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設芻議

2021-01-16 04:25:01陳亞靜彭海濤莫秀娟
數字通信世界 2021年11期
關鍵詞:嶺南民間少數民族

陳亞靜,彭海濤,莫秀娟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圖書館,廣東 廣州 510665)

特色資源建設是圖書館資源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會根據學校學科設置、館藏優(yōu)勢、機構特點等進行特色數據庫建設工作。它不僅充分展示了圖書館的地域方文化特色,也成為圖書館提知識服務競爭力的重要砝碼。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圖書館根據CALIS三期專題特色庫建設精神,在我校民族學院、圖工委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建設了“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的建設,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1 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設概述

1.1 簡介

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是CALIS三期專題特色庫項目之一,由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圖書館承辦建設。該數據庫主要收集的是嶺南地區(qū)畬族、黎族、瑤族、壯族4個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資源。嶺南地區(qū)的少數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嶺南文化。少數民族對嶺南文化的影響廣泛、深刻而又持久,在嶺南文化形成過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百越民族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的獨特嶺南少數民族文化特色,對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和研究極具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主要由館藏資源庫、期刊論文庫、電子圖書庫、多媒體庫、圖片庫、民族人物庫、網絡鏈接庫、課件庫和專家及研究成果庫組成,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具體內容包括民族語言、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戲曲、曲藝、民間雜技、民間手工藝技藝、生產商貿習俗、消費習俗、人生禮俗、歲時節(jié)令、民間信仰、民間知識、游藝、傳統(tǒng)體育與競技等十六大類。

1.2 建設的意義

嶺南地區(qū)主要是指廣東省、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三地,嶺南地區(qū)的少數民族文化與中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嶺南文化。少數民族對嶺南文化的影響廣泛、深刻而又持久,在嶺南文化形成過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百越民族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的獨特嶺南少數民族文化特色,對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和研究極具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1.3 建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經調查,嶺南地區(qū)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以下簡稱申遺工作)已取得良好成果,多個文化項目已經收錄于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中,申遺工作也在繼續(xù)開展,具體情況如下:

廣東省已經被國務院確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包括:廣東省乳源瑤族自治縣的“瑤族拜盤王”;廣東連南瑤族自治縣的“瑤族耍歌堂”;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的“瑤族長鼓舞”。

海南省已經被國務院確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包括:“黎族服飾”;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的“崖州民歌”;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黎族民歌”;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五指山市的“黎族竹木器樂”;海南省東方市的“黎族船型屋營造技藝”。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已經被國務院確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包括: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平果縣壯族“嘹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富川瑤族自治縣“瑤族長鼓舞”;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的“邕劇”;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欽州市“陶器燒制技藝”;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桂林市“廣西文場”;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賓陽縣“賓陽炮龍節(jié)”;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富川“多聲部民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田林縣“銅鼓舞”。

嶺南地區(qū)少數民族在申遺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的原始數據,同時也形成了大量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成果。同時,那些正在申遺或將要申遺的非物質文化項目在民間必定也存在很多或有固定載體或只只存在于口頭傳述的數據資料。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迫在眉睫,一些少數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人普遍年齡偏大,若不及時搶救,珍貴文化面臨失傳的危機?,幾?、畬族、壯族更是沒有自己的文字,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靠言傳身教。鑒于此,利用現代技術手段,以數據庫的形式來存儲、保護和利用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搶救少數民族文化珍寶的重要手段。

在對我國省級圖書館的網絡調查中,建設非遺數據庫數量最多的省份是山東省,山東省圖書館已經建立山東民間彩印花布數據庫、山東民間文學數據庫、山東民間美術數據庫等13個數據庫。云南省圖書館建立的少數民族數據庫有5個,為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論文數據庫、納西族東巴畫、云南少數民族舞蹈、云南少數民族音樂、云南省少數民族口述語言。黑龍江省圖書館所建立的少數民族數據庫有1個,為黑龍江少數民族文化數據庫。廣西圖書館建立的少數民族數據庫2個,為民族藝苑數據庫、廣西民族民俗數據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圖書館建立的少數民族數據庫有1個,為回族民俗民風書數據庫。從上述情況可以得知,全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設已經蓬勃開展起來,但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數據庫卻很少,相對對于全國55個少數民族豐富的非物質遺產體系來說,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開展。

