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陜北延安清涼山石窟、子長縣鐘山石窟中遺存了大量宋代雕鑿的水月觀音造像,這些造像造型精妙、形象生動,常伴有假山石、凈瓶、楊柳枝、牡丹、紫竹等水月觀音的標志物,為典型的水月觀音圖式。另外,一些水月觀音造像出現了疑似猴行者、白馬等玄奘取經的畫面,這種畫面組合形式在榆林窟、東千佛洞也曾出現,而陜北地區(qū)該圖式的發(fā)現,有助于推進該圖像樣式的研究。陜北地區(qū)發(fā)現的水月觀音樣式與西夏黑水城等地出圖的水月觀音的造型、格式十分相似,這也為追溯西夏水月觀音祖本的來源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關鍵詞:水月觀音;玄奘取經圖;清涼山石窟;鐘山石窟;西夏
中圖分類號:J205;J31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1)01-0009-04
一、陜北地區(qū)水月觀音圖像遺存的基本情況
(一)延安清涼山石窟
清涼山萬佛堂(清涼山1號窟),石窟平面呈長方形,寬約17.6米,深約12.9米。始鑿于隋代,其窟內造像大都為宋代造像,據窟內造像記載,最早年號為北宋“元豐元年”,即公元1078年。窟龕為典型的佛壇窟,坐西朝東,平棋頂,窟頂有3個八角覆斗型藻井,壇上為橫三世佛(1984年重修),左右脅侍二弟子,其佛壇高約1.4米,闊約11米,壇兩側有二墻柱支撐。窟內四壁與墻柱布滿造像,約計11014尊,大都為千佛造像,高約0.25米[1-2]。
該石窟的典型特征是出現了大量的水月觀音造像,形象刻畫十分精妙,分布于洞窟四壁與墻柱之上。造像于窟內分布的具體位置,從窟門左旋依次為:東壁南側無此像,石窟南壁,除千佛外,另有10龕造像,其中雕鑿水月觀音的是第一龕(漫漶嚴重)、第五龕、第八龕。西壁圖像的雕刻位置為第三龕(造像精美,頭殘)(圖1)、第八龕、第九龕、第十龕。北壁有一大龕為主龕(已空),主龕東側(下)有一龕為水月觀音造像(圖2),此龕造像保留較為完整,菩薩背靠假山石,左側凈瓶、楊柳枝,右側應為紫竹,菩薩呈自在坐姿、跣足,一腳踏于蓮花之上,頭戴寶冠,衣紋流暢,披帛飛揚,其頭部微微低垂,似是通過觀賞水中之月悟得佛法,為典型的水月觀音造像樣式。東壁北側第一龕、第二龕俱為水月觀音像,東壁中(上)一龕水月觀音,另水月觀音下側有童子、老者、龍、龍女的形象(圖3),是包含元素較為完善的水月觀音造像。南壇墻東壁(下),有一鋪水月觀音像,題造像記“元豐三年五月二十九日”,南壇墻南壁(下),第一龕為水月觀音像(圖4),其形象較為清晰,含有假山石、凈瓶、楊柳枝等標志物,南壇墻西壁無該造像。北壇墻西壁無該造像,北壇墻北壁(下)有兩鋪水月觀音像。
萬佛堂旁邊為2號洞窟(與萬佛堂相通),是清涼山十分精彩的一窟,其雕鑿水平十分高超,造像雕刻精美絕倫。從洞窟造像的整體風格上來看,具有高度的統(tǒng)一性,應該是按照某種主題思想雕鑿而成。其主尊為靜坐的釋迦牟尼三世佛,釋迦左右脅侍二弟子,一為迦葉(頭殘),一為阿難,兩弟子的造像水平十分突出,都達到了形神兼?zhèn)涞淖吭骄辰纭T摱纯咧衅渌合竦窨?,也都體現出不凡的造像水平。該窟中水月觀音的分布位置為南壁西側(上)(圖5)、北壁西側(上)(圖6),二天王旁,各有一水月觀音像,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壞,但尤可見水月觀音信仰在這一地區(qū)的流行程度。
