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吳忠中學 馬兵羽
初入講臺的教師都習慣以隨意的、生活化的簡單問題向學生提問,比如“是不是”“能不能”“可不可以”“會不會”等。這類問題的答案無非有肯定和否定兩種,學生對這樣的問題易于接受,并基本能迅速回答出來,課堂氣氛活躍,但是很少進行思考,少數(shù)學生甚至本著猜測的態(tài)度回答,而沒有思考問題背后的知識,因此課堂教學實際效果不盡人意,導致問題成為無效問題。課堂設問要有目的性,每一個問題都要針對特定的教學內(nèi)容精心設計,盡可能簡單明了,但是須經(jīng)過一定的思考后才能得出答案,問題要銜接教學內(nèi)容,以問題推進教學,這類問題可稱為“有效問題”。結合高一物理教學案例,有效問題應具有如下幾個特性。
問題須經(jīng)過思考后才可得出答案。問題本身可以通俗易懂,但答案不是一個簡單的判斷就可得出。學生在回答這類問題時,思維參與到問題中,所說的正是所想的。這可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覺得知識本身就是他們自己得出的。
比如在“質點”的教學中,對于火車能否看成質點,可經(jīng)過如下設問:“假如你在銀川火車站某列車的第1節(jié)車廂,你的朋友甲在同一列車的第9節(jié)車廂,并且知道你乘坐同一次列車,朋友乙在上海。此時甲打來電話問你在哪?你怎么回答?若乙打來電話呢?”學生對這些問題可能迅速回答,但至少要經(jīng)過思考,通過比較,兩次面對的情況不同,回答結果也不同,進而理解“當物體的大小、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位置、路程、時間等)沒有影響時,物體可看作質點。”
教材中的有些知識比較零散,學生學習的時候缺乏系統(tǒng)性,對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認識不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設置一些連接問題,使問題的回答既基于上一個知識,又能夠導出下一個知識,讓問題充當線索,使學習過程有線可循、有章可依。
比如在“彈力”的教學中,可進行如下設問:1.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有恢復原狀的趨勢,當另一物體與它接觸時,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彈力的來源)2.當物體與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沒有接觸時,又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彈力產(chǎn)生的條件)3.用力拉彈簧,彈簧形變量越大,手有怎樣的感覺?(彈力大小的因素)4.彈力的大小與形變量的大小有什么關系?是成一次、二次函數(shù)關系?還是更為復雜的關系?(胡克定律)
學生根據(jù)問題中的陳述,經(jīng)過思考后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的結論,或者問題的答案富有啟發(fā)性,答案又可以衍生出其他知識和方法。在一些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教學中,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對學生的理解和進一步學習效果明顯。
比如在“v-t圖像中面積表示位移”的教學中,有如下教學情景:勻速直線運動的v-t 圖像中,矩形的面積可表示物體的位移。(教師畫出平坦的v-t圖像,同時標出矩形面積)
可進行如下設問:
問題一:若v-t圖像略微向右上方傾斜,v-t圖像與坐標軸圍成一梯形呢?(這里教師可畫出略微傾斜的v-t圖像)
這個問題本身具有啟發(fā)性,學生的回答也是多種多樣的,大致有以下幾種:
(1)v-t圖像傾斜后,梯形面積不能表示位移。原因是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與位移的計算公式不一致。
(2)可以表示位移。原因是既然矩形面積可表示位移,猜測到所有圖形的面積都可表示位移。
(3)不能表示位移。原因是梯形與矩形相差一個小三角形,梯形與矩形的面積也是不一樣的。
問題二:如果v-t 圖像只向上傾斜了一點點,梯形的底與矩形的高幾乎是相等的呢?
這個問題一提出,學生馬上就想到了那個三角形的面積很小很小,可以忽略不計,從而梯形面積近似等于矩形面積,梯形面積可表示位移。這個聯(lián)想是基于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質點的內(nèi)容,由物體能否看成質點聯(lián)想而來。在這里,教師可進行物理思維延伸,提出“近似”這種思想在物理學、物理學史中的偉大意義。
因為答案可能有多種,學生會反復思考,盡可能說出多種答案,而不會只做一個簡單的判斷。同時,將以往的知識、其他學科的知識也聯(lián)系起來,使學習更為系統(tǒng)。
比如在“描述圓周運動快慢”的教學中,可設問如下:在直線運動中,可以用物體通過的位移與所用時間的比值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而在圓周運動中,怎樣描述物體運動(即轉動)的快慢呢?你有多少種方法?這個問題具有發(fā)散性,能激發(fā)學生聯(lián)系速度的定義、數(shù)學中圓的知識、生活常識等回答問題。答案多種多樣,教師再對每一種方法的優(yōu)劣進行分析,教學效果會比較好。
即使比較單一的問題,也可以換個說法,換個角度,使問題變得有趣。
比如在“力學單位制”的教學中,為強調單位在物理中的重要性,可設問如下:
情景:在古代,人們常用身體的某些器官或部位的尺度作為計量單位;在遙遠的古埃及時代,人們用中指來衡量人體的身長,認為健美的人身長應該是中指長度的19倍。各個國家,地區(qū)以及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各自的計量單位,僅以長度為例,歐洲曾以手掌的寬度或長度作為長度的計量單位,稱為掌尺。在英國1掌尺相當于7.62cm,而在荷蘭1掌尺卻相當于10cm。英尺是8 世紀英王的腳長,1 英尺等于0.3048m。
問題:單位的不統(tǒng)一會造成怎樣的困難?
情景:從前,英國商人賣布。中國人問:“1 尺多少錢?”答:“1尺1元?!敝袊擞X得便宜,要買1尺。
美國人問:“1米多少錢?”答:“1尺1元?!泵绹艘灿X得便宜,要買1米。英國商人裁下布后,中國人納悶:“你裁短了1 寸,我只給你9 角。”美國人急了:“連半米都不到,我只給你40 分?!庇丝吹街袊撕兔绹说母犊?,更急了:“我說的是1英尺??!”
問題:這三個人為什么會發(fā)生誤解?
學生通過揭露情景一,明確單位在描述物體現(xiàn)象中的重要性;通過分析情景二中的誤解,知道統(tǒng)一國際單位的必要性。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使所提問題盡可能成為有效問題。由于有效問題有目的性、針對性和引導性,所以在教學設計中要精心設計有效問題,避免臨堂提問的隨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