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晚清廣東書院出版探幽

2021-01-19 15:07黎萍
出版廣角 2021年23期
關鍵詞:精舍刻書刊刻

【摘 要】? 書院是物化了的精神高地,也是出版主體??v觀廣東地區(qū),最早的書院產生于南宋,明清時期,廣東的書院數(shù)量達到了頂峰。文章研究了晚清廣東書院的發(fā)展狀況,認為廣東文化精英與書院有著天然的互相依賴關系。以書院為基點,廣東文化精英匯聚在一起,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由于文化精英的匯聚,書院的名聲日漸累積而擁有更綿長的生命力,書院的文化精英也因倚靠書院而獲得了文學的滋養(yǎng)。

【關? 鍵? 詞】廣東書院;晚清出版;學海堂;菊坡精舍;廣雅書局

【作者單位】黎萍,花城出版社。

【中圖分類號】G239.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23.021

一、晚清廣東書院的歷史發(fā)展軌跡

晚清,廣東書院對整個廣東文學形態(tài)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其中,由洋務派張之洞創(chuàng)立的廣雅書院,與阮元于19世紀20年代創(chuàng)立的學海堂、陳澧主持的菊坡精舍一起,在培養(yǎng)人才和培育廣東文化土壤,保存與傳播傳統(tǒng)文化典籍及彰顯自身學術觀點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1.書院的起緣

“書院”的概念產生于唐朝,本義是指藏書修書和士人讀書之所。這一概念有民間與官府兩大源頭,前者是指讀書人治學的書齋,后者是指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門。歷朝歷代書院都分官府書院與私人書院,唐玄宗時期的麗正書院便是最早的官府書院之一。麗正書院原名修書院,后改為集賢殿書院,主要功能是收藏天子的書籍和修撰史籍。《唐六典》記載了官府書院的主要職責:“刊輯古今之經籍,以辨明邦國之大典,而備顧問應對,凡天下圖書之遺逸,賢才之隱滯,則承旨而征求焉?!盵1]因此,藏書和修史是官府書院最早的職能。

隨著時代的變遷,除了這兩大職能,書院還具備祭祀、教育、刊刻等功能??梢?,官府的書院是官方的出版機構,具有保存與傳播經典作品的作用,聚集于書院的文化精英,實際上承擔了編輯出版的工作。書院的教學功能始于宋朝,此時,私人講學風氣及理學興起,書院遂多用作民間講學之地,教學功能凸顯,不獨限于藏書與刊刻書籍之用。書院區(qū)別于官學和私塾,在學術上有更為獨立的追求,書院的領導者往往也具有深厚的學術功底。

廣東地區(qū)最早的書院產生于南宋,明清時期廣東的書院數(shù)量達到了頂峰。史籍記載最早的有講學活動、規(guī)制基本完備的廣東書院是禺山書院,建于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此時已比北方書院發(fā)展遲了兩百余年。從書院歷史的發(fā)端來看,廣東書院的建設與發(fā)展是相對滯后的。此時期廣東書院的建設得益于朝廷貶官,如韓愈、蘇東坡、周敦頤等。元代之后,朝廷對書院的發(fā)展給予大力支持,從而使書院的地位得到提升。雖然由于政局動蕩,元代廣東書院的數(shù)量并未有太大的增長,但卻得到了良好的發(fā)展。明朝前期開始實行八股取士,大興社學,朝廷將書院視為絆腳石,書院的發(fā)展在明初也因此停滯了百余年??v觀全國書院的發(fā)展,于明朝中后期達到歷史的高峰,廣東書院發(fā)展也同樣如此,而且位居全國前列。與此同時,廣東學界出現(xiàn)了陳獻章和湛若水兩位大儒,其中,湛若水熱衷于推動書院的建設。

2.清朝廣東書院的發(fā)展脈絡

整體來說,清朝廣東書院的發(fā)展脈絡如下:清朝前期,廣東書院沉寂無聲;清朝后期,廣東書院進入一個高速發(fā)展的時期。據(jù)劉伯驥的《廣東書院制度》記載,清代廣東的第一家官立書院是公元1662年建立于信宜的同春書院。順治年間(1638—1661),廣東新建書院只有4家??滴跄觊g(1661—1722),朝廷對書院的管束漸趨寬松,廣州官府在康熙年間新建了6所官辦書院。從乾隆元年(1736)到光緒三十年(1904),廣東共創(chuàng)辦書院310家,標志著廣東書院發(fā)展進入了高峰期。

