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燕,李慕白,杜井富,劉麗*
(1.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2.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宮頸癌是全球第四大最常被診斷的腫瘤,也是導致女性癌癥死亡的第四大原因,嚴重影響著女性的生命健康。致癌性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的持續(xù)感染已被證明是約95%的侵襲性宮頸癌的必要病因[1]。目前針對HPV病毒感染的治療方式主要有物理療法、增強免疫力和手術治療等[2]。中醫(yī)藥作為治療HPV病毒感染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3-4]。中醫(yī)學中并沒有“HPV病毒感染”這一病名,根據患者臨床表現有異常的黃色帶下、月經紊亂,可歸屬于“帶下病”“崩漏”“陰瘡”等范疇。臨床發(fā)現,HPV感染致病往往具有病相對隱匿、潛伏時間長、反復纏綿難愈等特點,與伏毒滯絡而發(fā)病有許多相近之處。因此筆者將從“伏毒滯絡”理論出發(fā)探討兩者之間的聯系,希冀在宮頸疾病的診斷和防治中提供一條新的思路。
伏毒滯絡即是毒邪伏于子門絡道,絡脈氣血瘀滯,進而變癥叢生引發(fā)HPV感染的一種發(fā)病機制。要了解伏毒滯絡導致HPV感染的發(fā)病機制,勢必該對“伏邪”與“毒”的淵源和特點進行梳理。
伏邪是指病邪潛伏于體內不立即發(fā)病,引起或者尚未引起疾病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具有病情較重、屆時而作和纏綿難愈發(fā)病特征,往往影響諸多疾病的產生、發(fā)展和預后[5-6]?!秲冉洝份d:“秋傷于濕,冬生咳嗽”,說明如若秋天感受濕邪,到冬天就出現逾期而發(fā)的咳嗽,這是關于伏邪致病記載的最早雛形,可見《內經》是伏邪學說的的理論基礎。后經歷代醫(yī)家補充,如《難經》提及:“手三陽之脈,受風寒,伏留而不去者,則名厥頭痛”,說明伏寒是導致頭痛的發(fā)病基礎。醫(yī)圣張仲景則用“晚發(fā)”來描述上述情況。明末時,吳又可經過治療瘟疫,又總結出“邪伏膜原”的疫病發(fā)病特點,解釋了膜原是伏邪在體內的伏留部位。發(fā)展至清代時,有醫(yī)家提出伏邪溫病的概念,至此伏邪的理論體系日趨完善。綜上所述,伏邪是肇始于《內經》,成型于《傷寒雜病論》,經過歷代醫(yī)家的臨床實踐、補充與發(fā)展, 昌盛于清代,并且得到長足的發(fā)展。
“毒”字,《說文解字》解釋曰:“毒,厚也,害人之草”。中醫(yī)對于毒的理解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指的是藥物的偏性和毒性,如《內經》言及:“毒藥攻邪,五谷為養(yǎng)”,形象地描述因藥物毒性損傷人體后的治療辦法。其次是指丹毒、陰陽毒及臟毒等病名,如《金匱要略》記載:“陽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文……陰之為病,面色青”。再次是指某些致病因素或由于機體陰陽失和、臟腑功能及氣血紊亂蘊生的內生毒邪。HPV病毒感染應屬于第三種,是機體感受HPV病毒入侵和攻擊而成。在臨床上,HPV病毒感染之“毒”邪往往有如下特點:①易從火化,因中醫(yī)之“毒”邪最易與火邪相兼為患,故易從火化,呈現出熱盛的特點,臨床上往往表現為宮頸口的水腫、糜爛或有黃臭帶下。②善于從化,即是HPV病毒感染可因體質的不同,致發(fā)病情況特異的性質。③兼夾痰瘀,“毒”主要以氣血為載體,無處不至,阻塞脈絡,壅澀氣血,蘊結生痰,痰瘀毒膠結,匿伏深處,滋生纏綿難愈的頑惡痼疾。
