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詩怡 ,齊 跡
1.上海戲劇學院博士后流動站,上海 靜安區(qū) 200040;2.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北京 朝陽區(qū) 100024
北極地區(qū)被認為是最后的邊疆[1]。1897 年,21歲的杰克·倫敦來到阿拉斯加淘金,后來,他在《杰克·倫敦小說選》中寫道:“去往北極探險的人們發(fā)現了一種黃色的貴重金屬。船運和貨運公司的人們立即把這令人振奮的消息刊登在報紙上,令整個歐洲都沸沸揚揚。于是,成千上萬的人懷著發(fā)財的夢想,一批又一批地涌向了北極地區(qū)?!盵2]21 世紀的今天,隨著北極冰層逐步融化,北極地區(qū)的資源越來越容易開采。這一變化對北極地區(qū)乃至全球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2008 年,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勘探顯示:北極地區(qū)的天然氣和石油儲備分別為全球已勘探總量的30%與13%。北極除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及各種貴金屬礦藏外,淡水資源也極具價值。氣候變化帶來的海冰消融為資源開采提供了便利。隨著北冰洋冰期的縮短,從亞洲通往北美的東北航線在夏季也可實現通航。這為商業(yè)運輸節(jié)省了近1/3 航程,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隨著商業(yè)價值的顯著提高,北極地區(qū)正逐步成為新的全球焦點,其地緣政治的重要性也日益上升。隨著非北極國家逐漸參與北極事務,北極地區(qū)相關各國在涉及北極地區(qū)事務上面臨的摩擦與沖突逐漸凸顯。2013 年5 月15 日,在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納召開的北極理事會第八次部長級會議上,中國與意大利、日本、韓國、印度、新加坡一起被批準為北極理事會正式觀察員國。2019 年5月,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在芬蘭羅瓦涅米北極八國以及北極原住民代表峰會上指出,俄羅斯存在對北極地區(qū)的軍事威脅,要求莫斯科應該允許外國船只通過北方海航線。顯然,北極已經成為“全球力量競相角逐的舞臺”[3]。
與這種角逐伴隨而來的是各國媒體對北極地區(qū)事務越來越多的關注和報道。鑒于輿論在處理相關事務中的巨大影響,我們有必要對世界各主要媒體就涉及北極地區(qū)事務的報道進行分析研究,尋找因應之策。
總之,北極地區(qū)正上演著由氣候變暖引發(fā)的環(huán)境問題,隨之凸顯的資源、航道和治理已經漸漸登上了國際媒體報道議程,北極聚集了人類共同關切的利益及人類未來命運的走向。因此,關注北極是關系全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的大問題。
本研究采用數據爬蟲方法,通過輸入關鍵詞“arctic”(北極),搜索自2012 年5 月以來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中國網絡電視臺(CNTV)、今日俄羅斯(RT)、加拿大廣播公司(CBC)五大國際媒體新聞網站關于北極沖突的相關英文報道。除去重復的和與本研究不相關的,共找到相關報道357 篇,結果見表1。
表1 五大國際媒體關于北極沖突事件報道的情況(單位:件)