嶺南各少數民族傳統(tǒng)文化遺產包括嶺南各少數民族語言、詩歌、戲劇、曲藝、音樂、舞蹈、繪畫、雕塑以及嶺南各少數民族民居、民族服飾、生產生活用具、工藝美術、知識技藝及其傳承人,還包括嶺南各少數民族節(jié)日慶典等民俗活動及其場所,內容豐富多彩,極具地方特色。但是截止目前,還沒有相應的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因此,著手逐步建立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顯得非常迫切。該數據庫的建立不僅可以為研究人員研究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豐富詳盡的數據資源,為進一步申遺工作提供基礎,更有益于發(fā)掘、保護、傳承嶺南少數民族的精神瑰寶和民族根基;有益于嶺南各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民族團結和經濟發(fā)展;有益于保護文化多樣性和促進文化建設。

1.4 建設的內容

該數據庫主要收集嶺南地區(qū)黎族、瑤族、畬族、壯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各類數據資料,包括已經申遺成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和未申遺成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可將具體內容定為:(1)傳統(tǒng)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2)傳統(tǒng)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3)傳統(tǒng)技藝、醫(yī)藥和歷法;(4)傳統(tǒng)禮儀、節(jié)慶等民俗;(5)傳統(tǒng)體育和游藝;(6)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的資源類型至少包括:(1)文獻資料:文獻資料是指涉及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政策、法規(guī)、條例、規(guī)章制度、重大事件記錄、口述記錄、研究論文等資料。(2)多媒體資料:包括口述記錄、圖片、視頻、音頻等。(3)網絡資源目錄索引:網絡資源目錄索引是指與嶺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網絡資源地址鏈接列表和索引。在搜集數據資源的過程中,我們把建庫內容主要細分為十六大類:具體內容包括民族語言、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戲曲、曲藝、民間雜技、民間手工藝技藝、生產商貿習俗、消費習俗、人生禮俗、歲時節(jié)令、民間信仰、民間知識、游藝、傳統(tǒng)體育與競技。

數據庫資源載體形式分別為館藏資源、期刊論文、電子圖書、多媒體、圖片、網絡鏈接和課件,特別展示民族人物庫、專家及研究成果庫。

2 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具體建設情況

2.1 建設方案

(1)定位特色資源。對嶺南各少數民族的非物化遺產及其保護進行調查分析,了解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分布狀況。本項目的特色資源定位為:嶺南少數民族指的是世代繁衍生息在嶺南的少數民族,主要是瑤族、黎族、畬族和壯族;表現形式借鑒《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分類。

(2)收集文獻資源。第一,文獻收集以自主建設為主,以民族性、地域性、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為原則。第二,文獻收集的方法和途徑主要有:館內整理、外出采集、網上搜索以及多途徑購買。第三,文獻類型應涵蓋專著、期刊、報紙、會議文獻、學位論文、口述記錄、圖片、視頻、音頻、網絡原生數字資源等。其中既有正式出版發(fā)行的資料,也有項目建設成員外出采集的原始材料。

(3)整理數據。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系統(tǒng)整理、學術分類,統(tǒng)一按照CALIS專題特色數據庫數據規(guī)范進行標引,建立科學、實用、完備的數據資料。充分利用數字化技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整合,加快傳統(tǒng)記錄媒介向數字媒介的轉化,使之成為能夠通過數字資源保存、傳播和共享。

(4)分類目標用戶群。該數據庫的主要用戶群為全國高校師生;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人員和相關行政、事業(yè)機關;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人員和相關行政、事業(yè)機關等。

(5)預算數據量安排建庫進度。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產摸底情況,預計本數據庫先期挖掘整理數據量為1萬條,后逐年增加。

(6)搭建軟硬件平臺。軟件平臺使用CALIS提供的通用共享軟件系統(tǒng)以及特色庫系統(tǒng)。硬件平臺使用本館已有的硬件,我館目前擁有惠普、浪潮等高性能的服務器15臺,存儲總容量達到30T。

2.2 管理及運行機制

項目實行主持人負責制,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包括人員、設備、經費的管理以及資源的知識產權問題均有嚴格的執(zhí)行制度,一切按規(guī)定進行操作。項目隊伍成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共同促使項目順利完成。

2.3 建設成果

經過前期建設,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已基本建成,形成了一個以硬件為基礎,以資源為內容的完整體系。到目前為止,項目需要補充的設備已經安裝并驗收合格完畢,自建資源目前有8000余條元數據,數據庫網站已經對外開放。數據資源將一直延續(xù)補充。

軟硬件搭建:目前投入的服務器和存儲已經投入使用,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網站也已經開通。

