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龍 整理
近年來,我國的塑料編織袋行業(yè)迅猛發(fā)展,隨著市場對人們?nèi)招略庐惖木裎拿骱途G色環(huán)保需求,對產(chǎn)品包裝物的要求不斷提高,包裝物是商品生產(chǎn)過程中的繼續(xù),是商品進入流通、消費領(lǐng)域不可缺少的條件,包裝主要有保護商品的作用,包裝業(yè)作為國民經(jīng)濟的配套服務(wù)行業(yè),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也不斷完善;聚丙烯分子鏈規(guī)整性好,具有較強的結(jié)晶能力,但是結(jié)晶速度慢,容易形成大的球晶,特別是擠出量小,冷卻水溫高時更容易形成大的球晶,這一點有利于扁絲的拉伸強度,當這些球晶尺寸大于光的波長,與非晶區(qū)的折光指數(shù)相差較大,當遇到光跑時,容易產(chǎn)生光的散射,使得聚丙烯透明度變差,因此,現(xiàn)有技術(shù)中有通過降低冷卻水溫度,提高聚丙烯結(jié)晶速度,較大程度的提高編織袋透明度的方法,但同時會影響透明編織袋的強度;編織袋透明度并非越透明越好,而是為了能夠看清楚塑料編織袋內(nèi)置物的情況,透光度達到80%即可,同時還需考慮塑料編織袋的耐黃變性。
針對現(xiàn)有的問題,本文介紹了一種提高透明塑料編織袋強度的方法。
一種提高透明塑料編織袋強度的方法,包括以下內(nèi)容:
按以下重量準備原料:聚丙烯顆粒70-80份、低密度聚乙烯顆粒 6-10份、皂莢改性聚乙烯12-18份、含有硅羥基的有機硅樹脂4-8份、增塑劑2.2-2.8份、醚基高嶺土1.6-3.4份、甲基硅酸鈉0.8-1.6份、甘草油0.6-1.2份、偶聯(lián)劑1-2份、抗氧劑0.2-0.6份;
所述皂莢改性聚乙烯是指用皂莢提取物改性線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皂莢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將皂莢清洗后干燥粉碎至粒徑為80-100目,平均分成三份粉料,其中第一份粉料經(jīng)劑量為8-16kGy的60Co-γ射線輻照20-30秒,完成后得到輻照料備用;然后將第二份粉料在超聲儀中以88-92℃、料液重量比 1:8-12的條件下熱水浸提30分鐘,過濾,得到濾液一,在濾液一中加入輻照料和第三份粉料,繼續(xù)浸提30分鐘,過濾,得到混合濾液,將混合濾液經(jīng)蝶式離心、超濾、旋轉(zhuǎn)蒸發(fā)至膏狀即得;將準備的原料按等量遞增的原則,邊攪拌邊混料,混合均勻后,在溫度為75-85℃的條件下干燥35-45分鐘,經(jīng)干燥后的物料在溫度為 225-235℃的混煉為熔融狀,擠出成膜后在溫度為 12-16℃的條件水中冷卻得到固體薄膜,切成扁絲、用圓織機織成塑料編織袋,再經(jīng)收料機收料后送入裁袋機裁剪,縫制、打包得到成品。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含有硅羥基的有機硅樹脂硅羥基上的羥基占有機硅樹脂總量的0.8-2.4%。
所述有機硅樹脂為甲基硅樹脂、苯基硅樹脂、甲基苯基硅樹脂、含氫硅樹脂、甲基乙烯基硅樹脂或直鏈碳鏈長度為C2~C8的硅樹脂中的一種。
所述增塑劑為檸檬酸三丁酯、檸檬酸三辛酯或乙酰檸檬酸三辛酯中的任意一種。
所述皂莢改性聚乙烯的制備方法為:將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皂莢提取物、馬來酸酐、引發(fā)劑以重量比75-85:2-3:1-2:0.3-0.5混合,在雙螺桿擠出機熔融擠出,雙螺桿擠出機及螺桿溫度為160-190℃,螺桿轉(zhuǎn)速為160-200轉(zhuǎn)/分鐘,在雙螺桿中的停留時間控制在60-80秒。
