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守聯(lián)
冬季天氣寒冷,人們在室內的時間增多,坐著的時間也相應增長,加之不少人胃口大開而無所顧忌,導致胃病頻頻發(fā)作,胃痛、反酸、腹脹、腹瀉、沒胃口等讓人苦不堪言。所以,有必要打一場冬季“保胃戰(zhàn)”!
中醫(yī)認為,患了胃病,要做到慢調理、細進補,從補氣血、補津液、健脾胃、調陰陽等方面著手,具體可選用以下3種方法:
中醫(yī)藥在治療胃病方面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根據(jù)辨證論治的原則,采取“寒者溫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的方法,調節(jié)患者的體質,并根據(jù)“通則不痛”的原理以理氣、活血、和胃、止痛,達到治療的目的。
如果總覺得肚子脹、隱隱作痛,吃完飯癥狀加重,且舌頭邊緣有齒痕,那多屬于脾胃氣虛型胃病,可選擇香砂六君丸或補中益氣丸。
很多脾胃氣虛型老胃病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就會發(fā)展成脾胃虛寒型老胃病,主要表現(xiàn)為勞累或受涼后胃脹胃痛、經常吐酸水、喜熱不喜冷(喝熱水或捂著肚子會覺得舒服些),就可以選擇香砂養(yǎng)胃丸、溫胃舒膠囊等具有溫中和胃功效的中成藥。
如果覺得胃里有燒灼感,餓得比別人快,吃得卻不多,且口干舌紅、大便干燥,說明胃里有虛火,屬于胃陰不足型,可選擇養(yǎng)胃舒膠囊。
如果總覺得肚子脹,舌苔黃而厚膩,口苦口臭,還時常惡心想吐,這是濕熱作祟的表現(xiàn),屬于脾胃濕熱型胃病,是實證,可選擇胃熱清膠囊。
如果胃病總是在生氣、煩躁、郁悶等情緒變化時發(fā)作,那多是由肝胃氣滯所致,可服用胃蘇顆粒、元胡止痛片等具有疏肝和胃、理氣止痛作用的中成藥。
每個人的身上都有“養(yǎng)胃藥”,就是一些可以調養(yǎng)脾胃的穴位。比如,手部的勞宮穴(握拳中指尖所指處即是)、大陵穴(腕橫紋掌側的中點)、內關穴(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處),皆是治療胃腸疾病的主要穴位,經常按揉可降胃火、祛心火、提升胃動力;胸腹部的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大約在肚臍往上一掌處)、天樞穴(肚臍左右兩拇指寬處),經常按摩可改善惡心想吐、胃脹、腹瀉、腹痛等消化不良癥狀;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的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重要穴位之一,經常按摩可促進胃酸分泌,而且還能起到止疼的作用,特別適合胃酸過少的患者。
還可于每日飯后半小時進行摩腹:采用坐或臥式,雙手疊掌置臍下腹部,以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摩,約3~5分鐘,再起身散步片刻。
中醫(yī)認為,慢性胃炎與飲食不節(jié)、嗜食辛辣、長期飲酒、生冷過度而損傷脾胃有關,所以患者需要適當?shù)卣{整飲食習慣,以下5類食物不宜吃:
酸性食物 慢性胃病主要為酸相關疾病,比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病。所以,如果日常飲食中吃酸性食物,就相當于增加了致病因素,同時減輕了藥物治病效果。因此,胃病患者要少吃可引起胃酸增多的食物,如醋、桔子、西紅柿、山楂、話梅、碳酸飲料等,胃食管反流等癥狀嚴重者最好不吃。
甜食 含糖量過高的食物進入胃部后,會刺激胃酸分泌,所以,胃病患者對甜食還是盡量淺嘗輒止。
太黏、過硬的食物 如果吃進胃里的食物過黏或是過硬,就會加重胃的負擔,這對于“老胃病”來說,無疑是在讓胃“帶病干重活”,肯定“吃不消”。
易產氣的食物 豆類、番薯、芋頭、南瓜等進入消化系統(tǒng)后,在被胃腸道“加工”的同時會發(fā)酵產生過多的氣體,讓人產生腹脹、腹痛、噯氣等消化不良癥狀。
辛辣食物 辣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刺激。胃受到辣刺激后,輕則隱隱作痛,嚴重時甚至痙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