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晨
紫砂壺是中國陶瓷藝術世界中十分獨特的一個分支,歷經五百余年的探索與發(fā)展,紫砂壺形成了光器、花器與筋紋器三大器型,體現了紫砂壺創(chuàng)作的基本理念和中國審美特征。光器是最能代表紫砂壺藝術與茶文化氣質的一種器型,其以素面為美,造型簡練,更能證明紫砂壺藝術對工藝品質與內涵氣質的重視,將精益求精又不矯揉造作的工匠智慧發(fā)揮到了極致。
“金鈺”即為一件典型的紫砂壺光器佳作,創(chuàng)作力求簡練 ,也不回避對部分結構的變形,使簡中有巧,凸顯了作品的藝術性格。本文聯系作品的主題,分別對作品的泥料與造型進行分析,說明了作品的藝術特征與文化情懷,揭示了紫砂壺光器的美學價值。
紫砂壺另一個廣為人知的美名是“紫玉金砂”,是指紫砂壺如美玉一般貴氣、溫潤,又像金子一般耀眼,此壺的泥料在色彩與質感上呈現出玉的美感,在工藝上則體現了金的價值,呼應了主題,為作品打造出古色古香的氣質格調。
作品表面是深沉、大氣的紫檀色,這是紫砂壺作品中常見的一種泥料色彩,具有經典特征。泥料的色彩均勻且飽滿,壺的表面光滑、細致,沒有任何瑕疵,干凈得真如一塊天生的美玉,雖然人們清楚地知道這是由精湛工藝打造而成的,但仍能體會到渾然天成的自然美。
紫砂泥對于紫砂壺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對于光器作品來說,沒有多余的裝飾,泥料就更加受到人們的關注,泥料的“素”之中是要能體現“精”的,又要能充分體現泥料的自然特征。此壺泥料富有天成之美,樸實無華,溫潤隨性,精湛的做工是作品價值的保證,展現了紫砂壺獨特的“紫玉金砂”之美。
紫砂泥是一種可塑性極強的泥料,所以紫砂壺的造型設計是比較多元的,除了一些特殊的造型外,紫砂壺造型通常有圓形與方形兩種,這是對中國傳統(tǒng)陶瓷茶壺造型的繼承,也充分考慮到紫砂壺的實用需要。此件作品在造型上既有方的挺括明快,也有圓的溫潤柔和,使作品在氣質與內涵上的表現得到豐富,很好地彰顯文化情懷。
此壺造型十分規(guī)整,雖體積較小,但難掩大氣、端莊的風范氣度。從壺身部分看,可見明顯的方器特征,前后、左右共四面,兩兩對稱,整潔有序。創(chuàng)作者只是采用了紫砂壺方器的造型框架,在此基礎上將圓器特征融入進去,所以此壺中并沒有方器標志性的銳利棱角,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流暢、柔和的弧面,使壺身的造型更加新奇別致,凸顯出作品的造型個性。
壺身的轉角處都是非常順暢的圓弧形,每個面也帶有微微凸起的弧度,使面與面的連接更加自然。整個筒身部分一氣呵成,氣韻流暢,使圓器的柔與方器的剛融合起來,在挺括、踏實間流露出獨特的中國君子風度。
壺身底部中央鑲嵌了小小的底座,這一結構可使壺底部與所接觸的平面保持一定距離,有懸浮的效果。較為方正的壺易產生嚴肅感和沉悶感,底座的設計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使壺看上去更加輕靈。壺身頂面中部微微凸起一些,連接著壺頸部,寬厚的頸肩線條就呈現出來了,頂面靠近邊緣處帶有紋線設計,增強了作品的結構效果。
壺頸部之上的圓形壺蓋也很精簡,大小與壺頸部相合,厚度適中,置于壺蓋上方,嚴密而輕巧。的子是此壺中最獨特的部分,創(chuàng)作者首先取橋型的子的造型,左右對稱,中央形成了半圓形的孔洞,已經足夠優(yōu)美,創(chuàng)作者又在壺鈕兩側進行了裝飾,形成了對稱的如意紋圖案,從正面看,的子如云如橋,十分耐看。
壺身左右兩面各鑲嵌著壺嘴與環(huán)形把手,兩者均有著明顯的四方形態(tài),在線條的走勢上又呈現出柔美之姿,也是方圓結合的一種表現。壺鈕、把手與壺鈕頂端相連,恰好能構成一個等腰三角形,可見作品結構的嚴謹,以簡練雅致的造型詮釋了方圓有度的紫砂壺工藝智慧。
此件“金鈺”紫砂壺泥料純粹,造型簡練,彰顯了光器的藝術風范,富于神韻美,包含了獨特的中國文化情懷,使這看似簡單的光器有著閃閃發(fā)光的靈魂。
中國傳統(tǒng)審美講究天圓地方與中規(guī)中矩,在此件作品中有著明顯的體現,作品有著方的規(guī)矩,也有著圓的寬厚,正是中國人不卑不亢、豁達大度的民族性格的體現。的子中的如意裝飾又使作品具有吉祥意義,富于真情,使作品在高雅的文化格調之上更有情感的溫度。
金與鈺都是美好而珍貴的事物,此件“金鈺”紫砂壺也是如此。創(chuàng)作者運用精湛的工藝為人們呈現了一件完美的光器作品,以文化情懷展現了“光”中之魂,展現了樸素光器的深邃迷人。
結語:再精美華麗的紫砂壺如果缺少了文化內涵的支撐便是缺少了靈魂,不能真正展現紫砂壺藝術的優(yōu)秀品質。此件“金鈺”紫砂壺雖外形簡潔,卻能帶給人無數的想象和啟發(fā),讓人們真正感受到紫砂壺光器的文化魅力。不只是光器,花器、筋紋器的創(chuàng)作也要重視文化內涵,這才是紫砂壺藝術的精神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