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洋 趙玉升 張美齡 羅娟 趙金莉 鐘琪 趙琰 屈會化
《傷寒雜病論》是現(xiàn)存最早的理法方藥完備、辨證體系完善的臨床著作,其書被尊為“方書論治之祖”,所載之方被后世稱為經方?!渡褶r本草經》(以下簡稱《本經》)是我國本草學的奠基之作,論述了三品分類、四氣五味及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對成書于同時代的《傷寒雜病論》的組方用藥原則有重要影響?!侗窘洝饭草d酸味藥16種,多未闡明收澀作用,若將經方中酸味藥作用僅歸于酸收,顯然并不合理。酸苦甘辛咸五味中,為數(shù)不多的酸味藥卻多數(shù)出現(xiàn)在部分治療水飲的方劑中,對于用藥考究的張仲景來說,酸味藥的配伍必定有深刻含義,本文旨在探究酸味藥配伍在水飲病中的作用機理,以期深度理解經方配伍法度。
張仲景運用酸味藥于水飲病中并非偶然,從《本經》對酸味藥功效記載,可以發(fā)現(xiàn)酸味藥多數(shù)具有利水作用,如酸漿、郁李仁、鼠婦都有“利水道”的功效記載,其它酸味藥雖未直接記載利水功效,卻間接體現(xiàn)其治水之用,如山茱萸“逐寒濕痹”,酸棗治“四肢酸疼濕痹”,牛膝“主寒濕痿痹”?!侗窘洝冯m將芍藥歸于苦味藥,有“利小便”之功,但《名醫(yī)別錄》載其“味酸”,且后世醫(yī)家亦多將其歸為酸味藥。赤小豆《本經》未載性味,言其“主下水腫”,《名醫(yī)別錄》載其味酸甘,能“利小便”。張仲景所用苦酒,《本經》并無記載,其實苦酒即酢,這是由于漢代傳統(tǒng)的甜酒、濁酒,釀酒濃度低,容易發(fā)酸而成醋,故又稱醋為苦酒[1]?!睹t(yī)別錄》載“醋,味酸,溫,無毒。主消癰腫,散水氣,殺邪毒[2]”。《素問·藏氣法時論篇》指出“酸收”,這是對酸味藥功效的最早概括[3]。后世許多醫(yī)家秉持著酸收的定義,多將酸味藥的功效歸于收斂固澀,從而限制了酸味藥的應用空間。
痰飲水濕是人體津液輸布或排泄失常所導致的病理產物,分之為四,合之為一,成為致病因素的關鍵,從《金匱要略》多篇論述足見仲景對水液失常病證的重視,故給予此類疾病詳細的治法,或以發(fā)汗、利小便,或以攻逐水飲、溫化痰飲等,然痰飲水濕亦津液所化,若過度攻伐,則有傷津耗氣之弊,反而不利于水飲祛除,如何平衡,成為仲景組方用藥之關鍵,故具有利水作用的酸味藥成為經方配伍之良將。
五味是藥物基本屬性,用來闡述藥物基本功用的理論框架,張仲景將這一理論屬性融會貫通于臨床組方配伍中,創(chuàng)立了五味配伍法,祛水方劑的組成亦離不開五味配伍的使用,對于酸味藥配伍的解讀將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現(xiàn)今酸甘配伍法成為治療陰津虧虛相關證候的重要配伍法則[4],成無己在《注解傷寒論》中明確提出“酸甘化陰”配伍理論。然酸甘化陰只是仲景配伍法則中的一種基本定義,并不局限于單純補法,亦可補而瀉實,達到祛邪而不傷正。