沖突是國際關系理論中最古老的問題之一,也是國際媒體關注的問題之一,沖突帶給國際社會的連鎖反應往往會給國際政治和國際經濟造成雙重危害[4]。框架是由傳播者選擇和掌握的,它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翻版,代表了一種強烈的價值介入和話語霸權,決定反映事實的某一面[5]。
目前,北極主權國家之間的沖突表現為:一方面,北極國家之間由于歷史與現實的各種問題交織,矛盾沖突不斷。雖然在一系列國際條約、公約、宣言的作用下,部分爭端得以解決,但是,當前仍缺乏能夠促進區(qū)域總體發(fā)展并具有支配性的政治和法律機制,更缺乏一種能夠協(xié)調各國就北極資源和北極航道等達成共識的對話機制。另一方面,北極國家沖突主要表現在海上劃界、北冰洋大陸架的劃分與航道控制權的爭奪上。北極國家試圖通過以雙邊協(xié)議的方式排斥非北極國家參與北極事務,獨享北極資源,而非北極國家(如日本、中國、印度、韓國等)有參與北極事務的要求,但北極國家想拒絕其他國家插手北極事務,采取“自主治理”的原則處理,因此,非北極國家與北極國家之間就此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這種矛盾關系將長期存在[6]。與此同時,人類活動及氣候變化帶來的北極生態(tài)環(huán)境之變也正在加劇北極生態(tài)圈內沖突事件的發(fā)生。
結合北極沖突的現狀,本研究基于沖突解決理論和框架理論,對五個國家的媒體就北極沖突事件報道進行分析,發(fā)現北極沖突報道框架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國與國之間因大陸架和北極島嶼、領海主權糾紛產生的對立,包括在北極進行軍事演練、向聯合國申請北極主權等;北極資源的開發(fā)和航道使用權;人類活動與北極自然生態(tài)惡化之間的矛盾;當地居民與北極生態(tài)環(huán)境間的矛盾。
2.2.1 BBC 北極沖突報道的框架分布
從表1 可以看出:BBC 的北極沖突報道中,政府與非政府組織之間的沖突報道有30 件,占BBC報道總量的73.2%;政府與政府之間的沖突報道4件,占比為9.8%;商業(yè)團體與政府之間的沖突報道4 件,占比為9.8%;人類活動與北極生態(tài)之間的沖突報道2 件,占比為4.9%;當地居民與政府之間的沖突報道1 件,占比為2.4%。
BBC 報道最多的是俄羅斯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之間的沖突。典型的如“俄羅斯扣押環(huán)保人士”的報道,這一事件的起因是“綠色和平組織”為保護北極環(huán)境,試圖登上俄羅斯天然氣公司鉆井平臺抗議,俄羅斯以盜竊罪扣押了綠色和平組織的船只及船上30 名環(huán)保人士,其中6 名是英國人,其余的人員分別來自全球17 個國家。BBC 對這一事件進行了跟蹤報道,采訪了被釋放的環(huán)保人士,對扣押期間被扣押人員的家人進行了系列報道①各國所屬媒體對環(huán)保組織的報道持不同態(tài)度,其報道內容也是圍繞各國在北極自身利益展開,如RT 和BBC 對綠色和平組織持完全相反的報道立場。BBC通過采訪綠色和平組織成員,描寫他們在俄羅斯扣押期間的細節(jié)來展現他們對北極環(huán)保的關切和決心。但在RT 網站上沒找到對綠色和平組織在俄羅斯被捕事件的報道,RT 對綠色和平組織的相關報道都偏負面,把一些激進的環(huán)保人士稱為“綠色激進分子”,并把這樣極端行為稱為“環(huán)境恐怖主義”。。雖然是非政府組織和石油鉆井公司的沖突,但沖突背后是政府力量的博弈。
2.2.2 CNN 北極沖突報道的框架分布
