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江河建筑學院,遼寧 沈陽 110169)
我國建筑傳統(tǒng)深遠而悠久,因此建筑傳統(tǒng)性與現代性的二元關系顯得尤為突出,自20世紀初以梁思成和王大閎等人為代表的第一批海歸建筑師開始,此課題便在探索中前行。而英國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步入現代的國家,其現代性由傳統(tǒng)性生發(fā),并在各個典型歷史時期形成了獨具民族特征的建筑風格。其建筑傳統(tǒng)性與現代性的轉譯過程猶如一個家譜:傳統(tǒng)性作為內在基因,潛隱而穩(wěn)定;現代性作為新血液,生機且活力。在不同背景下彼此相生互促,形成了一種健康均衡的狀態(tài)。以其為例,解讀建筑傳統(tǒng)性與現代性的互力機制,以利我國建筑傳統(tǒng)性與現代性的再思考。
英國建筑的現代性最初孕育于哥特復興的探索當中。19世紀英國哥特建筑復興并非簡單的風格復古,而是承載著對古典建筑美學的反抗,和對現代理性精神、英國民族文化的尊重。在內涵上,更注重“真實性”的表達,而非浪漫感覺;在形式上,傾向于單薄、尖細的效果,而非繁復過度裝飾;技術態(tài)度上,理性大膽地對待材料、結構、裝飾,勇于展現技術本身,表達出對于“真實”與“理性”內涵的追求。以普金、拉斯金為代表的英國建筑師們率先揚起哥特復興的理性與真實的大旗,以非凡的洞察力和前瞻力提出了基于功能的理性論和基于技術的真實論。
普金與拉斯金的理論體系明確地提出,淡化或摒棄以形式為先的構圖原則,建立以功能為基礎的建筑合理性和實用性。
圖1 《對比》插圖
普金在其代表著作《基督教尖拱建筑的真實性原理》中鮮明地提出建筑的兩個基本原則:①一個建筑如果沒有便捷的功能、結構和比例,就是不具備特征的建筑物;②建筑所有的細部必須尊重建筑結構,建筑的裝飾應該豐富建筑的本質結構。因此,在普金設計的建筑中,不存在對稱的規(guī)則性,而是直接從功能到平面,從平面到室內空間體量,再從室內空間體量直接到外部建筑形體,最后確定建筑的形體。
在對待裝飾的態(tài)度上,普金同樣推崇基于功能的理性精神,普金為哥特建筑結構和裝飾構件制定了基于功能的構造法則。例如,他推崇教堂應該是使用坡屋頂的尖頂建筑,坡屋頂為60的等邊三角形為最佳,因為這樣不僅可以方便清除屋頂積雪,還不能破壞瓦片固定等等,如圖 1 所示。
哥特復興中以哥特建筑為典范,在推崇理性的基礎上,提出“真實”地表現技術和裝飾的做法。
普金在《對比》一書中從贊美哥特建筑開始,繼而展開對希臘神廟的抨擊,他認為:“希臘建筑本質是木結構的,它起源于木構建筑……然而,希臘人著手用石頭建造的時候,他們卻沒有從這一材料中發(fā)現與木構不同的新的建造方式,這難道不是怪事一樁?”指出在希臘和古典磚石砌體上使用大塊石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因為這不僅削弱了結構的強度,而且還虛夸了建筑的尺度,表達了對于希臘建筑違反建筑真實性的不滿。
此外,拉斯金也在書中明確提出,建筑師不應該對于結構系統(tǒng)的暴露視而不見;應當表現真實的材料;反對工業(yè)化(虛假)裝飾,提倡有機、手工裝飾的使用。
在此階段,傳統(tǒng)性與現代性產生了原初的交集,一方面,隨著哥特復興的廣泛深入,“理性”與“真實”逐漸發(fā)展成英國建筑技術傳統(tǒng)中的核心特征,成為其各個階段中穩(wěn)定的存在;另一方面,“理性”與“真實”正是19世紀英國建筑界中緩緩析出的現代性特征,并最終散播影響了世界范圍內現代建筑的生成。
