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超 顏菊
關(guān)鍵詞:色彩;信息可視化設計;應用
1 信息可視化設計概述
信息可視化設計是隨著信息大爆炸和信息技術(shù)的發(fā)展而形成的一門跨學科的設計領(lǐng)域,信息可視化設計致力于通過直觀的視覺方式傳達抽象的信息,簡單來說就是將復雜的信息通過視覺設計變成易于理解記憶的圖形、圖畫或圖像,實現(xiàn)“文字語言”向轉(zhuǎn)變“視覺語言”的轉(zhuǎn)變。通過信息可視化設計可以有效地促進信息的融合,提高信息的傳播效果,使枯燥難懂的信息更加富有趣味性,形成更容易被觀眾理解和認知的視覺信息,對現(xiàn)在社會信息的傳達有重要的意義[1]。
2 色彩在信息可視化設計中的應用價值
2.1 豐富信息的表現(xiàn)形式
信息可視化設計中常用的表現(xiàn)形式有插圖、圖表、圖形,圖像等,色彩在信息可視化中不僅僅可以增強畫面感,還可以豐富信息可視化設計的表現(xiàn)形式,使色彩也具有傳達信息的功能,比如在地圖中通過色彩表達海拔的高低,使色彩也具有了傳達信息的功能,豐富了信息可視化設計的表現(xiàn)形式。
2.2 加快用戶對于信息的讀取速度
隨著人們?nèi)粘I畹姆e累,對色彩形成了固有的認知,使色彩具有了聯(lián)想性,當用戶看到一個顏色時就會快速地聯(lián)想到生活中的某個物品,比如在看到綠色會想到森林,看到藍色會想到天空、大海。通過色彩的聯(lián)想性可以用色彩代表具體事物,簡化信息可視化的設計畫面,增強信息的易識別性,加快對于信息可視化的讀取速度[2]。
2.3 使信息具有情感化表達
信息可視化設計通過色彩的感知性可以向人傳達某種情感,比如重量感、溫度感、興奮感等,并且不同的色彩傳達的情感強度不同,具體如表1。所以在表達不同的設計主題時,要考慮不同色彩的特點賦予信息情感化表達,比如在表達災難死亡人數(shù)的信息中,使用灰色、黑色等明度高、飽和度低的顏色,可以傳達出一種悲傷、深沉的情感[3-4]。
3 色彩在信息可視化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色彩在信息可視化中的應用,不僅僅是發(fā)揮區(qū)別信息種類的作用,還需要遵循一定的應用原則,要充分考慮用戶的特點,合理搭配色彩,避免顏色單一、缺乏視覺沖擊力或者顏色復雜多變,造成審美疲勞。根據(jù)色彩在信息可視化中的應用方法,將信息可視化設計中色彩的應用原則歸納為符合生活認知原則、考慮人性化原則和色彩合理搭配原則。
3.1 符合生活認知原則
對于用戶來說,符合生活認知的顏色是最容易被接受的,比如用藍色代表天空、綠色代表森林,可以加快用戶的讀取速度,如果打破生活認知,用藍色代表森林,用綠色代表天空,會造成認知障礙。同時要注意在生活認知中有許多特定的事物有其特定的顏色,如果不符合生活認知,會造成視覺讀取混雜,不能發(fā)揮信息可視化設計簡單直觀的作用。
3.2 人性化原則
色彩在信息可視化設計中的應用要符合人性化原則,考慮用戶的性別、年齡等差異,比如年齡不同,對色彩的喜歡不同,老人喜歡低純度的色彩,兒童喜歡鮮艷亮麗的色彩。同時,地域文化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比如黃色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皇家的專用顏色,代表著統(tǒng)治者的權(quán)利,但是在其他國家并沒有這種象征意義[7]。
3.3 色彩合理搭配原則
每個人在一定時間內(nèi)接受的視覺刺激有限,因此信息可視化設計中色彩的使用要注意色彩的合理搭配。首先色調(diào)搭配要和諧,設置好主色調(diào),控制好畫面的色彩傾向,做好輔色的色調(diào)修飾。此外還應該注意色相、明度、純度的平衡性,如果色彩搭配不合理,會造成信息層級的雜亂,對信息讀取造成障礙。同時還要注意色調(diào)的周圍環(huán)境,比如,在水區(qū)不宜用藍色,在林區(qū)不宜用綠色,在沙漠區(qū)不宜用橘紅色,以免造成錯覺,分辨不清。