3號洞窟呈長方形構造,窟中主尊為彌勒和尚,頂有覆斗型藻井。該窟雕鑿時間比1、2號窟略晚,窟內有一題記中現“大明”字樣,因此推斷時間較晚。此洞窟中同樣也出現了水月觀音造像,窟中南、北二壁上各有一鋪水月觀音像,菩薩背靠假山石、自在坐、四肢比例較長,體態(tài)刻畫略顯僵硬,畫面中出現了童子、馬、鸚鵡等元素(圖7、圖8)。
(二)子長縣鐘山石窟
鐘山石窟位于延安市子長縣,石窟依山而建,始建于晉太和年間,后經歷代開鑿,現存石窟5個,其中3號窟規(guī)模最大,保存也較為完整,其他四窟漫漶現象較為嚴重。其中在1、2、3號窟中都出現了較多的水月觀音造像。鐘山石窟1號窟雖然漫漶程度較為嚴重,但保留下來的造像卻十分精美,可見當時雕鑿水平之高妙。在這一窟中保留有一鋪水月觀音(圖9),位于西壁北側上方,尤為寶貴精美,造像中除假山石、凈瓶、供奉人等常見的元素外,還出現了疑似為白馬、猴行者、玄奘取經的畫面,其上方有一造像記現“政和二年九月二十日”年款。其中玄奘取經的畫面,還在該石窟南壁與西壁的轉接處出現,雖有損壞,但隱約能夠辨識。而鐘山石窟2號窟明顯是按照一種整體的思路進行營造的,其四壁圖像風格、內容是高度統(tǒng)一的,整個石窟的典型特征是以山石作為背景,體現出禪宗修法的特點,這與清涼山4號窟釋迦洞頗為相似。在該石窟北壁上方佛祖的脅侍菩薩中,有兩尊菩薩疑為水月觀音(兩千手觀音旁),由于圖像模糊,需要進一步辨認(圖10)。
鐘山石窟3號窟也被稱為“萬佛巖”,因窟內門楣中央有“萬佛巖”三字而得名,該洞窟開鑿于北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①[3],石窟外墻壁雕刻有元代的千手觀音、明代萬歷年間的老子像、清代道光年間的孔子像,體現了“三教合一”的思想。石窟平面呈長方形,坐北朝南,闊約16.4米,高約5.5米,深約9.5米[4],窟內前方有穿廊以及前墻,墻上開三門。窟內中央開佛壇,壇中央設縱三世佛②,各脅侍二弟子、二菩薩,佛壇周圍立八墻柱,就石雕成與石窟渾然一體。該窟中水月觀音分布的基本情況為:左旋第一柱(中央西柱)南壁有兩龕為水月觀音像(圖11),伴有假山石、凈瓶、楊柳枝,色彩鮮艷。第二柱南壁(上)第一龕為水月觀觀音造像,菩薩面相飽滿,有唐代遺風。第三柱,無此圖像,第四柱、五柱南壁(上)均有一水月觀音像,第六柱亦無此像。第七柱、八柱南壁(上),各有一鋪水月觀音像。另外,3號窟墻壁四周,南壁西側(上)有兩龕(圖12、13),俱為水月觀音,第一龕水月觀音的造像中出現了猴行者的形象,下面第二龕水月觀音造像中有鸚鵡、供果以及人物的供養(yǎng)動作。西壁北側(上),第一龕為水月觀音(圖14),伴有云中童子的形象。北墻壁無此圖像,東壁北側(上)第一龕為水月觀音,造像漫漶嚴重,另于南壁東側(上)還有一鋪水月觀音造。據筆者統(tǒng)計,此洞窟中水月觀音像約為12鋪。
二、關于水月觀音像已有的研究狀況
學界關于水月觀音像的研究內容較多,且成績斐然,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對局部地區(qū)水月觀音圖像進行分析研究,其主要研究區(qū)域為敦煌、黑水城、四川等地。學界對于水月觀音的關注頗久,早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就有日本學者松本榮對敦煌地區(qū)的水月觀音進行過介紹。王惠民先生被認為是國內較早進行敦煌地區(qū)水月觀音研究的學者,在《敦煌水月觀音像》一文中[5],他對敦煌地區(qū)(包括榆林窟、莫高窟、敦煌藏經洞等地)發(fā)現的32幅水月觀音圖像進行了系統(tǒng)的介紹與研究,為國內該圖像的研究拉開了序幕。