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即此可濯纓”到“無塵可濯纓”看白居易的滄浪思想

2021-01-15 19:09:42田運科李垣璋
關鍵詞:蘇舜欽江州滄浪

田運科,李垣璋

(1.湖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2.湖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學報編輯部;十堰,442000)

北宋蘇舜欽于慶歷五年(1045年)建造了蘇州滄浪亭,對弘揚滄浪文化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而據(jù)丹江口市滄浪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王永國先生考證,北宋咸平三年 (1000年)前后,在湖北均州也始建了一座滄浪亭,但這座均州滄浪亭因丹江口水庫蓄水而在1967年被淹沒。北宋時期在相隔兩千多里的湖北、江蘇兩地幾乎同時修建了滄浪亭,可見滄浪文化的傳播在北宋時期得到進一步擴大,這與中國隱逸文化在唐宋時期的發(fā)展有著直接關系,尤其和唐朝白居易提出的“中隱”思想有關。

一、中國隱逸文化在唐宋時期的發(fā)展和白居易的中隱思想

在中國隱逸文化史上,唐宋是高峰。中唐以后封建文化衰落,白居易的“中隱”說將傳統(tǒng)隱逸理論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大隱住朝市,小隱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囂喧。不如作中隱,隱在留司官。”“中隱”比“大隱”、“小隱’更精巧地平衡了封建集權制度與士大夫相對獨立間的矛盾,因此“中隱’理論普遍為兩宋士人所接受。并且“宋代的隱逸文化具有集大成的特點, 前此歷代的各種隱逸文化類型至此而趨于完備, 并蔚為大觀?!盵1]

通過檢索可以得知,直接寫到“滄浪”的詩文,《全唐詩》中有170首,其中李白12首,白居易11首,杜甫10首,齊己8首,劉長卿7首,許渾6首,劉滄、吳融5首,岑參、常建、皎然、劉禹錫4首;《全唐詞》1首;《全唐文》中有35篇;《全宋詩》中有525首,其中陸游14首,賀鑄、方岳10首,范成大、袁說友9首,文天祥、黃庭堅8首,范仲淹、楊萬里、曹勛、樓鑰、王邁、李廳、釋文珦、釋正覺7首,蘇軾、方回、劉子翚6首,梅堯臣、陳舜俞、戴表元、趙蕃、王令、項安世、劉宰、釋道璨5首,晁公溯、蒲壽宬、宋祁、李洪、孫應時、薛嵎、葉適、張堯同4首;《全宋詞》中有71首,其中辛棄疾8首,張孝祥、吳潛、王沂孫3首。

宋朝直接寫到“滄浪”的詩詞,流傳到現(xiàn)在能看到的遠遠多過唐朝,這首先與隱逸文化,特別是白居易的“中隱思想在宋朝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有很大關系,另外也很可能與蘇州滄浪亭的建造、宣揚有關。

二、唐朝對“滄浪”的記載和唐朝白居易與北宋蘇舜欽的密切關聯(lián)

白居易的“中隱”之說提出后,對封建士大夫影響很大。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鄭縣,長期在長安、洛陽為官、生活,與《尚書·禹貢》所記載的均州漢水滄浪相隔不遠;他也曾任蘇州刺史,至少在詩歌理論方面對建造蘇州滄浪亭的蘇舜欽有較大影響。白居易直接寫到“滄浪”一詞的詩歌有11首,僅次于唐朝李白的12首、宋朝陸游的14首。因此,研究白居易的滄浪思想對了解滄浪文化的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

1.白居易是知道均州滄浪水的

《尚書·禹貢》記載為:“嶓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睔v朝地理學著作也一般記載滄浪水在均州。在1045年蘇舜欽建造蘇州滄浪亭之前,人們往往知道的是《尚書·禹貢》等經(jīng)典著作所記載均州漢水滄浪。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李泰未貶之前在京城稱魏王時主編了《括地志》。李泰于太宗貞觀十二年(638年)奏請修撰《括地志》,貞觀十六年(642)成書,是一部全面反映盛唐時代行政區(qū)劃和地理情況的大型地理學專著,多為唐宋著作所引用。《括地志》卷七對滄浪水說得很具體:“(漢)水始出嶓冢山,如沮洳,故曰沮水,東南為漾水,又為沔水,至漢中為漢水,至均州為滄浪水”。巧合的是,貞觀十七年(643年),李泰因涉嫌謀嫡,被李世民降封順陽郡王,安置于均州鄖鄉(xiāng)縣,永徽三年(652年)病逝并葬于鄖鄉(xiāng)。唐朝宰相李吉甫(808年白居易初拜左拾遺時,因上書得罪李吉甫)于元和八年(813年)撰成另一部著名的唐代地理學專著《元和郡縣圖志》,其卷二十四記載:“漢水去武當縣西北四十里,水中有洲名滄浪洲,即《禹貢》云又東為滄浪之水?!币虼?,白居易肯定是知道均州滄浪水的。815年,白居易在從長安赴任江州路上所作的《舟行(江州路上作)》中寫到“平生滄浪意,一旦來游此”,也正指的是漢水滄浪。