2.1.1 芍藥配伍茯苓 芍藥與味甘之茯苓相配,酸甘養(yǎng)陰利水,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主治“頭項強痛,無汗惡風,翕翕發(fā)熱,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誤用汗下之后,損傷人體津液,津液不歸正化,而致水飲停聚,三焦水道不通,正如陳修園[5]《傷寒論淺注》中言“然無汗則表邪無外出之路,小便不利則里邪無下出之路,總有邪陷與脾,失其轉輸之用,以致膀胱不得氣化而外出,三焦決瀆而下出”。尤在涇[6]《傷寒貫珠集》云“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術,則不欲散邪于表,而但逐飲于里,飲去則不特滿痛除,而表邪無附,亦自解矣”。此時水氣停滯于內,又兼汗下之后陰津耗傷,故去桂之辛散,芍藥、茯苓、甘草酸甘養(yǎng)陰利水,配白術健脾利水燥濕,生姜、大棗調和營衛(wèi),兼散在表之邪,共奏健脾利水、調和營衛(wèi)之功。劉渡舟教授提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即為苓芍術甘湯,與苓桂術甘湯相對應,旨在和陰利水而治心下滿痛、小便不利。
真武湯為溫陽育陰利水之方,方中芍藥、茯苓酸甘利水,佐白術健脾,于制水中有利水之用,小便利則下利自除。張璐[7]曾言:“至用芍藥之微旨,非圣人不能……則知其人不但真陽不足,真陰亦已素虧,如不用芍藥固護其陰,豈能勝附子之雄烈乎?”故配以酸甘則水去而陰不傷。當歸芍藥散主治婦人腹中絞痛,病機與肝脾失調,氣滯血瘀兼有水濕有關,芍藥與澤瀉、茯苓、白術相配,酸甘緩急、健脾利水,再配以當歸、川芎調肝養(yǎng)血,使血利水去。
2.1.2 山茱萸配伍茯苓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言“山萸肉,味酸,性溫……因得木氣最厚,收澀之中兼具條暢之性,故又通利九竅,流通血脈……與他酸斂之藥不同,是以《神農本草經》謂其逐寒濕痹也”[8]。仲景書中,山茱萸出現(xiàn)在腎氣丸中,分別用于治療腳氣、虛勞、痰飲、男子消渴、女子轉胞等病證,雖癥狀不一,卻皆與腎化氣行水失職有關,故用腎氣丸溫腎化氣,三補配以三瀉,補中有瀉,用山茱萸與茯苓、澤瀉配伍,散中有收,從而使氣化水行。
從以上方劑中,可窺見仲景對于水盛兼見津虧、陰血不足之證,多施以酸甘之品,因單純利水則有傷陰之弊,津傷又不利水飲氣化,需酸味藥與甘淡利水之品相合,以養(yǎng)陰利水,使水化津行。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云“辛甘發(fā)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酸苦合用具有涌吐、泄熱作用,不同酸苦藥的配伍可具有不同藥勢。
2.2.1 酸苦涌泄表之水濕 酸味藥配伍輕清上升的苦味藥可涌泄在上、在表之水濕,如赤小豆配伍味苦性升的瓜蒂涌吐痰實,《傷寒明理論》曰“濕氣在上,以苦吐之”[9]。痰飲壅塞胸中,以極苦瓜蒂配味酸之赤小豆,相須相宜,疏胸中實邪,而成“酸苦涌泄”之功。恰如吳儀洛[10]所言“瓜蒂散,越以瓜蒂淡豉之苦,涌以赤小豆之酸,吐去上焦有形之物,則木得舒暢,天地交而萬物通矣”。陳亦人教授[11]亦言“本方瓜蒂極苦,性升催吐,赤小豆味酸性泄,兼能利水消腫,兩藥合用,有酸苦涌泄之功,再加香豉的輕清宣泄,更能加強催吐的功效”。
“傷寒瘀熱在里,身必黃,麻黃連軺赤小豆主之”。濕熱發(fā)黃兼表,單純清利或解表,均非所宜,當以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宣散表邪,清熱利濕,表里同治以退其黃?!侗窘浭枳C》云:“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豈不以火蒸于中,不能化外之濕,濕盛于外,不得交在中之陽以相經乎?”[12]赤小豆配以苦泄之麻黃,酸苦相合涌泄在表之水濕,宣散而不助熱,清利而不礙解表。
