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王孝牛,句容市天王鎮(zhèn)陳莊村人,1961年8月出生。
句容是革命老區(qū),王孝牛的爺爺奶奶曾經(jīng)為新四軍挑過糧食,搬運過物資,做過軍鞋,也算是一個對革命做過些貢獻的人家。但天不遂人愿,王孝牛3歲那年得了小兒麻痹癥,造成終身殘疾。
一晃到了讀書上學的年紀,看著村里的同齡人都背著書包歡天喜地的去上學了,王孝牛只能坐在門口羨慕地流淚。
王孝牛雖然身體殘疾,但是智商卻絕對夠用,村里一些年齡比他大點的好心孩子,有時候會到他家里來教他認識一些簡單的字,做一些簡單的算術。別人教他一遍,他就能記住了。他央求父母買了一本《新華字典》給他學習生字,他一遍遍地看,一遍遍地學,廢寢忘食。父母看他這么熱愛學習,在他9歲那年,父親用板車把他拉到離家二里地遠的小學,請求學校的老師收下他。老師們看著行動困難的王孝牛,破例收下了他。
從此,父母每天都擠出時間接送他上學放學,實在來不及,就拜托村里的大孩子們攙扶著他上學放學。有一天下大雨,父母忙著田里的事情,指望那些順路的同學把他帶回家來,同學們卻以為王孝牛的父母把他接回家了,其實,王孝牛因為穿雨衣耽擱了時間,等他出來的時候,同學們都走了,他只能找了一根樹棍拄著,一步一滑地行進在風雨中,兩里路走了一個多小時,身上摔得全是泥水,皮膚跌破了好幾處。父母看到他受傷的樣子,眼淚流了下來。就這樣勉勉強強地讀完了小學三年級,家里實在沒辦法再負擔他上學了,王孝牛只能輟學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轉眼間王孝牛長到17歲,看著父母兄弟成天操勞,而自己只能在家里吃閑飯,心里也是異常著急。有一天,一個親戚對他的父母說,我認識一個修鞋匠,是茅山腳下的,我介紹小牛到金壇的茅麓跟那個老師傅去學習修鞋的技術吧,不說靠這門手藝發(fā)財,起碼做好了能夠自己養(yǎng)活自己。沒等父母開口,王孝牛非常高興地答應下來。
茅麓在茅山腳下,離天王有幾十里路遠,屬于常州市的金壇縣,抗戰(zhàn)時期這里是新四軍創(chuàng)建的根據(jù)地,新四軍在這里吹響了東進序曲。
王孝牛平生第一次離家這么遠,一切都是很新鮮。師傅也是一個殘疾人,修鞋手藝非常精湛,遠近聞名。師傅知道殘疾人生活的不容易,因此對王孝牛非常嚴格。王孝??炭鄬W習修鞋技術,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jīng)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什么布鞋、球鞋、皮鞋、膠鞋,他都能修得很結實耐穿,而且非常美觀,師傅為收了這么一個好徒弟而高興。
王孝牛滿師以后,回到了家中,在離家不遠的甸崗村上擺了一個修鞋攤。農村上的人過日子都比較儉樸,一雙鞋往往是破的不像樣子了,還是舍不得扔掉,修補的時候很費事。但是王孝牛總是不厭其煩,認真細致地幫他們補好,而且收費低廉,鄉(xiāng)親們都很喜歡他,每天來補鞋的人絡繹不絕,這樣一年做下來,收入和一些健康的人的一年勞務收入差不多了,父母都為他能夠自食其力而高興。
有的鄉(xiāng)親到王孝牛的鞋攤來補鞋,帶的錢不夠,王孝牛為人仁義,總是說你不要放在心上,有就給,沒有就算了。鄉(xiāng)親們都夸他手藝好,心也好。有一次,附近村上的一個老農拎了七八雙破破爛爛的黃球鞋、膠鞋到王孝牛的攤位前來。要是別的修鞋師傅見到這么破爛的鞋,根本不會接下來,但是王孝牛知道農民生活的不容易,全部接了下來,認認真真地補好了,價錢和正常修鞋收的一樣,老農很感激,一個勁地夸他心好。
后來,王孝牛又學會了補自行車胎,大大地方便了附近村莊的鄉(xiāng)親們。
轉眼之間,王孝牛年齡漸漸大了,眼看著跟自己差不多大的人都成家立室了,而自己仍是光棍一個,心里特別難受。1988年,經(jīng)過好心人的介紹,一個叫做小紅的貴州姑娘跟王孝牛組成了家庭。小紅為人善良,勤勞能干,會操持家務,兩口子相親相愛,日子過得很舒心。村里的干部看見王孝牛成家了,也為他高興。