從表1 中可以看出:CNN 的北極沖突報道中,人類活動與北極生態(tài)的沖突報道有25 件,占比38.5%;政府與政府沖突事件共17 件,占比26.2%,其中,美國國內北極政策沖突事件占比12.0%,美國和俄羅斯有關沖突的報道占14.2%;商業(yè)團體與政府的沖突事件12 件,占比18.5%;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沖突事件6 件,占比9.2%;當地居民與政府沖突事件1 件,占比1.5%。
在CNN 的北極新聞沖突框架中,對人類活動和北極生態(tài)保護之間呈現矛盾的報道占比最多,主要關注人類的北極開發(fā)對北極生態(tài)造成的威脅,關注的議題有以下幾個方面:殼牌公司在北極的鉆井行動、圣巴巴拉海岸線上的石油泄漏對生態(tài)危害啟示。科學家積極尋找拯救北極的方式等。也有通過邀請明星去北極做公益活動引起公眾對北極的關注,比如,通過邀請Emma Thompson 加入綠色和平組織,呼吁大家注意氣候變化帶來的全球危害[10]。
在美國國內關于北極沖突的報道中,比較典型的事件如碳減排目標的改變。奧巴馬曾希望把氣候變化作為其總統(tǒng)遺產的核心組成部分,想在2015年12 月在巴黎舉行的氣候大會之前,努力爭取其他國家的減排承諾[7]。奧巴馬政府認為,氣候變化以驚人的速度在發(fā)展,他們把對北極保護的建議也作為氣候變化的一部分納入了政府議程。奧巴馬曾說:“我們知道人類活動正在改變氣候。強調全球變暖正在破壞生活,包括冰川融化和引發(fā)更嚴重的森林野火?!碧乩势照吓_后,于2017 年4 月簽署了行政命令,開始在墨西哥灣和美國東海岸開展海上鉆井五年發(fā)展計劃,違背了前總統(tǒng)奧巴馬在離任前一個月宣布禁止對北極特定地區(qū)進行石油開采的承諾。特朗普在簽署白宮行政命令之前,直截了當地表示,該計劃“扭轉了前政府的北極租賃禁令”。特朗普認為,奧巴馬政府將94%的近海地區(qū)關閉,剝奪了美國數以千計的就業(yè)機會,所以毅然撤銷了奧巴馬政府的“白令海峽保護”禁令。2017年6 月,特朗普政府宣布結束奧巴馬實施的10 年內減少26%~28%的減排目標。特朗普還宣布:美國將拖延對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的所有捐款,特朗普稱這造成了美國財富的巨額損失[8]。這些報道從一個維度反映了美國國內領導人對北極政策針鋒相對的不同態(tài)度與沖突。
隨著俄羅斯和西方關系惡化的不斷加深,CNN就北極問題對美、俄沖突內容的關注度也與之提升。目前,美俄針對北極的沖突主要表現在爭奪北極的領導權以及美國對俄羅斯北極軍事發(fā)展的防備方面。比如:美國2020 年在阿拉斯加附近的領空攔截了多架俄羅斯飛機。美國國防部發(fā)言人帕維爾說,俄羅斯這是在炫耀自己的軍事力量,俄羅斯把美國和北約當成敵人,這并不是對等的做法,而是挑釁,事態(tài)照此趨勢發(fā)展下去將是非常危險的[9]。這樣的報道呈現出兩個超級大國間的對峙。
2.2.3 CNTV 北極沖突報道的框架分布
從表1 可以看出:CNTV 的北極沖突框架報道中,政府與政府之間的沖突事件報道達120 件,占比為71.0%;人類活動與北極生態(tài)的沖突報道47 件,占比為27.8%。
CNTV 在北極沖突報道框架中關注最多的是政府之間的沖突事件。比如,俄羅斯近幾年在北極建立摩托化步兵、啟用北極地區(qū)一些軍事機場,以及部署俄羅斯海軍軍艦等。又如,美國和加拿大在北極進行的戰(zhàn)略部署。報道指出,2014 年美國更新北極路線圖,對未來15 年海軍部隊在北冰洋的行動做準備,并加快建設破冰船,瞄準北極爭奪戰(zhàn);加拿大在北極圈內建學校,擬打造北極近海巡邏艦以宣示對北極的主權,甚至包括宣稱人們所熟知的圣誕老人是加拿大公民等。在報道內容的選取上,CNTV主要是轉引國際上其他媒體的北極報道,比如“俄北方艦隊司令:戰(zhàn)略核潛艇在北極等海域定期巡邏”一文中轉引中國網轉載俄羅斯衛(wèi)星網的報道。值得一提的是,CNTV 在對俄羅斯北極行動的報道中,普京總統(tǒng)出現頻率較高。