數據搜集情況:在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目前搜集了包括民族語言、民間文學、民間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戲曲、曲藝、民間雜技、民間手工藝技藝、生產商貿習俗、消費習俗、人生禮俗、歲時節(jié)令、民間信仰、民間知識、游藝、傳統(tǒng)體育與競技16大類的數據資源共8000余條,數據搜集將持續(xù)進行。

3 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設經驗

在項目隊伍各位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設取得了很大成效,也加深了項目隊伍對該項目的認識:

(1)元數據的統(tǒng)一,對數據庫的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項目雖然是一個獨立的項目,但它又是CALIS特色資源庫中的一個子項目,因此需要統(tǒng)籌兼顧,協(xié)調進行,達成元數據標準一致,這樣才能做到資源上共建共享、技術上相互支持和兼容、人力資源上統(tǒng)一協(xié)調的目的,避免重復建設造成人力、物力和資源的浪費。

(2)前期工作是否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項目建設的成功與否。項目團隊在項目建設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制定詳細的建設方案、考察篩選各種類型的資源,請教民族學專家。這些前期工作,為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的建設和使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節(jié)省了建設經費,提高了資源的使用效益。

(3)資源的管理是件復雜的工作,除初期的集中、篩選、分類外,持續(xù)的系統(tǒng)保障、監(jiān)控工作是需要長此以往的。

(4)資源的有效利用與工作人員的宣講、推送、獎勵、監(jiān)督等工作都密切相關,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可或缺,資源如不能合理高效的被應用是沒有任何價值和生命力的。

(5)資源的建設與應用要與學校培訓、學校教研、學校資源建設相結合,資源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需要進一步得到學院領導的支持。

4 下一步建設的設想和建議

4.1 下一步建設的設想

(1)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中有非常珍貴一手資源,比如專家及研究成果,我們將繼續(xù)搜集這些獨有的特色資源,將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設工作一直持續(xù)下去,彰顯特色資源庫的價值。

(2)做好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資源的宣傳和推廣工作,利用各種機會,在校內、省內高校以及全國高校宣傳、推介該數據庫資源,做到“以用促建,以管促用”,不斷滿足社會各界對該數據庫資源的需要。

(3)進一步總結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積極探討更有效的解決方案,繼續(xù)完善項目管理機制,為后續(xù)的工作做好鋪墊。

(4)繼續(xù)深入挖掘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資源,補充地方日志、家譜等一手材料等,讓嶺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成為真正的有利用價值的特色數據庫。

(5)拓展用戶研究工作。要通過調查研究、數據挖掘、主動服務等方式,深入研究用戶行為特征、校際用戶差異和目標用戶群的建設,以用戶利益為中心進行數字資源建設。

(6)調動館員、學科專家的積極性。通過建立學術團隊,支持館員協(xié)作研究、調研學習,學術發(fā)展,重視工作業(yè)績認定、記錄和褒獎制度的優(yōu)化,調動館員和學科專家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不斷為數據庫資源建設作出新貢獻。

4.2 建議

(1)健全元數據的規(guī)范問題。為了讓資源能夠更大限度地實現共建共享,元數據的問題值得進一步強調和規(guī)范。

(2)充分發(fā)揮CALIS中心的資源共建共享作用。應充分利用CALIS中心制定的規(guī)章和機制,加強對各子項目的科學組織和協(xié)作協(xié)調,保證數字資源共建共享整體上規(guī)模、上水平,真正滿足高校發(fā)展需要,使CALIS中心發(fā)揮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猜你喜歡
嶺南民間少數民族
憶嶺南
黃河之聲(2022年14期)2022-11-16 10:58:50
雨嶺南
心聲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4
我認識的少數民族
不辭長作嶺南人
商周刊(2018年26期)2018-12-29 12:55:58
高人隱藏在民間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一)
少數民族治療感冒的蕨類植物(二)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吉首市| 山西省| 丹江口市| 米泉市| 二手房| 康定县| 潼南县| 赣榆县| 星座| 思茅市| 郸城县| 昌图县| 青川县| 西乌珠穆沁旗| 柯坪县| 新邵县| 榆林市| 任丘市| 时尚| 上饶县| 宜宾县| 商南县| 定结县| 梧州市| 奎屯市| 陇南市| 安西县| 望城县| 安图县| 三原县| 阳山县| 辽源市| 赤城县| 全南县| 东兰县| 新营市| 雷州市| 桑日县| 西贡区| 邮箱| 徐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