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仕興,韋 林
(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9)
隨著公司影響力的不斷提高,公司業(yè)務范圍的擴大,公司的產(chǎn)品型號越來越多,產(chǎn)品結構也越來越復雜。對于模具設計者來說,這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模具設計人員必須通過的不斷學習進步,探索創(chuàng)新,開拓視野,積累經(jīng)驗,才能為公司新產(chǎn)品實施提供堅實的后盾。本文通過對公司某型號薄壁細長、十字網(wǎng)格槽、細微孔塑件注射模設計進行具體介紹。
聚苯硫醚全稱為聚苯基硫醚,是分子主鏈中帶有苯硫基的熱塑性樹脂,是一種結晶性的聚合物,英文簡寫為PPS。具有機械強度高、耐高溫、耐腐蝕、耐輻射、耐化學藥品性、耐燃、熱穩(wěn)定性好、電性能優(yōu)良等優(yōu)點,可在180℃~220℃溫度范圍使用。
該塑件材料為PPS A7-04,是以進口PPS樹脂與玻璃纖維、無機填充劑及各種潤滑劑進行強化制成的一種特種工程塑料,其機械性能和電性能十分優(yōu)異。主要不足是韌性較差,沖擊強度較低,熔體粘度不夠穩(wěn)定。PPS A7-04熔點高達285℃~300℃,成型溫度300℃~330℃,成型收縮率極小,僅有2.5‰,流動性能好,易于注射成型。但在澆注時,凝固快,收縮小,易分解,故應選用較高的注射壓力和注射速度,這對注射機的注射條件要求相對較高。
如圖1所示為公司某型號連接器固定板塑件圖,其材料為PPS A7-04。該基座屬于微小塑件,薄壁細長、十字窄槽及細微孔等。長60mm寬僅有4mm,厚度1.5mm,最薄處僅有0.5mm;豎直方向均布有29條寬0.3mm的細槽和30排直徑φ0.66mm的細微孔,另外橫向分布有寬1mm的兩個橫槽,與豎槽相交形成十字網(wǎng)格狀槽。
十字網(wǎng)格槽將塑件分成了許多微小的方塊,塊與塊之間僅靠0.5mm厚壁連接,這樣的結構,不僅給模具結構的選擇和模具的加工制造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大幅提高模具成本,還極易造成塑件翹曲變形的質量問題,且在注射成型過程中,由于受十字網(wǎng)格槽的切斷,材料流動受阻,成型困難。要保證注射成型件的質量,只有提高模具溫度和注射壓力,但如此,塑件成型質量和外觀將受到一定影響,也加劇了冷卻收縮的翹曲變形。通過查詢裝配及使用,了解到該固定板的十字網(wǎng)格槽,是為了堆膠和工作時排氣用,尺寸要求不高,故而按照最大尺寸取值設計模具,以減少槽對塑料流動性的影響,從而提高塑件成型質量和成型外觀。
根據(jù)該基座的實際情況,塑件有60mm長且十字網(wǎng)格槽和細小鑲針,為了便于模具的脫模和成型,選擇采用二次頂出模架。其工作過程為:定模板和動模板分模,塑件隨鑲針(或鑲件)留在推板內(nèi),然后利用拉桿(或拉板)帶動推板運動,運動距離采用限位釘限制,以使塑件與鑲針(或鑲件)分離,從而實現(xiàn)第一次脫模;然后由頂桿運動將塑件從推板中頂出,實現(xiàn)第二次脫模,塑件完全脫離模具,完成脫模。
分型面是否合理對于塑件質量、模具設計制造與使用性能都有著很大的影響,設計時應根據(jù)塑件的結構形狀、尺寸精度、澆注系統(tǒng)、排溢系統(tǒng)、脫模方法以及制造工藝等多種因素,全面考慮,合理選擇。其總的原則是保證塑件成型質量,便于塑件脫模和簡化模具結構,降低模具制造成本。
選擇分型面時一般應遵循以下:①分型面應選在塑料外形最大輪廓處;②便于塑料順利脫模,盡量使塑件開模時留在動模板一側;③保證塑件的精度要求;④滿足塑件的外觀質量要求;⑤便于模具加工制造;⑥應合理安排塑件在型腔中的位置;⑦有利于排氣。
分析該塑件的外形及模具的可加工性,有兩種方案可供選擇。一種是將塑件型腔置于推板上,即從塑件上表面分型,如圖2所示;另一種是將塑件型腔全部置于定模板上,即從塑件下表面分型,如圖3所示。兩種方案對于塑件的成型質量及成型條件都沒有多大的影響,皆可進行生產(chǎn)。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推板鑲件的設計制造和脫模方式上。