所述引發(fā)劑為偶氮二異丁腈、偶氮二異戊腈、偶氮二異庚腈和偶氮二環(huán)己基甲腈中的一種。
所述甘草油的制備方法為:將采集的甘草干燥至含水量低于 3%,然后利用超微粉碎機粉碎至200目,得到甘草超微粉,然后將其浸沒在相當于其重量 1.5倍的野茶油中,在避光條件下浸泡8-10小時,然后加熱至80-90℃提取20分鐘,冷卻后靜置滲漉12小時使其充分過濾,所得濾液即為甘草油。
所述增塑劑為環(huán)氧乙酰亞麻油酸甲酯、環(huán)氧糠油酸丁酯、環(huán)氧蠶蛹油酸丁酯、環(huán)氧大豆油酸辛酯、9,10-環(huán)氧硬脂酸辛酯中的任意一種;所述偶聯(lián)劑為巰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聯(lián)劑、巰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聯(lián)劑中的一種;所述抗氧劑為 2,2’-亞甲基二(4-甲基-6-叔丁基酚)。
所述 60Co-γ射線輻照第一粉料時輻照距離為12-18 cm。
1.本技術(shù)中,通過原料的合理配比,使聚丙烯結(jié)晶速度增快,在溫度為 12-16℃的條件水中冷卻制備固體薄膜,能較大程度的提高編織袋透明度的方法;
2.本技術(shù)通過減少含鈣添加料的使用,能夠避免不透明度的增加;
3.本技術(shù)中,皂莢改性聚乙烯和含有硅羥基的有機硅樹脂的合理使用,能夠保證編織袋的力學性能;
4.本技術(shù)中,與抗氧劑合理配比,能夠使塑料編織袋有效耐黃變,延長使其使用壽命。
實施例1
一種提高透明塑料編織袋強度的方法,包括以下內(nèi)容:
按以下重量準備原料:聚丙烯顆粒75份、低密度聚乙烯顆粒8份、皂莢改性聚乙烯15份、含有硅羥基的有機硅樹脂6份、增塑劑2.5份、醚基高嶺土2.6份、甲基硅酸鈉1.2份、甘草油0.8份、偶聯(lián)劑1.5份、抗氧劑0.4份;
所述皂莢改性聚乙烯是指用皂莢提取物改性線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皂莢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將皂莢清洗后干燥粉碎至粒徑為80-100目,平均分成三份粉料,其中第一份粉料經(jīng)劑量為12kGy的60Co-γ射線輻照25秒,完成后得到輻照料備用;然后將第二份粉料在超聲儀中以90℃、料液重量比1:10的條件下熱水浸提30分鐘,過濾,得到濾液一,在濾液一中加入輻照料和第三份粉料,繼續(xù)浸提30分鐘,過濾,得到混合濾液,將混合濾液經(jīng)蝶式離心、超濾、旋轉(zhuǎn)蒸發(fā)至膏狀即得;
將準備的原料按等量遞增的原則,邊攪拌邊混料,混合均勻后,在溫度為80℃的條件下干燥40分鐘,經(jīng)干燥后的物料在溫度為230℃的混煉為熔融狀,擠出成膜后在溫度為14℃的條件水中冷卻得到固體薄膜,切成扁絲、用圓織機織成塑料編織袋,再經(jīng)收料機收料后送入裁袋機裁剪,縫制、打包得到成品。
其中,所述含有硅羥基的有機硅樹脂硅羥基上的羥基占有機硅樹脂總量的1.6%;所述有機硅樹脂為甲基硅樹脂;所述增塑劑為檸檬酸三丁酯;
所述皂莢改性聚乙烯的制備方法為:將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皂莢提取物、馬來酸酐、引發(fā)劑以重量比80:2.5:1.5:0.4混合,在雙螺桿擠出機熔融擠出,雙螺桿擠出機及螺桿溫度為 175℃,螺桿轉(zhuǎn)速為180轉(zhuǎn)/分鐘,在雙螺桿中的停留時間控制在70秒;所述引發(fā)劑為偶氮二異丁腈;
所述甘草油的制備方法為:將采集的甘草干燥至含水量低于 3%,然后利用超微粉碎機粉碎至200目,得到甘草超微粉,然后將其浸沒在相當于其重量 1.5倍的野茶油中,在避光條件下浸泡9小時,然后加熱至85℃提取20分鐘,冷卻后靜置滲漉12小時使其充分過濾,所得濾液即為甘草油;