2.中唐詩人白居易與北宋詩人蘇舜欽是有密切關聯(lián)的

一是蘇舜欽對白居易很是推崇。蘇舜欽曾經(jīng)評價白居易的《琵琶行》:“‘夜深忽夢少年事,覺來粉淚紅闌干’,此聯(lián)真佳句?!?蘇舜欽的文學觀點是“原于古,致于用”,強調現(xiàn)實精神,其詩歌的創(chuàng)作方式與白居易相同。傅平驤、胡問濤在《蘇舜欽集編年校注·前言》中認為“蘇舜欽文學韓、柳,詩學李、杜、韓、白,豪放似李白,沉郁如杜甫,雄奇類韓愈,委曲詳盡像白居易?!?/p>

二是白居易和蘇舜欽都在蘇州生活過。出生于772年的白居易與出生于1008年的蘇舜欽,兩人雖然相隔236年,但在蘇州有交集。白居易在蘇州生活過兩次。一次是公元780年,白居易的父親白季庚任彭城縣令,第二年,9歲的白居易和母親也來到徐州,當時徐州一帶戰(zhàn)亂頻繁,社會很不安定,白季庚就讓白居易的母親帶他到蘇州投靠親戚,以避戰(zhàn)亂。另一次是公元825年,已經(jīng)53歲的白居易在仕途受到打擊,出任蘇州刺史,他在釋放閑適心情的游山玩水時,體察民間疾苦,為百姓做些實事。如疏通蘇州古城的河道,開挖成了山塘河,后來沿著這條河道修建的街道,就是山塘街,也就是所謂的“七里山塘”。當白居易辭官歸洛陽時,蘇州百姓“一時臨水拜,十里隨舟行”,有詩云:“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1045年,蘇舜欽被廢放后,流寓蘇州時購置并修建了滄浪亭。

三是白居易和蘇舜欽仕途都受到挫折,也都建有園林?,F(xiàn)在的人們一般都知道蘇舜欽流寓蘇州后修建了滄浪亭,但對白居易修建的園林則知之甚少。白居易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時,曾在著名的廬山瀑布下,蓋有草堂,寫有詩《香爐峰下新置草堂,即事詠懷,題于石上》、文《廬山草堂記》;晚年對仕途不再熱衷的白居易,更是在洛陽履道里閑居18年,而其在履道里的十七畝宅院,是我國唐代園林史上頗負盛名的一個水景園林。綠化配置非常好,南園有竹園,府第有竹院,詩文中還記述國槐、梧桐、櫻桃、牡丹等二十多種植物。池中三島,置石和疊石是主要景觀之一。到北宋時該園池分為二個,府第變成佛寺,園池仍為園林。有些建筑毀掉了,但白居易留下的石刻很多,水竹尚好,仍是洛人游賞之地。

因此,蘇舜欽在蘇州建造園林滄浪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白居易的影響。

三、白居易的滄浪詩文與滄浪思想

現(xiàn)在沒有見到白居易單獨以“滄浪”為題的詩文,但其在詩文中直接寫到“滄浪”的詩作有11首、文1篇。從這些相關的詩文中,也可見白居易中隱思想之形成和發(fā)展。

1.從寫作時間、地點和心境上看

一是寫于803年前后的有1首詩歌。地點是京都長安。心境是初入官場,自勉自勵。滄浪詩句即803年前后的《答元八宗簡同游曲江后明日見贈》:“何必滄浪去,即此可濯纓?!?/p>