比如,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公開要求俄國國防部加強俄軍北極軍力建設、普京表示俄羅斯將重建蘇聯時期北極軍事基地[11]。此舉被外界視為對加拿大的強硬反擊,同時令北極問題迅速升溫。與此同時,報道還提到,俄羅斯還在北極多個島嶼上大規(guī)模建設軍事基礎設施。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說,建設工程已在北冰洋科捷利內島、弗蘭格爾島、亞歷山大地島、新地島和施密特島展開[12];俄羅斯北方艦隊司令尼古拉·葉夫梅諾夫海軍中將在該艦隊成立283 周年慶祝典禮之前向記者表示,北方艦隊戰(zhàn)略核潛艇將在北極以及世界海洋的其他海域進行定期巡邏[13]。
CNTV 在對北極的報道中除了表現北極國家間的爭端、沖突,也會報道亞洲國家對北極資源日趨激烈的爭奪,比如,CNTV 對日本和印度等國相繼就北極開發(fā)項目給予以較大關注。同時,CNTV 還從合作角度報道非北極國家參與北極事務的新聞事件,如韓國與挪威將合作開設北極航道等。近年來,中國國家媒體對北極的關注度在上升,如:2016 年播出的大型8 集紀錄片《北極,北極!》,全方位地展示了北極地區(qū)的自然資源與文化以及北極的發(fā)展現狀,警示人們若無限度地開發(fā)北極,氣候變化將給北極地區(qū)乃至全球帶來深刻影響。該紀錄片向公眾展示了2 000 多萬平方公里的北極地區(qū)蘊藏的石油、天然氣、各種貴金屬礦產以及豐富的漁業(yè)資源、森林資源,以及由于氣候的變化、人類的開發(fā)活動,北極的各種資源已成為各國爭相開發(fā)利用的目標。
2.2.4 RT 北極沖突報道的框架分布
從表1 中可以看出:RT 的北極沖突框架報道中,政府與政府之間的沖突事件有35 件,占比為92.1%;當地居民與政府沖突事件2 件,占比為5.3%;商業(yè)團體與政府的沖突事件1 件,占比為2.6%。
需要提醒的是,在政府與政府間的沖突事件報道中,俄羅斯與美國之間沖突的報道占比為57.5%;俄羅斯與加拿大的占比為7.5%;俄羅斯和西方世界以及俄羅斯和挪威的沖突事件各占10%;丹麥和美國的沖突以及俄羅斯內部沖突各占2.5%。從中可以發(fā)現,俄羅斯與北極國家的矛盾沖突非常突出,有時甚至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
分析RT 的報道后發(fā)現,自2007 年俄羅斯在羅蒙諾索夫海嶺插旗事件引發(fā)各國媒體廣泛關注之后,加拿大政府又出臺了《北方戰(zhàn)略》顯示,加拿大在國家層面對北極地區(qū)有發(fā)展監(jiān)控和調查等滲透性權利的傾向[14]。北極爭端極有可能成為“新冷戰(zhàn)”的觸發(fā)點甚至成為一場區(qū)域戰(zhàn)爭的導火索,全球的軍事重心也極有可能由太平洋轉移至北冰洋。這些紛爭大都指向具有潛在石油資源的海底區(qū)域,而氣候變暖使資源和航道的利用可能性激增,各種問題日益浮出水面。從對俄羅斯的爭端報道中可以看出,俄羅斯和美國的沖突事件最為顯著。過去幾年中,俄羅斯一直在加大針對北極的軍事投資。與此同時,在關涉北極資源開采的內容方面,也穿插著大國間的較量。比如石油巨頭??松荆‥xxon)停止在俄羅斯繼續(xù)開采的起因,是美國和歐盟在2014 年對俄羅斯實行的經濟制裁。隨后,俄羅斯在2014 年吞并了克里米亞地區(qū),又緊接著發(fā)生了烏克蘭危機。從中可以管窺到經濟制裁背后的政治格局。
