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菊
“有時候,我感覺周圍所有的孩子都比我兒子強。”這是來訪者說的第一句話,她是一個7歲孩子的媽媽,穿著黑色外套,滿臉落寞和憂郁。說完這句話,她竟然放聲痛哭起來,孩子手足無措地看著突然大哭的媽媽,慌亂地不停用小手給媽媽擦眼淚。
跟這對母子聊完,了解了大致情況:這個媽媽為了讓孩子上一個重點小學,費了很多周折。本以為孩子去了重點小學,前途光明一片,沒想到孩子不僅成績平平,還經常和同學打架,她多次被老師找去談話。當結果和預想有了天壤之別后,媽媽失望、憤怒,眼里的孩子沒有一點可愛的地方。
在我的咨詢室里,經常坐著不同身份的家長,他們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如何為孩子付出,而孩子又如何讓他們失望,絲毫看不到自己教育方式的失誤。
常常有家長對孩子說,我罵你是因為我愛你。于是,他們打著愛的旗號,隨意打罵、批評、挖苦孩子。這樣的愛誰會渴望呢?沒有一點溫度,只有苛責和厭惡。在這樣的愛里生長的孩子,哪里會有自信和勇氣去面對人生呢?
父母要記住這樣一句話:光愛孩子還不夠,還必須使他們感受到愛。
在和這對母子聊的過程中,那個7歲的孩子聲音很小,目光低垂、躲閃,兩只小手不停摳著指甲。面對媽媽的指責,他像一只驚恐的小鳥隨時想躲起來或落荒而逃。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提出過一個非常著名的“第二只小雞”的實驗,觀察小雞在受到驚恐后的反應。
科恩總結出:焦慮會產生一系列的消極反應,會影響孩子身體、思維、情緒、人際關系和行為,最終會干擾孩子的學習和社交能力。因為焦慮,他內心充滿了各種擔心和害怕,無暇顧及其他。
當我慢慢滲透這個道理給這個媽媽后,她最終意識到,很多負面情緒的產生和焦慮是源于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壓力,當她把外界給予她的焦慮全部轉嫁給弱小的孩子時,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對兒子的愛里摻雜了潛意識里對自己的不滿和憤怒。
兒童就是有兒童的天性,比如規(guī)則感差、調皮、拖拉、任性等等。父母要以一顆寬容的心包容孩子,耐心等待孩子成長。
不要用貶低的語氣和孩子說話,仿佛一個差評師。孩子天天在差評下生活,累積了無數負能量。就像那個7歲的孩子,之所以在學校有攻擊行為,完全是為自己的情緒尋找宣泄出口。
本文開頭的母親進門之初是想給兒子做心理咨詢,讓孩子變成她希望的樣子,后來她接受了我的建議,自己做了心理輔導。她開始意識到,不能把自己的焦慮轉嫁給孩子,而是要以一顆包容心對待孩子。她的改變也帶來了孩子的改變,那個男孩又慢慢恢復了活潑開朗的性格。看著他眼睛里閃著快樂光芒,我的內心充滿歡喜。
編輯 喬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