803年(貞元十九年),白居易32歲。白居易于800年(貞元十六年,29歲)進士及第,經(jīng)過關試后,便利用守選的機會東歸洛陽、符離等地省親,然后在貞元十八年(802年)冬參加吏部銓試,一直到貞元十九年(803年)春,在禮部侍郎主持下,試書判拔萃科,與元稹等共8人一同登第。白居易時年24,年齡最小,并授予秘書省校書郎(負責校讎典籍,刊正文章)的官職。品階不高(正九品上),但屬于文詞清華之選,唐代許多名人如張九齡、劉禹錫、李商隱等都授過此職,仕途前景是很光明的。白居易這次在京城長安也結識了很多朋友,并在常樂里租房子居住下來后,寫有一篇文章《養(yǎng)竹記》,以竹子的孤直堅貞自勉自勵。

二是寫于815-816年的有2首詩歌、1篇文章。地點是被貶赴任江州(九江)的船上和江州。心境是被貶后的冤憤。滄浪詩句即815年,長安赴江州路上的《舟行(江州路上作)》:“平生滄浪意,一旦來游此?!?16年,江州的《夜宿江浦,聞元八改官,因寄此什》:“君游丹陛已三遷,我泛滄浪欲二年?!边€有816年于江州的《答戶部崔侍郎書》:“況廬山在前,九江在左,出門是滄浪水,舉頭見香爐峰,東西二林,時時一往,至如瀑水怪石,桂風杉月,平生所愛者,盡在其中,此又兀兀任化之外,益自適也?!?/p>

815年(元和十年),白居易44歲。時年7月,白居易由太子左贊善大夫,貶為江州司馬(今江西九江),先陸路經(jīng)藍田、商州、武關、內鄉(xiāng)、襄陽,再乘船沿漢水(經(jīng)郢州,即今湖北鐘祥)、長江(經(jīng)鄂州,即今湖北武昌)到達江州(今江西九江),時長2個月。818年(元和十三年),朝廷人事變動有利于白居易,他得以量移中州(今重慶忠縣)。量移,是唐朝人得罪貶竄遠方,遇赦改近地。該年12月,詔除中州刺史的敕書達到,一路舟行,溯江而上,經(jīng)鄂州(今湖北武昌)、岳州(今湖南岳陽)、峽州夷陵(今湖北宜昌)、秭歸,到達中州,時長3個月。820年(元和十五年)6月,白居易除尚書刑部司門員外郎,結束了5年的謫遷生活,經(jīng)三峽取道商山路返回京城長安。

三是寫于822年的有2首詩歌。地點是再次被貶赴任杭州的路上。心境是解脫后的愉悅。滄浪詩句即822年的《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藍溪作》:“因生江海興,每羨滄浪水?!薄冻跸聺h江舟中作,寄兩省給舍》:“終使滄浪水,濯吾纓上塵?!?/p>

822年(長慶二年),白居易51歲。時年7月,詔罷中書舍人,詔除杭州刺史。由于汴州軍亂,汴、徐之路不通,改由襄、漢道赴任,與元和十年(815年)貶赴江州系同一路線。但由于能離開混亂的朝廷,有一種解脫的愉悅,并且杭州是江南大郡,湖山優(yōu)美,因此“揚鞭簇車馬,揮手辭親故”,興致勃勃。同樣經(jīng)藍田、商周、鄧州、襄陽等地之陸路后,乘船沿漢水、長江,經(jīng)過郢州、洞庭湖口、江州后,10月才到達杭州,時長3個月。824年(長慶四年)秋,任滿,詔除太子右庶子,走汴河路,途徑常州、符離、徐州回長安。行經(jīng)洛陽時,請求分司洛陽得以實現(xiàn),買履道宅。

白居易這兩次從京城長安(今西安)分別外放江州(今江西九江)、杭州,都是沿丹江通道先陸路經(jīng)商州、南陽(內鄉(xiāng)、鄧州)到達襄陽,再水路從漢水、長江到達江州、杭州。并且沿途不急于趕路,往往歷經(jīng)兩三個月。白居易對《尚書·禹貢》所記載的滄浪,和初唐《括地志》所記載的均州滄浪是知曉的。815年第一次外放,《舟行(江州路上作)》:“平生滄浪意,一旦來游此?!?822年第二次外放,《初下漢江舟中作,寄兩省給舍》:“終使滄浪水,濯吾纓上塵?!?/p>