20世紀初現代主義建筑席卷各國,逐漸地形成了均質化、普適化的建筑風貌。以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為代表的英國建筑師卻大多保持著批判冷靜的態(tài)度,試圖從英國技術傳統(tǒng)中提煉技術鄉(xiāng)言,在現代話語中進行再現與重構,實現傳統(tǒng)性與現代性的再一次融合。
對英國建筑技術傳統(tǒng)的“意”的提取,主要表現為對19世紀英國建筑技術美學中崇尚實用、理性精神的繼承。英國建筑師詹姆斯·斯特林對于建筑的表達秉持冷靜、理性的態(tài)度,他認為:“在英國,當我們向業(yè)主們展示方案的時候,一定不談美學。介紹的內容一定要和建筑的功能、經濟、邏輯等實用問題相關?!蓖瑫r,斯特林至始至終都不標榜自己是所謂的某一主義,而是要“在設計上調動包括傳統(tǒng)的、老的、新的,只要符合功能、造價和社會接受性等要求的一切可用手段?!?/p>
斯特林的這種重視實效的思想,是對19世紀英國建筑技術傳統(tǒng)的呼應。其代表作品萊斯特大學工程館(The Leicester University Engineering Building)便以實用理性為主旨,帶有強烈的技術氣息。建筑體量上最突出的部分:斜向天窗和塔樓都是基于實用功能需求而產生的;塔樓形成的原因,則是由于水動力研究室的試驗需要一個大型蓄水箱;為了獲得良好的視線,講堂座椅逐漸升起產生了楔形的外輪廓,等等。該建筑斜向的復雜集合體量,完全來自于實際需求的考量,見圖2所示。
圖2 萊斯特大學工程館
因此,工程館“粗獷而成熟,刺眼而美麗”的美學特征,讓人們依稀看到了英國技術傳統(tǒng)鄉(xiāng)言的“意”在現代話語體系內的再現。英國理論家佩夫斯納認為它終于讓英國建筑界“擺脫了20年代自負的現代主義”,對歷史的嶄新而更有挑戰(zhàn)性的借用。
斯特林等英國建筑師對于英國建筑技術鄉(xiāng)言的傳承,不僅在于“意的再現”,也在于對其“形”的揣摩,并利用現代的手法和語匯對其進行重構。
在英國哥特建筑中八角形的雙塔是一個標志性的技術語言,給人強烈的棱角感覺,與哥特建筑中的瘦削的垂直線條渾然一體。在18世紀末,這一形象廣泛應用于教堂、學校、府邸等建筑中。
圖3 八角形水晶體的技術形象
斯特林嘗試對這一傳統(tǒng)技術形象進行現代式重構。斯特林將哥特建筑中的八角形構型和工業(yè)化建筑中的鋼與玻璃的技術組合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類似八角形水晶體的技術形象,令建筑帶有典型的19世紀英國傳統(tǒng)建筑風韻,被稱為“維多利亞精神的現代化”,見圖3所示。
斯特林借助于英國技術傳統(tǒng)與直角決裂,在現代主義統(tǒng)治下的建筑界是一場不小的革命。他呼喚英國建筑傳統(tǒng)的回歸,將19世紀英國建筑技術傳統(tǒng)的語言帶入現代建筑創(chuàng)作中,使其作品既體現了普金要求建筑內部組織的“理性”,又有拉斯金贊成的功能清晰表達的“真實”,適應當前時代和文化的需求。因此,斯特林在恰當的歷史時期,成功地喚回了英國的建筑技術傳統(tǒng),實現了國際現代性與英國傳統(tǒng)性的良好銜接。
經由斯特林等人的奠基,20世紀70年代帶有鮮明的英國建筑技術傳統(tǒng)特征的“High-Tech”風尚,風云乍起。在沖擊了日漸衰落、枯燥乏味的現代主義建筑的同時,迎合了高科技時代審美品位,對國際建筑界產生了不小的震動和影響。