后史忠平對敦煌地區(qū)水月觀音圖中的構成元素,例如菩薩本體、水、山石等展開了詳盡歸類與探討,并探尋其地域性特征,將敦煌水月觀音的研究向前推進了一步[6]。另外,隨著海外流失文物的漸次公開,黑水城出土的《水月觀音》絹畫成為新的研究熱潮,鄭怡楠對俄藏黑水城水月觀音圖像的內容與風格進行了解讀與剖析。她認為,俄藏水月觀音絹畫(X-2438)與宋《水月觀音圖像》風格特征相似,其祖本應該源于宋代,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是宋夏文化交流的產物[7]。何旭佳在《西夏水月觀音圖像研究》一文中,以敦煌、黑水城遺存的西夏時期水月觀音圖像為研究對象,對畫面空間、內容、技法等方面進行分析,總結其藝術風格,認為西夏時期的水月觀音圖像是多民族畫風糅合的產物[8]。此外,在安岳毗盧洞遺存有一精美的宋晚期水月觀音造像,趙建在學位論文《四川安岳毗盧洞水月觀音造像風格研究》中,從主題的來源、空間關系的處理、身姿動態(tài)、物質材料屬性等幾方面,對該地區(qū)的水月觀音造像進行綜合性的研究,揭示了該水月觀音面型飽滿、線條飄逸,追求形象塑造上的世俗化特征[9]。
除以上三個主要的研究區(qū)域外,有學者還對甘肅文殊山石窟的水月觀音進行了關注與探究,如張小剛、郭俊葉撰寫的《文殊山石窟西夏〈水月觀音圖〉與〈摩利支天圖〉考釋》[10]一文。該文提到,西夏時期水月觀音圖中有《唐僧取經》畫面,并認為該畫面是伴隨著玄奘取經事跡而出現并廣泛傳播的。
二是對于《水月觀音圖像》來源、形成基礎以及文化含義的研究。從此角度對《水月觀音》切入研究的學者也比較多,如王惠民的《敦煌寫本〈水月觀音經〉研究》[11],李翎的《水月觀音與藏傳佛教觀音像之關系》[12],李開福的《水月觀音造像研究》[13],郭敏飛的《“水月觀音”考論》[14],康瀾的《凈淥水邊,虛白光中——“周家樣”水月觀音源流研究》[15]等文章,分別從佛經典籍、密藏關系、社會因素、文化意蘊、畫史等方面對水月觀音圖像的形成、來源進行探究。
綜上所述,學界各位前賢分別從水月觀音圖像的構成元素、造型特征、空間關系以及圖像來源等方面對水月觀音像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在關注點和資料的運用上,主要集中于敦煌、黑水城、四川等地發(fā)現的水月觀音像上,而對于陜北地區(qū)遺存的大量水月觀音造像缺乏深入的發(fā)掘與研究。
三、基于陜北水月觀音造像的幾點認識
水月觀音為中國佛教中的三十三觀音之一,《歷代名畫記》中就曾提到周昉“妙創(chuàng)水月之體”的說法,這種新的觀音樣式的產生,是宗教繪畫中人物世俗化表現的一種標志,同時也是一種禪宗修行意境的呈現,通過觀想水之月妙悟得佛法真諦。除周昉畫水月觀音之外,黃修復的《益州名畫錄》、宋《宣和畫譜》記載左權、范瓊、黃居棠等人畫過水月觀音。就現在遺存的水月觀音圖像來看,以五代、宋以后的居多。學界普遍研究的水月觀音圖像多集中于西北敦煌、黑水城以及四川地區(qū),對其他地區(qū)的研究較少。而陜北作為西北與中原往來的重要塞口,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十分頻繁,該地區(qū)藝術文化的重要性卻往往被學界忽略。