四是寫于826-841年的有6首詩歌。地點是從杭州返回洛陽的路上和東都洛陽。心境是閑適。滄浪詩句即826年《江上對酒二首》:“久貯滄浪意,初辭桎梏身?!蓖砟昃勇尻柡螅?28年的《見殷堯藩侍御憶江南詩三十首,詩中多敘蘇杭勝事,余嘗典二郡,因繼和之》:“為念舊游終一去,扁舟直擬到滄浪?!?29年的《池上夜境》:“但問塵埃能去否,濯纓何必向滄浪?!?30年的《家園三絕》:“滄浪峽水子陵灘,路遠江深欲去難。何似家池通小院,臥房階下插魚竿。”《春池閑泛,以下律詩》:“魚跳何事樂,鷗起復誰驚。莫唱滄浪曲,無塵可濯纓?!?41年的《李盧二中丞各創(chuàng)山居,俱夸勝絕,然去城稍遠,來往頗勞,弊居新泉實在宇下,偶題十五韻,聊戲二君》:“何言履道叟,便是滄浪子?!?/p>

825年(寶歷元年),白居易54歲。詔除蘇州刺史,乘船沿洛水、經(jīng)運河到汴州(今開封),繼續(xù)乘船沿洛河、經(jīng)淮南進入長江到達蘇州,此行心境閑適。826年10月,循運河經(jīng)揚州離蘇北返,827年(大和元年)元月回到洛陽。3月除授秘書監(jiān),即抵長安赴任。829年(大和三年),58歲時詔除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洛陽,開始了蟄居洛陽17年的晚年生活。

2.從寫作對象上看

白居易的滄浪詩文,主要是寫給朋友的有6首,其余6首則是自己因境、因景所發(fā)感慨而作。因主要是寫給好友的,所以在詩文中真情流露。

一是白居易初入仕途,寫到“何必滄浪去,即此可濯纓”,主要還是一種積極心態(tài)。第一次被貶江州后,白居易還是不甘的,從“君游丹陛已三遷,我泛滄浪欲二年”一句可以看出。

2首和元宗簡有關。元宗簡, 字居敬, 排行第八, 被友人稱為“元八”。他是白居易,特別是其前半生最重要的一位文友。白居易在長安作于貞元十九年(803年)前后的《答元八宗簡同游曲江后明日見贈》一詩中,有“長安千萬人,出門各有營;唯我與夫子,信馬悠悠行”一句,可見兩人關系之密切。同時,此詩中所寫到的“何必滄浪去,即此可濯纓”,也正是白居易中隱思想的體現(xiàn)。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外遷江州司馬,他在南方聽到元宗簡升職的消息,寫下《夜宿江浦,聞元八改官,因寄此什》一詩,寫到“君游丹陛已三遷,我泛滄浪欲二年”,把自己外遷江州(九江),視為泛舟滄浪。

1篇答戶部崔侍郎。816年寫于江州的文章《答戶部崔侍郎書》。貞元八年(792年),白居易二十一歲,與剛剛進士及第的崔群、韓愈等為友。從此開始了與崔群四十年的交往,時有詩文饋贈?!俺鲩T是滄浪水,舉頭見香爐峰”描述了自己在江州廬山所修草堂處的風景。

二是第二次外放地方任職,流露出愿意歸隱山林之意。

這首是寄兩省給舍?!冻跸聺h江舟中作,寄兩省給舍》:“終使滄浪水,濯吾纓上塵。”赴任蘇州刺史時行經(jīng)漢水途中所作,把治理杭州作為是體恤黎民、報答皇帝知遇之恩的方式,并流露出自己干滿三年后就歸隱山林的意愿。這是第二次外放地方任職,寫到“滄浪”的則是“濯吾纓上塵”。

三是晚年在洛陽“中隱”后,則“扁舟直擬到滄浪”、“何言履道叟,便是滄浪子”。經(jīng)過多年仕途曲折后,直接以“滄浪子”自居。并且還有“聊戲二君”,基本上已達到“放下”之境界了。

1首和殷堯藩侍御憶江南詩。828年的《見殷堯藩侍御憶江南詩三十首,詩中多敘蘇杭勝事,余嘗典二郡,因繼和之》:“為念舊游終一去,扁舟直擬到滄浪?!币髨蚍?,蘇州嘉興(今屬浙江)人。憲宗元和九年(814)進士及第,曾任福州從事、永樂縣令、長沙幕從事等,與白居易是詩友。白居易在詩中寫到:“江南名郡數(shù)蘇杭,寫在殷家三十章。君是旅人猶苦憶,我為刺史更難忘?!币环矫鎸憙扇藢μK杭印象非常深刻,一直念念不忘。另一方面,“為念舊游終一去,扁舟直擬到滄浪?!蓖瑯颖磉_了歸隱之意。

