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紅梅 杜秀麗
摘 要: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一帶一路的通道,東來西去、南來北往的民族遷徙雜居在此,各民族一起開拓了中國遼闊疆域。自漢代在新疆建立西域都護府起,漢語言文字就已經(jīng)在這片土地上使用傳播。經(jīng)過漢代、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幾千年的傳承發(fā)展,漢語言文字在新疆地區(qū)傳播歷久彌新,生機勃勃。共同的語言文字造就了共同的中華民族認同感,國家認同感,進而成就了今天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關鍵詞:漢語言文字 歷史 研究
漢字是用來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是世界上僅存的一種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tǒng),也是目前世界上歷史悠久而基本上未被分化的語言。[1]當今世界,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口是最多的。漢語言文字在新疆的傳播與發(fā)展,造就了現(xiàn)如今新疆各民族共同發(fā)展繁榮的局面。
從歷史記載看,各民族與漢族之間語言文字交流由來已久,且非常頻繁,西漢時期,漢朝與西域之間就有往來,漢朝曾在輪臺設使者校尉,當時,新疆各民族的上層人士已開始學習漢語。在與西域的交通要道上,都設有為漢朝使節(jié)服務的譯長之職。后來,龜茲國的王絳賓娶解憂公主之女弟史為妻,曾一起去長安朝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龜茲樂盛行于隋唐,流傳到河西和中原,后傳到了日本,朝鮮諸國;清朝統(tǒng)一西域后,1884年曾在新疆建省屯田,這一舉措使大批的漢族和回族移民到了新疆,形成了各民族和漢語文化上的相互吸納和融合以及漢語言文字的傳播與發(fā)展。
秦王朝的建立,標志著我國大一統(tǒng)格局確立的開端。自此,中國形成了一個以華夏族群為主體的多民族共居的國家。公元前60年,西漢在烏壘城(今新疆輪臺境內(nèi)),設立西域都護府,自此新疆地區(q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漢書·鄭吉傳》說:“漢之號令班西域矣,始自張騫而成于鄭吉”[2]。漢統(tǒng)一西域后,漢語文成為西域官方通用語,保存至今的今新疆拜城縣黑英山東漢“龜茲左將軍劉平國治關亭誦”[3]石刻,刻于東漢永壽四年(158),全文均用漢字寫成,反映出漢語言文字在龜茲的流行。當時在西域各城郭中都設有“譯長”一職,負責當?shù)卣Z言和漢語互譯。尼雅遺址出土了精絕國使用的漢文讀本“倉頡篇”簡文,殘留文字與中原地區(qū)的課本“倉頡篇”一致。在精絕王宮發(fā)現(xiàn)過王室成員間應酬贈禮的漢文“木簽”,當時漢朝曾派出老師對精絕王室及統(tǒng)治階層進行過漢語文教育,而他們已可熟練使用漢文彼此溝通。漢語言文字就已經(jīng)傳播使用,還存在局限性,在皇宮貴族之間傳播和使用,還沒有在民間廣泛的傳播及使用。隨著漢與西域各城郭的和親,漢語言文字在新疆的傳播越來越頻繁,自公元前105年起漢武帝先后將細君公主、解憂公主嫁給烏孫王,漢與各城郭的和親,使?jié)h語言文字和漢文化在這片土地傳播。
晉魏南北朝時期是民族大遷徙、大融合時代,故有北魏時期的高昌“國有八城,皆有華人” 。[4]新疆各地區(qū)也形成了各民族遷徙交流融合的新局面,促進了各族文化交流及各族語言文字之間的交流融合。西域官方及民間文書基本都使用漢文書寫,足以證明漢語和漢語言文字成為各民族共同選擇的溝通工具,漢語以及漢語言文字的使用在當時成為普遍現(xiàn)象。尼雅遺址所出土的漢文簡牘、樓蘭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戰(zhàn)國策·楚策》抄本、鄯善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晉人《三國志》抄本(《三國志·吳書·孫權轉》出土于新疆吐魯番,晉代寫本),都是當?shù)鼐用駥W習和使用漢文典籍的明證。
