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螺嶺外國語實驗學(xué)校 王傳賢
新學(xué)期開始不久,兩位青年教師先后找我聊課,恰好都是三年級的內(nèi)容,一節(jié)《燕子》,一節(jié)《昆蟲備忘錄》。聊課的過程中,他們不約而同地出現(xiàn)了這種情況,覺得課文中某一處寫得特別好,但是好在哪里卻說不清楚。
先說說《燕子》這篇課文,新教材基本恢復(fù)了鄭振鐸文字的原貌。這位老師講,學(xué)生能夠體會到燕子的機靈,“沾”啊,“掠”啊,這些動作都能講得很好??墒?,他覺得文中“嫩藍的春天,幾支木桿,幾痕細線連于桿與桿間……”這一句里“嫩藍”用得特別好,想讓學(xué)生體會??墒?,具體好在哪里卻說不清。用他的語言來說,反正一看到這個詞,春天的景象就好像出現(xiàn)在眼前了。
這位老師的語感是很敏銳的,他的直覺告訴他,這里的用法很特別,而且可以帶來美的體驗。那么,怎么能把這種體驗表述清楚呢?我想,這恰恰是我們語文老師需要下功夫的地方?!澳鬯{”,單從字面意思理解,無非是“淺藍”。然而,淺藍形容天空才好,形容春天就錯了。關(guān)鍵在“嫩”這個字,“嫩”可以指顏色的淺淡。春天的天空顏色淺淺的、淡淡的,用“嫩藍”自然是準(zhǔn)確的,聯(lián)系原句的“幾痕”,這是從遠處看,加之初春萬物生發(fā)之季,顏色也是淺淡的,所以從生活實際的角度,“嫩藍的春天”是確切的?!澳邸边€可以形容事物初生時柔弱的樣子,比如“嬌嫩”,嬰兒的皮膚就嫩得如一汪水,吹彈可破似的;由此引申出新鮮淺淡的意思,“嫩綠”“嫩黃”。用了“嫩”字,顏色一下子鮮活起來了,充滿生命力了。春天,萬物復(fù)蘇,欣欣然生長起來。自然中的一切都煥發(fā)出生命的力量,卻又是新生的,嬌嫩的,讓人憐愛,引人呵護的。因此,“嫩”還包含著作家深深的對春的愛意。作為語文老師,我們有了這樣的理解,課堂上就會引導(dǎo)學(xué)生關(guān)注這樣生動的語言,體會語言中作家的情感,從而獲得更豐富的閱讀體驗,積累更新鮮的語言樣式。
再說說《昆蟲備忘錄》中關(guān)于獨角仙的描寫。這一位青年教師認為這部分的第一段中,“捏”這個動作用得好,很能體現(xiàn)汪曾祺先生文字的幽默??墒?,這是怎樣的幽默呢?他卻只是單純覺得這個動作準(zhǔn)確,再說不出其他了。原文是這樣寫的:“吃晚飯的時候,嗚——撲!飛來一只獨角仙,摔在燈下。它摔得很重,摔暈了。輕輕一捏,就捏住了。”單看這里,這個“捏”指的是抓住這蟲子很容易、輕松,只消用兩根手指就可以。我們反復(fù)再讀,還有哪個字會跳入眼中呢?一定是“摔”吧。四句很短的話中,這個字竟然出現(xiàn)了三次。為什么作家反復(fù)用這個字呢?“摔”有墜落、掉落的意思。明明是飛行著的,突然從空中墜落下來,這個“摔”顯出這只獨角仙墜下的速度之急,落地之重。重到什么程度呢?竟然摔暈了。再看第一句,作家是先聽到聲音,再看到蟲子的——“嗚”飛行的聲音不可謂不大不猛,“撲”摔得不可謂不急不重。能讓作家聽到飛行和摔倒的聲音,想來蟲子的體積不小、重量不輕。再聯(lián)系下文,作家稱獨角仙是昆蟲里的霸王,它的體型大——約兩寸,外貌兇——長著角,力氣足——能拉泥制的小車。然而,這樣一個霸王,在作家筆下的出場卻是滑稽的。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氣勢不可謂不足,可是循聲找去,卻摔在地上,暈了。我們可以想象,當(dāng)作家輕輕捏起這蟲子時,一定是樂呵呵的,口中也許還念叨著,“哈哈,看你這霸王還威風(fēng)不?”你看,這個“捏”字背后,是一個老頑童得意的笑呢。
之所以講這兩個例子,是想跟青年教師說,閱讀這件事需要我們沉浸到文字里,悉心感受。每每有體會,覺得自己跟作者產(chǎn)生共鳴的時候,閱讀就會成為快樂的事情。就好像我們終于解開了一把鎖,一個謎;好像我們獲得了一位好朋友;或者是得到了一位名家的認可。而作為語文老師,如果能夠把這份快樂分享給學(xué)生,那更是善莫大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