而“High-Tech”建筑風尚,恰恰是對英國建筑技術傳統(tǒng)的回歸。以理查德·羅杰斯(Richard Rogers)、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等人為代表的英國建筑師們貢獻了自己的才智,在提煉傳統(tǒng)技術精神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實現了技術從原生態(tài)到藝術態(tài)的轉化,促成基于技術審美的英國建筑再度復興與繁榮。
圖4 蓬皮杜藝術文化中心
首個在建筑界引起轟動的嘗試當屬蓬皮杜藝術文化中心(Centre Pompidou),通過夸張、暴露等多個方式來“表現”技術,讓技術以一種近乎炫耀的姿態(tài)出場,令世界瞠目。
巨大的結構體系、出挑深遠的桁架、袒露不假裝飾的桿件和節(jié)點,公共自動扶梯和結構桿件共同形成的強烈斜向線條;色彩斑斕、井然有序、大膽裸露的設備管線,共同構成了蓬皮杜藝術文化中心的形象標識,見圖4所示。其夸張、近乎于自我炫耀的姿態(tài),成為該建筑主導的美學述求,具備不可忽略的視覺沖擊力。
圖5 威利斯·費伯和仲馬公司
然而看似離經叛道的技術手法,實則卻是對英國建筑技術傳統(tǒng)的回應與提煉。在哥特建筑復興時期,普金便主張大膽理性地暴露結構,將理性真實、嚴謹有序的技術體系納入到審美范疇中來。這種對技術成果、秩序、力量的欣賞已成為英國建筑技術傳統(tǒng)中穩(wěn)定的存在。因此,羅杰斯對于建筑結構的展示、設備管線的暴露和技術細部的欣賞,實則都來自于英國建筑技術傳統(tǒng),并通過當代藝術手法對其表現,實現藝術升華。
而另一位“High-Tech”的代表建筑師諾曼·福斯特則更專注于充分發(fā)掘技術潛力、研發(fā)技術新成果,將其極端真實、客觀地展現出來。其作品威利斯·費伯和仲馬公司(Willis Faber & Dumas)和香港匯豐銀行(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 Headquarters)均是此方面的代表作品。(圖5)承接了普金、拉斯金等人實用、理性的美學思想,遙遠地呼應了英國建筑技術傳統(tǒng)的精神內涵,并將這一精神注入到現代技術成果當中,使其在新時期煥發(fā)生機。
英國建筑在二百余年的現代進程中,以譜系的方式承續(xù)發(fā)展,成為少數在現代建筑框架內保有傳統(tǒng)特征的國家之一。其主要原因在于:
其一,實用理性精神內核的傳承與堅守。英國建筑經歷了多個時代的更迭變幻,卻依然保持著自我鮮明特征,其根源在于理性精神的伏線貫穿。理性精神作為強勁卻又無形的力量統(tǒng)攝著英國現代建筑的發(fā)展,也正是它的存在,使英國建筑在各種歷史因素的沖擊下,依然保有勃勃生機,并以譜系的方式發(fā)展和演化。
其二,傳統(tǒng)性與現代性作為雙輪驅動。英國建筑的譜系演變過程,始終伴隨著傳統(tǒng)性和現代性的動態(tài)轉譯,二者共同作為英國現代建筑的動態(tài)驅動力量,且當二者處于均衡狀態(tài)時,該譜系達到兩次歷史發(fā)展高潮。
在英國建筑界,傳統(tǒng)性最初在19世紀孕育了現代性生成,實現第一次轉譯。20世紀初,西方建筑的現代性進入極端化階段,英國建筑也在這一勢頭下,處于蟄伏狀態(tài)。20世紀中后期,英國建筑界覺醒,在民族復興、現代性轉向的大趨勢下,技術鄉(xiāng)言在現代語境內實現了又一次成功的轉譯,傳統(tǒng)性與現代性的交織發(fā)展,促進了英國建筑高潮的再次到來,見圖6所示。
圖6 英國建筑傳統(tǒng)性與現代性關系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