清初,廣州政局動蕩不安,整個文化圈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劣。一是清兵入粵,兵災連連。二是順治帝頒布了“禁海令”和“遷界令”。在這樣的政局之下,書院發(fā)展也受到影響。雍正初年,朝廷開始鼓勵創(chuàng)辦書院?!八栽谟赫荒辏?733),朝廷又下詔命地方創(chuàng)辦省會大書院,并提供經費膏火,由官方規(guī)定書院章程,官吏參與書院的運作過程,如招聘院長、招考課試生徒等,并以科舉考試為辦學宗旨,變消極的限制為積極的引導。雍正此舉,使書院在發(fā)展了幾百年之后正式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得到官方的資助,書院教育正式納入國家教育體制的一部分并得到推行,這是書院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大變化。”[2]而在此之前,書院只是作為官方教育機制的補充而存在。廣東書院從清初的凋零敝落,到清中期的逐漸繁榮,再到清朝中后期得到清政府關注,成為維護社會穩(wěn)定、掌握話語權的重要抓手。

隨著全國書院的漸漸興起,清代廣東有書院約500多所,居全國首位。究其原因,除清朝政府對書院發(fā)展實行政策傾斜外,還有以下兩點。一是廣東歷來重視文教。早在明代,廣東就是全國書院最為發(fā)達的地區(qū)之一,數(shù)量合計207所[2]。明代繁盛的書院生態(tài)也孕育了兩位大儒:陳獻章和湛若水。湛若水是陳獻章的弟子。從陳獻章開始,明代的儒學開始由理學向心學轉變,其學說是儒學發(fā)展史的重要轉折點。湛若水和王守仁共同繼承和發(fā)展了心學。湛若水雖身居高位,卻十分關注家鄉(xiāng)教育,致力于興辦書院、四處講學。因此,廣東書院的發(fā)展是有歷史根基的。二是晚清廣東書院之興盛與廣東的經濟繁榮密切相關。早在漢唐時期,廣州就已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中心。清代康熙二十四年(1685)重開海禁,朝廷在廣州設立了粵海關。乾隆二十二年(1757)封閉了閩海關、浙海關、江海關后,廣州成為中國獨一無二的對外開放通商口岸,這一地位維持了一個半世紀——長達156年之久。廣州由此積累了豐厚的商業(yè)資源,同時孕育了許多富賈。

學而優(yōu)則仕的傳統(tǒng)觀念無時無刻不影響著這些富賈,促使他們追求文人身份,積極融入文人圈子。廣東富賈不僅積極捐建書院,如廣州的粵秀書院、越華書院、菊坡精舍、廣雅書院都有鹽業(yè)背景,還熱衷于收藏珍稀圖書,建了不少藏書樓,同時出資刻書。由此可見當時廣東地區(qū)重視文教和人才培養(yǎng)的氛圍,文學創(chuàng)作也呈現(xiàn)旺盛的態(tài)勢。能夠說明廣東書院發(fā)達的一個明證,便是廣州越秀古書院群的存在?!疤貏e是有清一代,越秀古城區(qū)內的書院發(fā)展登峰造極,堪稱廣東書院發(fā)展最為重要的核心地區(qū),足見越秀古城區(qū)書院在廣東書院發(fā)展史上的重要性?!盵2]古書院群曾是廣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象征。

二、晚清廣東書院的出版品種和出版方向

清代書院的存在與科舉考試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書院所刊刻的書籍品種以古籍經典為主,這一點明顯區(qū)別于民間書坊——書坊注重盈利,佛經、歷書、類書、小說等是其主要刊刻的對象,同時也區(qū)別于私人刻書——私人刻書取決于私人的喜好。

從清代開始,書院有兩大精神追求,一是與中國科舉制度相結合,幫助學子打好學識基礎,順利通過科舉考試;二是樹立本書院的學術標桿。二者此消彼長:當書院過于追求應試成績時,學術的發(fā)展就會相對滯后;當它們過于追求學術時,則會影響它們的生存發(fā)展,甚至引起當權者的焦慮而進行干涉。書院的這兩種精神追求在此消彼長中保持了一種很好的黏合狀態(tài)。晚清廣東的學術與書院互為促進向前發(fā)展,廣東的學術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大量書籍的編印也印證了這一點。

