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紅色文化是無產階級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給后人的寶貴財富。陜西沿黃公路的建成推動了沿線紅色旅游資源的進一步開發(fā),同時也促成了沿黃紅色旅游經濟帶的形成。沿黃紅色旅游帶有助于陜西紅色旅游文化“走出去”。因此,本論文擬從生態(tài)翻譯學的視角研究陜西沿黃紅色旅游文化外宣翻譯,并探討紅色旅游文化的翻譯對策。讓更多的國外友人了解和關注陜西紅色文化,讓紅色資源在助力陜西省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中作出更大貢獻。
關鍵詞:沿黃 紅色旅游文化 生態(tài)翻譯學 外宣翻譯
陜西沿黃公路北起榆林南至渭南,沿著黃河西岸連起陜西4市12縣。依托黃河沿岸的自然風貌和紅色遺跡的沿黃紅色旅游帶有助于陜西紅色旅游文化“走出去”。但是陜西沿黃紅色旅游景區(qū)的外宣翻譯不太理想,存在一些翻譯問題,阻礙了陜西沿黃紅色文化的對外宣傳,不利于紅色文化“走出去”。本文從生態(tài)翻譯學的視角出發(fā)研究陜西沿黃紅色旅游文化的外宣翻譯,并探索紅色文化外宣翻譯的相關策略,以期提升陜西沿黃紅色文化軟實力,同時增強陜西省紅色文化自信將起到推動作用。
一、生態(tài)翻譯學
生態(tài)翻譯學由胡庚申教授提出,是我國的本土翻譯理論。生態(tài)翻譯學理論基于翻譯適應選擇理論,翻譯適應選擇理論以達爾文的適應選擇學說為原型,將適應選擇應用到翻譯領域,提出翻譯是譯者為了適應多變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而做出選擇的過程。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僅包括語言環(huán)境,還包括經濟、文化、社會、交際等多種環(huán)境。生態(tài)翻譯學是“一種從生態(tài)視角綜觀翻譯的研究范式”[1]。生態(tài)翻譯研究范式以生態(tài)整體主義為理念,體現了東方的生態(tài)智慧,以適應與選擇理論為基石,系統討論了翻譯生態(tài)、文本生態(tài)和‘翻譯群落生態(tài)及其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從生態(tài)視角對翻譯活動進行了描述[1]。生態(tài)翻譯學研究是翻譯研究的一個新范式,新方法,是一項翻譯學和生態(tài)學的跨學科研究[1]。生態(tài)翻譯學包含著生態(tài)學的思想[4]。適應/選擇和三維轉換是生態(tài)翻譯學的核心概念[2]。生態(tài)翻譯學中的三維轉換中的“三維”指的是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根據生態(tài)翻譯學理論,“多維整合”原則是評判譯文質量的標準,是指好的譯文要保持文本生態(tài),使譯文能夠多個生態(tài)維度中,尤其是在新的語言、文化、交際生態(tài)中“生存”和“長存”[3]。這就要求譯者在語言、文化、交際這三個維度進行整合適應和選擇,進行“多維”的轉換,以此得出好的譯文。
二、陜西沿黃紅色旅游文化外宣翻譯現狀
紅色旅游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旅游形式,紅色旅游文化的外譯能夠幫助外國游客了解中國的紅色歷史和文化。然而目前陜西沿黃紅色旅游景區(qū)牌示翻譯中仍然存在語言性翻譯問題、交際性翻譯問題和文化性翻譯問題。
例1.渭華起義烈士紀念碑2016年建成,是省級紀念建筑物,重點保護物。(渭華起義紀念館)
景區(qū)譯文:This monument is built in 2016,and dedicated to the martyrs of the Weihua Uprising.
此處譯文中出現了語法問題,“2016年建成”翻譯時應使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但是景區(qū)提供的譯文翻譯成了“is built in 2016”。此外,譯文漏譯了“是省級紀念建筑物,重點保護物?!边@不僅有悖于翻譯的“忠實性”原則,也有礙于紅色文化的有效對外傳播,更不利于陜西沿黃紅色旅游帶國際化的發(fā)展要求。
例2.反“圍剿”斗爭中,謝子長、劉志丹先后率西北主力紅軍縱橫馳騁于陜北大地。(綏德革命歷史紀念館)
景區(qū)對于“圍剿”的翻譯是Encirclement Campaigns,在譯文中并沒有解釋。當目的語游客看到譯文時,并不了解“圍剿”是誰對誰發(fā)起的,因此,在文化維度目的語和原語達不到平衡狀態(tài)。
例3.1928年3月,黨的“六大”代表潘自力、張金印、王松年由上?;仃?,在此召開縣委擴大會議,傳達中央關于批準省委在渭華等地武裝起義的指示,積極準備舉行武裝起義。(渭華起義紀念館)
景區(qū)譯文:At the extended meeting of the committee held in March,1928 and chaired by comrade Pan Zili,Zhang Jinyin and Wang Songnian who came back to Shaanxi after attending the party's 6th National Congress held in Shanghai,the approval of the uprising in Weinan and Huaxian counties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was announced to get people prepared for the armed uprising.