1首“聊戲”李盧二中丞。《李盧二中丞各創(chuàng)山居,俱夸勝絕,然去城稍遠,來往頗勞,弊居新泉實在宇下,偶題十五韻,聊戲二君》中寫到的平泉,在唐代中晚期存在一處包括宰相李德裕平泉山莊在內的別墅群,位于今洛陽市伊川縣城關鎮(zhèn)梁村溝村附近,北距唐東都洛陽城遺址約13.5公里。平泉別墅群是以李德裕、白居易為代表的唐代中期文人們所反復詠唱的景勝佳絕之地。盧中丞為河南尹盧貞,詩中的“浥澗碧潭水”句下自注“盧所有也”,說明盧中丞在浥澗建有山居別墅。詩中所寫“何言履道叟,便是滄浪子”,意為自己已是滄浪翁。

3.從寫作意象上看

筆者通過對“禹貢滄浪”、“孔子滄浪”、“屈原滄浪”等滄浪文化之“源”的分析,認為“滄浪”原型意象包含“嶓冢東流”、“孺子歌”或“滄浪歌”、“滄浪水”、“濯纓濯足”、“屈原漁父”等五個“元典”元素[2]。

白居易的12處詩文中直接寫到的滄浪,其中包含了滄浪濯纓、滄浪曲、滄浪意、泛舟滄浪、滄浪水、滄浪峽、滄浪子等意象。大部分意象都沒有離開滄浪的“元典”元素。

一是寫“滄浪濯纓”的有4個,即803年前后的《答元八宗簡同游曲江后明日見贈》:“何必滄浪去,即此可濯纓?!?22年《初下漢江舟中作,寄兩省給舍》:“終使滄浪水,濯吾纓上塵。”829年的《池上夜境》:“但問塵埃能去否,濯纓何必向滄浪?!?30年的《春池閑泛,以下律詩》:“魚跳何事樂,鷗起復誰驚。莫唱滄浪曲,無塵可濯纓?!边@四處“滄浪濯纓”的含義各不相同,尤其是從初入仕途的“何必滄浪去,即此可濯纓”,到歷經(jīng)滄桑之后的“莫唱滄浪曲,無塵可濯纓”,最終完成了對“滄浪濯纓”的超越和升華。

803年,初入仕途,和友人元宗簡同游曲江,“行到曲江頭,反照草樹明。南山好顏色,病客有心情。水禽翻白羽,風荷裊翠莖。何必滄浪去,即此可濯纓?!泵鎸η谰埃拙右准词棺鳛椤安】汀币病坝行那椤?,發(fā)出此處即可濯纓,何必到滄浪去呢的感慨。此時濯纓的心境是比較積極的。

822年,再次離開京都外放杭州。途中再次沿漢江、長江而下,離開了混亂的朝廷,在船上過著“一食飽至夜,一臥安達晨。晨無朝謁勞,夜無直宿勤”的生活,“何似扁舟人”!但想到到任后,作為“守土臣”,還是先要盡責,“猶須副憂寄,恤隱安疲民”,同時也表達了愿意三年之后歸隱山林的愿望:“期年庶報政,三年當退身。終使滄浪水,濯吾纓上塵?!贝藭r濯纓,已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心態(tài),比初入仕途時的心境,趨于“沉穩(wěn)”。

829年,白居易晚年中隱洛陽,面對自家履道池臺展現(xiàn)出的幽靜澄明、靜中有動的池上夜境,他心中充滿愉悅和自足之情,不禁發(fā)出“此處園林就是濯纓隱居的好地方,何必要到山野滄浪中去呢”的感慨。這是一種歷經(jīng)社會波折、找到自我心理平衡之后的中隱閑適之情。此時濯纓,已經(jīng)過仕途、生活的沉淀,比較練達、通透。