同時,北極國家對北極資源的開發(fā)也成了常態(tài)和無可厚非的事實,表現為各跨國公司對北極資源的濃厚興趣。根據RT 報道,俄羅斯于2015 年4 月開始發(fā)展其北部地區(qū)資源,其中包括生產碳氫化合物、大型國有公司在俄羅斯北部開發(fā)勘探和建設鉆井設施。從RT 的報道中還可以看到,資源的開采也讓北方海航線正在成為一種更有吸引力的選擇。由此,美國希望在阿拉斯加海域開始鉆探石油和天然氣;同時,白宮制定了管理和勘探博福特和楚科奇海域鉆井設備的規(guī)則,確保公司和承包商為北極開采提前做好準備??傊?,從俄羅斯北極沖突的報道框架中,可以充分看出各個主權國家針對北極問題產生的矛盾與分歧。
2.2.5 CBC 北極沖突報道的框架分布
從表1 中可以看出:在CBC 的北極沖突報道框架中,政府與政府之間的沖突事件有27 件,占比為61.4%;人類活動與北極生態(tài)的沖突報道3 件,占比為6.8%;商業(yè)團體與政府的沖突事件3 件,占比為6.8%;當地居民與政府沖突事件2 件,占比為4.5%;政府與非政府組織的沖突事件1 件,占比為2.3%;其他諸如科學研究經費與政府補助不足的矛盾與沖突、中國科考船與加拿大西北航道主權沖突,以及探險家富蘭克林沉船文物歸屬等事件8 件,占比為18.2%。
為實施某款智能手機的外觀設計(Smartphone Appearance Design, SAD)項目,某手機開發(fā)企業(yè)組建了一個由35名協(xié)同成員組成的協(xié)同產品創(chuàng)新知識網絡。以協(xié)同成員為網絡節(jié)點,協(xié)同成員間的關聯關系為網絡邊,得到35名協(xié)同成員組成的P-P子網絡如圖1所示。
在占比61.4% 的政府與政府之間的沖突事件中,其中45.7%源于加拿大政府和原住民政府之間的沖突,15.7%為加拿大政府與他國政府之間的沖突。需要指出的是,加拿大政府和他國政府之間的沖突主要集中在美國、俄羅斯之間。CBC 的報道指出,加拿大認為,2016 年,美國海洋能源管理局提出2017 年至2022 年的海洋油氣開發(fā)計劃,所涉及的博福特海洋鉆探租約侵犯了加拿大主權。這一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鉆探租約議案可能會重燃美、加兩國之間的長期邊界爭端。此外,美國海洋能源管理局還發(fā)布了關于阿拉斯加海岸新租約提案。幾十年來,美國和加拿大對博福特的海上邊界劃分都持不同意見。加拿大聲稱,阿拉斯加北坡的石油鉆井侵犯了加拿大“育空”的領土,而美國則認為,海上邊界應該以離開陸地90 度角為計算標準。育空政府對爭議地區(qū)的石油和天然氣租賃計劃感到不滿,該地的司法部部長布拉德卡特斯稱此舉“違反了加拿大的北極主權”。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家邁克爾拜爾斯表示,這個問題突出地表明,加拿大和美國最終需要談判解決博福特爭端,該爭端可以追溯到1825 年英國和俄羅斯共同擁有阿拉斯加州的條約[15]。
CBC 報道北極沖突有別于其他媒體之處,主要在于:其報道重點是外國政府與本國政府、本國政府與原住民政府的沖突。與公眾理解的原住民保護不同,CBC 報道原住民和加拿大政府的沖突是原住民希望能獲得更多北極資源開采權和加拿大政府禁止資源開采之間的矛盾,其根源是人類發(fā)展與自然保護之間的矛盾。比如,CBC 的新聞報道奧巴了馬永久禁止在美國楚科奇和波弗特海域開發(fā)石油和天然氣;加拿大宣布對所有北極水域實施5 年禁令,但加拿大西北地區(qū)總督鮑勃·麥克勞德說,聯邦政府宣布禁令并沒有與(西北部地區(qū)的)人民進行磋商。
當然,CBC 報道的矛盾之處在于:一方面原住民政府反對美加就北極地區(qū)資源的開采決策,但另一方面又對特朗普的北極政策表示擔憂。在CBC的報道中,加拿大因紐特組織領導人認為,特朗普的勝利可能對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是一個不好的消息,他們擔心種族主義和氣候變化的政策影響美、加未來的合作[16]。CBC 北極沖突報道框架中的另一個來源就是北極大國之間的軍事防范和軍事演習。例如,加拿大對俄羅斯增加北極地區(qū)的軍事力量表示擔憂。在《新國防政策中,自由黨開始重視北極主權》一文中,加拿大強調了開展北極軍演的必要性,呼應加拿大在新國防政策中應加強對北極的主權控制,承諾增強對該地區(qū)的監(jiān)管和增加該地區(qū)人口。這一政策表明,北約越來越重視俄羅斯對北極的影響力,如果兩國出現狀況,加拿大將可能準備軍事演習[17]。
