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經濟學人》12月18日
疫情及其衍生的不確定性已經接近尾聲了嗎?答案很可能讓人失望。在2022年即將到來的時候,我們得面對這樣一個現實,那就是在2020年代剩下的時間里,我們面對的會是混亂和令人迷惑的種種不確定,而不是我們期待的回到疫情之前的歲月,我們已經回不去了。當年的“9·11”事件對航空業(yè)的影響持續(xù)至今,先是飛機駕駛艙被鎖起來從外面進不去了,接著登機時的種種嚴格限制陸續(xù)登場。新冠疫情也是如此,過去兩年全世界的人們都不得不適應口罩、頻繁的病毒測試、時不時的社交封鎖。雖然新冠疫情終究會過去,但在這樣一個全球化時代,誰又知道下一個病毒幾時會不期而至?事實上,這種不確定性也加速了技術的擴散和普及,這兩年人們不得不線上購物、遠程辦公、線上開會,其實相關的技術早都有了。新冠疫情也結束了自1990年代開始的全球低通脹時代,因為經濟遲遲無法復蘇,各國政府只能不斷地往經濟系統里注入流動性,導致貨幣泛濫,這使得全球通脹已經超過了5%。
【德】《明鏡》12月18日
幾乎沒有任何關系能像兄弟姐妹那樣持久、基礎且復雜。兄弟姐妹永遠聯系在一起,即使成年,他們也會在相聚解決父母遺產時發(fā)生沖突,然后像孩提時代一樣爭吵。相關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問題,即性格特征的發(fā)展是否取決于兄弟姐妹的排行。1996年美國心理學家薩洛威在著作《家庭的叛逆者》中說,通過研究一萬名男性和女性的簡歷,他發(fā)現,長子往往會以得體的方式行事,并將自己定位于父親的成功模式。最年輕的孩子會成為反叛者,且由于擁有不同尋常的想法,他們往往能成為科學家。薩洛威的觀點現在受到批判,除排行外,同樣重要的還有兄弟姐妹的數量和性別、年齡差距、家庭的經濟能力等因素。但是,研究人員表示,依然可以從薩洛威的觀點中推斷出一些趨勢:長子比其他人更像是弟弟妹妹的榜樣,他們有更多的責任和義務,比其他人更頻繁地做決定,在成年后仍然具有統治力;第二個孩子常模仿長子;最小的孩子會感覺自己處于低視角,會感到自卑。此外,如果父母明顯偏愛某一個孩子,那么孩子們成年后往往相處得非常糟糕。如果兄弟姐妹相處融洽,年幼者會模仿年長者的冒險行為。姐姐往往更關心弟弟妹妹,彼此間的聯系更緊密,兄弟更像是競爭對手。年齡差距越小,親密感和競爭感就越強。
【美】《紐約雜志》12月20日
2021年4月,在美國紐約唐人街,數百名華人高舉標語進行抗議,紙牌上寫著“出賣唐人街,不知羞恥”、“頭號騙子”、“三千五百萬,歸還社區(qū)救市”等等字樣。他們要抗議的對象,是坐落在唐人街三十余年、裝滿了150年美國華人歷史回憶的“美國華人博物館(Museum?of?Chinese?in?America,MOCA)”。原來,MOCA和紐約市政府剛剛達成了一項合作,后者將提供3500萬美元,資助MOCA買下現有場地,建設表演藝術空間,交換條件是政府將在附近建一座監(jiān)獄,因為紐約市政府計劃關閉瑞克斯島上的監(jiān)獄建筑群并在不同的行政區(qū)建造四座新監(jiān)獄,唐人街這座是其中之一。紐約華人無法忍受他們熟悉的唐人街成為監(jiān)獄的新選址,于是組織起來抗議,MOCA的好幾場展覽也因此被迫暫停,近20名參與者撤回了他們的作品。MOCA的主席堅持認為,他們一直反對監(jiān)獄計劃,也沒有索要與監(jiān)獄有關的錢,政府主動撥款將使MOCA能夠更好地為唐人街服務,并為社區(qū)規(guī)劃提供更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