隋唐時期,在西域設立安西,北庭兩大都護府,加強了新疆地區(qū)各民族對中央政權的向心力,對祖國的認同感進一步加強。隋唐統(tǒng)一西域后,漢語成為官方通用語,漢語言文字成為官方通用文字,新疆地區(qū)出土大量唐人學習漢字、寫詩的殘頁和啟蒙讀物。阿斯塔那263號墓出土的唐讀易景龍四年(710)西州學童卜天壽文年書,作者年方十二,不僅手抄了《論多京語》,自己還創(chuàng)作了一些詩歌,比如“寫書今日了,先生莫醎池(嫌遲)。明朝是賈(假)日,早放學生歸”[5],當時新疆地區(qū)與中原同樣設有私塾,學習同樣的經(jīng)典,書寫同樣的漢字。唐玄宗時代的邊塞詩人岑參的詩歌,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御中有一句寫道“花門將軍善胡歌,葉河蕃王能漢語。”[6]“葉河蕃王能漢語”,生動反映了新疆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普遍使用漢語語言文字。
五代宋遼金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民族大規(guī)模遷徙流動時期,也是各民族大融合的時期。在五代宋遼金割據(jù)動蕩時期,中原諸王朝雖然沒有在西域直接遣官設職,推行政令,但仍將西域視為當時“天下”的一部分,沿襲了漢唐以來中央政權的政策。西域各地方政權或認為自己是中原政權的分支,或臣屬于中原政權,從來沒有自外于中國,對中原政權的認同始終如一,對中原政權的向心力不斷增強。大量少數(shù)民族遷入內(nèi)地,923年,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建立了后唐政權。沙陀人除分布在今山西外,還在今陜西西安、河南洛陽、河北大名等地形成了新的聚居點。此后還有沙陀人石敬瑭建立的后晉、劉知遠建立的后漢、劉崇建立的北漢。從唐代以來遷入中原的沙陀人,散布在各地,大多數(shù)都融入漢族之中。漢人與契丹等北方民族相互通婚,在長期的生活中風俗互染,一些漢人已采用契丹人的婚俗、葬俗。甚至在北宋都城開封,“民亦久習胡俗,態(tài)度嗜好,與之俱化”[7]。這種情況“自過淮已北皆然,而京師尤甚” 。[8]在總體發(fā)展趨勢上,這一時期的民族大融合主要是向“漢化”發(fā)展。在長期雜居相處的過程中少數(shù)民族逐漸與漢民族融合,這一時期,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促成了這一時期中原地區(qū)與新疆地區(qū)各族之間頻繁遷移及文化的廣泛交流,加強了各民族對國家的認同感。中原地區(qū)與新疆地區(qū)文化的互動交融,漢語言文字在新疆各民族之間傳播更密切廣泛。
元朝時期,新疆地區(qū)深受中原文化影響,漢語言文字在這一時期傳播迅速,各民族文化在中華文明沃土中多姿多彩、枝繁葉茂。1986年,新疆且末縣蘇伯斯坎遺址出土了《西廂記》中《仙呂調·賞花時》的元代抄本殘頁,這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種由元代人手抄的《西廂記》。抄本殘存“倚定門兒手托腮……等夫人燒罷夜香來”9行文字,出自我國古代的經(jīng)典愛情作品《董解元西廂記》,漢語言文字不僅是日常中所學到的知識,也成為了書本上大家所傳送朗讀的文字,已經(jīng)融入到了大家的生活中去了。這一時期,元朝在西域軍土集中的軍衛(wèi)中設立儒學教育,使得許多西域軍士及其后裔逐漸熟悉中原文化。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隨即著手統(tǒng)一西域,在嘉峪關和哈密之間先后建立安定、阿端、曲先、罕東、赤斤蒙古、沙州等六個衛(wèi),以此支持管理西域事務,來處理西域各項事務。起用哈勒的后平叛,此后,這些畏兀兒人世代定居在湖南桃源縣境內(nèi),逐步發(fā)展為今天桃源縣的維吾爾族。哈密衛(wèi)的建立,延續(xù)了中原中央政權對西域的管轄,也加強了漢語言文字在新疆的傳播發(fā)展。明代漢文回鶻文分類詞匯集——高昌館雜字中,阿拉伯語借詞很少,漢語借詞較多。有日常生活用品(壺、凳、茶)、花卉(蓮花)、書寫用具(墨)、官職(太師、總兵、千戶)、漢民族神話中的動物(龍)以及其他詞匯(功勞),甚至嘆詞(哉)。這說明,明代哈密、吐魯番一帶漢語對維吾爾語的影響較之以前要大。從曾棨的“藩酋出迎通漢語,穹廬葡萄酒如乳”“不用殷勤通譯語,相逢總是舊藩王”(送陳郎中重使西域(三首))等詩句可以看出,明代少數(shù)民族上層人物已不只是唐代的“能漢語”,而是不用翻譯,自己就“通漢語”了。