此處的漢語原文為一句話,句子主語為潘自力、張金印、王松年。譯文同樣為一句話,但是句子的主語變成了the approval,且句子結構非常復雜、冗長,讀起來不順暢。英語譯文與漢語原文并沒有取得同等的通順流暢效果,因此,在交際維度沒有達到平衡。
三、紅色旅游文化外宣翻譯策略
(一)分譯法(Division)
譯者在進行紅色文化漢英譯時,如果碰到結構復雜的長句子,為了達到漢語原文和英文譯文在語言維度的平衡,應當對原語的長句子進行適當的拆分,以免譯文出現冗長、累贅、意思表達不清楚等問題。對長句子采取分譯法可以使譯文的層次更加分明、更符合英語目的語讀者的閱讀習慣。
例4.八路軍從韓城縣芝川鎮(zhèn)黃河渡口分批東渡黃河,奔赴華北抗日前線,用首戰(zhàn)平型關大捷的事實,打破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成為奪取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中流砥柱,開展了廣泛的抗日游擊戰(zhàn)爭,最終奪取了民族解放的大勝利。(八路軍東渡黃河出師抗日紀念園)
該漢語原文為一句話,比較長,在翻譯時,為了達到語言維的平衡,可以按照句子的意群將其拆分成三句話,以更符合英語的句法結構。建議譯文如下:
建議譯文:The Eighth Route Army crossed the Yellow River eastward in batches from the Yellow River Ferry in Zhichuan Town,Hancheng County to the Anti-Japanese frontier in North China.Their Great Victory of Pingxingguan breaking the myth that the Japanese army was invincible,they became the mainstay to win the Anti-Japanese War.Afterwards,they launched a wide-ranging anti-Japanese guerrilla war and finally achieved the great victory of national liberation.
(二)合譯法(Combination)
語言結構上,漢語重義輕形,常常有超文本特性。而英語更注重句法結構,往往強調語法的內在邏輯關系。漢譯英時譯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運用多種方式將短句整合成長句子,例如增加連詞、使用介詞、轉換成不定式、用獨立結構做狀語等。
例5.由基座、碑體兩部分組成,碑體為實心,總高32.2米。主碑高19.28米,象征著渭華起義爆發(fā)于1928年。(渭華起義紀念館)
景區(qū)譯文:It stands 32.2 meters high with the tablet body being 19.28 meters in length indicating that the uprising broke out in 1928.
此處漢語原文為兩個短句,在進行漢譯英時如果按照原文的句子結構同樣翻譯成短句,那么譯文的句子結構會略顯松散。因此,譯者將其進行了合譯,句子結構更加符合英語造句習慣。
(三)意譯法(Liberal Translation)
漢語所處的原語文化和英語所處的譯語文化存在很多差異和不對等情況,為了避免文化維度的不平衡,譯者要注意譯文是否能夠傳達出原文的文化信息,要避免譯文讀者曲解原文信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譯者在進行紅色文化翻譯時如果逐字進行翻譯,則有可能出現譯文在目的語文化中讀不通或者讀不懂的現象。此時,譯者需要拋開字面意思去翻譯其內在含義,以此來取得文化意義上的對等。例如渭華起義紀念館中的“光緒二十九年”、“宣統元年”為中國文化中特有的以清朝皇帝年號記錄時間的表述方式,如果進行直譯的話,外國讀者并不能理解具體的年份,因此,此處譯者采用了意譯的方法,將二者對應的具體公元年份1903和1909翻譯出來,從而在交際維達到平衡。
(四)省譯法(Omission)
在紅色旅游文化翻譯中,部分文字起不到實質性的交際作用,為了讓譯文更加流暢、更加符合目的語讀者的閱讀期待,譯者可以刪掉部分信息或者簡化部分文字,以此讓譯文不但能夠達意,形式上看起來也更簡潔明了。因此,譯者翻譯紅色旅游文化時,可以采用省譯法來取得交際維度的平衡。
例6.當日出發(fā),經三原、富平,過蒲城、澄城,跨合陽、韓城,于16日從韓城縣芝川鎮(zhèn)渡口乘木船過黃河。(八路軍東渡黃河出師抗日紀念園)
該句中下劃線部分提及了多個縣城的名字,外國游客并不清楚其位置,在翻譯的時候為了避免交際障礙,可以將此處省略,只翻譯“經過六個縣城”即可。因此,從交際維度出發(fā),建議譯文如下:
建議譯文:Passing six counties,they arrived at Hancheng County on September 16th and crossed the Yellow River by wooden boat at the ferry in Zhichuan town.
四、結語
紅色旅游文化的外宣翻譯在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準確的英譯文能中國的紅色歷史文化收到國際社會更多的關注,也讓更多的外國朋友通過紅色文化來了解中國,了解中國共產黨為了建立新中國而做出的巨大貢獻。牌示解說沒有英文譯文或者譯文有問題對于陜西沿黃紅色旅游帶形象構建非常不利。陜西沿黃文化“走出去”是一個大的趨勢,而陜西沿黃紅色旅游景區(qū)是陜西的紅色文化的名片。這張“名片”上不僅要有適合中國百姓閱讀的中文資料,也應該有方便外國友人了解中國革命歷史的英文譯文。只有紅色文化走出去了,才能讓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贏得更多的支持。
參考文獻:
[1]胡庚申.生態(tài)翻譯學:構建與詮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2]胡庚申.生態(tài)翻譯學的研究焦點與理論視角[J].中國翻譯,2011(2).
[3]胡庚申.例示“適應選擇論”的翻譯原則和翻譯方法[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3).
[4]黃春芳.生態(tài)翻譯學的建設性后現代思想研究[J].外語學刊,2021(4).
[5]劉彥仕.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的紅色文化旅游資料的英譯[J].外國語文,2011(1).
[6]陳金蓮.生態(tài)翻譯學視閾下旅游翻譯的三維轉換[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
(作者單位:西安翻譯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度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陜西沿黃紅色旅游文化外宣翻譯研究”(項目編號:2021ND0157);西安翻譯學院校級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建設項目:“中國文化常識(雙語)”(項目編號:ZK2040);中國文化外譯(項目編號:ZK2150)。
作者簡介:焦艷偉(1988-),女,河北秦皇島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翻譯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