為俄羅斯餃子得到了某種救贖:
“亞洲超市里的水餃,比其他超市里的俄羅斯純肉餃子貴一倍不止,而且改造好了蘸醋吃也沒那么差,純肉餃子絕對是硬菜,里面全是肉,一般吃十幾個肯定飽了?!?/p>
可以說只有進入當地語境的人,才能理解這種貫徹至今的蘇維埃重錘級吃法。
在一位知乎網友分享的經驗中,純肉餡餃子在他們的概念里并不是主食,而是一道性價比極高的葷菜,想吃肉的時候才會吃。
畢竟從肉含量的角度出發(fā),即便不小心把它們煮破,這頓飯還可以改成面片丸子湯。
就像是某種鏡像,無數俄羅斯人都曾公開表示過自己對餃子的癡迷,據說葉利欽生前最愛吃的就是餃子。
他們還曾舉辦過多次吃餃子大賽,只是不知道會不會因此出現甜黨和咸黨的爭端。
坊間傳言一些俄羅斯極端餃子愛好者一到比賽期間就會到處展示自己家的冰箱,為的就是預防這種風險。
“素餃子是主食,肉餃子是葷菜,只需要葷素搭配就能解決問題?!?/p>
他們同樣深諳“餃子就酒,越喝越有”的傳統(tǒng)智慧,家住圣彼得堡的伊萬曾在當地論壇上介紹自己的生活感悟,他認為只有一個餃子才配得上一杯伏特加shot。
“餃子是與伏特加有關的俄羅斯美食最高成就,我在想喝一杯的時候就會吃,冰冷的液體和熱餃子在胃里混合的時候,你就來到了俄羅斯。”
你很難說清俄羅斯人對于這種食物認知方向的對錯,但你完全有理由懷疑他們很可能把包餃子的天賦點歪了。
比如在制作餃子的實際操作過程中,餃子皮都是用杯子扣出來的。
而當你在看到有人掌握了生烤餃子串的絕活之后,會更加確定文化差異的客觀存在性。
在媒體的報道中,世界上最小餃子出自俄羅斯人之后,一個只有0.0016克重,用牙簽當搟面杖制作。
當時有本地人提出這是種形式主義,沒人知道搞出這種東西是給誰吃的。
事實上早在1969年,就有人搞出了“餃子槍”的騷操作,只需要將面團鋪開,餡料擺好,再鋪上第二層面團,就能完成一槍包一個餃子的壯舉。
盡管沒過幾年這個產品就消失了,但至今依然被他們尊稱為世界上最和平的手槍。
連很多俄羅斯朋友的童年回憶也是小時候和奶奶一起包的餃子,因此在某些更極端的俄羅斯人看來,餃子就是他們發(fā)明的。
當然,這種想法會在吃過中國餃子之后發(fā)生一定程度的動搖。
即便在俄羅斯人心中,也對餃子的起源存在爭議,有人說它們來自中國,由當年的蒙古人帶到西伯利亞。
“烏拉爾地區(qū)的家庭至今保留著新年包餃子的傳統(tǒng),它始于幾百年前的烏德穆爾特時期,隨后傳給了彼爾姆科米人,并得以保留至今?!?/p>
也有人堅持認為這是一種原生產物,因為不止中俄兩國,只要是種植小麥的地區(qū)或民族,幾乎都有類似的包餡食品,并不全是由中國傳入,古希臘時期就有書籍描述過餃子了。
“就像全人類曾在同一時期出現了偉大先哲,似乎也同時出現了餃子,只是餡料和形狀不同,這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它的神圣性。”
在俄羅斯一些地區(qū)流傳著一句諺語:可以沒有一百盧布,但是要吃餃子。
我們很難想象人類的連接有多緊密,餃子也許就是一個世界的交叉點。
就像一位俄羅斯朋友所說的那樣:“當我們想起餃子的時候,重點并不是它本身,也不是它的起源,而是那種一家人聚在一起,面對面包餃子的溫情時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