根據伏邪學說和“毒”的相關解說,對于現代醫(yī)學中出現的潛伏性感染、感染攜帶者及具備“毒”的特性的疾病可以用“伏毒”來進行解釋。國外學者研究發(fā)現感染高危型HPV病毒,一般需要經過10年左右才會發(fā)展成為宮頸癌[7]。在病因病機、發(fā)病與感染特點等方面有很多相近之處,從伏毒滯絡理論出發(fā),更能解釋HPV病毒感染的發(fā)病情況。
《末刻本葉氏醫(yī)案》曾言:“伏邪者,乘虛伏于里也”,疾病是在正氣虛弱的基礎上發(fā)生,正氣強盛,則能抵御病邪侵入,邪氣日久無法藏匿,難于潛伏。正氣不足,防御病邪能力下降,衛(wèi)氣衛(wèi)外功能失權,病邪就會伺機藏伏于身體之異處,甚至還會出現伏留的病邪與藥力相避,則用藥治療罔效。若機體出現臟腑功能失調,“毒”邪內生,伏邪和內生之毒相混,膠結互患,化為伏毒。葉天士有:“久病入絡”之訓誡,病邪日久,伏毒便會滯留于絡脈的絡體之中。絡脈具有絡體細窄、支橫別出、易進難出和易虛易瘀的結構特點[8],滯留在絡脈中的伏毒堵塞脈體,血氣瘀滯,漸生痰濁,痰瘀日久,郁而蘊生為熱毒,痰瘀毒三者膠結,在某些因素(免疫力下降)的誘導下,引動伏于絡脈的伏毒,引發(fā)HPV病毒感染??梢奌PV病毒感染的發(fā)生過程是在正氣不足、衛(wèi)氣失權、氣血瘀滯、痰瘀毒膠結下發(fā)生的,其中伏毒滯絡是病機演化過程中的關鍵。
在宮頸癌發(fā)生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為癌前病變,有研究發(fā)現,婦女在一生大約有80%的幾率會感染HPV病毒[9]。大部分是一過性的感染,可通過機體的免疫力將之清除。HPV病毒(伏毒)潛伏于體內,沒有達到發(fā)病的閾點時,便可相安于不覺,出現“人毒共生”的狀態(tài)。伏毒蘊結于體內,對機體經絡臟腑的影響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時而不易被人所察覺,因此伏毒的致病特點是起病就具有較強的隱匿性,且暗損人之正氣,暗耗人之氣血,暗傷人之津微,引起局部微觀病理發(fā)生改變,損傷臟腑功能。這種損傷的最終結果是伏毒成為機體內留下的宿根,成為以后逾期而發(fā)的禍根。
一般認為,伏毒潛伏,未發(fā)之時,人無所苦,正如《瘟疫論》記載:“蓋瘟疫之來……伏而未來發(fā)者不知不覺”。伏毒總是損及臟腑之體,傷其臟腑之用,久伏的伏毒蓄作有時,等待機會,借機發(fā)作。究其原因,一方面伏毒邪氣的一般呈現由弱到強趨勢;另一方面伏毒日久,經絡臟腑已然損傷,消耗人體氣血津液。邪伏異處,在人之氣血津液的榮養(yǎng)下日趨漸強,然則臟腑日漸衰敗,這是伏毒的病理基礎。伏毒的蓄積和氣血津液的暗傷并非一日之功,在病程進展中是漸進和緩進的過程,恰如《瘦吟因贅》所載:“蓋伏氣雖隱于無形……氣尚有跡”,故即使是隱匿的伏毒,表現在人未覺之時,也有跡可尋。HPV感染早期,在中醫(yī)“治未病”思想的指導下未病先防,對于無臨床癥狀或亞臨床感染人群,進行宮頸脫落細胞HPV DNA檢測,根據結果進一步指導HPV病毒感染的早期預防,阻斷其繼續(xù)戕害攻伐正氣。
大部分HPV病毒感染的機體可以自行清除,然若是機體免疫力不足,清除能力減弱,便為HPV病毒的潛伏提供基礎條件,HPV病毒潛伏體內,藏于異處。賴英哲等[10]又認為伏邪是藏匿于陰脈之中的病邪,病位較深,不易透解。加之如前所述HPV病毒乃傷陰敗腑之邪,無時不在耗損人體的正氣,造成該病一旦感染,滯絡的伏毒就變得病情纏綿,久治不愈,病程較長,正如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yī)案》載及:“邪伏于里……淹纏歲月”。
HPV病毒感染的發(fā)病機理是正氣不足、伏毒滯絡,故臨證遣方用藥應該謹遵邪正兼顧、解毒通絡、透邪外出的治療總綱。邪正兼顧即是把握邪正之間孰重孰輕,解毒通絡、透邪外出是使絡脈通暢和伏毒透解,同時兼顧痰瘀,達到防治HPV感染的目的。
