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衍銓
繡球菌的生產現(xiàn)狀與保健功效
林衍銓
(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 特色食用菌繁育與栽培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州 310008)
繡球菌是一種新興的工廠化栽培品種,分析繡球菌工廠化栽培現(xiàn)狀;并根據(jù)現(xiàn)有的研究結果與文獻報道,系統(tǒng)評介繡球菌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功效,指出在大健康背景下,除了作為食材,繡球菌還在降血糖血壓、潤腸通便、神經保護、更年期保健等保健品和美容護膚品領域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其功能產品開發(fā)前景廣闊。
繡球菌;工廠化栽培;營養(yǎng);功能活性
繡球菌(,圖1)是一種珍稀名貴的新興食、藥用真菌,隸屬擔子菌門、傘菌綱、多孔菌目、繡球菌科、繡球菌屬。其肉質脆嫩,香味怡人,口感頗佳;子實體玲瓏似花瓣,晶瑩剔透,呈白色或奶黃色,有“美味山珍”之稱譽。繡球菌有3個種:、和。
迄今為止,全球僅日本、韓國、中國等國家的少數(shù)單位或企業(yè)實現(xiàn)其人工栽培(圖2)。
20世紀80年代,我國對繡球菌進行菌種分離,并研究其形態(tài)特征、地理分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2005年福建成功實現(xiàn)其人工栽培;2006年四川栽培成功,并進行液體發(fā)酵培養(yǎng)研究;2008年,“繡球菌人工栽培方法”獲發(fā)明專利,福州開始規(guī)模化栽培;2010年,福建的繡球菌工廠化栽培工藝獲發(fā)明專利。經栽培技術的不斷改進,至2019年,繡球菌產量提高至220克/袋(干料重450克)。
圖1 繡球菌
圖2 繡球菌工廠化栽培
繡球菌是一種新興的工廠化栽培品種,我國基本沒有農法栽培。我國現(xiàn)有繡球菌工廠化生產企業(yè)6家,日產能約10萬袋,日產鮮菇25噸。2020年下半年的出廠價格每千克約40元。繡球菌生產企業(yè)主要在福建,如福建容益菌業(yè)科技研發(fā)有限公司、福清市火麒麟食用菌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福建天益菌業(yè)有限公司等。
繡球菌的營養(yǎng)成分構成具有高b-葡聚糖含量、高蛋白、高鉀低鈉的特點;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麥角固醇等,是一種理想的高蛋白、低熱量健康食材。①繡球菌含有大量β葡聚糖,根據(jù)日本食品分析中心數(shù)據(jù),每100克干繡球菌含b-葡聚糖47.7克,其中6-分支的b-1,3-D葡聚糖為33.4克,占70%以上,具有較好的生物學活性(圖3,圖4)[1]。②繡球菌中氨基酸種類齊全,其中以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亮氨酸(Leu)含量較高。③繡球菌的鉀含量遠遠高于其他礦質元素。④繡球菌中尼克酸(又名維生素PP、維生素B3)含量高于黃傘小美牛肝菌等野生珍稀食用菌,維生素E含量居《食物成分表》中菌藻類食物前列[2]。
繡球菌肉質潔白細嫩,因其脆嫩爽滑的口感、淡雅的菌菇清香和保健功效而成為餐飲界健康食材的新寵。其烹飪方法多樣(圖5),料理簡單,炒、燉、煮、涮、涼拌都適宜。
研究表明,在醫(yī)療方面,繡球菌具有抗炎、抗腫瘤、促進造血等功效;在老年保健方面,則對免疫調節(jié)、降三高、潤腸通便有良好效應。
繡球菌中含有大量具有免疫活性的b-葡聚糖,可增強NK細胞殺傷力,激活細胞Th1、抑制細胞Th2,進而促進巨噬細胞和脾淋巴細胞增殖。繡球菌及其多糖在增強免疫功能食品和寵物健康食品中被廣泛應用[3]。
圖3 幾種食用菌的β-葡聚糖含量
圖4 幾種食用菌的β-葡聚糖種類
(1)繡球菌在高血糖、高血壓和體重控制上的應用價值。日本學者使用繡球菌粉末對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脂飲食模型小鼠進行混餌飼喂。結果表明,其具有降低血糖、血壓、體脂及體重的功效[4, 5]。
(2)繡球菌作為功能性膳食纖維潤腸通便的保健價值。繡球菌活性多糖為6支化的β-1,3-葡聚糖,分子量200萬以上(圖6)[6]。過大的分子量和較低的溶解度限制了繡球菌β-葡聚糖的應用[7]。但通過對繡球菌中難溶性大分子量β-葡聚糖的降解,在保留其生物學活性的前提下適當降低分子量,提高溶解度,可開發(fā)成具有免疫調節(jié)和腸道菌群調節(jié)功能的可溶性膳食纖維產品?,F(xiàn)有研究表明,繡球菌多糖可以作為底物被腸道微生物所酵解利用而產生大量的短鏈脂肪酸(SCFA)。這些SCFA可繼續(xù)作用于小鼠,其結腸各生理指標均表現(xiàn)出積極的改善效果;同時繡球菌多糖可增加腸道菌群的豐度和多樣性,改善腸道菌群的結構,對小鼠腸道微生態(tài)系統(tǒng)產生積極影響[8]。
圖6 1.5 wt%繡球菌可溶性糖形成的凝膠(Yoko Nitta)
(3)繡球菌在神經保護方面的潛在應用價值。阿爾茨海默癥(即老年性癡呆)是一種常見的與年齡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雖然目前其發(fā)病機制還不十分清楚,但初步研究結果顯示,繡球菌小分子量多糖在神經細胞保護及炎癥反應抑制方面作用顯著,在阿爾茨海默癥等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防治上具備潛在的應用價值[9]。
