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欣
(紅河學院音樂舞蹈學院,云南蒙自 661199)
紅河彝族花燈,主要流行于云南建水、蒙自、開遠、個舊等市縣彝族民間的一種歌舞,是云南花燈的重要組成部分。紅河彝族花燈在吸納中原漢族花燈特點的同時,加上當地彝族文化中的獨特元素,繼而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舞蹈通俗易懂,主要有拉花、花鞭、打花鼓等表演形式。本文從蒙自、建水和開遠三個市縣彝族花燈為對象,探討分析這三個市縣彝族花燈各自產生的原因,并分析他們各自的文化特點。
紅河彝族花燈是云南花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紅河彝族文化和漢族文化相互交融產生的地方民間戲劇。
紅河彝族花燈形成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時期,漢族花燈通過民間藝人傳入西南民族地區(qū)后,并通過各地彝族根據自身生活和居住環(huán)境不斷改造,進而形成了一種舞臺表演藝術形式。較早時期,紅河彝族花燈一般在社火游行、元宵節(jié)燈會、祭祀或廟會等中表演[1],具有濃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并自成一個體系,是云南花燈劇中具有特色鮮明的一種特殊花燈流派。后經時間的推移,紅河彝族花燈逐漸傳揚與發(fā)展,從蒙自市逐漸傳揚到云南各民族地區(qū),并逐漸形成了不同漢族和其他地區(qū)流派和表演風格的花燈劇種。紅河彝族花燈舞,伴奏音樂旋律優(yōu)美,唱詞語言風趣幽默、表演劇情感染力強,在紅河彝族民間廣為流傳,深受當地彝族的喜愛,并起到了寓教于樂的作用[2]。
中原漢族花燈傳入紅河彝族地區(qū)后,云南各地彝族都將其與本土文化元素結合,使其更加具有本土化特點。在此筆者以這三個市縣彝族花燈為代表,分別分析其各自的特點,并進一步分析和歸納地域性差異的原因。
蒙自市彝族花燈是集歌唱、舞蹈和話劇三位一體的劇種,具有濃厚的地方民族特色。蒙自市彝族花燈,大多源自當地彝族傳承下來的彝族傳統(tǒng)舞蹈,如《打花鞭》《篾馬舞》《阿尼勾娜》等[1],具有獨特的蒙自風味。在表演中,男舞者舞蹈動作夸張,有大幅度甩手臂在空中劃動,與其他舞者身形交錯時力求干凈利落,禁拖泥帶水,通過舞蹈來表現男性所特有的粗獷豪放;女舞者舞蹈動作秀氣優(yōu)雅,不可過度張揚,力求舞者在舞時要像燕子歸林一般靈巧輕盈,像蝴蝶穿花一樣飄逸灑脫。蒙自市彝族花燈尤其重視表演時送膝屈膝等動作,此乃便是蒙自市彝族花燈特有的動作,具有濃厚的當地彝族特色。
蒙自市最具代表性的花燈表演組織是永寧村業(yè)余彝族花燈隊。永寧村位于蒙自市西郊長橋海畔[2]。據老一輩村民相傳,在清咸豐同治年間,彝族民間花燈藝人受漢族花燈的影響,對當地彝族花燈進行改進,并逐漸形成了蒙自市彝族花燈集歌唱、舞蹈、戲劇為一體的劇種。唱腔以四平調為主,伴奏音樂由勾曲、稱曲、平曲三個部分組成,低回婉轉,十分悅耳。
綜上,蒙自市彝族花燈具有濃厚的彝族特色,將中原漢族文化和滇南彝族文化結合起來,并取長補短后,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藝術表現形式,深受蒙自市彝族的喜愛。換言之,蒙自市彝族花燈具有剛柔并濟、風趣詼諧的特點,并受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共同影響下形成的獨特花燈。
建水縣彝族花燈前身是明代中葉流行的社火游行活動,主要流行于建水縣岔科、普雄、東壩、東山壩、南莊、曲江等鄉(xiāng)鎮(zhèn)。清朝時采用漢文劇本如《打魚》《打花鼓》《鄉(xiāng)城吵鬧》《補缸》等。在此基礎上,彝族民間花燈藝人將當地彝族特有的文化元素融入到音樂、舞蹈、念白中,并充分吸納漢族花燈中的優(yōu)點,成為具有建水地方特色的彝族傳統(tǒng)戲劇。建水縣彝族花燈如今仍保留彝族花燈具富有彝族特色的音樂[3]。其音樂由聲樂和器樂兩個部分組成,聲樂吸收了彝族民歌音調,具有寬泛的音域和細致的音樂節(jié)奏,節(jié)拍精細,特別是聲樂演唱中滲入彝族民歌唱腔如潤腔方法,時不時通過轉換大小嗓來豐富唱腔,使得建水縣彝族花燈富有濃厚的彝族特色。
