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天和小學 金振華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對于班主任來說,深有體會。在一個班中,往往有幾十個孩子,有的品學兼優(yōu),有的調皮搗蛋,不愛學習,有的不光不愛學習,還有一身不良習慣。那么處在同樣班級環(huán)境中的孩子們?yōu)槭裁从羞@么大差距呢?其實在老師看來,孩子的優(yōu)秀最大的功臣是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關鍵。小學是一個人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作為班主任,必須和家長加強互動,幫助家長提升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中國古代的教育思想認為,必須嚴格管教孩子,孩子才能在正確的道路上發(fā)展。很多家長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對基本的心理學和教育學又缺乏認識,在家庭教育上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有的家長靠高壓管教孩子,結果是孩子越來越叛逆;有的家長注重和孩子講道理,但是效果也不理想。班主任要多和家長溝通,在家庭教育上多指導家長,應該如何和孩子說理。
例如,有一次,一個男孩的父親來到學校找我。一進辦公室就非常沮喪地和我說:“老師幫幫我吧?!痹瓉硎歉赣H起早貪黑外出工作,一回家看見孩子在玩手機,就開始數落孩子,言語激烈,最終演變成父子吵架,甚至動起手來。結果手機被孩子摔了,孩子被父親揍了一頓,在拉扯中父親的臉上也掛了彩,父親無奈之下來到學校求助老師。弄清事情的原委后,我把孩子叫到辦公室,讓父子倆都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談。經過一番溝通,父親表示以后一定注意方法,好好和孩子說話,孩子也承認了錯誤,表示不再貪玩,以后不但好好學習,還會幫家長做家務。
老師要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多種渠道,指導家長如何和孩子說理。講道理時要注意語氣,不能言語過激,不能居高臨下地數落孩子,也不能喋喋不休,否則說理就變成了說教。父母必須降低姿態(tài),平等地和孩子對話,多聽聽孩子的想法,這樣孩子才能聽進去,才能有效地說理。
作為家長,首先自己要學會節(jié)制,該休息時馬上休息,該起床時馬上起床,要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正”來帶動孩子的“正”。其次,家長對孩子的愛要有節(jié)制,要明白,愛不是縱容。例如,我們班有位學生,本來成績很好,可是有段時間上課總是打瞌睡,成績也下降了很多。在我的一再追問下,原來是他上次考試成績較好,于是父母給他買下了早已心儀的手機。孩子每天玩到很晚才休息,父母卻不知情。我和他的父母溝通發(fā)現,他的父母比較年輕,經常玩手機,刷抖音、看視頻、做微商等。孩子受父母的影響,也迷戀上了玩手機。在我的勸說下,父母明白了自己的錯誤,表示今后一定做好孩子的榜樣。后來這位學生再沒有上課打瞌睡的現象,成績也比以前更好。
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希望孩子有良好的習慣,父母必須首先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希望孩子行得正、坐得端,父母必須身正為范。想讓孩子熱愛學習,父母必須為孩子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父母潛移默化地影響比任何說理、管教都有用。因此,父母必須學會節(jié)制,既要節(jié)制自己,也要節(jié)制對孩子的愛。
父母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陪伴,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從而學會熱愛家庭、熱愛學習、熱愛生活。例如,班上有一個學生,成績還不錯,但是上課總是搗亂,不是和同桌說話,就是搖頭晃腦,做小動作。課下還經常和同學們吵架、起小矛盾。她的情況是父母不在家,在外面打工很多年了,孩子由爺爺奶奶照顧,父母只在春節(jié)回來幾天。在家庭生活中,爺爺奶奶可以管好吃喝,但是和孩子缺乏交流。其實孩子在課上、課下的不良表現,只是因為長期得不到關愛,希望能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注、賞識罷了。類似的例子很多,很多父母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常年在外工作,讓孩子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有的父母雖然在當地工作,卻因為工作忙等原因,每天和孩子的交流非常有限。
兒童時期正是一個人心理發(fā)展和智力發(fā)育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尤其需要父母情感的關懷和心靈的交流。父母要學會從生活細節(jié)入手,陪伴孩子,晚上陪孩子學習、看電視,周末陪孩子外出游玩、做家務。孩子在成長中的點滴收獲都應該得到父母的賞識和共享,在父母的陪伴中成長的孩子,才能有健康的心理發(fā)展和良好的智力發(fā)育。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校共育,一個缺乏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是很難在學習和成長中有所收獲的。作為班主任,必須針對每個孩子的問題,充分利用家長會、家訪、電話、微信等多種手段,加強和父母的互動,充分提升家庭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