(4)繡球菌對更年期女性的醫(yī)療保健價值。絕經女性由于雌激素急劇下降導致各種疾病,比如自律神經失調癥、更年期綜合征、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和動脈硬化加速等。補充激素是治療這種雌激素不足的一個辦法,但通常的雌激素具有細胞增殖刺激活性,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會使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增加。繡球菌提取物中發(fā)現(xiàn)了類雌激素功能成分,而沒有細胞增殖刺激活性的副作用,因此其在作為安全激素補充治療藥物和脂類代謝調節(jié)劑方面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10]。日本用于乳腺癌的專利產品乳酸發(fā)酵繡球菌已由Google公司新成立的生物科技公司(Calic)在美國生產,并正式推出。
(5)繡球菌在美容護膚產品中的應用價值。根據(jù)體外細胞實驗的研究結果,繡球菌水提取物能夠顯著促進人皮膚成纖維細胞增殖,并增加細胞周圍膠原蛋白的分泌[11];對黑色素瘤細胞的增殖也表現(xiàn)有明顯的抑制作用[12, 13]。如今已有繡球菌美容護膚產品問世(圖7)。
圖7 繡球菌美容護膚及保健功能產品
目前,繡球菌在我國主要用作食材,開發(fā)的功能產品品類尚少,主要為袋泡茶和少量保健品,如繡球菌顆粒沖劑、繡球菌咀嚼片、繡球菌泡騰片等。國外開發(fā)更為成熟,已有市場化的多種類型的保健品,包括繡球菌原粉產品、繡球菌營養(yǎng)強化產品、繡球菌發(fā)酵產品,以及繡球菌提取濃縮產品等;產品形態(tài)多樣,包括膠囊、片錠、濃縮口服液、固體飲料等,同時在美容、化妝品,以及寵物保健食品領域也被廣泛應用。足見,繡球菌相關功能產品的研究開發(fā)前景十分廣闊。
[1] Kimura T. Natural product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cauliflower mushroom[J]. BioMed Research Intermational, 2013, 8(3): 501-508.
[2] 黃建成, 李開本, 林應椿, 等. 繡球菌子實體營養(yǎng)成分分析[J]. 營養(yǎng)學報, 2007, 29(5): 514-515.
[3] Ohno N., N. N. Miura, M. Nakajima, T. Yadomae. Antitumor 1,3-beta-glucan from cultured fruit body of[J]Biol Pharm Bull, 2000, 23(7): 866-872.
[4] Yoshitomi H., E. Iwaoka, M. Kubo, et al. Beneficial effect ofon stroke through activation of Akt/eNOS pathway in brain of SHRSP [J]J Nat Med, 2011, 65(1): 135-141.
[5] 高山, 侑樹寺西, 博美錦見. 高脂肪食投與のメタボリックシンドロームモデルマウス(C57BL/6J)の血糖値と脂質代謝に及ぼす食用キノコの影響[C]. 名古屋女子大學紀要, 2011, 57: 35-43.
[6] Yoko Nitta, Rheo Takahashi, Katsuyoshi Nishinari, et al. Thermoreversible gel formation of water soluble extract from[J]. J Biol Macromol, 2013, 13(2): 33-38.
[7] 張迪, 王宏雨, 肖冬來, 等. 繡球菌瓣片與基部多糖的分子量分布比較[J]. 福建農業(yè)學報, 2017, 32(10): 1096-1100.
[8] 劉孟洋. 繡球菌多糖酵解特征體系及其對小鼠腸道微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D]. 晉中: 山西農業(yè)大學, 2019.
[9] 王迪, 胡爽, 張峻. 繡球菌多糖提取物在制備治療神經退行性疾病藥物的用途[P]. 中國: CN104958314A, 2015-10-17.
[9]尾﨑孝博. ハナビラタケの標準化と有効活性の発見~ハナビラタケが女性ホルモンの代わりになることを明らかにした~[R]. 産學官共同研究「IT—はなびらたけプロジェクト」研究成果のご報告, 2017.
[10] 河岸洋和監(jiān)修. きのこの生理活性と機能性の研究[M]. シーエムシー出版, 2011.
[12] AKIYAMA YUKITO, ASAGA SANNOSUKE, KOMAI KOICHIRO, et al.EXTRACT, BIARYL COMPOUND AND COSMETIC[P]. JP: 2008214335A, 2008-08-04.
[13] 福武侑子, 吉富久恵, 高明. ハナビラタケ抽出エキスのメラニン産生抑制メカニズムの解析[R]. 薬學會第130年會, 2010.
林衍銓(1963.11—),研究員。在國內率先突破繡球菌人工栽培技術瓶頸,培育出我國第一朵人工栽培繡球菌子實體,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繡球菌人工栽培技術的國家?,F(xiàn)任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特色食用菌繁育與栽培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農業(yè)科學院食用菌創(chuàng)新團隊首席專家。主持或參加20多項國家、省部級課題,獲省科技成果獎6項、國家發(fā)明專利6項。主持選育出省級認定食用菌新品種2個,主持或參加制定省地方標準6項,參編出版著作5部,發(fā)表論文70多篇。
S646
B
2095-0934(2021)01-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