圖1 固定板塑件圖
圖2 方案一
圖3 方案二
推板是塑料模具脫模機構的重要構件,其作用是大面積的頂出塑件,達到鑲針和塑件分離的目的,對于結構形狀復雜的模具,常需要在推板上加工型腔或成型結構,為了便于加工,往往設計成鑲拼結構。對于第一種分型方案,推板鑲件的結構如圖4所示,根據(jù)其形狀可稱之為豎槽鑲針式,就是把成型豎直方向上的槽做成鑲針固定在動模板上,和圓孔鑲針采用一樣的固定方式和脫模方式;橫槽被豎槽切斷,采用數(shù)控慢走絲切割成型。合模時,圓孔鑲針對插在定模板上,達到成型通孔的目的,豎槽鑲針插入推板鑲件中并與其上的被分割成小塊的橫槽拼接,成型十字交叉槽。脫模時,推板隨一次頂出機構向上運動,動模板不動,使得圓孔鑲針和豎槽鑲針與推板分離,塑件留在推板型腔中,隨著模具的繼續(xù)運動,頂桿將塑件從型腔里頂出,完成脫模。
圖4 豎槽鑲拼式
第二種分型方案將型腔及十字網(wǎng)格槽全部設計在推板上,采用數(shù)控電火花放電加工一體加工成型,十字網(wǎng)格槽成型鑲件如圖5所示。成型鑲件固定在推板上,脫模過程中隨推板一起運動。脫模過程是:開模時,隨定模和動模的分離,塑件在鑲針和十字交叉槽的包緊作用下,脫離定模,留在推板上。隨后,頂出機構運動到一定位置時,鑲針被分離出塑件。此時,塑件包覆在十字網(wǎng)格槽成型鑲件上,隨著頂出機構的繼續(xù)運動,頂桿將塑件頂離鑲件脫離模具,從而完成脫模。
圖5 整體式鑲件
方案一中,十字豎槽采用的是鑲拼方式,推板鑲件可采用數(shù)控慢走絲直接切割成型,型腔表面精度好,易于加工,且加工工序少,在損壞后,易于更換。但豎槽鑲針太薄加之往復脫模的原因,需置于動模板上,其長度需39.46mm,而其厚度僅有0.4mm,故而在加工時極易變形,導致模具難以組裝。而且,由于豎槽的拼接,在較大的注射壓力下,對接位置極易形成毛刺,影響成型質量和外觀。
而在方案二中,將整體式鑲塊固定在推板上,橫槽和豎槽不存在鑲拼,故而可有效避免方案一中存在的問題。但是由于十字交叉槽的存在,頭部成型部分多細小沉腔,只能采用電火花加工,其放電電極可由數(shù)控慢走絲切割加工,解決加工問題。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鑲件的制造難度和成本,且鑲件壞掉后,只能重新加工。但就整副模具而言,加工成本會極大地降低,減少豎槽鑲件的加工工序,避免其加工難度;而且鉗工易組裝,不必去校正每個槽的尺寸,不用因為加工誤差或加工毛刺導致無法裝配等一系列問題。
綜上分析,考慮兩種方案的優(yōu)缺點,并結合車間的生產(chǎn)條件狀況,模具最終選擇采用第二種設計方案。
由于該基座比較微小細長,對注塑機的最大注射量及最大鎖模力要求不高,因此確定型腔的主要因素就是塑件的精度要求。根據(jù)生產(chǎn)經(jīng)驗,型腔數(shù)與尺寸精度成反比,每增加一個型腔,塑件的尺寸精度將有所降低。為了充分保證塑件精度,并充分利用模板,最終確定型腔為一模兩腔,對稱排布在主澆道兩側。
考慮塑料的流動性,保征塑料流動順利、快、不紊亂。由型腔布局可知,該模具澆道可加工成通過冷料穴直達型腔,即加工直澆口進料;并可在另一端磨削氣槽,從而減少型腔內(nèi)氣壓,提高十字交叉槽分割出的細小沉腔的成型質量和成型精度,降低塑件翹曲變形量。
模具冷卻是為了保證塑料的成型溫度的穩(wěn)定,提高塑件質量。PPS熔點超過280℃,熱變形溫度超過260℃,并可在200℃下長期使用。注射成型時,模具溫度在60℃~80℃,注射噴嘴溫度290℃~300℃;注射壓力60~70MPa下進行。通過模具加工后試加工塑件,塑件成型良好,經(jīng)過實測塑件,翹曲變形量僅有0.05mm,質量較高,實物圖如圖6所示。
圖6 塑件成型實物圖
該塑件是公司某型號新品連接器,塑件細長、十字網(wǎng)格槽、薄壁細孔結構,該塑件結構也是公司首次研制。其成型結構本身不復雜,但由于在細長的塑件上分布有十字網(wǎng)格細槽以及φ0.67mm的細微孔,增大了模具的加工難度,也增加了塑件的成型難度和翹曲變形質量風險。
本文通過對該塑件的分析和結構方案選擇,成功研制出了滿足使用要求的模具,積累了一定的經(jīng)驗,對該類型結構塑件的模具設計制造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