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貞虎
我們日常寫字離不開筆。古代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筆居首位??梢哉f,筆在人們的生活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說起古代的筆,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毛筆。毛筆在推動書畫藝術發(fā)展和中華文明進程的同時,也不斷得到了改良和創(chuàng)新,已經(jīng)成為一種特殊的工藝品。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毛筆的故事。
追尋毛筆的“祖先”
關于毛筆的起源,歷來眾說紛紜。晉代張華在《博物志》中說,秦國的大將蒙恬制造了筆。至今,浙江的制筆工匠還把蒙恬奉為“筆祖”。清代梁同書所著《筆史》,引用了明代羅頎所著《物原》中“虞舜造筆,以漆書于方簡”和上古神話“倉頡造筆”的傳說。那么,毛筆究竟是何時由何人發(fā)明的呢?
其實,先秦文獻中已有關于毛筆的記載。如《春秋》中有“(仲尼)絕筆于獲麟”的記錄。此外,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的《邶風·靜女》一詩寫道:“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蔽覀冎溃巴笔羌t色的意思,那“彤管”是什么呢?根據(jù)晉代崔豹的解釋,彤管是古代史官記事用的一種筆。史官記事要求“秉筆直書”,因此,彤管又有“赤誠”的含義?!囤L·靜女》中那位美麗嫻靜的女子,用赤管之筆來饋贈情人,表達了自己的赤誠之心。晉代學者傅元在他的《筆銘》中也曾寫過:“韡(we?i)韡彤管,冉冉輕瀚,正色元墨,銘心寫言?!?/p>
這些都是古籍的記載,有沒有實物呢?當然有!1954年,在湖南長沙左家公山戰(zhàn)國遺址發(fā)掘出來的文物中,就有一支毛筆。由此可見,最晚在戰(zhàn)國時期,毛筆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并得到應用了。
毛筆出現(xiàn)了,對毛筆的稱呼又成了一個問題。古代,毛筆有很多別稱。《爾雅·釋器》中說:“不律謂之筆?!备鶕?jù)語言學家郭璞的注解,“不律”是蜀人對筆的稱呼?!墩f文解字》中則寫道:“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惫苯忉屨f,聿、不律、弗、筆說的都是筆,只是方言發(fā)音不同。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這幾個字的字形很像——都是“從聿”的?!绊病钡囊馑季褪恰耙悦卯嫽蛭摹?。秦統(tǒng)一中國后,以秦地方言為標準,把以上幾種稱謂統(tǒng)一為“筆”,并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毛筆的出現(xiàn),對文化的傳播無疑具有重大意義。古代許多學者對毛筆的功勞都進行過評述。郭璞在《筆贊》中這樣寫道:“上古結繩,易以書契,經(jīng)緯天地,錯綜群藝,日用不知,功蓋萬世?!笨梢姡湃藢γP的重視與贊美。
一支毛筆的誕生
毛筆的制作工藝非??季?,制作程序也很復雜。首先是選毛,毛質的好壞直接影響筆的質量。制作毛筆用的是什么毛呢?人們最開始用的是兔毛,后來,也有用羊、狼、鼬等動物的毛的。其次是混毛,只用一種毛制出的筆不能稱為上乘之筆,因為單一的毛很可能太軟或太硬。一支筆通常是以一種毛料為主,比如羊毫筆,因羊毛質軟,就得配以其他硬一點的動物毛。此外,還要經(jīng)過揉毛、梳毛、切段、制芯、制桿、裝配等幾十道工序。
古人用筆十分講究,不僅寫字和繪畫用的筆不同,寫不同的字,也會用到不同的筆。比如題寫匾額,通常會用豬鬃筆。這種筆的用毛以豬鬃為主,制作時,要對一根根毛進行剖析,運用蒸、烘等方法,使其軟硬、吸水性、保水性都恰到好處。總之,一支好筆必須使各種毛充分發(fā)揮各自的作用,達到剛柔相濟的效果。考究的毛筆,還會在筆管上鏤花刻字,并鑲嵌金銀、象牙、玉石等珍貴的材料,再配上精美的筆套等配飾,這樣才算最后完成。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毛筆漸漸被方便的鋼筆、圓珠筆等取代,寫毛筆字也變得有些“小眾”。但是,隨著人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逐漸“升溫”,毛筆一定會重新回到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