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機電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3
在我國有很多高壓配電網(wǎng)采用的供電電網(wǎng)系統(tǒng)都是10k V的,這類電網(wǎng)系統(tǒng)有一個特點,對于短距離的供電,有足夠的安全保障。當供電距離超過一定長度時,則會在供電系統(tǒng)中存在一些安全問題。以此,為了保障電力輸送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當前我國10k V電網(wǎng)系統(tǒng)的架空線路供電半徑大多在15km以內,電纜線路的供電半徑則在10km以內。由于我國地理位置相對遼闊,人員密集程度也不一樣,在南方城市,由于人員居住相對比較集中,不太需要10k V電纜的超長距離供電。但是在我國一些偏遠地區(qū),以及西北部地區(qū),人員的居住比較分散,10k V箱式變電站的負荷和10k V的變電站之間距離會達到幾十公里,此時就容易產生電壓和無功功率方面的問題。因此,需要進行無功補償配置。
眾所周知,電通過導體時的電流參數(shù)和導體的截面積有著密切的關系。在10k V電路系統(tǒng)中也一樣,電纜的截面積大小直接影響到了電纜的載電流值。以外界環(huán)境溫度為20°C來說明其對應的關系,選取截面積為35平方毫米和1150平方毫米的鋁芯和銅芯,鋁芯的載流量分別為100A和227A,熱穩(wěn)極限值為1.732MVA和3.932MVA;而銅芯的載電流分別為129A和289A,熱穩(wěn)極限則分別為2.234MVA和5.005MVA。[1]
鋁芯和銅芯這兩種材料,不同截面積時的電阻、感抗和電容大小也有所差異。在10k V電纜中,由于電阻較大,電抗較小,電容值較大,在電力運行時會產生較大的充電功率。同樣以截面積為35平方毫米和150平方毫米的鋁芯和銅芯這兩種材料為例,35平方毫米截面積時,鋁芯的電阻為1.019,感抗為0.113,電容為0.172,而截面積150mm2時,電阻為0.238,感抗為0.093,電容為0.283;當電纜材質為銅線時,截面積35平方毫米的電阻為0.622,感抗為0.113,電容為0.172;截面積是150平方毫米時,電阻為0.145,感抗為0.093,電容為0.283.[1]
為了更好地理解在10k V電纜線中電壓降、充電率和損耗之間的關系,假設10k V變電站的距離為49km、電纜中金屬材質為鋁芯、截面積為300平方毫米、10k V箱變負荷功率為3000kW,計算分析如下:
3.1 10k V電纜電壓降計算 電壓降計算公式為△U≈(PR0+QX0)*L/U,計算式子中,P指10k V的箱變高壓側的有功負荷,而Q則指無功負荷,它們對應的值分別為3000kW和984kvar,R0指10k V電纜在嘚長度中的電阻值,X0則代表著相應的電抗,本計算中值分別為0.104Ω/km和0.084Ω/km,L為10k V電纜線路的長度,即40km,U值為基準電壓(即10k V),根據(jù)這些計算公司即可算出10k V的電纜線路首末端的電壓降值。通過上述值來計算,得出在該40km電纜線路的首末端電壓降值為1.58k V。
3.2 10k V電纜充電功率計算 充電功率的計算公式為QB=U2*B0*L,式子中B0為10k V電纜單位長度下的電納,該值取值為1.178X10-4S/km,QB是該10k V電纜線路中總的充電功率。按照公式計算在該電纜線路中充電功率的值為472kvar。
3.3 10k V電路線路的損耗計算 線路損耗的計算公式為△P+j△Q=[(P2+Q2)/U2]*(R0+jX0)L,△P即為有功功率損耗,△Q為電纜線路的無功功率損耗。通過計算可知,在該40km的電纜線路中,有功功率損耗值為415kW,無功功率損耗值為335kvar。
當前,10k V電纜超長距離供電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4.1 10k V容性無功補償?shù)膯栴} 在10k V電纜線路中,如果電阻值要大于電抗的值,在線路傳輸時有功功率所產生的電壓值就會比無功功率值大,這也就意味著對系統(tǒng)的無功功率所缺少的部分進行補償后,有功功率部分仍會存在一個較大的電壓降。此時如果10k V線路的電纜距離超長,在線路末端就很容易造成電壓下降,并低于要求值。因此,為了保證末端的電壓值負荷要求,只有通過配置更多的容性無功功率,并通過電纜線路箱系統(tǒng)回車一部分的無功功率。10k V容性無功補償功率容量的計算公式為QC=Q+△Q-QB。按照本案例中的值計算,該電纜線10k V容性無功功率值為847kvar,即需要配置比這個值更大的容性無功功率。[2]
4.2 10k V感性無功補償?shù)膯栴} 10k V電纜的充電功率值比較大,當線路空載時容易造成電纜的末端電壓超出要求值,從而影響到電纜線路的使用安全性。因此,需要較準確地控制在空載情況下10k V電纜末端電壓升高的值。根據(jù)以下公式:
可知,距離的大小對于電纜末端電壓升高值的影響并不大,以40km距離為例,計算得到的末端電壓升高值為0.079k V,長度為60km時,值并沒有發(fā)生太大的變化。
5.1 10k V電纜供電系統(tǒng)的等值電路 在10k V電路的供電系統(tǒng)等職電路中,L0為容性無功補償裝置的安裝地點到電源之間的距離,整個線路的長度為L,那么從無功補償裝置到10k V負荷之間的距離就是L-L0.根據(jù)前文所論述的公式可知,當箱變負荷的功率為3000kW時,10k V電路線路中無功功率損耗和充電功率的值幾乎達到一致,可以認為這兩者之間互相抵消。
5.2 最優(yōu)補償容量和補償位置的方法 為了10k V電纜超長距離的末端電壓值能滿足使用要求,必須要盡可能地減少△U的值,理想的狀態(tài)是△U為0.根據(jù)上述幾個公式可知,若要使得系統(tǒng)中的網(wǎng)損達到最小,通過對補償容量和補償位置進行優(yōu)化。最終可知最小的網(wǎng)損值為:
若要保持在電纜兩段的電壓值一致,就必須要將容性無功補償裝置安裝在電纜線路的末端。此時的補償容量值也是最大的。[3]
以上容性無功補償配置的方法在實際中也得到了驗證。當補償容量為3000和4000kvar時,雖然網(wǎng)損的值很小,但是在電纜線的首末端電壓降不滿足要求。而在線路中間的某一段位置時,如果進行4000kvar以上的容性無功補償,則在電纜首末端的電壓降值滿足使用要求,不過網(wǎng)損卻很大。經過上述的優(yōu)化選擇,達到了兩者的平衡,即使得電纜首末端的電壓降能滿足使用要求,而且?guī)淼木W(wǎng)損值也非常小。
通過對10k V電纜超長距離供電的電壓和無無功補償問題進行分析,找到了既能滿足電壓值的使用要求,系統(tǒng)網(wǎng)損量也最小,對系統(tǒng)進行容量補償也是最小的一種方法,對于當前10k V電纜超長距離供電所面臨的問題提出了合適的解決方案,為10k V電纜超長距離供電提供了可靠安全的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