建水花燈劇團是建水縣最具代表性的專業(yè)彝族花燈表演劇團,成立于1960年12月。自成立以來,建水花燈劇團常年上山下鄉(xiāng),足跡走遍紅河州工礦、農村、部隊、工地,并到玉溪、普洱、西雙版納及貴陽、六枝等地演出。建水縣彝族花燈劇目,具有獨特的紅河彝族花燈風味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除了傳承下來的彝族花燈傳統(tǒng)劇目外,還擁有大量的現代劇目和自己創(chuàng)作的劇目,如《沙家浜》《龍江頌》《牡丹山》《紅燈記》《槐樹莊》《小刀會》《劉三姐》《愛情的審判》《官星高照》《如此孝順》《藥王廟傳奇》《三氣孫傳芳》《稱心如意》《竹林風雨》《白云與阿芳》《山鄉(xiāng)之路》及花燈歌舞《文化貨郎》《摘石榴》等。
《扭松毛節(jié)》是建水和石屏兩縣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彝族傳統(tǒng)煙盒舞之一,但彝族花燈中的《扭松毛節(jié)》與傳統(tǒng)煙盒舞有細微的差異。大型花燈歌舞劇《白云與阿芳》是建水縣彝族花燈的代表作之一,其中音樂、舞蹈、念白、服裝、化妝等都具有濃厚的地方化特點。該劇本以建水縣漢語方言和彝語為主,舞蹈動作大多為花燈和煙盒舞,以擊打道具發(fā)出聲響,劃動手臂扭動肢體,模擬添加煙草等動作,反映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從而形成詼諧閑適的一個舞蹈小品。由此可見,建水縣彝族花燈節(jié)拍豐富,節(jié)奏變化較大,擁有寬泛的音域和清晰的旋律。
質言之,建水縣彝族花燈不僅保留了當地彝族文化的基調,并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推出具有時代教育意義的新穎劇目,具有較好的適應性和較強的創(chuàng)新性,是早期彝族傳統(tǒng)花燈經過時間的洗禮而衍生出與其他地區(qū)彝族花燈有所區(qū)別的劇種,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而產生的結果。
據史料記載,彝族是最早居住在開遠市的民族。早在西漢時漢文史籍中就提到了彝族先民在開遠市建立部落,清嘉慶年間編纂的《阿迷州志》中有“阿之先地屬彝人”的記載。彝族傳統(tǒng)歌舞在開遠市具有廣泛的分布,有十二種彝族傳統(tǒng)舞蹈。開遠市彝族花燈分布較廣,其轄區(qū)七個鄉(xiāng)鎮(zhèn)、一個辦事處三十七個彝族聚居區(qū)都有建立過燈幫組織,從事演出彝族花燈的歷史記載,其中以與蒙自市相鄰的羊街鄉(xiāng)是彝族花燈表演集中盛行的地區(qū),并最具代表性。其中最受當地民眾喜愛的是以鞭類(如金錢棍)為主的花燈,其次是“團燈”花燈。
羊街鄉(xiāng)彝族花燈是彝族民間口口相傳的一種花燈歌舞,因而一般民眾都會唱上一兩段。羊街鄉(xiāng)黑泥地社區(qū)建有占地21333平方米的彝族文化廣場,并彝族民俗雕塑、羊街彝族花燈傳習所也在其中,具有深厚的彝族文化底蘊。羊街鄉(xiāng)彝族花燈傳承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傳至第七代,具有較強的觀賞價值和藝術價值。2015年,開遠市彝族花燈被列為紅河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開遠市彝族花燈曲目繁多,服飾、道具極具當地民族特色,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如《霸王鞭舞》《霸王下山》等代表性劇目。開遠市彝族花燈重視舞蹈的技巧性,技巧性貫穿于整個花燈歌舞中,也可以單獨作為節(jié)目來表演[4]。以《霸王鞭舞》為例,也可以窺見開遠市彝族花燈的特點?!栋酝醣尬琛范嘣诩瘯⒐?jié)日、祭祀、喪葬等場合中表演。舞者右手手持金錢棍,用擦出擦入,抬首橫尾,擊足擊尾,弓步擦棍等動作,利用手中的金錢棍敲擊舞者的手臂、肩膀、背部、腳踝等部位,使金錢棍內的銅錢發(fā)出鏗鏘的聲音,當舞蹈高潮時,舞者會轉身下蹲,兩兩舞者互相碰撞身體,再跳躍起身,之后再蹲下碰撞,如此反復至高潮結束。舞者身姿輕盈、優(yōu)美,能給觀賞者帶來極強的藝術沖擊和視覺體驗。由此可見,開遠市彝族花燈特征:音舞緊密結合,動作嚴謹整齊、剛柔并濟,以晃、拍、碰、擊為主要動作。除此,劇目中的女舞大量使用漢族花燈中的“十字歪蓮”步法。
綜上,對開遠市彝族花燈進行分析,其特征是受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隨時間的流逝,不斷創(chuàng)新傳承與衍生,最終形成了如今與各地彝族花燈共性相似,而個性鮮明的特色。也就是說,開遠市彝族花燈受中原漢族文化的沖擊較少,仍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彝味”,為研究者探究早期紅河民族歌舞文化提供了一個活生生的實例。
