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喇叭褲是20世紀80年代人們的共同記憶和情感結構。一方面代表了時代改革的浪潮,另一方面當喇叭褲文化僅僅作為一種象征符號能指給予人們空洞的身份認同想象時,有一部分青年注定會在流行的召喚與集體權力意志的壓迫中走向身份認同的恐懼和失敗,他們根本不能自由地成為自己,最終只能成為概念化歷史中被遺忘的芥子。
關鍵詞:喇叭褲 象征符號 身份認同 同一性
雷蒙德·威廉斯在《文化分析》一文中對20世紀40年代英國通俗小說中的情感結構做了解讀,他認為意想不到的遺贈是那個時代的民眾紓解“成功來自努力,財富是尊重的標志”a這一武斷社會認知的魔法。人們發(fā)現,勤儉的工作并不能致富,于是只能通過幻想繼承遺產來獲得對匱乏的滿足,這種偶然性的期盼就成了借通俗小說而蘊藉人心的一種情感結構。而20世紀80年代中國文學作品中對于喇叭褲的書寫也反映了民眾的情感結構,即對于同一性公共社會意志的某種反抗。作家們筆下的喇叭褲夸張而時髦,總是能夠在封閉保守的農村場域激起一場不小的刺激和驚奇的視覺沖擊,這代表了一些年輕人想要“確立個體主體性和回歸私人領域、回歸物質生活合理性的世俗文化”b。而喇叭褲正成了他們達成目的的關鍵性符號。
一、作為象征符號的喇叭褲
與喇叭褲浪潮伴生的是公共道德對其的污名化。很多年輕人穿上喇叭褲在保守人士看來是傷風敗俗的表現。因為喇叭褲上緊下寬,緊致的腰線把臀部勾勒了出來,許多穿喇叭褲的人都被冠上了“二流子”“街痞子”“浪蕩女”的稱號。與其說這種污名化是刻板印象,不如說是一種同一性的暴力。青年們試圖通過潮流和時尚的符碼去反抗禁欲主義的蠻橫,“使服裝重新具有基于本能/欲望的身體表達功能……個性化的服飾審美成為著裝領域啟蒙主體身份認同的鮮明標示”c。但也僅僅只是一種標示而已。大部分中國鄉(xiāng)村青年未必知道喇叭褲究竟代表著何種反抗、叛逆、個性、頹廢的朋克意識,他們僅僅知道這是一種流行。當他們被情感召喚,認為進入流行的浪潮就可以收獲同齡人驚奇而艷羨的目光,由此獲得一種長久的對于身份認同匱乏的滿足時,喇叭褲就被建構為一種象征符號?!敖o予習慣上不具備任何訊息機能的事物以意義作用(即把該事物作為訊息理解),并在自己判斷的基礎上對事物加以解釋?!@些都是根據當事者的個人判斷,給某事物安上某種意義,即‘符號現象便由此產生了出來?!眃把喇叭褲作為與公共領域區(qū)分的超驗性體驗能指,正是賦予它符號意義的過程。
重要的是,喇叭褲的符號意義并不是先驗地存在于人們的認知結構的,而是經過了本土化的“變種”。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有喇叭褲了,一開始人們穿的喇叭褲就不是又硬又粗糙的牛仔布(Denim)等靛藍色水洗面料,而是較為柔和的“的確良”材質做成的具有喇叭褲形式的改良款。這似乎在某種程度上暗示了中國青年反抗同一性暴力的某種軟弱性,或者說本就不“純正”的喇叭褲在中國的大小農村與當地封閉的情景發(fā)生了一場雜交。這種雜交所帶來的結局就是喇叭褲作為象征符號這一抽象價值毫無根基地對農村青年進行形式啟蒙。
面對這種情況,如果沒有對喇叭褲的中性的服飾性質而不是符號性質進行確證,一定會讓許多未曾具備現代性主體意識的蒙昧青年在借助喇叭褲的符號價值模仿城市流行進而獲得身份認的同時出現嫁接不良的問題。有一些脆弱而蒙昧的幼苗沒有接受到新啟蒙的思想洗禮,而僅僅是接受了新啟蒙的形式——象征符號,以形式和抽象符號去對抗擁有沉重積淀的同一性禁欲社會,他們注定只能在流行的召喚與傳統(tǒng)禁欲意識的壓迫中走向身份認同的恐懼和失敗,最終成為概念化歷史中被遺忘的芥子。