從五大國際新聞媒體關于北極沖突報道中可以看出:盡管相關各方矛盾重重、爭奪激烈,但發(fā)生極端事件的可能性較低。例如,極地地緣政治學者米卡·梅雷德認為,俄羅斯與美國在北極地區(qū)發(fā)生軍事對抗的可能性接近于零,因為大多數北極資源都位于各個北極國家無可爭議的經濟開發(fā)區(qū)內。這一情況降低了爆發(fā)爭奪北極資源戰(zhàn)爭的風險[18],為尋求北極沖突問題的解決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研究表明,現有的北極治理機制并不能充分解決北極爭端問題,因此,筆者擬以對五大國際媒體新聞報道框架的分析為基礎,從媒體視角提出北極沖突可能的解決途徑。
英國哲學家托馬斯· 霍布斯在《利維坦》中認為,人并非天生喜歡暴力,導致戰(zhàn)爭的條件是社會性的,只有通過締約加以控制與防治。他認為,即便人天生有暴力的傾向,但也可以用社會公約和強有力的領導來約束。法國哲學家盧梭卻持完全相異的觀點,認為人天生是非暴力的,是不自然的社會約束導致了人的暴力[19]。
當前,八個北極理事會國家雖然在北極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保護、原住民文化保護與傳承、資源開發(fā)等方面做出了貢獻,但由于國際社會對北極問題的解決缺乏頂層制度設計和約束,各國均站在自身的立場上提出解決沖突的方案,導致了北極的沖突時有發(fā)生,且不能徹底解決。北極關乎人類共同命運和未來生存,不能僅僅只屬于幾個北極國家,而且僅靠這幾個國家去處理和解決北極的沖突也是不可能的,而應該由全人類共享、共建、共治。具體而言,就是形成以北極八個成員國為主導、非北極國家參與的安全、合作聯盟機制。即以北極理事會為平臺建立全球多元對話機制[20],通過進一步倡導增強各國之間的交往與溝通,讓各國關注共同的任務與問題,促進各國形成利益共享機制。國際五大主流媒體應增加對北極國際事件的參與度,關注北極理事會等非政府組織的動態(tài),從多角度報道北極沖突,推動北極問題國際化,引導北極問題向合理公正的方向發(fā)展。
北極是人類最后的凈土,氣候變化給北極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尤為突出。生活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大部分公眾,對于北極的了解僅限于媒體的報道。北極作為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前沿的地區(qū),應發(fā)揮全球預警功能,從而促進公眾更加客觀和科學地認識北極。
目前,隨著氣候變暖,海冰融化,潛藏在北極冰下的各種問題開始浮出水面:北極航道通航時間變長將影響全球貿易格局,而藏在冰層下的豐富資源也更容易開采。北極商業(yè)機會的增加,使為了爭奪豐富資源展開的國際競爭和沖突將越來越顯著[21]。在這一背景下,媒體對北極的重大環(huán)境事件應該進行跟蹤報道、持續(xù)關注,盡量對整個事件作出正確、科學的評估。