綜觀前述,蒙自市和開遠市彝族花燈都力求舞者剛柔并濟,男舞者力求表現出男子的粗獷豪邁,女舞者力求表現出女性的文雅含蓄,夸張豪放和輕靈飄逸之間,將舞者性別特征展現得淋漓盡致,但兩者之間仍存在著不同的差異。也就是說,開遠市彝族花燈具有更加濃厚的彝族風味,要求舞蹈動作整齊劃一。而建水縣彝族花燈更傾向于聲樂,以向觀眾表達劇目的思想內涵,因此蒙自市和開遠市彝族花燈而言,對表演者有不同的要求。
雖不同的劇目而要求舞蹈動作和舞蹈風格有所不同,但如果把相似類型的劇目放在一起,我們不難發(fā)現,他們三市縣彝族花燈在風格整體上是相似的,都要求舞者扇子需根據音律節(jié)奏的變化而舞動,時不時變換舞蹈隊形,并隨著鼓點的變化而變化,只是在一些細節(jié)處理上有所差異。但總體而言,各地彝族花燈都屬于同一個源頭,所以蒙自、建水、開遠三市縣彝族花燈整體風格依舊有著相似之處,其舞蹈風格也是相似的,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
紅河彝族花燈在當地彝族早期社會中還起到了祭祀娛神、吊喪娛尸、喜慶娛樂、交際娛樂的作用,同時也教化彝族民眾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為彝族民眾樹立正確的是非觀,為維持社會的題解穩(wěn)定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蒙自、建水和開遠三市縣現存的彝族花燈,之所以存在差異,是因受地理、交通、教育、審美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蒙自、建水、開遠三市縣因有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再加上各地彝族花燈大多都就地取材,因而產生了不同的劇目,并其舞蹈動作也有所不同。
第一,蒙自市彝族大多居住在長橋海畔,與橋梁河海息息相關,所以其花燈的主題也大多表現其生活長橋海畔的生活,如經典劇目《打花鼓》便是,從中可看出蒙自市彝族民眾生活的細節(jié)。
第二,建水縣地處平壩與山川交界的地帶,所以當地彝族大多生活于平壩,并都體現平壩耕種、爬山趕集等生活氣息的情景,因而在建水縣彝族花燈劇目中有這方面的內容,如《補缸》《鄉(xiāng)城吵鬧》等都體現了當地彝族簡樸、快樂的生活,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氣息。
第三,開遠市彝族花燈流行地區(qū)彝族主要于傍山而居,因而受這種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開遠市彝族花燈的主要題材就是反映當地彝族依山農耕的生活情景。因為開遠市彝族大多聚居在山區(qū)或者半山區(qū),因交通相對閉塞而阻礙了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進程,并開遠市彝族受漢文化沖擊較少,因此開遠市彝族花燈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彝族風味。
由此可見,地理因素影響是蒙自、建水和開遠三市縣彝族花燈地域性差異的最主要因素。
因蒙自、建水、開遠三市縣處于不同的地理位置,這就決定了他們三縣市有不同的交通條件,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他們三縣市彝族花燈地域性差異的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第一,建水縣因有便捷的交通條件,為建水縣彝族接收新鮮事物與時代信息提供了有利條件,也有利于建水縣市場經濟的發(fā)展,為建水花燈劇團劇目的傳承和創(chuàng)作提供了基礎,并逐漸更加專業(yè)化、商業(yè)化。除此,便利的交通還為當地彝族提供了接收更好的教育條件,為建水花燈劇團業(yè)務骨干創(chuàng)新傳承和創(chuàng)作花燈劇目奠定了堅持的基礎。
第二,蒙自市也有一定的交通條件,因受中原漢族花燈的影響,劇中戲服扮相既有中原漢族花燈劇目中人物的特點,也有彝族特文化元素。除此,因彝族花燈初期是采用漢語進行表演,其曲牌還有明清小曲的遺跡。
第三,開遠市彝族花燈主要流行地區(qū),多為山區(qū),交通閉塞,使得開遠市彝族難于及時接收到新生事物和信息,并多在本地相互交流,因而形成了“九版十三腔”“二十四腔三十六調”的狀況,并共同吸納、共同傳承的格局。而改革開放后,因其具有濃厚地方民族特色的彝族花燈,受黨和人民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使得開遠市彝族花燈得到健康、穩(wěn)定的發(fā)展。
總之,交通條件對蒙自、建水、開遠三市縣彝族花燈地域性差異也有較大的影響。