正氣虧虛之處,HPV病毒伏于此,故應欲祛邪必先施補。如任青玲教授通過以扶正法為主,兼以調理臟腑氣血偏衰作為治療HPV感染的基本思路,可以很好的祛邪病邪,臨床效果顯著[11]。陳翊等[12]更是經過臨床研究發(fā)現以扶正為基礎的治療可以改善HPV感染患者的臨床癥狀和HPV病毒載量。筆者認為養(yǎng)正應多施健脾和胃,養(yǎng)肺滋腎,補氣和血之治法,根據HPV感染過程出現的臨床證候要素施以黃芪建中湯、四君子湯、四物湯、當歸補血湯、六位地黃丸等方劑加減化裁論治,使正氣充足,倚重協調正氣和病邪之間斗爭,避免伏毒(HPV病毒)潛伏于機體而致病,達到未病先防和欲病救萌的目的,從而遏制 HPV感染。如若HPV病毒在正氣虛弱情況下伏留在異處,在體內發(fā)展為纏綿難愈的宿根,此時必須以專藥為導靶直達病所,疏利病邪,如達原飲中的檳榔、厚樸及草果,以及《得配本草》所載的羌活、常山、草豆蔻之類,切斷感染。
HPV病毒與內生之痰、瘀、毒互結,形成怪痰,膠著黏膩,堵塞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瘀血既生,瘀血又反過來滋生痰濁,相持為患,痰瘀形成愈生愈烈的惡性循環(huán),故祛除痰瘀成為治療HPV感染的關鍵。祛痰方藥治應以二陳湯、治痰茯苓丸、溫膽湯等方藥為宜,化瘀方藥治以血府逐瘀湯、桃核承氣湯、佛手散等為妙。敗瘀凝痰消解之后,順勢利導之法便顯得尤為重要,如《類經》有言:“順之為用,最是醫(yī)家肯綮”,應順應經絡氣血運行的通道,把握時機,暢通出路,因勢利導,將伏毒祛除,以保其全。再者《素問》記載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險”,說明升降出入是氣的基本形式,欲防暢通出路,放邪外出,首先得保證氣機正常,方能防御病邪潛伏,導邪外出。喻嘉言又言:“上焦如霧,升而逐之……中焦如漚,疏而逐之……下焦如瀆,決而逐之”此處的升之,疏之和決之即是給邪以出路,暢通病邪的外出之路,使郁伏于里的病邪,得以透達于外而自解。
《臨證指南醫(yī)案》言及:“邪與氣血混為一所,汗、吐、下無能分其邪”,葉天士又講:“經年累月,外邪留著……混出經絡”,故對于伏毒(HPV病毒)滯留在絡脈中,發(fā)為絡病,治療固然困難,汗吐下不能分其邪,扶正祛邪也無能為力,不是一般攻補之法所能治療,此時只考慮攻邪,就會出現攻堅過急,藥先入胃,徒致后天氣乏,只治其標,未治其本,徒傷正氣,結果會致伏毒日漸痼結,伏毒日深,病情漸重。對此,筆者總結出搜疏補共施,宜緩宜曲的攻邪策略。然而伏毒滯絡,非一般的扶正攻邪之品所能勝任,可宗仲景鱉甲煎丸制方之蘊奧,選用蟲類藥物專藥,以搜剔絡脈中滯留的伏毒,兼以調補,祛除絡體之伏毒,恰如《醫(yī)原》提及:“若不知絡病宜緩通治法,或妄用攻補,必犯癥瘕為蠱之戒”。伏毒(HPV病毒)具有頑、難、痼等特征,易與痰瘀為患,一并伏留在絡脈,久蓄化生頑毒,此時更宜解毒通絡為常。以蜈蚣、莪術、白茅根、生地黃、紫草等解毒兼以疏通瘀滯;用以山慈菇、白附子、薤白等解毒化痰;施以蒲公英、敗醬草、土茯苓、貫眾來清熱解毒通絡。如此,使伏毒得解,絡脈疏通,便可祛邪以外出。
不少學者認為,采用伏邪進行HPV病毒感染的論治,臨床療效突出[13-14]。所以筆者參照“伏毒滯絡”理論對HPV感染機制和防治的相關探討,認為HPV病毒感染在中醫(yī)學中可以被認為是正氣不足、伏毒滯留于人體之絡脈所致,治療上應該首當扶正固本,再施通絡祛邪之法進行調治。這能對宮頸 HPV 病毒感染的防治起到積極作用,防止HPV病毒感染進一步發(fā)展,又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充分體現出中醫(yī)學在HPV病毒感染治療中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