清朝平定新疆不久,其教育體系就參照內(nèi)地儒學教育建立起來。關于新疆官辦傳統(tǒng)儒學教育的情況,賈建飛簡要介紹了清代乾隆時期烏魯木齊、巴里坤設立學額的情況,并指出了路途遙遠,冒籍、冒名取解等科舉考試當中的問題。劉仲華利用《三州輯略》《烏魯木齊政略》等文獻,梳理了新疆各府州縣學的情況。官辦教育除了有府州縣學之外,書院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清朝統(tǒng)治者大力提倡使用漢語言文字,雍正下令設立正音書院(設立在北京,廣東兩省),教授與北京語為標準的“官話”。乾隆末年,為了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互通,清政府下令專門編纂了《御制五體清文鑒》,這是一部滿、藏、蒙古、維吾爾、漢語互譯的辭典,該書為清代各民族文化交流搭建了重要橋梁,為漢語言文字在新疆的傳播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從秦朝至清朝,漢語言文字在新疆地區(qū)的傳播和發(fā)展每個階段都有著不同的發(fā)展特點,漢語言文字先是從西域與中原之間經(jīng)濟貿(mào)易往來開始發(fā)展,進而發(fā)展為西域與中原和親,漢語言文字在皇宮貴族之間開始傳播發(fā)展,逐步到漢語言文字在民間傳播發(fā)展,成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在這一段漫長的發(fā)展中,漢語言文字展現(xiàn)出了生機勃勃的特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歷史發(fā)展進程中,最重要的是,全國人民對自己的民族、自己的事業(yè)、自己的文化和國家的發(fā)展前途有很強的民族自信和決心。如今我們亟需加強全民的“語言意識”教育,增強漢字的普及,學習并深刻理解漢語言文字,這樣才能更加正確認識和解決好我國語言文字應用上方方面面的問題,處理好各民族語言及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矛盾,真正建立起新疆各族人民和諧發(fā)展的語言生活。
各民族文化是新疆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化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資源,在跨境民族交流合作方面具有特殊優(yōu)勢。漢語言文字是中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條件。隨著逐漸加快的新社會時代的發(fā)展,國家越來越重視我國漢語言文字的普及與傳播。
參考文獻:
[1]陸儉明 .漢語“特點”之我見[J].廈大中文學報,2015(1).
[2](東漢)班固.漢書卷七十(傅常鄭甘陳段傳)[M].西安:三秦出版社出版,2004.
[3]龜茲左將軍劉平國摩崖[Z].
[4]李修生,主編.全元文·同恕·陳君墓志銘(第19冊)[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5](唐)卜天壽.寫書今日了[Z].
[6](唐)岑參.與獨孤漸道別長句兼呈嚴八侍御[Z].
[7][8](南宋)范成大.攬轡錄[M].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伊犁師范大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新疆高校人文社科重點項目,課題名稱:漢語言文字在新疆傳播使用的歷史研究(課題編號:NO:XJEDU2021SI020)。
作者簡介:彭紅梅(1997-),女,河南人,伊犁師范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