所述增塑劑為環(huán)氧乙酰亞麻油酸甲酯;所述偶聯(lián)劑為巰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聯(lián)劑;所述抗氧劑為2,2’-亞甲基二(4-甲基-6-叔丁基酚)。
其中,所述 60Co-γ射線輻照第一粉料時輻照距離為12-18 cm。
本技術(shù)中制備的塑料編織袋黃度為 0.1,透光率達到 82%以上,多向拉伸負荷為 734.9 N/50mm;經(jīng)60℃、0.63 W/m2輻照暴露8小時與50℃無輻射冷凝暴露4小時交替實驗144小時后,多向拉伸復合保持率為83.2%,黃度為0.4。
實施例2
一種提高透明塑料編織袋強度的方法,包括以下內(nèi)容:
按以下重量準備原料:聚丙烯顆粒70份、低密度聚乙烯顆粒10份、皂莢改性聚乙烯18份、含有硅羥基的有機硅樹脂4份、增塑劑2.2份、醚基高嶺土 3.4份、甲基硅酸鈉 0.8份、甘草油1.2份、偶聯(lián)劑2份、抗氧劑0.2份;
所述皂莢改性聚乙烯是指用皂莢提取物改性線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皂莢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將皂莢清洗后干燥粉碎至粒徑為80-100目,平均分成三份粉料,其中第一份粉料經(jīng)劑量為16kGy的60Co-γ射線輻照30秒,完成后得到輻照料備用;然后將第二份粉料在超聲儀中以92℃、料液重量比1:12的條件下熱水浸提30分鐘,過濾,得到濾液一,在濾液一中加入輻照料和第三份粉料,繼續(xù)浸提30分鐘,過濾,得到混合濾液,將混合濾液經(jīng)蝶式離心、超濾、旋轉(zhuǎn)蒸發(fā)至膏狀即得;
將準備的原料按等量遞增的原則,邊攪拌邊混料,混合均勻后,在溫度為85℃的條件下干燥45分鐘,經(jīng)干燥后的物料在溫度為235℃的混煉為熔融狀,擠出成膜后在溫度為16℃的條件水中冷卻得到固體薄膜,切成扁絲、用圓織機織成塑料編織袋,再經(jīng)收料機收料后送入裁袋機裁剪,縫制、打包得到成品。
其中,所述含有硅羥基的有機硅樹脂硅羥基上的羥基占有機硅樹脂總量的0.8%;所述有機硅樹脂為苯基硅樹脂;所述增塑劑為檸檬酸三辛酯;
所述皂莢改性聚乙烯的制備方法為:將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皂莢提取物、馬來酸酐、引發(fā)劑以重量比 85:2:1:0.5混合,在雙螺桿擠出機熔融擠出,雙螺桿擠出機及螺桿溫度為 160℃,螺桿轉(zhuǎn)速為200轉(zhuǎn)/分鐘,在雙螺桿中的停留時間控制在80秒;所述引發(fā)劑為偶氮二異庚腈;
所述增塑劑為環(huán)氧蠶蛹油酸丁酯;所述偶聯(lián)劑為巰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聯(lián)劑;所述抗氧劑為2,2’-亞甲基二(4-甲基-6-叔丁基酚)。
其中,所述 60Co-γ射線輻照第一粉料時輻照距離為18 cm。
本技術(shù)中制備的塑料編織袋黃度為 0.1,透光率達到 84%以上,多向拉伸負荷為 736.8N/50mm;經(jīng)60℃、0.63 W/m2輻照暴露8小時與50℃無輻射冷凝暴露4小時交替實驗144小時后,多向拉伸復合保持率為85.4%,黃度為0.3。
實施例3
一種提高透明塑料編織袋強度的方法,包括以下內(nèi)容:
按以下重量準備原料:聚丙烯顆粒80份、低密度聚乙烯顆粒6份、皂莢改性聚乙烯12份、含有硅羥基的有機硅樹脂8份、增塑劑2.8份、醚基高嶺土1.6份、甲基硅酸鈉1.6份、甘草油0.6份、偶聯(lián)劑1份、抗氧劑0.6份;