二、身份認同的失敗
以王十月的小說《喇叭褲飄蕩在1983》改編的電影為例,電影中少年王中秋希望自己考上中專后就去找何麗娟表白,告訴她自己才是這個鎮(zhèn)上的第一個中專生,足以配得上她,這是他最初為自己建構的傳統(tǒng)公共倫理秩序上的集體身份認同。但他沒有考上,這時他遭遇了鎮(zhèn)上青年穿著喇叭褲跳迪斯科的場景,那樣有韻律的扭動,貼合身體曲線的服飾設計,一下子在王中秋心中烙印下了畢生難忘的印記。喇叭褲為他架構了一種新的從自我身體出發(fā)的主體性身份認同,彌補了因為考試失敗而失去的他者艷羨目光的匱乏焦慮。 但當王中秋通過不吃不喝和弟弟的出逃暗示在父親那里強求來了一條喇叭褲后,在與村里青年和鎮(zhèn)上街痞子的迪斯科舞蹈比拼時,王中秋發(fā)現自己根本沒有辦法通過喇叭褲獲得心上人的喜愛,同時還因為村里人的穿衣風格已經是上個月的流行方式而被鎮(zhèn)上人嘲笑,導致他借由喇叭褲構建的身份認同就此崩塌。
對于王中秋所代表的同時代的大多數農村青年來說,喇叭褲只是一種對自身匱乏的寄托,承載了與平庸大眾區(qū)別的渴求,以及對于身體和性欲望的某種解放。但是一切都流轉得太快了,村里的人永遠跟著鎮(zhèn)上的人,鎮(zhèn)上的人跟著城里的人,城里的人跟著國外的人。這樣一層一層的追蹤,所有人都被裹挾在喇叭褲的狂歡中,他們并沒有把這種他國文化與本國進行一定程度的縫合,只是依靠抽象符號而獲得一種姿態(tài)性的反抗。這種沒有基底而只有抽象結構的對集體身份認同的形式反抗只是一種能指鏈條,沒有所指,于是一切僅僅只能是一場沒有思想載體的失敗狂歡。
一般來說,身份認同有兩種認知方式,第一種是“固定認同”,“自我在一個既定的傳統(tǒng)與地理條件下,被賦予認定之身份和自我定位,文化身份的屬性永恒固定不變”e。第二種認為文化身份是“敘事認同”,通過文化建構和時間積累而產生,“它必須通過主體的敘述以再現自我,在不斷的歷史流動建構與斡旋中方能形成”f。王中秋這一批青年正生活在從“固定認同”走向“敘事認同”的旋渦中,但沒有人告訴他們如何橫舟自渡,而只是把喇叭褲作為一種巨大的空洞能指放在那里,任由蒙昧的青年們根據自身的匱乏去給予想象。他們無法完成霍爾所說的“我們的文化身份反映……作為‘一個民族的我們提供在實際歷史變幻莫測的分析和浮沉之下的一個穩(wěn)定、不變和連續(xù)的指涉和意義框架”g的反抗,而只是借助喇叭褲短暫地出逃和叛逆后再次無奈地回到農村社會同一性的集體身份中。
正如王中秋,他為了逃避對懷孕了的張水芹負責,穿著喇叭褲逃跑了。喇叭褲再一次被他拾起,成為對普遍化道德壓抑和他者嘲笑目光的抵抗。這一次,他想要通過逃離去黃河的源頭——巴顏喀拉,建構起全新的主體性敘事身份認同。黃河流域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公認的發(fā)源地,作為它源頭的巴顏喀拉,所有的文明、規(guī)訓、懲罰都在這里生根發(fā)芽,如同黃河水一般涌流進每個人的骨血里。王中秋去找巴顏喀拉,也許是想要回到源頭,回到母體,放棄一切陳舊文明的束縛和奴役??墒撬×?,因為他太餓了,終究妥協(xié)于現實,放棄了反抗,回到農村接受一眼便能貫穿一生的乏味生活。
