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在膽瘺治療中的作用

2021-02-04 07:01:18吳靜宇丁輝李貞娟王修齊
中國內鏡雜志 2021年1期
關鍵詞:膽瘺瘺口膽汁

吳靜宇,丁輝,李貞娟,王修齊

(河南大學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河南 鄭州450000)

肝膽手術是外科常見術式,涉及到膽道切開、縫合、吻合和引流等操作,如果出現紕漏,易出現膽道愈合不良和膽汁滲漏等情況,最終引發(fā)術后膽瘺[1]。膽瘺的發(fā)生還可能與患者身體狀況、解剖、術者技術和術后護理等相關。輕者可經保守治療愈合,重者可能會引起嚴重感染等一系列并發(fā)癥,甚至死亡,部分患者還需要二次手術,對患者和家屬的經濟及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負擔。隨著內鏡技術的發(fā)展,內鏡已成為治療膽瘺的有效方法,可盡量避免二次手術帶來的傷害,對患者經濟及身體恢復都有很大幫助。本研究旨在分析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與保守治療的有效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二次手術率、住院費用、住院時間和恢復正常飲食習慣時間的差異。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1-2020年10月本院確診為膽瘺的患者81 例。判斷標準為: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膽汁、磁共振膽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可見膽囊窩液體集聚、T 管造影見瘺口、剖腹探查可見膽管斷裂、ERCP 可見瘺口或竇道造影可見造影劑外漏等。其中,男44 例,女37 例;年齡16~87 歲,平均(57.8±14.9)歲;51 例(63.0%)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12 例(14.8%) 為肝部分切除術后,9 例(11.1%)為膽腸吻合術后,6例(7.4%)為膽管探查術后,3例(3.7%)為肝囊腫開窗引流術后。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將患者分為觀察組(n=46)和對照組(n=35),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和發(fā)病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觀察組行ERCP治療,手術方法包括:內鏡下取石術、內鏡下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術(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內鏡下鼻膽管引流術(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和內鏡下膽管支架引流術(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nage,ERBD)等。對照組行保守治療,主要為腹腔引流。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3 治療效果

有效:治療后患者癥狀好轉或消失,彩超提示腹腔積液減少或消失,腹腔引流膽汁樣液體減少或消失,T管造影顯示瘺口愈合;無效: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無明顯改善,或有加重。

1.4 術后隨訪

對觀察組中46 例患者進行隨訪,其中3 例失訪,中位隨訪時間為112 d。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軟件處理數據,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表示,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以例(%) 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5.7%(44/46),2 例無效者中,1例為膽總管上段狹窄行ERCP+EST,術后患者腹痛等癥狀未見明顯好轉,另1例是膽管橫斷導致插管不成功;對照組有效率為54.3%(19/35)。觀察組中2 例(4.3%)進行二次手術,其中1 例為膽總管上段狹窄,ERCP 術后患者癥狀無明顯好轉,行膽腸吻合術,另1 例為肝門部膽管斷裂,反復插管不成功,后行膽管探查和膽管成形術;對照組中16 例(45.7%)行二次手術。觀察組住院時間為(14.0±6.0)d,對照組(19.1±14.6) d。觀察組住院費用為(40 368.8±12 114.5)元,對照組為(59 531.2±17 448.8)元。觀察組恢復正常飲食時間(患者不再只進食清淡和流質食物,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習慣的時間)為(1.4±0.7)個月,對照組(1.8±0.7)個月。兩組患者以上指標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6.1%(12/46),其中發(fā)熱6 例,高淀粉酶血癥3 例,胰腺炎3例,對照組為17.1%(6/35),其中發(fā)熱4例,膿毒血癥1例,呼吸困難1例,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觀察組不同瘺口位置的操作類型