從出版的角度來看,書院從兩個方面推進了出版業(yè)的發(fā)展:一是書院以刊刻學術著作、經史類著作為主,在品種和數(shù)量上豐富了出版業(yè);二是圍繞書院的文人群體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得到了發(fā)展壯大,并產生了出版和刊刻的需求,從而推動了出版業(yè)的發(fā)展。“晚清出版在古代出版和當代出版中起著重要的承前啟后的作用,為中國出版業(yè)的現(xiàn)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4]

從傳統(tǒng)刻書模式到現(xiàn)代出版模式,晚清的書院起到一個變革、過渡的作用。在晚清西學東漸、洋務運動的歷史背景下,書院自然也受到西方經營模式的影響。清代書院的刻書具有自主性和現(xiàn)代性,采取團隊操作模式,打通了編、印、發(fā)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現(xiàn)代出版業(yè)的雛形。由于清朝的衰敗、科舉制度的結束,以及書院的發(fā)展過度依賴清政府等原因,書院只能作為一個朝代的產物,其生命也隨著清朝一同走向尾聲。當時廣東地區(qū)的印刷業(yè)發(fā)展處于全國前沿,當廣東書院發(fā)展到高峰時,也掀起古籍刊刻高峰,當?shù)乜梢耘浜蠒旱目绦枨?,而不需要求之于外地。廣東的雕版印刷在明朝時候已經享譽全國,到了清朝,雕版業(yè)務市場已經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廣州、順德馬岡和佛山是當時重要的印刷重鎮(zhèn)。

學海堂、菊坡精舍、廣雅書院是晚清廣東重要的書院,其發(fā)展體現(xiàn)了一種朝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軌跡。如越秀、羊城、粵華這類老書院重“四書”,以科舉訓練為主;學海堂重科舉的同時,還注重發(fā)揚、傳播樸學;菊坡精舍不單純注重科舉,在講學方式上有所創(chuàng)新。此外,書院本身還是一個孵化學術文化思想的場所,可以集眾力去完成各項重大的文化事業(yè)。學人在共事中形成了很好的默契,在學術文化上互為補充,相互切磋、激勵、促進,有共同的學術追求,逐漸形成了學派。

1.學海堂的出版思想

雖說廣東的刊刻業(yè)明朝時期已經十分發(fā)達,但廣東的古籍刊刻風氣還是形成于學海堂創(chuàng)建之后。江蘇籍經學大師阮元創(chuàng)辦了學海堂,并營造了廣東漢學的學術研究氛圍,刊刻了《皇清經解》等書,在嘉慶道光年間掀起了樸學之風。學海堂十分重視刻書,因為刻書可以幫助學海堂在學人心中樹立一定的地位,有利于學術成果的保存以及學術思想的確立和傳播。

學海堂的刻書思路有以下幾條:一是刊刻乾嘉學派的學術成就,二是刊刻地方文獻,三是刊刻經典史籍,四是刊刻學海堂學人的著作。簡而言之,與其他傳統(tǒng)書院相比,學海堂最大的特點是摒棄八股,注重學術研究。

學海堂存世70多年,主持刻書事宜的是陳澧、譚瑩、陶福祥等著名學者,所刻印的書籍質量也較高。1840年出任學海堂學長的陳澧先后刊刻了《經典釋文》《皇朝通典》《通典》《續(xù)通典》等巨著。

2.菊坡精舍的出版思想

菊坡精舍成立于1867年,由清代大儒陳澧(1810—1882)主持。菊坡精舍繼承了學海堂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破除了清代書院僅為科舉考試服務的陳規(guī)陋習,不習舉業(yè),而是作為一個講學的講壇傳播思想。菊坡精舍共刊印圖書12種,合計2872卷以上,其中包括該書院的優(yōu)秀課卷集《菊坡精舍集》20卷,以及一些本院生徒的著作,形成了具有一定影響的學術門派,為本地學者學術思想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4]。

同治七年(1868)廣東書局成立,由陳澧主持。廣東書局并無具體辦公地點,其人員實際上仍出自菊坡精舍。廣東書局首先刊刻了《欽定四庫全書總目》200卷和《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20卷,接著刊刻了《十三經注疏》346卷、《通志堂經解》1792卷、《古經解匯函》附《小學匯函》283卷等。同治十三年(1874),因捐資者離開廣東,廣東書局停止了刊刻事業(yè),僅存在7年。

