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歌
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黃霑給古龍的武俠劇寫過不少主題歌,其中一首《楚留香》傳唱度極廣,一句“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驚艷詞壇,深得古大俠放達不羈、傲然獨立的真味。
“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這句話到底好在哪里呢?
首先,它寫出了一派豪壯磅礴之氣,實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無畏精神;其次,在這種精神的呈現過程中,作者巧妙地運用了借代手法,以“千山”代指“千萬里路”,用群山綿亙的意象,凝練而精準地勾勒出孤行俠匹馬西風的錚錚鐵骨。同樣的意思,如果不用借代修辭, 而以文字白描,寫作“千萬里的路途我獨自行走,不必相送了”,表意啰唆,畫面蒼白,盡失江湖兒女至情至性的況味。
借代,是指借用一物來代替另一物出現的修辭手法。你可以把畫面想象成《西游記》里的孫悟空,他拔下三根毫毛,吹一口氣,就能變幻出千千萬萬個悟空,對抗天兵天將。這里的孫悟空就是“本體”, 毫毛變化的替身便成了“借體”。
“店里坐著許多人,老栓也忙了,提著大銅壺,一趟一趟的給客人沖茶;兩個眼眶,都圍著一圈黑線。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個花白胡子的人說。
‘沒有。’
‘沒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話?!?/p>
—— 魯迅《藥》
這里的胡子和孫悟空的毫毛,作用異曲同工。魯迅先生以“花白胡子”代指“一個留著花白胡子的人”,筆法簡練,既捕捉與代入了體貌特征,又增加了文字的畫面感。而且借代手法并不局限于以特征代本體的形式,行文中使用起來,可以多種多樣,靈活自如。
“……這時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一張枯葉飄落在蘇比的膝頭。這是‘杰克·弗羅斯特’的名片。杰克對麥迪遜廣場的老住戶很客氣,每年光臨之前,總要先打個招呼。他在十字街頭把名片遞給露天公寓的‘門公佬’——‘北風’,好讓房客們有所準備?!?/p>
—— 歐·亨利《警察與贊美詩》
歐·亨利描述麥迪遜廣場入冬的這段文字,精巧地雜糅了多種修辭手法:弗羅斯特是英文“frost”的音譯,意思是“霜凍”。作者為霜凍賦予了一個充滿羅曼蒂克氣息的英文名 “杰克·弗羅斯特”,這是用專用名詞來代替本體的借代手法,無疑又是一種擬人修辭。聯系上下文看:枯葉成了杰克·弗羅斯特先生手中的名片,每年光臨前,他會先讓北風老公公前來分發(fā)名片,好讓房客們有所準備。歐·亨利以風趣幽默的筆觸,連續(xù)運用比喻、借代和擬人修辭手法,巧妙串聯枯葉、北風和房客,將霜凍這一自然現象寫得風度翩翩,躍然紙上,令人莞爾。
借代修辭有兩大優(yōu)點:一是簡練行文,二是具象生動。巧妙地萃取本體的精華,讓借體形象生動地托生再現。因為這些特殊功用,在講究意象、音律、韻味,用詞凝練的古代詩詞中,借代手法常被大量運用。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p>
—— 李清照《如夢令》
李清照的這首《如夢令》,輕靈新巧而又凄婉含蓄。尤其是末句,“綠肥紅瘦”的意象攫取,極盡傳神之妙。以綠、紅兩種顏色借代樹葉和花朵。“肥”字寫出了雨后的葉子水汽充盈的舒展之貌,“瘦”字寫花蕾被雨點打落、凋謝稀少之貌,用字極簡,而色彩明艷,引人浮想聯翩。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p>
——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這是東坡先生率領眾人出城狩獵的一段描寫。“左牽黃,右擎蒼”同《如夢令》中的“綠肥紅瘦”一樣,都是用具體顏色指代本體的借代修辭,黃指黃狗,蒼是蒼鷹,左手牽著黃狗,右手擎舉蒼鷹,雄姿英發(fā),老當益壯。此處以“蒼黃”借代蒼鷹和黃狗,既滿足了詩詞押韻的需要,同時蒼、黃兩種顏色給人以沉穩(wěn)持重的畫面感,緊扣前句“老夫聊發(fā)少年狂”, 極好地烘托出東坡先生老來放達、人生恣意的心境。
借代,看似平淡無奇的以物代物,實則精準、凝練、不動聲色地萃取了本體精華,又活靈活現地放大或具象了本體的特質,既是簡潔、高效的狀物描寫手法,又能滿足行文所需的韻腳,豐富畫面感,真是一專多能的好修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