5 例患者未明確瘺口位置,肝內膽管瘺7 例,肝門部膽管瘺8例,T 管引流處瘺6 例,膽囊殘端瘺14例,膽總管瘺6 例。46 例患者均行EST,單純行EST的患者為3 例,行EST+ENBD 的患者9 例,行EST+ERBD 的患者3 例,行EST+ENBD+內鏡下取石的患者30例,行EST+ERBD+內鏡下取石的患者1 例,其中未明確膽瘺位置的5 例患者有2 例行EST+ENBD,2例行EST+ENBD+內鏡下取石,1例行EST+ERBD。2 例手術失敗者中,1 例為肝門部膽管瘺患者行單純EST,因膽管斷裂導致插管不成功,1例為膽總管瘺患者行EST+ENBD+內鏡下取石,術后7 d癥狀仍未緩解,改為外科手術治療。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surgery related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3 觀察組不同瘺口位置的操作類型 例Table 3 Operation types for different fistula loc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n

2.3 隨訪結果

觀察組中,4 例ERBD 患者有1 例植入金屬支架,隨訪中未見堵塞、狹窄和脫管等情況,3 例植入塑料支架均再次堵塞,其中1 例出現化膿性膽管炎,1 例出現脫管,3 例均定期隨訪更換支架;1 例ERCP 顯示肝內瘺形成,行肝部分切除術;2 例隨訪中發(fā)現膽道狹窄,1 例行鼻膽管改支架術,1 例行膽腸吻合。

3 討論

膽瘺是肝膽外科手術中的常見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原因很多,如:膽囊切除術后膽囊頸管瘺、T管拔除過早、膽腸吻合口瘺、膽管探查損傷膽管壁、外傷使肝破裂致膽管橫斷或挫傷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膽道外科最常見的手術之一,但其所致的醫(yī)源性膽瘺高達94.0%[2],可能與腹腔鏡手術結束時不易將網膜包裹在T管周圍、術中膽總管壁電灼止血影響血供、竇道時間形成需要時間較長和常規(guī)拔管時間為2 至3 周有關[3]。因此,不應過分強調拔除T 管的常規(guī)時間,對于年老體弱、糖尿病和使用激素的患者,可適當延長拔管時間,甚至可延長3~6個月[4]。本研究中,51例(63.0%)患者因膽囊切除發(fā)生膽瘺。引發(fā)膽瘺的原因也與患者身體機能低下有關[5],伴有營養(yǎng)不良、低蛋白血癥和糖尿病等,易導致切口愈合不良。如果膽瘺發(fā)現不及時,可能導致電解質紊亂和膽汁性腹膜炎等嚴重并發(fā)癥。膽瘺通常是根據肝膽手術病史和臨床表現(術后腹痛、腹脹、引流管引流出膽汁和黃疸等)做出診斷,臨床表現無明顯特異性,早期輕微的膽瘺不易被發(fā)現,導致病情延誤。影像學檢查也可以輔助診斷,B 超、CT 和MRCP 常表現為液體集聚,敏感性好但特異性較差;T管造影可清楚顯示膽瘺位置;ERCP 不僅可以顯示膽瘺的位置,也可以顯示膽道通路的情況,還可以在內鏡下治療膽瘺及取出殘留結石,疏通膽道。部分膽瘺可利用外科剖腹探查術中見到的斷裂膽管來做出診斷。

膽瘺初期,膽汁集聚在肝周或膽囊窩等,加之術后患者免疫力低下,如果發(fā)現不及時,引流不充分,很容易發(fā)生腹腔感染。因此,一旦懷疑患者發(fā)生膽瘺,應立即采取積極的治療。主要治療原則是膽管通暢引流,以降低膽管壓力,促進膽管愈合,從而減少膽汁外漏,減輕膽汁性腹膜炎癥[6-8]。有研究[9]表明,對于部分膽瘺早期、腹膜炎體征較輕、引流量逐漸減少、腹腔引流管通暢,或者身體情況較差、合并嚴重基礎疾病、耐受性差者,可選擇保守治療,無效者可轉內鏡或手術治療。但二次手術治療較為困難,對患者創(chuàng)傷較大,膽汁外漏刺激周圍組織充血水腫,容易形成粘連,瘺口難以發(fā)現[10]。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ERCP 通過置入鼻膽管和支架等,可充分引流膽汁,重建膽道的連續(xù)性,并降低膽道內壓力。ERCP 創(chuàng)傷小、療效確切、并發(fā)癥少、適用于危重和不能再次手術的患者,已成為治療各類膽道損傷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6,9]。有文獻[11]報道,ERCP 行膽內減壓是治療輕微膽道損傷的方法。本研究中,觀察組通過ERCP取出殘留結石、清理膽道、放置鼻膽管和乳頭肌切開等方式通暢膽道,降低了膽道壓力;2 例無效,其中1 例為膽總管上段狹窄行ERCP+EST,術后患者腹痛等癥狀未見明顯好轉,隨后于外科行膽腸吻合、膽管成形術,另1例由于膽管橫斷導致插管不成功,于外科行膽管成形術。