蒙自、建水、開遠三市縣彝族民眾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差異性,也決定了他們三縣市彝族花燈創(chuàng)作劇目能力的高低和劇目數量的多寡。
第一,建水縣有較好的交通條件,而且有相對較好的教育條件,為當地彝族有條件的將下一代送去更好的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建水縣涌現出一大批勇于創(chuàng)新的彝族知識分子,創(chuàng)作出了大量貼近時代、富有教育意義的彝族花燈表演劇目。
第二,蒙自市因交通條件相對一般,教育條件也相對一般,所以花燈表演隊大多是業(yè)余人員組成的隊伍,傳統(tǒng)劇目的傳承方面較好,但在劇目創(chuàng)新上難于突破。
第三,開遠市彝族花燈主要流行區(qū)因地處山區(qū),居住環(huán)境相對閉塞,當地彝族很難受到較好的教育。但因其悠久歷史,文化燦爛,對傳統(tǒng)文化也有很好的保護和傳承,因而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受到了黨和人民的重視,一躍成為彝族花燈中的璀璨新星。
總之,文化因素也是導致蒙自、建水、開遠三市縣彝族花燈地域性差異的原因之一。
如前述,因蒙自、建水、開遠三市縣彝族接受教育程度不同,并各地彝族受各地彝族文化傳統(tǒng)的影響,其欣賞心理和審美偏好也有一定的差異,從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花燈特點。
第一,蒙自市彝族花燈因受當地彝族的欣賞心理和審美偏好的影響,經幾代人的演繹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最終形成了以彝族花燈第一代傳人楊鴻儀的“女的要規(guī)矩、靈巧,男的要大方、豪放”“扇要舞音律,步要踩弦點,唱詞要有韻味”的風趣詼諧、剛柔并濟的基調。
第二,建水縣彝族民眾則更偏向于曲調、節(jié)拍的變化,以多元多變的曲風與節(jié)奏來抒發(fā)情感,加之建水縣具有優(yōu)良的交通條件,其觀眾也有相對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這使得建水縣彝族花燈創(chuàng)新發(fā)展成主題鮮明的多樣化劇目,并建水縣歷來重視對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所以形成了建水縣彝族花燈極富地方民族意味和特色。
第三,開遠市彝族花燈則更偏向于音樂與舞蹈的緊密結合,動作嚴謹整齊,又因當地彝族長期居住在不同的鄉(xiāng)鎮(zhèn),各地彝族傳統(tǒng)文化、心理、性格也有所不同,因而各鄉(xiāng)鎮(zhèn)彝族審美愛好也有所差異,他們對彝族花燈欣賞和審美角度也不同,但開遠市彝族花燈具有濃厚的地方民族特色,為后來開遠市彝族花燈的進一步創(chuàng)新發(fā)展,反超蒙自市與建水縣彝族花燈,便成為紅河民族文化的瑰寶。
總之,彝族花燈觀眾多為本地民眾服務,而廣大民眾的喜愛和偏好給當地彝族花燈劇目不斷演繹、改編、創(chuàng)新發(fā)展及創(chuàng)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動力,所以審美因素的不同也給他們三市縣彝族花燈風格帶來了影響。
綜上所述,在地理、交通、教育、審美等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蒙自、建水、開遠三市縣彝族花燈表現出了不同的風格和特色。但總體而言,蒙自、建水、開遠三市縣彝族花燈具有共性和個性的特點,并共性特點大于個性特點,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點,造成這種結果是因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產生的,是紅河彝族花燈的演變和派生。但不論怎么演變和衍生,都起到了祭祀娛神、吊喪娛尸、喜慶娛樂、交際娛樂的作用,并對早期紅河彝族精神生活的健康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差異。
紅河彝族花燈作為一種民族民間藝術,不與因時代的更替、時過境遷而不斷創(chuàng)新傳承和創(chuàng)作問世,更好地融入現當代審美文化,均起到了其教育娛樂的初衷。我們深信,紅河彝族花燈創(chuàng)新發(fā)展不會斷層,并將成為西南彝族乃至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