陳澧主持廣東書局和學海堂刻書有其鮮明的特色,最顯著的就是所刻書籍大多是學術經典名著,基本上沒有宋學性理方面的書籍,與其他各省官書局有明顯區(qū)別。從所選刻書的內容性質來看,廣東書局所刻主要以經學書籍為主,而學海堂所刻則明顯偏重于典章制度方面的書籍,屬于工具書,二者正好互為補充,相輔相成[5]。

3.廣雅書局的出版思想

廣雅書院由張之洞創(chuàng)辦于1888年,從所刊刻書籍的內容以及課程設置上來看,廣雅書局較阮元主創(chuàng)的學海堂與陳澧主持的菊坡精舍,更向出版現(xiàn)代化邁進了一步。

張之洞派人往全國各地廣征書籍,并聘請精于刊刻目錄的學者主持書局工作,刊印經史子集及各類叢書,以供書院的學生研究學習。在人員分工方面,張之洞亦做了細致精心的安排:安排兩廣鹽運司綜理局事、候補知府方功惠為提調,又延請順德李文田學士為總纂,南海廖廷相為太史,番禺梁鼎芬為太史,番禺陶福祥孝廉為總校。提調方功惠專門負責印刷事宜,負責書局事務的正常運轉;總纂李文田是狀元,學問淵博;廖廷相、梁鼎芬、陶福祥皆是當時名士,大部分都是東塾學派弟子。

廣雅書院的課程設置凸顯了張之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將課程分為經、史、理、文四科,將掌故、地理、算術等加入學院課程。廣雅書院的刊刻雖也是以經史子集為主,但可以看到具有現(xiàn)代性的書目出現(xiàn)。

三、結語

書院是物化的精神高地,也是出版主體。以書院為基點,廣東文化精英得以匯聚在一起,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輻射至廣東各區(qū)域。由于文化精英的匯聚,書院的名聲日漸累積,擁有更綿長的生命力,書院的文化精英也因倚靠書院而同時具有三重身份:教育者、出版人與文學家。書院所聚集的文化精英不少是編輯專家,對版本十分熟悉。他們中的不少人是廣東學術圈、文學圈的中堅,如清末涌現(xiàn)的學術大家兼文學家阮元、陳澧、朱次琦、譚宗浚、梁鼎芬、康有為、梁啟超等,都有在學院求學、教學和辦學的經歷,有的甚至終身以書院為舞臺??梢哉f,他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離不開書院的滋養(yǎng),書院已經融入他們的生命。同時,書院還是一個有效的傳播平臺,能夠精準地針對有效讀者進行宣傳傳播??梢姡瑥V東文化精英與書院有著天然的互相依賴關系。

|參考文獻|

[1]鄧洪波. 中國書院史[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7.

[2]廣州越秀區(qū)地方志辦公室,廣州市越秀區(qū)政協(xié)學習文史委員會. 廣州越秀古書院概觀[M]. 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

[3]譚躍. 中國出版業(yè)現(xiàn)代化的開端期[J]. 工程研究——跨學科視野中的工程,2008(1):89-102.

[4]蔣建國. 晚清廣州出版業(yè)與文化的繁榮[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7(8):84-86.

[5]李緒柏. 清代嶺南大儒:陳澧[M]. 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精舍刻書刊刻
補山精舍
宋人對三蘇文章的選編與刊刻
“精舍繞層阿,千龕鄰峭壁”
由《安持精舍印話》淺析陳巨來的細元朱文篆刻
論晚明元劇選刊刻現(xiàn)象及其文化審美意義
論元代儒學刻書
民國理學家群體的政治認同及其嬗變——以靈峰精舍為例
《植物名實圖考》在山西刊刻流傳述略
魯圖藏安丘王筠著述書板刊刻考
明代安徽官方刻書考
阜城县| 文登市| 河西区| 武安市| 新源县| 赤壁市| 唐海县| 公安县| 长白| 胶南市| 班戈县| 方正县| 理塘县| 靖边县| 冀州市| 平阳县| 溧水县| 瓦房店市| 运城市| 抚远县| 肃宁县| 玉门市| 呈贡县| 苍溪县| 汝阳县| 灵寿县| 古蔺县| 达拉特旗| 安顺市| 阜新市| 江永县| 山西省| 万山特区| 武清区| 彭州市| 元阳县| 铁岭县| 樟树市| 磐安县| 河西区| 赤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