2.2.2 酸苦清瀉里之水濕 酸味藥配伍苦降之藥可清瀉在里之水濕,《傷寒論》172條“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柯韻伯[13]說“太陽少陽合病,是邪已入少陽之里,與黃芩湯酸苦涌泄,以為陰也,又通因通用之法”。邪熱內迫胃腸,逼津下趨而下利,或熱迫水飲上沖而嘔,方用苦寒黃芩,堅陰而清里熱,芍藥酸寒和營緩急,甘草、大棗和中,酸苦相濟,調中存陰以止利。后世治熱痢效方,如芍藥湯等,即由此方加減變化而來,故被后世稱為治痢之主方。《萬病回春》言:“痢疾不分赤白,俱作濕熱治之明矣?!盵14]本條所言,下利為濕熱內迫,苦寒直折,清利濕熱即可,卻配以味酸之芍藥,況且后世總結治痢之法避免過早運用收斂之品,以免留邪,可見在此并非起酸收之作用,而是酸苦清瀉濕熱之功。
《血證論》言“氣與水本屬一家,治氣即是治水,治水即是治氣”[15]。水能化氣,氣能行水,蓋飲邪停聚,變動不居,水寒射肺,則咳而喘,溢于肌膚則為腫,需化飲行水,溫通陽氣,陽氣足則津液能化,辛味發(fā)散,化氣行津,入肺能通調水道,然辛性走竄,易動氣傷津,配以味酸之品,酸辛合用,溫而不燥,使飲化津布。五味子和味辛之干姜、細辛配伍組成了仲景治咳之藥對,五味子在《傷寒論》出現(xiàn)四次,《金匱要略》出現(xiàn)九次,不論是在基本方,還是在加減中,除了桂苓五味甘草湯,都是與辛溫之干姜、細辛搭配?!侗窘浭枳C》云“《傷寒論》中,凡遇咳,總加五味子干姜,豈不嫌其表里無別耶……干姜溫脾肺,是治咳之來路,來路清則咳之源絕矣;五味使肺氣下歸于腎,是開咳之去路,去路清則氣肅降矣”[12]。飲由水聚,得溫則行,《金匱要略·痰飲咳嗽脈證并治》曰“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溫藥能振奮陽氣,通行水道,寒飲在肺,干姜、細辛溫肺散寒化飲止咳,飲乃津氣不歸正化,五味子“主益氣,咳逆上氣”,配干姜、細辛,避免辛散耗氣、溫燥傷津,故用酸辛以通陽化飲。
桂苓五味甘草湯中,雖未與干姜、細辛搭配,卻配以味辛之桂枝、甘淡之茯苓,仍是構成酸辛組合,因“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服青龍湯發(fā)散太過,耗散津液,而內又有飲邪未消,以致手足厥逆,小便難,若水飲不去,則病癥難除,然又有津傷,溫化之際,恐有傷津之嫌,致變癥叢生,故桂苓五味甘草湯酸辛相合,兩者兼顧,從而通陽蠲飲,沖氣平,水飲去。
黃汗之病,水濕內蘊,陽氣被遏,營衛(wèi)運行受阻,衛(wèi)郁不能行水,滯留肌膚而身體腫;營郁化熱,濕熱熏蒸,發(fā)熱汗出色黃而沾衣。王謂川教授[16]指出仲景處方芪芍桂酒湯,用黃芪、桂枝解肌固表,芍藥苦酒和營,同時引桂枝入營分,以驅逐水濕,共起通陽斂陰、助陽散邪、以發(fā)郁阻之濕的作用,其中味酸之苦酒、芍藥配辛甘溫之桂枝、黃芪,通陽化飲,使營衛(wèi)調和,水濕得散,則黃汗可愈。
本文通過《本經》對酸味藥治水功效記載的研究,發(fā)現(xiàn)數(shù)量較少的酸味藥卻在治水方劑中占有重要比例,由此得以解讀經方配伍酸味藥于水飲疾病中的應用的原則,打破人們對酸味藥“酸收”作用的狹隘定義,重新審視五味配伍的作用,以期更好闡釋經方的配伍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