本次對陜北部分地區(qū)進行考察,于延安清涼山石窟、子長縣鐘山石窟中發(fā)現了大量的水月觀音造像,體現出該地區(qū)水月觀音信仰的流行。據記載,周昉為唐京兆人,即今天的陜西西安人士,那么陜西延安地區(qū)的水月觀音圖樣是否源于周昉所創(chuàng)造的水月觀音之體?在清涼山石窟造像記中出現了“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元豐三年”等年款,如果能夠明確此時間的準確性,那么該地區(qū)的水月觀音圖像將比敦煌、榆林窟遺存的水月觀音圖像時間要早。并且,陜北石窟中水月觀音造像與敦煌藏經洞、額濟納旗黑水城出土的兩幅佛經卷首版畫《水月相觀世音》在造型、樣式上都十分相像。因此,陜北地區(qū)的水月觀音樣式是否可能為甘肅、寧夏地區(qū)的水月觀音像的范本?是否存在著一條從陜西流入西北地區(qū)的傳播路徑?這都是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另外,在鐘山石窟1號窟中出現了兩幅《玄奘取經圖》的畫面,其中一幅較為清晰,有疑似為高僧、猴行者、馬匹(圖9)的形象。目前學界對于《玄奘取經圖》的研究,也沒有涉及陜北地區(qū)的遺存情況,這也為該圖像的研究提供重要補充材料。由于篇幅原因,筆者在這里只引出對陜北地區(qū)水月觀音造像幾點不成熟的拙見和思考,其深入研究還待后期繼續(xù)進行。
注 釋:
①開窟題記載(佛壇前部窟頂):“治平四年六月二十六日,□州界安定堡百姓張行者發(fā)心打萬菩薩堂□人百姓等五人……”。
②張智在《黃陵萬佛寺、延安萬佛洞石窟寺調查記》一文中認為殿內主尊為橫三世佛,即無量壽佛、釋迦牟尼、藥師佛,此觀點在《對“延安地區(qū)的石窟寺”一文的訂正》中得到改正,認為其為縱三世佛。
參考文獻:
[1]張智.黃陵萬佛寺、延安萬佛洞石窟寺調查記[J].文物, 1965(5).
[2]姬乃軍.延安地區(qū)的石窟寺[J].文物,1982(10).
[3]李淞.陜西古代佛教美術史[M].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87.
[4]王珂莉.子長縣鐘山石窟3號窟雕塑藝術特色研究[D].西安:西安美術學院,2014.
[5]王惠民.敦煌水月觀音像[J].敦煌研究,1987(1).
[6]史忠平.敦煌水月觀音圖的藝術[J].敦煌研究,2015(5).
[7]鄭怡楠.俄藏黑城出土西夏水月觀音圖像研究[J].敦煌學輯刊,2011(2).
[8]何旭佳.西夏水月觀音圖像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2.
[9]趙建功.四川安岳毗盧洞水月觀音造像風格研究[D].海口:海南師范大學,2017.
[10]張小剛,郭俊葉.文殊山石窟西夏《水月觀音圖》與《摩利支天圖》考釋[J].敦煌研究,2016(2).
[11]王惠民.敦煌寫本《水月觀音經》研究[J].敦煌研究,1992(3).
[12]李翎.水月觀音與藏傳佛教觀音像之關系[J].美術, 2002(11).
[13]李開福.水月觀音造像研究[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0.
[14]郭敏飛.“水月觀音”考論[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09.
[15]康瀾.凈淥水邊,虛白光中——“周家樣”水月觀音源流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房浩楠(1989—),女,漢族,山東濰坊人,單位為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研究方向為美術歷史與理論。
(責任編輯:朱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