盡管沖突涉及很多重大利益,互動卻是邏輯結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要求沖突雙方某種程度上的合作和互諒,從而避免兩敗俱傷的局面發(fā)生[22]。在解決國際爭端方面,媒體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媒體發(fā)布的新聞報道可以發(fā)出多方聲音、營造多邊談判的氛圍,促進國際社會就北極問題形成一個平等協(xié)商的共贏方案。談判意味著平衡各國相互競爭的利益,或者找到彼此的共同利益。解決北極爭端需要多邊機制以及國際組織能對全球公共領域有爭議的問題進行協(xié)調,能對可能發(fā)生的危機進行防范,繼而從根本上解決北極資源爭端問題。在這方面,媒體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積極引領多邊談判機制的形成。
當前,北極地區(qū)的原住民與當地政府的沖突頻繁發(fā)生。另外,由于捕鯨及捕獲其他北極生物,原住民與國際環(huán)保組織的爭端也時有發(fā)生。媒體應該更多地反映原住民的呼聲,多角度報道原住民的生活困境,因為他們才是居住在氣候變化前沿地區(qū)的人類,他們對北極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社會變遷最為敏感,而媒體是北極地區(qū)的預警器,能讓國際社會及時、準確地把握北極的動態(tài)。今天,很多國際媒體的報道多站在西方立場,只片面強調對北極環(huán)境的保護,而忽視了原住民的生存發(fā)展需求。例如,很多環(huán)保組織反對因紐特人獵殺鯨魚、北極熊等北極野生動物,但在格陵蘭的法律中,獵殺成年海豹是合法的。海豹作為因紐特人的食物和經濟來源,對于因紐特人來說,狩獵更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傳統(tǒng)已經延續(xù)了1 000 多年。同時,這種自給自足的捕獵方式并沒有威脅到鯨魚的生存。隨著氣候變化,北極地區(qū)原住民的生活已經發(fā)生了改變,主要表現為其古老的生存方式和社會生活發(fā)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與沖突。因此,國際五大媒體在關于北極爭端報道中,應該更加重視原住民的生存困境與文化傳承。
綜上所述,通過對國際社會五大媒體關于北極沖突報道框架的分析,筆者認為:首先,國際主流媒體關于北極沖突報道框架的主題各不相同,其關注點的變化以及對沖突內容的評述也不盡相同,追溯北極報道的動向可以揭示各國對北極問題的分歧所在;其次,國際主流媒體在關注北極新聞事件的同時,應當跟蹤各國北極政策以及相關的國際公約的動向,以形成更客觀、科學的報道框架;再次,在保護北極這道地球最后防御線的問題上,國際媒體應達成更多的共識;最后,中國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約國,應該在北約治理中提升話語權。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中國媒體肩負著傳播“認識北極、保護北極、利用北極和參與治理北極,維護各國和國際社會在北極的共同利益”的社會責任,中國積極開展北極報道研究,能讓中國政府及公眾更好地認知北極爭端的根源,提升中國在北極事務中的應對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誤讀。
總之,就當今國際局勢而言,沖突解決是一個更全面的術語,這意味著根深蒂固的沖突根源得到消解和改變:行為不再是暴力,態(tài)度不再是敵對的,沖突的結構已經改變[23]。北極沖突的解決已超出了北極地區(qū)范疇,關乎全人類的福祉,所以,北極的沖突事件如若沒得到妥善處理,將會對國際社會的和平與安全構成潛在威脅。在這方面,國際媒體尤其是國際社會五大主流媒體,應積極扮演好化解北極沖突的角色,倡導有利的北極沖突解決輿論氛圍,為北極問題的最終解決作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