ERCP 可清晰完整地顯示出患者膽道系統,對膽瘺部位、大小、范圍、是否有膽管殘留結石等診斷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有助于臨床醫(yī)生選擇合適的術式[12-13],對臨床診治膽瘺具有重要價值。隨著ERCP技術的發(fā)展,其不僅可以作為一種檢查手段,更可以作為微創(chuàng)治療的一種手段,能降低手術概率。有文獻[14-15]報道,膽瘺患者早期滲出量不多,且局部炎癥反應不明顯,未出現繼發(fā)性細菌感染,行ERCP可促進瘺口愈合,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本研究中,觀察組有31 例行內鏡下取石,解除了膽道梗阻,可以有效預防因膽管不通暢而導致的治療失敗,同時避免再次外科手術而導致的膽管再次損傷。對于外傷所致肝破裂手術的患者,肝破裂及手術本身對患者影響較大,如果術后出現膽瘺,再次手術不但會加重患者身體負擔,也會因患者體質弱和術后吻合口愈合較慢導致手術失敗率上升。相比之下,ERCP 可以通過內鏡進行支架植入,避免對患者身體造成二次打擊,加快患者體質恢復及瘺口愈合。王斌鋒等[16]研究中,30例肝破裂術后膽瘺患者行ERBD,治愈率達到93.7%,明顯高于二次手術,且住院時間明顯縮短,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較低。

ERCP 仍有局限性。對于膽管橫斷傷的患者插管成功率低,無法進行內鏡治療;對于肝門部膽管狹窄的患者,ERCP 術后急性膽管炎的發(fā)生率較高。本研究中,有1 例ERCP 術中發(fā)現膽管橫斷,反復插管不成功,改為外科手術治療。因此,對于肝門部膽管狹窄及膽管橫斷的患者,應結合患者情況盡早行外科手術治療[7]。

綜上所述,ERCP 作為一種內鏡技術,具有治療效果好、對患者身體素質要求低、創(chuàng)傷小、費用少和二次手術率低的優(yōu)勢,臨床醫(yī)生需在綜合患者身體情況、經濟條件、病情嚴重程度及把握ERCP適應證的情況下,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可提高療效、減輕患者痛苦、減少治療費用。

猜你喜歡
膽瘺瘺口膽汁
如何護理與預防肝膽術后出現的膽瘺
人人健康(2023年30期)2024-01-27 10:16:58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8
應用房間隔缺損封堵器封堵結核性支氣管胸膜瘺的療效分析
DSA三維重建后處理技術在頸內動脈海綿竇瘺治療中的應用價值
放射學實踐(2018年2期)2018-03-08 11:01:24
術后膽瘺的原因及防治分析(附24例報道)
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置管引流術在膽汁瘤治療中的應用
膽汁淤積性肝病問題解答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51
IL-21在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
肝圓韌帶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預防膽瘺的應用
肝切除術后膽瘺發(fā)生的原因分析及對策
杨浦区| 长宁县| 小金县| 白山市| 湘潭县| 贵溪市| 四子王旗| 海伦市| 台江县| 徐水县| 瑞丽市| 界首市| 海原县| 平谷区| 福泉市| 焉耆| 南丹县| 乐清市| 日照市| 永德县| 额敏县| 东乡族自治县| 武宁县| 泰来县| 图木舒克市| 泰州市| 鄂尔多斯市| 武陟县| 宝山区| 雷山县| 凤阳县| 琼中| 响水县| 阿勒泰市| 确山县| 碌曲县| 福州市| 团风县| 钦州市| 项城市| 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