在和張水芹的婚禮上,他穿著喇叭褲,用生命中最濃烈的熱情和灑脫跳著迪斯科,徹底終結了空洞的反抗,完全接受了集體身份意志的規(guī)訓。他再也無法走向身份的“敘事認同”,因為在主體個性與歷史同一性的斡旋中,他孤獨地走在荒野中,沒有光亮,喇叭褲的符號意義告訴他有一個逃離同一性的荒野,卻沒有給他一份適合荒野的食物。那時的青年并不知道腦海中那個呼嘯迷離的聲音是什么,他們只是下意識地走向荒野,喚醒了心中的野獸,但那頭野獸卻沒有在喇叭褲的符號召喚下成長、成熟,而是過早地夭折,死于寂靜無聲的曠野,死于人言可畏的現實。
三、時代芥子的悲劇
喇叭褲的潮流從宏觀上來看確實是一場時代變革的濫觴,但對于那些如王中秋一般的時代芥子來說,也許終究只是一場暗淡的出走。青年在青春時期迫切渴望建構自我的主體意識,期待掙脫束縛,走向美好愛情和遠大前程,喇叭褲就是這一切的線索。但終究也正如那條被剪開當作尿布的喇叭褲一樣,落腳點是排泄物,是最實際而零碎的貧瘠日常。歷史唯物主義警醒我們,時代確實是由人民共同推動的,但對于那些散落在人民意義邊緣的芥子來說,喇叭褲也許不過是一場失敗的身份確認和隱秘而早夭的原始情欲。喇叭褲被播撒到了一片肥沃的農村土壤中,但這片土壤對種子的認識先天不足,禁錮過多,終究只是將其吞噬而不能生根發(fā)芽。
對于被象征符號召喚而來的年輕人來說,喇叭褲可以是驚奇的視覺直觀主義,也可以是像王安憶筆下為了相親而匆忙套上喇叭褲的審美標準。但卻從來不是約翰·費斯克意義上的“非正式的、無階級的、不分男女的,且對城市和鄉(xiāng)村都適用的;穿牛仔褲是一種自由的記號,即讓人從社會范疇所強加的行為限制與身份認同的約束中解放出來”h。喇叭褲在中國意義恰恰是有差異的,鄉(xiāng)村被城市驅隔,通過一層層鄙夷的凝視強迫人進入新的社會范疇所強加的身份認同中。那么這個意義上的喇叭褲符號根本不能讓人自由地成為他自己,也不能自我選擇,自我觀照的建構身份認同,最終不過是一次又一次地在身份的能指鏈條中迷失罷了。
也許正如劉心武在《人在風中》所說的:“時尚是風。無論迎風還是逆風,人總免不了在風中生活?!敝皇秋L不曾顧及人追不追得上,風只是吹,吹散的芥子散落不知何方。
a 選自Ramond Williams:The Long Revolution,Broad view Press,2001.
b 陶東風:《從兩種世俗化視角看當代中國大眾文化》,《中國文學研究》2014年第2期。
c 陳旋波:《喇叭褲的見證與記憶:一種文學社會學視角》,《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2期。
d 〔日〕池上嘉彥:《符號學入門》,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6頁。
ef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關鍵詞匯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頁,第129頁。
g 羅鋼、劉象愚:《文化研究讀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頁。
h 〔美〕約翰·費斯克: 《理解大眾文化》,王曉玨、宋偉杰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第6頁。
作 者: 王初蕾,西北大學在讀碩士,研究方向:文藝學。
編 輯: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