830年,面對春池綠塘、紅檻之無限春光,和魚跳、鷗起之盎然春意,白居易“莫唱滄浪曲,無塵可濯纓”,已超越滄浪濯纓之境界,體悟到了人生之至趣。

二是寫“滄浪意”的有2個。815年,長安赴任江州路上的《舟行(江州路上作)》:“平生滄浪意,一旦來游此。”826年《江上對酒二首》:“久貯滄浪意,初辭桎梏身?!边@兩處都說自己懷有“滄浪意”的時間之久,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巧合的是,這兩句都是在江上所寫。前面說過,白居易肯定是知道均州滄浪水。寫《舟行(江州路上作)》時,白居易是先走陸路從長安經(jīng)商州、內鄉(xiāng)到襄陽,再從襄陽乘船沿漢江、長江去九江。內鄉(xiāng)、鄧州離均州滄浪很近,均州下游的漢水也有時稱為滄浪水,所以白居易在《舟行(江州路上作)》中寫到“平生滄浪意,一旦來游此”,即平生本來就有向往滄浪之意,今天正好來此滄浪水一游?!督蠈贫住肥菑暮贾菅劂旰勇贩祷芈尻?,具體乘船由江入淮、由淮入汴。

三是寫扁舟泛滄浪的有2個,即816年,江州的《夜宿江浦,聞元八改官,因寄此什》:“君游丹陛已三遷,我泛滄浪欲二年。”828年的《見殷堯藩侍御憶江南詩三十首,詩中多敘蘇杭勝事,余嘗典二郡,因繼和之》:“為念舊游終一去,扁舟直擬到滄浪。”

由于《楚辭·漁父》中那段屈原和漁父的經(jīng)典對話,漢水漁舟也成為均州滄浪的一大特色,滄浪與漁舟、扁舟也往往關聯(lián)在一起[3]。因此,這兩處扁舟就是白居易隱居情懷的表達。

四是寫滄浪水的有2個,即816年于江州的《答戶部崔侍郎書》:“況廬山在前,九江在左,出門是滄浪水,舉頭見香爐峰,東西二林,時時一往,至如瀑水怪石,桂風杉月,平生所愛者,盡在其中,此又兀兀任化之外,益自適也?!?22年的《長慶二年七月自中書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藍溪作》:“因生江海興,每羨滄浪水。”白居易寫廬山草堂“出門是滄浪水”,這里肯定不是漢水滄浪,只是隱居之意的表達。

另外,白居易寫池水的詩作非常多,晚年他直接寫南園小池的詩就有三十九首之多,這也是他隱居滄浪之意的體現(xiàn)。

五是寫滄浪峽、滄浪子的各1個。830年的《家園三絕》:“滄浪峽水子陵灘,路遠江深欲去難。何似家池通小院,臥房階下插魚竿?!?41年的《李盧二中丞各創(chuàng)山居,俱夸勝絕,然去城稍遠,來往頗勞,弊居新泉實在宇下,偶題十五韻,聊戲二君》:“何言履道叟,便是滄浪子?!?/p>

關于滄浪峽,位于唐代最繁華的兩京驛路(連接長安、洛陽)之旁。兩京驛路既是當時的交通樞紐,也是景點密集之地,也被人稱為“唐詩之路”。檢索到的唐朝直接以“滄浪峽”為題的詩歌就有8首。白居易寫到滄浪峽,是和他中隱思想的對比,即滄浪峽遠,自家池通小院,臥房階下就可插魚竿。

至于滄浪子,則是白居易晚年自居。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樣“因生江海興,每羨滄浪水”,而直接“便是滄浪子”,徹底實現(xiàn)了隱居的心境和生活。

猜你喜歡
蘇舜欽江州滄浪
《蘭心詩鈔》“均州滄浪”意象的“元典”元素分析
夏意
兒童繪本(2019年16期)2019-09-25 18:45:54
夏 意
兒童繪本(2019年11期)2019-06-30 23:20:38
滄浪
蘇州雜志(2019年5期)2019-01-10 15:44:32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歸人
《江州帖》
中華書畫家(2017年1期)2017-02-13 08:13:43
均州:滄浪之上,滄浪之下
中國三峽(2016年5期)2017-01-15 13:58:41
淺談古代江州以“樊籬”為城垣的可能性
人間(2016年9期)2016-05-14 15:26:47
只見滄浪不聞君
火花(2016年7期)2016-02-27 07:45:23
敗給自己的才子
彰化县| 隆林| 安新县| 来安县| 建平县| 格尔木市| 华坪县| 福清市| 奎屯市| 唐河县| 泾源县| 津南区| 颍上县| 福鼎市| 含山县| 北宁市| 武汉市| 甘孜| 石林| 临夏市| 绥芬河市| 绥中县| 府谷县| 广饶县| 鄂托克旗| 海淀区| 崇信县| 衡山县| 教育| 宜兰县| 海安县| 三门峡市| 酉阳| 高密市| 泌阳县| 揭阳市| 民乐县| 耿马| 关岭| 筠连县| 怀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