所述皂莢改性聚乙烯是指用皂莢提取物改性線性低密度聚乙烯,所述皂莢提取物的制備方法為,將皂莢清洗后干燥粉碎至粒徑為80-100目,平均分成三份粉料,其中第一份粉料經(jīng)劑量為8kGy的60Co-γ射線輻照 20秒,完成后得到輻照料備用;然后將第二份粉料在超聲儀中以88℃、料液重量比1:8的條件下熱水浸提30分鐘,過濾,得到濾液一,在濾液一中加入輻照料和第三份粉料,繼續(xù)浸提30分鐘,過濾,得到混合濾液,將混合濾液經(jīng)蝶式離心、超濾、旋轉(zhuǎn)蒸發(fā)至膏狀即得;
基層警務(wù)服務(wù)性工作占很大部分,但并不能說明基層警務(wù)工作的服務(wù)職能得到了很好的履行。在基層警務(wù)工作的過程中,民眾依舊對與基層民警的效率不高,態(tài)度不好等問題詬病已久。因此要提高基層警務(wù)工作的成效,要加強對于基層警務(wù)工的職能控制。
將準備的原料按等量遞增的原則,邊攪拌邊混料,混合均勻后,在溫度為75℃的條件下干燥35分鐘,經(jīng)干燥后的物料在溫度為225℃的混煉為熔融狀,擠出成膜后在溫度為12℃的條件水中冷卻得到固體薄膜,切成扁絲、用圓織機織成塑料編織袋,再經(jīng)收料機收料后送入裁袋機裁剪,縫制、打包得到成品。
其中,所述含有硅羥基的有機硅樹脂硅羥基上的羥基占有機硅樹脂總量的2.4%;所述有機硅樹脂為甲基乙烯基硅樹脂;所述增塑劑為乙酰檸檬酸三辛酯;
所述皂莢改性聚乙烯的制備方法為:將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皂莢提取物、馬來酸酐、引發(fā)劑以重量比 75:3:2:0.3混合,在雙螺桿擠出機熔融擠出,雙螺桿擠出機及螺桿溫度為 190℃,螺桿轉(zhuǎn)速為160轉(zhuǎn)/分鐘,在雙螺桿中的停留時間控制在60秒;所述引發(fā)劑為偶氮二異庚腈;
所述甘草油的制備方法為:將采集的甘草干燥至含水量低于 3%,然后利用超微粉碎機粉碎至200目,得到甘草超微粉,然后將其浸沒在相當于其重量1.5倍的野茶油中,在避光條件下浸泡10小時,然后加熱至80℃提取20分鐘,冷卻后靜置滲漉12小時使其充分過濾,所得濾液即為甘草油;
所述增塑劑為環(huán)氧糠油酸丁酯;所述偶聯(lián)劑為巰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聯(lián)劑;所述抗氧劑為2,2’-亞甲基二(4-甲基-6-叔丁基酚)。
其中,所述 60Co-γ射線輻照第一粉料時輻照距離為12 cm。
本技術(shù)中制備的塑料編織袋黃度為 0.1,透光率達到 80%以上,多向拉伸負荷為 735.4 N/50mm;經(jīng)60℃、0.63 W/m2輻照暴露8小時與50℃無輻射冷凝暴露4小時交替實驗144小時后,多向拉伸復合保持率為86.9%,黃度為0.4。
設(shè)置對照組1
將實施例1中皂莢改性聚乙烯去掉,其余內(nèi)容不變;本技術(shù)中制備的塑料編織袋黃度為0.3,透光率達到 80%以上,多向拉伸負荷為 715.2 N/50mm;經(jīng)60℃、0.63 W/m2輻照暴露8小時與50℃無輻射冷凝暴露4小時交替實驗144小時后,多向拉伸復合保持率為76.5%,黃度為0.6。
設(shè)置對照組2
將實施例 1中含有硅羥基的有機硅樹脂去掉,其余內(nèi)容不變;本技術(shù)中制備的塑料編織袋黃度為 0.1,透光率達到 82%以上,多向拉伸負荷為702.4 N/50mm;經(jīng)60℃、0.63 W/m2輻照暴露8小時與50℃無輻射冷凝暴露4小時交替實驗144小時后,多向拉伸復合保持率為 75.8%,黃度為2.8。
設(shè)置對照組3
將實施例1中醚基高嶺土去掉,其余內(nèi)容不變;本技術(shù)中制備的塑料編織袋黃度為 0.3,透光率達到 78%以上,多向拉伸負荷為 728.5 N/50mm;經(jīng)60℃、0.63 W/m2輻照暴露8小時與50℃無輻射冷凝暴露4小時交替實驗144小時后,多向拉伸復合保持率為73.5%,黃度為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