4 色彩在信息可視化設計中的應用方法
4.1 提高明度和純度對比
色彩的明度、純度對比是指增加同一色相的明度、純度的差異而形成的對比,想要確保配色便于信息種類的區(qū)分,明度、純度的差異一定要大,如果明度和純度接近,容易造成信息層級不突出,讀取困難。如果信息可視化設計中有多個色相,需要整體考慮色彩的明度與純度對比,因為有的色相降低純度與明度后,色彩會相近或相似。同時明度是色盲人士辨別色彩的重要方式,所以如果是在公共空間中使用的生活引導類的信息可視化就一定要考慮色盲人士,可以在完成信息可視化設計之后轉(zhuǎn)化為黑白模式,檢驗色彩的明度與純度對比的差距是否夠大,能否快速地識別信息,如果差距太小,那信息可視化設計中的色彩使用對于色盲人士來說就是不完善的[5]。如圖1 是收入數(shù)據(jù)信息可視化設計,圖中以扇形為基礎,通過不同的明度代表不同的收入范圍,明度越低代表收入越高,明度越高代表收入越低,通過這種對比方法使不同收入數(shù)據(jù)有了更加直觀的展示。
4.2 強調(diào)色相對比
色相對比是指信息可視化設計中不同的色彩形成的對比,比如紅色、綠色、黃色,通過色相對比可以使信息可視化設計更加醒目、信息層級關(guān)系更加清楚,以此增強用戶注意力,提高視覺沖擊力,給人深刻印象。信息可視化設計中的主要色相對比方法有同類色對比、鄰近色對比和互補色對比。同類色對比是指色環(huán)中的15°夾角中的色彩,比如深綠色和淺綠色配色,應用同類色對比容易使畫面色調(diào)統(tǒng)一。鄰近色對比是指在色環(huán)中60°夾角中的色彩,比如紅色與橙色配色,應用鄰近色對比可以豐富畫面,如果需要的色相更多,也可以使用漸變色形成對比,鄰近色配色就是信息可視化設計中漸變色常用的配色方法?;パa色對比是指色環(huán)中的180°夾角內(nèi)的色彩,比如黃色與紫色配色,是色相對比中最強烈的對比方法,可以通過互補色突出一級重點信息,但是在使用互補色對比時要注意色彩面積大小,如果面積相似,分布散亂,容易使用戶在強烈色相對比的刺激下造成視覺疲勞。如圖2 是設計師Alberto Lucas López 發(fā)表于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上的信息可視化設計,展示的主題是藝術(shù)家畢加索一生的作品數(shù)據(jù),設計中最主要的配色是紅色和黃色的同類色對比,并配以少量的互補色對比,通過不同色相將畢加索的作品分為十二個大類,每個大類通過鄰近色對比和明度對比細分為不同的主題。如圖3,整個畫面的設計風格與畢加索的繪畫風格相似,可以快速地將用戶帶入畢加索的藝術(shù)世界[6]。
4.3 突出色彩面積對比
色彩的面積對比是指各種色彩在畫面中占的面積大小形成的對比[6]。對于數(shù)據(jù)類信息可視化設計,通過色彩面積的大小對比可以更加直觀地表現(xiàn)出數(shù)據(jù)的多少,對于其他方式的信息可視化設計,可以通過大范圍的色彩面積突出重點信息,引導用戶的視覺順序,使信息可視化設計層級關(guān)系更加明確。如圖4 是人均消費收入的數(shù)據(jù)信息可視化設計,通過色彩的面積不同,使數(shù)據(jù)的多少更加直觀。
5 結(jié)語
色彩在信息可視化設計中的視覺表達要優(yōu)于圖形和文字,色彩在吸引用戶注意的同時,還能通過自身的色相、明度和純度的不同豐富信息可視化設計的表現(xiàn)形式,加快用戶的讀取速度,有利于用戶形成更好的理解和記憶。通過本文色彩在信息可視化設計中的應用研究,對于信息可視化設計中色彩的實際應用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希望信息可視化設計可以有更好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