可是有了家庭,負擔就重了,光靠修鞋養(yǎng)活不了家人,他就向鄉(xiāng)里的民政部門打了報告。
民政干部親自到王孝牛的家里跑了幾趟,給他送了一些慰問金,問他有什么需求,政府部門能夠幫助解決的,一定會幫助解決。王孝牛想了想,告訴他們自己想開一個小百貨日雜商店,就怕營業(yè)執(zhí)照不好辦。領導們說這個問題我們來協(xié)調,在鄉(xiāng)村干部和民政部門的幫助下,夫妻倆的小日雜百貨店開起來了,夫妻倆一邊修鞋,一邊賣些小百貨,生活狀況有了很大改善。
結婚第二年,小紅生下了一個健健康康的男孩,可把王孝牛樂壞了,他給兒子取名叫王斌斌,希望他長大以后,能文能武,勝過自己。
王孝牛重義輕利,小店賣的東西貨真價實,因此生意做得很好,家里的條件改善了許多。
村委會和鄉(xiāng)里縣里民政部門的工作人員,仍然關心著王孝牛,經(jīng)常過來慰問他,并且在2008年8月份幫助他辦理了二級殘疾證,享受了政府部門的關懷。
王孝牛和妻子盡心盡力地做好小店的生意,經(jīng)過近20年的努力,終于積攢了一筆錢,在甸崗村上蓋起了一棟二層小樓,小店的規(guī)模也擴大了不少,家中的日子也過得比較舒心了。雖然弟弟身體健康,但是懂事明理的王孝牛知道弟弟種田掙不了多少錢,就連父母的贍養(yǎng)問題也都由他一人負擔。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小小的甸崗村上最多的時候開起了六七爿小店。一碗飯一個人能夠吃得飽,兩個人分就半饑半飽,人多了就吃不飽,何況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很多人圖省事,選擇了網(wǎng)上購物,加上現(xiàn)在許多地方推進新農村建設,不僅許多村莊被拆遷搬到集鎮(zhèn)上去了,農村上家庭條件好一點的人家都為子女在城里買房了,人口銳減,況且現(xiàn)在很多人家都不種田了,鞋子也沒有什么人拿來修了,王孝牛的生意可以說是一落千丈,慘淡經(jīng)營。
日子過的再苦再難,王孝牛堅持不向政府部門伸手。他說,作為殘疾人,不能為國家建設做多大貢獻,但是也不能給政府增加負擔,還有更貧困的人需要政府的幫助,我的小店雖不掙錢,但生活還能維持,夠花就行。
如今,已經(jīng)年近花甲的王孝牛因為身體不好,近距離行動要靠雙拐移動,所以就買了一輛殘疾人代步車,偶爾也會到街上轉轉,在家附近走走,遇到一些上街下村的鄉(xiāng)親們,到街上上學的學生們,他總會熱心地幫助他們,順帶捎上他們,鄉(xiāng)親們都說王孝牛是個大好人。一個淫雨霏霏的夜晚,一對句容市葛村鎮(zhèn)的老夫妻倆從南京孩子家回來,因為事情耽擱回來遲了,錯過了公交車,經(jīng)過王孝牛的小店門口,又冷又餓的老夫妻倆想買兩塊面包填填肚子。正準備打烊的王孝牛問明了情況,請他們到家里坐下,讓小紅下了面條給他們吃。吃飽后,王孝牛又開著代步車把老夫妻倆送回了家。老夫妻倆千恩萬謝,因為雨下得大,要留王孝牛在家里歇,第二天早上再回去。王孝牛謝絕了老人的挽留,冒著風雨,在漆黑的夜色中開車回到了家。王孝牛說:“人活著就要多做點好事,我經(jīng)常得到別人的幫助,我也要幫助別人?!?/p>
現(xiàn)在,甸崗村上,附近有好幾個像王孝牛一樣的殘疾人,例如王傳根、凌誠友等,都在政府部門的關心下,開起了小百貨商店,通過自己的勞動解決了溫飽。
撫今憶昔,王孝牛說:“我們的國家有個中國夢,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也有一個夢,那就是好好生活,讓家里的日子越過越好?!?/p>
他的這個夢很樸素,卻也很現(xiàn)實。? (本欄目責任編輯 徐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